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水滴筹官网被“山寨”致3万名捐款人受骗 警企合作持续打击不诚信筹款行为

2023-04-12 02:33:19

来源:法治日报

  水滴筹官网被“山寨”致3万名捐款人受骗

  警企合作持续打击不诚信筹款行为

  □ 本报记者 张维

  作为国内最大的大病筹款平台,水滴筹近年来是非频出:前有不法分子通过伪造病历等手段在该平台牟利;后有黑灰产的“恶意推广”,让被利用的水滴筹陷入“收取高达70%抽成”的争议漩涡;而今,又有官方网站都被“山寨”的消息传出。

  近日,辽宁省阜新市海州区公安分局侦破一起利用伪造水滴筹链接骗取筹款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斩断了一条伪造水滴筹网站链接、收款接口和发布虚假筹款信息的黑灰产业链条。

  水滴筹有关负责人近日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说,水滴筹自成立以来,对虚假筹款坚持“零容忍”,不断完善风控体系,持续对涉及虚假信息、恶意推广等不诚信的筹款行为进行打击。目前多次警企合作均取得良好效果。

  博取同情并诱导捐赠

  “可怜的孩子!”在聊天群里看到了“水滴筹”上的一则筹款信息,家住阜新市海州区的刘江(化名)一边感慨,一边点进网页捐了3000元。

  捐款后,刘江却越想越不对劲,觉得点进去的链接网址特别像是伪造的。担心之下,刘江到海州公安分局报了警。

  民警立即与水滴公司(水滴筹所属公司)监察部门进行核实,确定该网址为虚假网址。海州公安分局专门成立了由刑侦、网安组成的专案组对此案进行侦查。

  经过缜密侦查,专案组发现伪造该网站的不法团伙以李某、刘某为首,下设多个团伙分布在全国多省市,团伙层级、分工明确,通过发布伪造的水滴筹筹款链接和支付接口等手段,向线上聊天群组批量转发伪造的水滴筹筹款链接,博取网友同情并诱导网友捐赠,从中非法牟利。此案件牵涉广泛,被欺骗的捐款人高达3万余人。

  在摸清了该团伙的组织架构后,专案组组织警力对该犯罪团伙进行集中收网。该案侦破历时13天,截至目前,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2人,捣毁团伙窝点3处,扣押涉案手机36部、电脑5台,查封伪造水滴筹筹款网站链接104个,涉案金额50余万元。

  接连查处多起骗捐案

  被不法分子盯上,对水滴筹来说,这不是第一次。仅从公开披露的信息中就可查询到多起类似案件。

  2019年10月,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的薛某伪造其父亲患有脑肿瘤的病历,在水滴筹平台发起虚假筹款,共骗取爱心人士1.5万余元,被萧山区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并处罚金8000元。

  2020年1月,广东省中山市一女子郑某伪造身患子宫癌的病历,在水滴筹发起个人求助,在不到10天时间内筹集到4.5万元。水滴筹在风控环节监控到郑某的筹款项目,经核实确认为虚假筹款,并向中山市公安局报案。后郑某被依法刑拘。

  在个人伪造病历之外,筹款黑中介近两年也嗅到了“商机”。2022年,山东菏泽公安机关就破获了一起筹款黑中介诈骗案,抓获多名犯罪嫌疑人,其中有7人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2022年初,水滴筹风控团队监测到,多个筹款项目存在异常转发的现象,且这些筹款项目都出自山东菏泽的同一家医院。经水滴筹风控团队多重审核之后,证实这些筹款项目均有第三方恶意推广机构参与其中,随即冻结相关筹款项目,并由水滴公司监察团队赴当地调查核实。

  根据水滴公司监察团队数月的调查走访,发现上述这家医院是当地一家以治疗疤痕为主的民营医疗机构,该机构在社交平台和短视频平台发布“免费提供治疗”的宣传,吸引患者到该机构治疗。

  在患者未授权的情况下,这家医疗机构用患者的资料在多个大病筹款平台发起筹款,收款方则填写该机构的对公账户,并通过筹款黑中介进行恶意推广,在社交平台发布、转发筹款链接,骗取爱心人士的捐款。

  在了解到相关情况后,水滴筹联系了被盗用个人信息的患者,协助他们向菏泽公安机关报案,并向办案人员提供了大量线索和证据。菏泽公安机关在经过详细的调查取证之后,对该医疗机构的违法犯罪行为进行立案侦查。

  2022年8月底,菏泽公安机关抓获了多名犯罪嫌疑人,包括参与诈骗的主要成员、参与恶意推广的相关人员。

  狠打不诚信筹款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除上述案例外,全国首例因网络个人大病求助引发的纠纷即与水滴筹有关。2018年4月,莫某在水滴筹平台为其儿子治病筹集医疗费用,后平台接到举报,称被告并未将筹得款项全部用于患者的治疗,而是挪作他用。水滴筹公司向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莫某全额返还筹集款,并按照同期银行贷款利率支付利息。后莫某被判全额返还筹款15万余元并支付相应利息。

  针对伪造虚假信息,恶意推广等不诚信的筹款行为,近年来,水滴筹在不断完善自身制度机制从而堵住漏洞的同时,持续推动严厉打击。

  “多名恶意筹款人因编造或夸大求助信息、隐瞒个人财产信息、不当挪用医疗款等行为,被水滴筹加入失信筹款人黑名单。对于发起虚假筹款、伪造医学材料、冒充平台非法获利等违法行为,水滴筹积极联合公安机关进行打击。”水滴筹有关负责人说。

  该负责人说,为了更好地回应外界关切,水滴筹成立了透明运营委员会,围绕案例信息真实透明、资金去向安全透明、平台规则合理透明开展专项提升,并不断强化外部合作,建立警企联动机制,严厉打击不诚信的筹款行为,推动个人大病求助行业规范发展,助力网络个人求助环境不断净化。

  制图/高岳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第108届糖酒会在蓉开幕 外商“瞄准”中国消费复苏新商机

      中新社成都4月12日电 (记者 贺劭清)“展区附近有好几家日本烤肉店,一到夜晚就热闹无比,这不就是消费复苏的生动写照吗?”12日上午,第108届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简称“糖酒会”)在成都刚开幕,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成都代表处代表内田刚便忙个不停。他介绍,今年有26家与日本酒相关的企业组团参加本届糖酒会,让更多日本烧酒、果酒像清酒...

    时间:04-12
  • 胰岛素集采落地一年,患者、医院、药企都改变了

      作者:郭晋晖  国家胰岛素专项集采落地实施即将满一年。  在这一年中,超过50%的价格降幅减轻了患者的负担,临床上新型胰岛素可及性更强,同时也挑战着药企的业绩和经营能力。  在11日举行的“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暨胰岛素临床应用百年纪念” 研讨会上,北京糖尿病防治协会患者代表张蕊表示,药品集采帮助患者降低了很大医...

    时间:04-12
  • 新疗法或为帕金森病患者带来新希望

      新疗法或为帕金森病患者带来新希望  干细胞治疗、免疫疗法、纳米材料制剂治疗  ◎本报记者 唐 芳  虽然帕金森病目前无法完全治愈,但可以通过药物、手术、康复、心理疏导获得比较好的疗效。帕金森病的主要疗法是药物治疗,目前常用的6类药物为左旋多巴类制剂、多巴胺受体激动剂等。除了药物、手术治疗外,目前科研人员...

    时间:04-11
  • 患者注意有些项目已不收费

      本报讯(实习记者柴嵘)市医药集中采购服务中心日前公开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包括普通接骨板系统、锁定加压接骨板系统(含万向)和髓内钉系统共3个采购包与可单独使用的螺钉目录。  去年年底,本市开展了一轮骨科创伤类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当时提出,“原则上采购主体申报的采购需求总量应不低于历史采购总量的80%”“医疗...

    时间:04-06
  • 提升专业技能 服务住院患者

      身着全套白色制服、头戴一次性防护帽,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总医院骨科二区的护理员王立荣端着一盆热水走进了病房。放下脸盆,王立荣先把热水滴在手腕内侧试了试温度,再拧干毛巾,为卧病在床的廖来金老人翻身,轻轻擦拭后背。床头柜上放着提前准备好的热水瓶,水稍凉一些,王立荣就往脸盆里添上热水。  “护士说您的创面开始愈合了,恢...

    时间:04-05
  • 国产利拉鲁肽获批上市 糖尿病患者控糖新增选择

      中新网北京4月3日电 (魏薇  张素)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核准签发药品注册证书,国产利拉鲁肽获批上市,这意味着糖尿病患者控糖新增选择。  此次,利拉鲁肽注射液(商品名:利鲁平)“适用于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的上市许可申请获得批准。据介绍,利拉鲁肽属于GLP-1受体激动剂,GLP-1类产品相对安全,是相对成熟稳定和安全的...

    时间:04-03
  • 妇产科医生收红包被举报 患者的担心该如何安放?

      治理医生收受红包现象,不是受惩罚的医生越多、他们得到的惩罚越严,效果就越好,而是收受红包现象明显减少,并且即使没有红包,医患双方仍然会感到心安理得  近日,苏州市民陈女士在社交平台上发布视频,实名举报苏州市立医院本部产科副主任医师栾雪峰收受红包,且在将情况反映至相关部门后,至今没有收到任何...

    时间:03-25
  • 中国和菲律宾举行南海问题双边磋商机制第七次会议

      中新社马尼拉3月24日电 (记者 张兴龙)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24日在马尼拉同菲律宾副外长拉扎罗共同主持召开中国—菲律宾南海问题双边磋商机制(BCM)第七次会议。这次会议是疫情以来中菲双方首次举行面对面BCM磋商,旨在落实两国元首就涉海问题达成的重要共识。  双方积极评价中菲关系发展,强调...

    时间:03-24
  • 中国和菲律宾举行南海问题双边磋商机制第七次会议

      中新社马尼拉3月24日电 (记者 张兴龙)中国外交部副部长孙卫东24日在马尼拉同菲律宾副外长拉扎罗共同主持召开中国—菲律宾南海问题双边磋商机制(BCM)第七次会议。这次会议是疫情以来中菲双方首次举行面对面BCM磋商,旨在落实两国元首就涉海问题达成的重要共识。  双方积极评价中菲关系发展,强调...

    时间:03-24
  • 肿瘤患者生存期心血管问题趋显 专家呼吁:多学科,个性化治疗

      中新网上海3月24日电 (记者 陈静)罹患肿瘤,却“栽”在心脏?这对肿瘤患者来说并不是危言耸听。  记者24日从“复旦中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肿瘤心脏病团队工作回顾会议”上获悉,肿瘤本身及抗肿瘤治疗均可加重患者原有心血管病变或引起新发心血管疾病,而心血管疾病存在也会明显影响肿瘤患者的长期生存。  比如以免疫检...

    时间:03-2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