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五个女博士”大起底:广告曾被北大“打假”

2023-05-13 21:19: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5月13日电(中新财经 吴家驹)近日,胶原蛋白饮料品牌“五个女博士”广告被质疑侮辱女性登上热搜。12日,有媒体报道,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已对此进行立案调查。“五个女博士”是何来头?

  被立案调查的“五个女博士”是何来头?

  “五个女博士”广告中的女性面目狰狞。“老公气我,喝”“熬夜追剧,喝”“又老一岁,喝”“喝五个女博士,都是你们逼的!”等广告语,引起不少网友的强烈反感。

  据九派新闻消息,5月12日,针对“五个女博士”的广告争议,北京市市场监管部门已对此进行立案调查。

  北京市朝阳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一名工作人员透露,“针对北京青颜博识健康管理有限公司发布低俗广告、虚假宣传的投诉举报,我们依据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相关规定,经过综合研判决定立案调查,目前正在收集证据材料、约谈品牌方,将在90天内结案。”

  天眼查网站显示,“五个女博士”所属公司为北京青颜博识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根据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信息,该公司成立于2019年,法定代表人为姜燕飞,注册资本为3147.3623万人民币。经营范围包括:健康咨询服务(不含诊疗服务);养老服务;护理机构服务(不含医疗服务)等。

图自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网站

  该公司有10个股东,包括:姜燕飞(持股41.93%)、北京青颜博科生物科技中心(有限合伙)(持股14.48%)、黄晓杰(持股13.84%)、南京华映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7.38%)、北京虹石静远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持股7.09%)等。

  天眼查网站还显示,该公司共有1个历史风险,和220个周边风险。

  2020年10月12日,该公司因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而被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

  2022年10月13日,该公司的股东北京融华汇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因未按规定提交年度报告信息而被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

  2023年2月23日,该公司投资的杭州青颜博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因登记的住所或经营场所无法联系而被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

  “五个女博士”官网信息则宣传,该品牌成立于2019年7月,由来自北京大学的五个医学女博士联合创立,官网首页还放上了五人的简介。其主要产品包括胶原蛋白肽维c饮品、每日亢唐植物饮品等。

“五个女博士”官网信息截图

  据红星新闻报道,其官网宣传的五个女博士中,只有一人直接持股北京青颜。王雨辰、陈媛媛仅通过关联公司,间接持有北京青颜的股份,占比十分小。红星资本局了解到,持股41.93%的姜燕飞即为“五个女博士”之一的姜珺。也就是说,操盘的只有“一个博士”。

  另外,中新财经注意到,“五个女博士”天猫旗舰店的宣传内容显示,李若彤为其品牌大使。此外,媒体还曾披露,有多位明星曾为该品牌直播带货。

  旗下产品并无保健食品备案 曾“碰瓷”北大

  专业、安全、有效……“五个女博士”在其宣传介绍里给自己打了不少“标签”,这背后是否货真价实?

  中新财经注意到,“五个女博士”曾以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及相关专家教授的名义为其产品进行宣传。

图自北京大学医学院网站

  不过,北京大学医学部曾于2020年9月发布声明,接到举报称,抖音账号“五个女博士健康美肤”及天猫店铺“青颜博士官方旗舰店”以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及相关专家教授的名义为“‘YOUNGDORCTOR’青颜博士胶原蛋白肽饮品” 等产品进行宣传。

  “经我部查明,该举报所涉及的五名人员均为我部往届毕业的博士研究生(其中二人疑似更名),上述人员行为属其个人行为,与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及相关专家教授无任何关系。”

  另据澎湃新闻报道,“五个女博士”旗下产品并无保健食品备案,产品包装上也标识执行gbt31326植物饮料食品标准,但其在各类传播中不断强调产品美白、解决皮肤松弛等功效。

  有律师分析称,虚假宣传依据广告法第55条之规定,将面临广告费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或20万元以上100万元以下罚款,严重情节的,可吊销营业执照。

  中新网评:营销剑走偏锋不如踏实做好产品

  引起争议的“五个女博士”广告,看似要素满满,想通过引起女性群体的共鸣营销自己,却引起反感、适得其反。

  归根结底是因为企业在营销过程中本末倒置,把博眼球、搞噱头放在首位,忽视了对消费者的尊重。消费者需要好的产品,但是不希望在产品宣传中看到被标签化、丑化,更不希望被贩卖原本不属于自己的焦虑。

  与其在营销上绞尽脑汁、剑走偏锋,不如踏实做好产品,赢得真口碑。

  “五个女博士”官网上介绍“用户第一、开放诚实、结果导向”是其价值观,希望这不仅仅是一句空话。(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官网正式上线

      新华社北京4月21日电 由中央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导,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承办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官方网站(http://ztjy.people.cn)近日正式上线,官方微信公众号“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

    时间:04-21
  • 水滴筹官网被“山寨”致3万名捐款人受骗 警企合作持续打击不诚信筹款行为

      水滴筹官网被“山寨”致3万名捐款人受骗  警企合作持续打击不诚信筹款行为  □ 本报记者 张维  作为国内最大的大病筹款平台,水滴筹近年来是非频出:前有不法分子通过伪造病历等手段在该平台牟利;后有黑灰产的“恶意推广”,让被利用的水滴筹陷入“收取高达70%抽成”的争议漩涡;而今,又有官方网站都被“山寨”的消息传出。...

    时间:04-12
  • 三次减持商汤套现1.89亿港元,软银持股降至15.99%

      软银集团再度减持商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商汤”)。  根据港交所最新权益披露文件,软银集团在3月2日,出售了979.4万股商汤,减持价格为每股2.5365港元,减持金额达2484万港元,持股比例下降至15.99%。  招股书资料显示,软银集团是商汤第二大股东(注:主体为SVF Sense (Singapore) Pte. Ltd. ),从2018年C+轮融资开始,软银集团...

    时间:03-09
  • 券商加速布局公募基金业务 增持股权、申请牌照动作不断

      本报记者 周尚伃  近年来,券商积极开拓公募基金业务,设立资管子公司申请公募基金牌照、拿下公募基金公司控制权等成为重要抓手。  近日,两家券商发布消息:为弥补公募基金牌照空缺,国联证券宣布拟收购中融基金100%股权;中泰证券控股万家基金已获批准,核心竞争力将得以提升。而今年1月份,另外两家头部券商资管子公司也递交了公...

    时间:02-08
  • 国美回应黄光裕失去控股股东身份:持股比例将提升

      中新网2月6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吴涛)针对国美零售已无控股股东的消息,记者从国美获悉,大股东黄光裕持有国美零售股份比例当前低于30%,故上市公司暂无控股股东。特别股东大会计划已公告,债务资本化议案一旦获得通过,黄光裕持股比例将提升,并恢复至20%-30%之间。  国美还表示,大股东黄光裕对国美未来发展充满信心,正在通过无息免...

    时间:02-06
  • 半年内第八次披露减持!巴菲特再抛比亚迪,持股降至12.9%

      澎湃新闻记者 吴遇利  “股神”巴菲特又双叒减持比亚迪(002594.SZ,01211.HK)。  2月2日,港交所文件显示,巴菲特旗下伯克希尔·哈撒韦在1月27日售出155.45万股比亚迪H股股份,交易均价为226.32港元/股,合计套现3.52亿港元。交易之后,伯克希尔·哈撒韦仍持有1.42亿股比亚迪H股,持股比例降至12.9%。  去年8月24日,港交所第一次...

    时间:02-03
  • 因涉嫌操纵证券市场 ST熊猫持股5%以上股东章奕颖被立案调查

      1月31日,ST熊猫发布了关于持股5%以上股东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通知书的公告。公告称,熊猫金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接到公司持股5%以上股东章奕颖通知,章奕颖于2023年1月31日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证监立案字 0132023003 号)和《调查通知书》(证监调查字013202300...

    时间:02-01
  • 市场预期LPR调降、外资继续加仓,“持股过年”值得期待?

      随着地产支持政策接连祭出,年初又处于经济复苏的最初期,市场对于20日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进一步调降的预期加强。  与此同时,经济重启的预期继续吸引外资加仓,1月17日,北向资金流入超92亿元,1月总计流入891亿元,创沪深港通开通以来单月历史新高,也逼近了去年全年的总和。  不少市场人士认为,2023年现金已不再为王,股债组合可...

    时间:01-18
  • 中国篮协官网再次更新人才库 曾凡博入选

      中国篮协官网在13日再次更新了人才库,其中新增加了北京首钢队后卫田宇翔与前锋曾凡博。在最新一期的人才库中,首钢队田宇翔、曾凡博、范子铭、李慕豪在列。  去年三月开始,按照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国家队选择球员的方式必须是先入库,再入队,也即入选中国男篮一队的球员必须先要在人才库当中。人才库总共45到50名球员。根据该...

    时间:01-14
  • 员工持股计划屡现“零元购”:慷谁之慨,谋谁之利?

      近年来零元员工持股计划频现,不少都缺乏对等的考核和约束机制,侵害股东利益的同时,也未能实现员工普惠,成为了少数人攫取利益的手段。  低价、低考核的员工持股计划频现,上市公司为员工谋福利愈发“慷慨”。  证券时报记者统计,2022年共有264家A股公司推出员工持股计划,同比增长18%。其中,35家公司的员工持股价格不超过1元/...

    时间:01-1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