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聚焦中国高质量发展)江苏句容:生态之稻的致富之道

2023-05-16 12:28:0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镇江5月16日电 题:江苏句容:生态之稻的致富之道

  中新社记者 周兆军 申冉

  五月,江苏省句容市戴庄村里,插下不久的稻苗已抽出嫩绿细条。放眼望去,稻田、果林、青山,蛙跃、虫鸣、鸟飞,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正是赵亚夫心中孜孜以求的,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生物多样性生态农业发展模式。

  1941年出生的赵亚夫,在20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水田增粮、岗坡致富”的思路,提倡并力行“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帮助农民销,实现农民富”,大力推广新品种、新技术。2002年,刚退休的赵亚夫以农业技术专家的身份来到戴庄村,与当地村民一起,探索一条科技兴农、以农富农的道路。

5月15日,江苏省句容市戴庄村的水稻田里,刚插秧不到一个月的稻苗抽出嫩绿细条。 中新社记者申冉 摄

  “这片田有山有水,是很有江苏丘陵地貌特色的农村农田。我们把山顶改造成森林生态系统,是野生动植物的家园;山坡上是果园和茶园,树下种草作为家禽和猪的饲料,形成坡地立体有机农业生态系统。山脚的一大片稻田里,还养着鸭子、龙虾等。稻子收了后就种牧草喂羊,节省饲料粮。”说起自己一手打造的这片多彩田园,赵亚夫滔滔不绝。

  “从经济上来看,农业效益提高了,农民的钱包鼓了;从可持续发展来说,不仅保住了绿水青山,还有效恢复了生物的多样性。”赵亚夫如数家珍。鸟类、蛙类等动物都回来了,自然界的食物链令虫害和鼠害明显减轻。“这样山、水、林、田、湖、草形成的生态循环种养模式,不用农药、不用化肥、不用除草剂,就让这片土地从过去的‘望天收’到如今的高产高效。”

  多年来,戴庄村的化肥年施用量从亩均160斤直降至零,粮食亩产量却从600斤增至1000斤以上。亩均收益由1500元(人民币,下同)提高至6000元左右。

  增收的优质粮食何处去?“农业要有高效益,必须走农产品深加工的道路。”赵亚夫敏锐地意识到三产融合给农业带来的高附加值,他邀请加工企业直接到村里投资办厂,一条围绕农产品精细化、多样化加工的致富产业链开始铺开……

近日,江苏省句容市戴庄村有机稻米酿造的米酒,正准备销往各地。 中新社记者  申冉  摄

  2016年,土山土水生态农业江苏有限公司的有机大米、花卉和果品深加工项目建成投产运营。有机稻米从田头送进加工厂,变身米酒、年糕、粽子……通过现代物流网链,摆上了城里超市的货架,成为深受消费者喜爱的美食佳酿。

  “现在村里不少家庭,都是父亲一辈子务农,在外打工的儿子返乡帮忙,孙子一代乐做新农人。”赵亚夫自豪地说,“在我们这,利用高效的现代农业技术,50多户以务农为主的家庭种了全村70%左右的耕地,他们的收入已和句容市里不相上下了。”(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万亩红薯迎来大丰收 “甜蜜产业”助村民增收致富

      央视网消息:这两天,广西防城港东兴市一万多亩的“红姑娘”,也就是红薯迎来大丰收。现在,总台记者杨祉禛就在其中一个采收现场,马上来连线她。祉禛你好,我很好奇,当地为什么把红薯叫做“红姑娘”?另外,今年当地红薯的收成怎么样啊,赶快给我们介绍一下。  总台记者 杨祉禛:好的主持人。我现在就是在广西东...

    时间:05-16
  • 一乡镇一产业 江西南昌产粮大县以特色产业念好农民“致富经”

      中新网南昌5月12日电(卢梦梦)初夏时节,在江西南昌市南昌县武阳镇的江西大家族种业有限公司的玻璃温室大棚内,村民们正有条不紊地进行辣椒苗培土和移栽工作。  “我们新建造的玻璃温室大棚内,温度一直保持在20℃左右,可以一年四季培育种植辣椒,极大提高种植效率。”江西大家族种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时间:05-12
  • 江西彭泽:小小桑葚种出村民致富“金果果”

      中新网九江5月12日电 (刘力鑫 袁昕)立夏过后,江西九江彭泽县太平关乡古楼村桑葚种植园的负责人刘小美每天最享受的事情,就是迎着落日穿行在村庄中。遥望天边,暮色绚烂,余晖铺洒在桑葚种植园中,已经成熟的桑葚变得乌紫油亮,半掩在绿叶间,散发着阵阵清新的浆果香气。  自4月份开园以来,古楼村这座原本寂静的小乡村,如今一到周末便...

    时间:05-12
  • 湖南永州零陵科技种菜致富村民

      中新网永州5月11日电 (唐高翔 罗林琼)初夏时节,走进湖南永州零陵南津渡街道香零山村,阡陌交错的田野里,一个个蔬菜大棚有序排列,收购蔬菜的车辆来来往往。温室大棚里,辣椒、西红柿等种苗长势喜人,村民正在浇水、施肥、扯菜、卖菜。  香零山村因毗邻潇水河中有“永州八景”之一的“香零烟雨”香零山得名。近年来,香零山按照“...

    时间:05-11
  • “中国灵武长枣之乡”:让枣农奏响致富增收曲

      中新网银川5月11日电 (记者 李佩珊)5月11日,记者走进宁夏银川灵武市东塔镇的马场湖长枣示范种植基地,在高规格的长枣大棚里,根域限制栽培种植技术的长枣已经挂满了枝头,这些长枣即将在6月初上市销售。随着根域限制栽培长枣的即将上市,农民高级工程师杨金国与枣农们十分忙碌。  灵武长枣是“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灵...

    时间:05-11
  • 山东菏泽念活山药“致富经” 拓宽农民增收“钱景”

      中新网菏泽5月11日电(孙婷婷 郜玉华)11日,一辆满载20000余斤白玉山药的货车,从山东省菏泽市牡丹区小留镇吴油坊村始发,发往四川省成都市。“现在冷库中山药的库存量不足三分之一了,市场供不应求。”吴油坊村吴先锋说。  畅销中国各地的吴油坊村山药,是牡丹区“一村一品”特色产业发展的案例之一。近年来,牡丹区着力培植乡村...

    时间:05-11
  • 山东发展“花卉经济” “互联网+花”铺就致富路

      中新网济南5月11日电(吕妍)近期,菏泽各大种植基地的芍药亭亭玉立、含苞待放,被称为“五月花神”的芍药鲜切花进入销售旺季。山东省菏泽鲁西新区百艺牡丹园艺有限公司总经理郝海雷告诉记者,该公司借助“互联网+花”模式,助力鲜切花销量连年攀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民众加入花卉种植行列,助推乡村新产业发展。  郝海雷说,“互联网...

    时间:05-11
  • 千里戈壁,播下致富种子

    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始终是“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是以乡村为腹地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粮头食尾”“农头工尾”,越来越多地方聚焦三次产业融合发展,着力延长农业产业链条,做优做强农产品加工业和农...

    时间:05-11
  • 从农家“方寸地”到致富“聚宝盆”——脱贫地区发展庭院经济观察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首度写入“庭院经济”,明确提出“鼓励脱贫地区有条件的农户发展庭院经济”。  农家小庭院,能有大作为。目前,脱贫地区庭院经济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类型日渐丰富,产销衔接更加顺畅,呈现出一派充满活力的创新增收新图景。  记者在山东、宁夏、云南等地采访发现,多地正在积极发展庭...

    时间:05-11
  • 根植“沃土”创新“触网”——在闽台农用兰花铺就乡村致富路

      新华社福州5月5日电(记者周义)“在网上和粉丝赏兰花、聊兰花,一来二去,顾客越来越多。”在福建漳州的直播间内,台湾农民许传辉一早就摆上几盆兰花,开始“带货”。  “大陆兰花市场规模大,我和好友在这里养兰、卖兰、搞直播,规模越做越大。”经营“青心兰园”的许传辉在台湾养兰多年,去年注意到大陆电商直播市场火爆...

    时间:05-0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