首页 > 经济·科技

安徽全椒:智慧赋能 守护碧水蓝天

2023-05-25 17:14: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合肥5月25日电 (赵强 张国勇)智能节能减排控制系统、“高密度沉淀+人工快渗”、空气自动监测站……近日,记者走进安徽省全椒县实地探访发现,通过智慧科技赋能生态环保,该县持续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从出台政策制度、强化执法管控、引导支持企业增加设备投入和改进生产工艺等方面着手,全力打好蓝天保卫战。

  近年来,江淮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连续两年获优秀等级,公众生态环境满意率已连续三年超九成。

全椒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智能工厂 赵强 摄

  在全椒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智能工厂,海螺水泥(全椒)智能节能减排控制系统正实时对窑尾烟囱气体分析监测。该公司通过新装备、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四新技术的应用,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粉尘浓度均得到稳定的控制。三项主要的污染物排放指标均达到控制标准,实现了超低排放的目标。

  全椒海螺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制造分厂厂长助理肖亮表示,为减少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实现企业绿色发展,2013年上半年,该公司在滁州市率先建设并投用SNCR脱硝系统工程,该工程包含熟料线低氮燃烧技术改造和SNCR烟气脱硝系统。通过对脱硝系统及精准操作不断的摸索和优化,脱硝系统已达到100㎎/m³以内的控制能力。

  此外,为进一步提高氮氧化物减排效率,公司于2020年7月投资6000余万元在滁州市内率先开展SCR脱硝技改项目建设,项目已于2021年9月底竣工并调试投用,经第三方机构检测和综合评价,各项运行指标均达到预期绩效目标。

  据了解,为提高大气环境精细化管控水平,全椒县在城区和开发区周边重点范围内布设45套微型站全时段监测,通过比对监测数据和精准分析研判,确保各项大气污染防治措施有的放矢、有力有效;同时,狠抓工业企业废气治理,突出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及重点区域的治理,确保各项治污设施符合要求。

  截至目前,全椒县PM2.5均值浓度37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天数比例86.57%,在全市排名第一。

小湖圩湿地生态修复工程项目 赵强 摄

  走进全椒县小湖圩湿地生态修复项目,一套采用“高密度沉淀+人工快渗”作为主体工艺,专门用于处理城市尾水生态修复项目吸引了记者的兴趣。

  与传统污水处理厂不同,这个拥有相当体量的城市尾水处理工程,更像一个“大型蓄水池”,10余个“人工快渗”池依次排开,被处理过的城市尾水,清澈见底。为了便于更好地净化水体,有几个“人工快渗”池正处于“轮休”状态。

小湖圩湿地生态修复项目负责人张军(左)提取处理过的水体 赵强 摄

  小湖圩湿地生态修复工程紧邻襄河岸边,是城市污水管控的最后一道关口。在湖圩湿地生态修复工程入口处,三个装有不同水体的杯子摆放在取水台旁。该项目负责人张军顺势捞取一杯经处理过的水体,经检测,该水体无论在氨氮含量,还是总磷含量上的表现都优于国家3类水标准。

  记者获悉,未来五年,安徽省将持续深入开展环境污染治理,到2027年,力争全省PM2.5平均浓度降至33微克/立方米,国考断面水质优良比例90%左右;到2024年底,基本消除县城建成区黑臭水体,到2025年全部消除农村黑臭水体;2025年全省域开展“无废城市”建设等。(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从独奏变为交响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加强跨界水体治理

      中新网上海5月16日电 (浦帆)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执委会会同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以及沪苏浙两省一市三级八方水利(务)部门,16日联合召开示范区水利(务)领域联保共治创新实践成果新闻发布会,共同发布示范区《水利专项规划》《供排水专项规划》《联合河湖长制工作规范》和《水利(务)领域2023年行动计划》...

    时间:05-16
  • 广东打造节水体验实验室 让民众沉浸式感受节水科技

      中新网广州3月20日电(记者 王坚)记者20日从广东省水利厅获悉,在第三十一届“世界水日”、第三十六届“中国水周”来临之际,广东省节水体验实验室于19日开馆。其通过多种体验形式让民众沉浸式体验节水乐趣,感受广东节水成效及节水科技进步。  广东省水利厅介绍,该实验室是目前国内首个节水的实验体...

    时间:03-20
  • 山东深蓝“粮仓”再扩容 深远海养殖水体达200万立方米

      中新网济南3月10日电(孙婷婷)山东省农业农村厅总农艺师郭鹏10日透露,为缓解近岸水域环境压力,该省向深远海要空间、要蛋白,集成养殖、海洋、海工等科研优势,多学科融合创新,破解制约深远海养殖的技术难题,稳步推进深远海养殖试点。目前,该省已投入运营普通重力式网箱1600个、大型深远海智能养殖装备25台套,养殖水体达到200万立方...

    时间:03-10
  • 松花江流域吉林市段无劣V类水体

      中新网吉林3月4日电 (记者 石洪宇)伴随着气温升高,东北地区河流陆续开化解冻。记者4日从吉林市了解到,松花江流经当地涉及19个国控考核断面,水质达到或优于III类的比例持续接近95%,无劣V类水体。  吉林市是著名的“化工城”,有着“新中国化工长子”之称的吉林石化坐落在当地,产业链相关的化工企业众...

    时间:03-04
  • 守护湿地生态安全 福建宁德多措并举除治互花米草

      中新网宁德2月17日电(林榕生)“要坚持实事求是,清醒研判互花米草防治的问题,科学有序开展防治工作;汇聚各方力量,认真组织实施好互花米草防治专项行动计划;要科学编制实施方案,做好调查监测,强化后期管护,加强科技创新,力争到2025年全国互花米草得到有效治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关志鸥16...

    时间:02-17
  • 河北公布水生态2022年“成绩单” 劣Ⅴ类水体断面比例为零

      中新网石家庄2月16日电 (记者 李晓伟)据河北省生态环境厅16日消息,该省近日公布了2022年水生态环境保护情况。其中,全省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比例达到84.4%,同比提升9.8个百分点,超过国家下达目标20.5个百分点;劣Ⅴ类水体断面比例为零,超过国家下达目标3.3个百分点。  据了解,2022年,河北通过强化流域达...

    时间:02-16
  • 天津新增两处国家湿地公园 湿地生态系统功能明显改善

      中新网天津2月2日电 (记者 王君妍)“天津湿地保护高质量发展格局初步建立,湿地生态系统功能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明显改善。根据最新数据统计,天津市湿地总面积2886平方公里,其中陆域湿地2124平方公里,海域湿地762平方公里,全市湿地保护率达59%以上。”在2日举行的“下营环秀湖国家湿地公园授牌仪式”上,...

    时间:02-02
  • 【每日一习话】守住湿地生态安全边界 为子孙后代留下大美湿地

      习近平:要凝聚珍爱湿地全球共识,深怀对自然的敬畏之心,减少人类活动的干扰破坏,守住湿地生态安全边界,为子孙后代留下大美湿地。  这段话出自2022年11月5日习近平主席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上的视频致辞。  湿地以水为魂,水草丰茂,生态富足,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具...

    时间:02-02
  • 广东实施湿地生态修复 建设国家湿地公园27处

      中新网广州2月2日电(程景伟 林荫)2023年2月2日是第27个世界湿地日。来自广东省林业局的信息,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广东省已建有国际重要湿地4处、国家重要湿地2处、广东省重要湿地19处,建设国家湿地公园27处,绝大多数重要湿地区域已被纳入保护范围。广东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 黎清 摄  在刚刚过去...

    时间:02-0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