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中信碳账户”迎来1周年 百万用户开启绿色生活

2023-04-21 16:29:00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3年4月22日,第54个“世界地球日”来临之际,中信银行基于绿色金融体系打造的个人碳普惠平台——“中信碳账户”迎来上线1周年,实现开户量突破100万的重要里程碑。作为首个由国内银行主导推出的个人碳账户,今年“中信碳账户”全面焕新升级,首次上线“绿色商城”,呈现全新交互界面,让用户累计的碳减排量实现资产化、价值化,以碳普惠机制推动消费方式绿色转型,进一步释放大众可持续消费的潜力,助力我国“双碳”目标的实现。

  近日,自然资源部举办新闻发布会宣布,今年第54个世界地球日活动主题是“珍爱地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引导全社会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推动建设美丽中国,共同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地球家园,并举办2023年世界地球日主场活动。

  今年2月,国务院印发《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提到应树立质量发展绿色导向,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推动建立国际互认的碳计量基标准、碳监测及效果评估机制;建立绿色产品消费促进制度,推广绿色生活方式。中信银行积极响应政府号召,以金融科技创新践行高质量发展,围绕城市碳普惠机制建设,于2022年4月22日率先发布“中信碳账户”,经过一年的沉淀,获得了广泛的社会关注和用户认可,注册用户数突破100万户,累计碳减排量超过800吨。今年时值第54个世界地球日,中信银行全新升级“中信碳账户”,不仅让用户的绿色低碳行为可计量、可追溯,同时实现个人碳减排量的资产化、价值化,进一步推动社会大众的绿色低碳消费转型。

  “绿色商城”:低碳权益普惠大众

  “中信碳账户”首次上线“绿色商城”,以“低碳权益、普惠大众”为核心,面向用户推出以碳减排量兑换价值物品的商城平台,致力提升用户践行绿色生活的参与度和获得感。目前,“绿色商城”的商品涵盖了消费支付券、商城优惠券、金融产品立减券、电子书会员等四大品类的20余款商品,用户在绿色商城选择心仪的商品之后,即可“低碳兑换”,每款商品由用户使用个人累计的碳减排量,直接在线兑换,用于兑换商品的碳减排量由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回收。

  具体而言,用户登录“中信碳账户”,打开“绿色商城”,可自选兑换四类商品。第一类是消费支付立减红包,用户使用中信银行动卡空间APP的“信收付”支付可直接抵扣现金,获得实在优惠。第二类是商城优惠券,用户可兑换价值100元以内的商品优惠券,选购商城的精选生活家居用品,满足生活日常所需。第三类是价值100到900元不等的普惠险优惠券,可用于兑换涵盖宠物、家庭财产、重疾等保险保障产品,以超值价格获享金融产品服务。第四类是绿色阅读优惠券,用于兑换电子书、线上课程会员商品,以环保、无纸化的方式畅享中信书院的高质量书籍和课程。

  “绿色商城”的低碳兑换操作流畅、便捷。举例而言,用户在绿色商城选择一款商品“中信书院信享会员卡30元优惠券”,点击低碳兑换后,则立即通过消耗“中信碳账户”中的30g碳减排量,完成了商品兑换,所获取的会员码可在中信书院APP上直接使用。再比如,用户选择一年期的10万宠物保障199元减100元立减券,则可通过消耗100g碳减排量兑换,而后凭该立减券可为爱宠超值订购一份“宠保贝”的宠物保险。

  今年,“绿色商城”的低碳兑换商品还将持续丰富上架,以广泛满足“中信碳账户”百万级用户的多元化需求,真正实现“低碳权益、普惠大众”的碳普惠机制初衷,对个人的减碳行为赋予价值,提供普惠权益。

  “绿色消费指南”:低碳生活进阶升级

  本次焕新升级的“中信碳账户”不仅实现了功能的升级,还在颜值上焕然一新,为用户带来清新的视觉观感,和流畅、便捷的使用体验,引导广大消费者参与到绿色减碳行动中来。

  首先,中信银行信用卡的IP形象——“鹿小信”作为虚拟低碳达人,正式入驻“中信碳账户”,每日陪伴用户见证绿色低碳行为的点滴积累。其次,“中信碳账户”首次面向用户推出《绿色生活消费指南》电子期刊,分别从绿色材料、绿色生产、绿色循环、绿色认证等四个维度,为消费者提供通俗易懂的绿色消费鉴别指南,帮助消费者在购买绿色产品或选择品牌时,获得实用的参考依据。该电子期刊将通过绿色消费社群——“中信绿星人互动群”,定期向用户推送分享,帮助用户获得可靠、实用的绿色消费信息,降低绿色消费门槛。

  第三,“中信碳账户”升级丰富、优化了多个内容模块,涵盖低碳计算器、低碳资讯、低碳问答等频道,帮助用户更清晰、直观地了解低碳行为的累计方式。同时,围绕中信银行“1个碳账户+2款低碳主题卡”的产品经营体系,在“中信碳账户”的专区,新用户可根据用卡需求,在线申办新能源车主信用卡——中信银行i车信用卡,以及中信银行低碳财富借记卡,该卡板采用PETG环保材质,用户开卡后即同步激活“中信碳账户”,低碳行为累计个人碳减排量。

  据介绍,“中信碳账户”经过一年的逐步迭代,目前已实现涵盖信用卡和借记卡共9个金融场景的碳减排量核算,具体包括:电子信用卡、电子账单、线上缴费(含水费、电费、燃气费等)、无介质借记卡开通、线上转账、信秒贷办理、信秒贷还款等金融场景。与此同时,“中信碳账户”已支持全民开户,用户可通过中信银行手机银行APP、动卡空间APP、中信财富广场等多个渠道注册开通,全面推动绿色低碳广泛融入民众生活。

  “中信碳账户”自2022年上线以来,就深受广大用户的欢迎,在1周年之际实现开户量突破100万,累计碳减排量超800吨,以科学计量方法累计个人碳减排量,真正成为用户的一个“绿色账户”。同时,“中信碳账户”也收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认可,成功入选首届《生态品牌发展报告(2022)》标杆案例,获评生态品牌认证,凭借在绿色金融创新与实践方面的突出表现,荣获第三届国际金融论坛(IFF)之“全球绿色金融奖-创新奖”、深圳经济特区金融学会“绿色金融先锋创新奖”等多项殊荣。

  今年4月12日举行的“第三届可持续消费高峰论坛”上,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携“中信碳账户”亮相出席,凭借以金融科技推动绿色消费转型的领先实践,被评为“可持续消费先锋企业”,并正式加入“全球可持续消费倡议”的成员企业

  近期,中信银行发布了《2022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提出努力践行“双碳”绿色发展理念,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挑战,大力发展绿色金融,探索绿色创新,2022年获评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上市公司ESG优秀实践案例”。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绿色中国】山东临沭探索低碳循环新路径 以绿色发展换新“钱”景

      中新网山东临沭4月20日电(记者 沙见龙)位于山东省临沂市的临沭县,是全国优质化肥生产基地。随着国家加快推进低碳转型发展,以肥料化工为主导产业的临沭将绿色作为发展“底色”,积极探索“旧产能”变“新动能”的低碳循环新路径,为县域实现动能转换提供了良好经验。  科创让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  走在临沭县金沂蒙集团...

    时间:04-20
  • 大陆台企加大低碳环保产品研发力度

      据新华社上海电(记者潘清)外表普通的灰色洗漱包,印着“家园常青、健康是福”等字样。近日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国际饮料工业科技展(CBST2021-CBST2023)”上,这件看似与展会主题并无关联的展品,吸引了不少观众的目光。  事实上,这个以回收PET饮料瓶为原料、经多道工序“变身”而来的小包,诠释了康师傅控股有限公司“家...

    时间:04-20
  • 青海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高原澎湃新动能

      青海加快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  高原澎湃新动能(新时代新征程新伟业·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  机声隆隆,工人忙碌。位于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境内的玛尔挡水电站施工现场,大坝填筑作业正在加快进行。  “截至目前,玛尔挡水电站大坝累计填筑量超817万立方米,完成填筑总量的88%...

    时间:04-18
  • 纺织“老钱”与时俱进 上海低碳时尚消费产业如日方升

      中新网上海4月15日电 (谢梦圆)“黄婆婆,黄婆婆,教我纱,教我布,二只筒子,两匹布……”几句民谣展现出长久以来纺织业在上海占据着重要地位。时尚对于上海而言既是历史的根脉,也是一张亮眼的国际名片,彰显城市发展软实力和本土文化自信。  至今沪上时尚消费产业仍颇受重视。《上海市先进制造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提出要构建“...

    时间:04-15
  • 【绿色中国】探访全国首张村集体“碳中和”证书获得村:小山村走出“低碳”路

      中新网承德4月13日电 (张桂芹 杨建安)4月初,群山环绕间的河北省承德市承德县孟家庄村又披新绿,清澈的小河潺潺流过,远处山坡上,一株株杏花生机盎然。  这个深藏燕山山脉深处,拥有林地15851亩、森林覆盖率达61.8%的小山村,自从获得全国首张村集体“碳中和”证书以来,备受关注。  “我们这里试点‘温暖工程’后,我给房子做了...

    时间:04-13
  • 【绿色中国】成都擦亮“碳惠天府”品牌 “绿色低碳”成生产生活关键词

      中新网成都4月13日电 (记者 岳依桐)骑自行车到地铁站,再乘地铁到达单位楼下,成都市民宋颖第一时间在“碳惠天府”小程序查看自己的“碳积分”账户,看着新积累的8积分,她脸上露出笑容。“还差不到100分,我就能兑换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的电子门票了。”  实际上,不少成都市民都是“碳惠天府”小程序的忠实粉丝。自愿停驶燃...

    时间:04-13
  • 强化政治监督助力落实“双碳”战略 护航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近日,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市绿氢示范项目施工现场,工人们正忙着安装设备、焊接管道。  该项目是全球在建的最大光伏绿氢生产项目,投产后年产绿氢可达2万吨。中国石化纪检监察组抽调纪检、巡视巡察、审计、工程管理、物资采购、安全环保等相关领域的骨干力量成立专项督查组,通过大数据筛查、“...

    时间:04-13
  • 国家能源局:加快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国新办4月12日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上,国家能源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能源行业将持续加大非化石能源供给,2030年前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年均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着力减少能源产业链“碳足迹”,推动实施能源生产设备电气化改造,逐步有序淘汰落后产能,推...

    时间:04-13
  • 专家热议ESG:对企业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中新网北京4月12日电 题:专家热议ESG:对企业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  中新财经记者  夏宾  “ESG的绿色、环保、社会责任等核心思想与新发展理念高度契合,已经成为衡量企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参照系。对企业而言,ESG不再是选择题,而是必答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王一鸣...

    时间:04-12
  • 国际金融论坛(IFF)华盛顿会议举行 聚焦全球可持续性投融资

      中新社北京4月12日电 (记者 夏宾) 记者12日从国际金融论坛(IFF)了解到,为加强全球各国对提升经济韧性和可持续性投融资的关注,近日国际金融论坛(IFF)联手布雷顿森林体系委员会(BWC)和保尔森基金会,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2023年春季会议期间举行了一场高级别研讨会。  IMF总裁克里斯塔利娜·格奥尔基耶娃在研...

    时间:04-1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