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2023-04-29 11:42:48

来源:经济日报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其中包括“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必须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要深入研究不同阶段的目标,分阶段循序渐进,使促进共同富裕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与现代化建设进程相协调,不断形成推动共同富裕的阶段性标志性成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目标扎实迈进。

  第一,多渠道促进居民增收,完善税收调节制度。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努力扩大就业容量。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增加劳动者特别是一线劳动者劳动报酬,保障新职业群体的就业劳动权益。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减轻经营主体税费负担,增强税收、转移支付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增强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居民的消费能力。

  第二,促进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完善有利于公共服务优质均衡发展的制度体系,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顺应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不断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完善公共服务政策制度体系,在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领域精准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为人民创造高品质生活。着力解决公共服务发展存在的不平衡问题,不断推动公共服务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边远地区和生活困难群众倾斜,加快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建成全覆盖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

  第三,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厚植勤劳致富、共同富裕的文化氛围,最大程度凝聚社会共识。构建高品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能力及效率,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提高国民素质,提升人力资本水平和人的全面发展能力。

  第四,深化农村改革,着力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促进共同富裕,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要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盘活农村资产,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深化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

  第五,抓好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鼓励各地因地制宜探索有效路径,总结经验,逐步推开,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上不断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作者王继源 系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综合研究室副主任 来源:经济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式现代化与西藏人权事业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

    时间:04-29
  •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心中有“数”

      联播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心中有“数”  4月27日至28日,第六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海峡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本届峰会以“加快数字中国建设,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  在2015年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开幕式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数字中国”这一概念——“中国正在实施‘互联网+’行...

    时间:04-28
  • “中国式现代化与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协同发展”学术研讨会举行

    人民网澳门4月27日电 (记者富子梅)“中国式现代化与粤港澳大湾区高水平协同发展”学术研讨会27日在澳门城市大学举行。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高培勇、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史丹,澳门中联办经济部副部长黄圣彪、研究室副主任黄智虎,澳门城市大学校长刘骏、澳门特区政府教育及青年发展局、澳门经济学会、横...

    时间:04-27
  • 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副主席:和平发展的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迥异

      中国日报4月27日电 英国48家集团俱乐部副主席基思•贝内特接受中国日报采访时表示,中国的发展不以剥削他国为代价,而是帮助其他国家发展,这是中国式现代化与西方现代化的本质区别。  贝内特说,中国的现代化是中国人民在过去数十年、乃至上百年间对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探索而努力积累的...

    时间:04-27
  • 【光明论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推动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光明论坛】   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省考察时强调,“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区域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我国幅员广阔,区域间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客观上存在较大差异,广东省作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寻求区域协调发展的典型案例,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缩影。党的十八大以...

    时间:04-27
  • 乡村振兴为何是上海“解码”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答题”?

      中新网上海4月26日电 题:乡村振兴为何是上海“解码”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答题”?  作者 樊中华  在上海松江区石湖荡镇,从浙江奔流而来的圆泄泾与源自江苏太湖的斜塘江在此汇合,形成上海母亲河黄浦江的源头“浦江之首”。  而地处这一三江交汇之处的东夏村,近年来也在“上海市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中,凭借着“浦江之首”...

    时间:04-26
  • 郑永年: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新的“三大法宝”

      中新网深圳4月26日电 (记者 庞无忌)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近日表示,“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新的‘三大法宝’,那就是改革、开放、创新”。  由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国际事务研究院暨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主办的百川论坛——“第二届中国政治经济学理论与实践:中国式现代化与高水平对外开放”2023...

    时间:04-26
  • 全面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深远世界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现代化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准确把握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借鉴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既是中国的又是世界的,既立足时代又引领时代,对当今世界开创现代化模式新图景、重塑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创造...

    时间:04-26
  • 厚植中国式现代化产业根基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现代化产业体系”这一概念和“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新任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强调,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产业是经济之本、发展之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实现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们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经济现代化的重要任务...

    时间:04-26
  • 中国式现代化的长三角实践:守护“高颜值”盐城的生态底色

      中新网盐城4月26日电 (徐珊珊)暮春时节,在位于江苏盐城东台的条子泥湿地,飞抵而来的“候鸟精灵”在此停留,它们时而追逐嬉戏,时而展翅高飞,伴随着潮涨潮落、日出日落,形成黄海滩涂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近日,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江苏省委网信办、上海市委网信办、浙江省委网信办、安徽省委网...

    时间:04-2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