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青海湖畔“海滨藏城”:白藏羊高效养殖成牧民致富“喜羊羊”

2023-05-24 18:13:2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青海刚察5月24日电 题:青海湖畔“海滨藏城”:白藏羊高效养殖成牧民致富“喜羊羊”

  作者 李隽 吉桑杰  周毛措

  立夏后的青海湖畔,依旧寒意阵阵。在青海湖北岸素有“海滨藏城”之称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泉吉乡宁夏村的养殖棚里,一只只体白毛长的白藏羊正在安逸地觅食。

  “我们以前饲养的方式已经落后了,不仅羊的膘上不去,草场也退化了,再继续按照老办法养羊,以后养殖的条件会更艰苦,所以这一次白藏羊高效养殖规划是我们村的一次机会,如果干成了全村每个人的收入都会翻一番。”全国劳动模范、宁夏村党支部副书记才保跟牧民说。

图为体白毛长的白藏羊。 刚察县委组织部供图

  宁夏村是一个藏族聚居的纯牧业村。近年来,依托特色品种白藏羊,宁夏村通过发展高效养殖,在做好白藏羊品种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同时,找到了一条增收之路。

  泉吉乡人少地多,有养殖白藏羊的传统,在长期的养殖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在养殖过程中串种、零散养殖收益低、风险大等不利因素也逐渐暴露出来。

  “羊吃草多还刨草根,草场压力大,母羊不长膘、奶不好,来年生出的羊羔质量差、成活率低,牧民就会买更多羊,一下就进到恶性循环里,不仅草场退化严重,还会出现种群混乱、杂交等问题,导致羊的肉质、膘情直线下降,市场上对我们刚察藏羊的需求也小了。”说话的张兴隆是个放牧的好手,也是村里的致富带头人,说起以前的养殖方式张兴隆不由叹气。

图为牧民正在饲喂白藏羊。 刚察县委组织部供图

  刚察县为打破传统畜牧业养殖模式实现草畜平衡科学化养殖,形成农牧区畜牧业发展良好效应,在各乡镇积极推广“党支部+公司(合作社)+生态家庭牧场+农牧户”的发展模式,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作用,鼓励农牧民群众通过加入合作社和生态家庭牧场的方式,学习规范化养殖,提高养殖效率,助力农牧民群众增收,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面对问题,才保率先提出了白藏羊高效养殖方案,为打消村里人的顾虑,现任村党支部书记更兴才让与才保带领班子成员、党员、致富带头人,整合村里240平方米暖棚28幢共计6720平方米,冬春草场1503公顷,为白藏羊高效养殖打下基础保障。同时,宁夏村党支部通过培训、入户指导等方式,在试点户之间大力推行“统一饲养、统一配种、统一防疫、统一轮换”的科学养殖技术。

  在党支部的引导、支持下,张兴隆早早就成了村里示范户中的一员。“现在乡上推行的白藏羊高效养殖技术,确实相较以前有了大变化,羊羔成活率变高了,不仅个个膘肥体壮,肉质也有了很大的提升,等到可以出栏的时候,我的收入也能比以前提高不少。”他说。

图为白藏羊群在泉吉草原。 刚察县委组织部供图

  去年年初,和妻子商量后,张兴隆拿出40万元,盖起了别墅一样的二层小楼,同村的村民看到张兴隆家的变化,也开始主动去学习科学高效养殖的技术,走出自家的“致富路子”,也希望在日后盖起自家漂亮的“二层小楼”。

  为带动更多牧民参与白藏羊高效养殖的积极性,泉吉乡整合450万各类专项资金,建设宁夏村哈达家庭牧场,推动养殖向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方向发展

  “去年,通过县上举办的绿色有机畜产品推介会,不仅增加了村里的出栏量也让我们白藏羊的品牌进一步让市场熟知,2022年我们村累计出栏羊1.3万余只,村集体经济收益达到43万元,较前一年有了显著增长。”更兴才让高兴地说。(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广东发展猴耳环林下经济 助力林农致富乡村振兴

      中新网广州5月23日电 (程景伟 林荫)广东省林业局23日介绍,近年该省惠州、韶关、江门等多地推进发展猴耳环林下经济,猴耳环成熟期年亩产值超过4000元,成为林农致富、乡村振兴的好帮手。  猴耳环是广东道地的珍贵乡土阔叶树种,是多年生乔本植物,枝叶可药用,具有清热解毒、收湿敛疮等功效。山羊在猴耳环林地觅食 广东省林业局...

    时间:05-23
  • 中外嘉宾在西藏羊卓雍错感受高原湖光山色

      中新网拉萨5月22日电 (记者 江飞波)2023·中国西藏发展论坛中外参访嘉宾21日前往羊卓雍错(羊湖)感受高原的湖光山色之美。羊卓雍错藏语意为“碧玉湖”,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位于雅鲁藏布江南岸、山南浪卡子县境内。进藏参访嘉宾在羊湖观景台体验骑牦牛。 江飞波 摄斐济驻华大使坦吉萨金鲍在羊...

    时间:05-22
  • 青海刚察日芒草原:牧民用“流动”母羊无偿帮助乡亲致富

      中新网青海刚察5月22日电 题:青海刚察日芒草原:牧民用“流动”母羊无偿帮助乡亲致富  作者李隽才项什姐  高原夏日,在位于青海湖北岸的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日芒草原刚刚泛绿。  在这里,从2017年起就有一群“流动”母羊在“走村入户”,让困难牧民壮大“产业”。  “今年的产羔量好不好...

    时间:05-22
  • 南方多地到吉林抢购“甜味” 小小玉米变身“致富粮”

      中新网吉林5月22日电 (记者 石洪宇)农历小满时节,年逾五旬的于志忠仍在田间忙碌。他种下的4公顷甜糯玉米,成熟后将统一发往上海、江苏等地。来自南方的订单,让他今年扩大了种植面积。  于志忠的家乡桦甸市常山镇,是吉林省甜糯玉米的重要生产、加工和集散地。去年,当地实现甜糯玉米加工量15000万棒,甜糯玉米全产业链产值6.8亿...

    时间:05-22
  • 新疆托克逊县乡村“幸福夜市”开启致富新途径(组图)

      中新网乌鲁木齐5月20日电 (李靖海 胡国凯 刘艳敏)夜幕还未降临,新疆托克逊县郭勒布依乡开斯克尔杏花园广场已经是热闹非凡,各个摊位宾客满座,摊主也忙得不亦乐乎,吆喝声此起彼伏,各种特色小吃琳琅满目,香味笼罩着整个夜市,刺激着食客的味蕾。夜市宾客满座。 李靖海 摄  近日,杏花园广场夜市—“幸福...

    时间:05-20
  • 乡约福建:“电力”助烤致富“黄金叶”

      中新网福建三明5月16日电 (吴玲)进入5月,在这春夏交替的季节里,烟农迎来了丰收。16日,在福建省三明市沙县区夏茂镇西街村,烟农纷纷在烤烟房前查看烟叶烘烤情况。  烟农叶礼通种植的烟叶,4月底陆续开始采摘,进入烘烤期。为了保障采收的烟叶能及时送入烘烤,他租下了西街村的4座电烤烟房。眼下,烤烟房即将出炉第2烤烟叶,看着金灿灿...

    时间:05-16
  •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江苏句容:生态之稻的致富之道

      中新社镇江5月16日电 题:江苏句容:生态之稻的致富之道  中新社记者 周兆军 申冉  五月,江苏省句容市戴庄村里,插下不久的稻苗已抽出嫩绿细条。放眼望去,稻田、果林、青山,蛙跃、虫鸣、鸟飞,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正是赵亚夫心中孜孜以求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生物多样性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1941年出生的赵亚夫,在20世纪80...

    时间:05-16
  • 万亩红薯迎来大丰收 “甜蜜产业”助村民增收致富

      央视网消息:这两天,广西防城港东兴市一万多亩的“红姑娘”,也就是红薯迎来大丰收。现在,总台记者杨祉禛就在其中一个采收现场,马上来连线她。祉禛你好,我很好奇,当地为什么把红薯叫做“红姑娘”?另外,今年当地红薯的收成怎么样啊,赶快给我们介绍一下。  总台记者 杨祉禛:好的主持人。我现在就是在广西东...

    时间:05-16
  • 一乡镇一产业 江西南昌产粮大县以特色产业念好农民“致富经”

      中新网南昌5月12日电(卢梦梦)初夏时节,在江西南昌市南昌县武阳镇的江西大家族种业有限公司的玻璃温室大棚内,村民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辣椒苗培土和移栽工作。  “我们新建造的玻璃温室大棚内,温度一直保持在20℃左右,可以一年四季培育种植辣椒,极大提高种植效率。”江西大家族种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时间:05-12
  • 江西彭泽:小小桑葚种出村民致富“金果果”

      中新网九江5月12日电 (刘力鑫 袁昕)立夏过后,江西九江彭泽县太平关乡古楼村桑葚种植园的负责人刘小美每天最享受的事情,就是迎着落日穿行在村庄中。遥望天边,暮色绚烂,余晖铺洒在桑葚种植园中,已经成熟的桑葚变得乌紫油亮,半掩在绿叶间,散发着阵阵清新的浆果香气。  自4月份开园以来,古楼村这座原本寂静的小乡村,如今一到周末便...

    时间:05-1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