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走出写字楼,白领去摆摊

2023-04-14 10:31:11

来源:中国青年报

  转身离开格子间,公司高管去摆摊

  “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来这边摆摊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8年前就在三色路操持“天下第一炒饭”的老板刘弦德,见证了这里从一条普通道路到“网红街区”的转变。当初,他看中了这里写字楼林立、上班族众多的消费潜力,选择来这附近摆摊。现如今,他的炒饭、炒面在写字楼白领中颇有口碑。

  3月29日,接近晚上8点半,结束实习的彭薪夷在这里点上了一份炒饭,“他们家火了很多年了,我这个点才下班,想要吃上饭确实要靠小摊”。

  炒完这份饭,刘弦德准点收摊,但三色路夜市上更多年轻老板,才刚刚开始出摊。

  “我们这款打火机外壳是纯手工制作的,每一条木质纹路都独一无二。”大鱼招待着摊位前的客人,熟练地推销产品卖点。

  3个多月前,她还在一家电商公司做运营。谈及摆摊的原因,大鱼显得没那么愉快——2022年年底,由于公司“降本增效”,大鱼的领导被辞退了,她也跟着被“优化”了。

  不过,生性乐观的大鱼把这当成“一个改变原来生活方式的契机”。今年3月中旬,她和前同事,已经在家“躺了一年”的小鱼,打定主意不再上班,一起来到三色路夜市摆摊。

  比起大鱼、小鱼摆摊的“无奈”之选,曾在一家母婴公司做营销总监的彭玥似乎“蓄谋已久”。

  2022年11月,彭玥就有了创业的念头。她的男朋友余良当了10多年的厨师长,两人看到三色路夜市人流量不错,想来这里摆摊做餐饮,“看看能不能创业成功”。

  2023年3月1日,寄托着他们心愿的“富贵葱油饼”小摊正式开张,10元一个的葱油饼,如今一晚平均能卖出100多个。

  38岁的吴爽,在贵阳工作11年,离职前,是一家物业公司的高管。他离开写字楼去摆摊的理由更加洒脱,“突然不想干了,觉得打工没有自己干自由”。

  2022年7月,他回到老家成都。经过3个多月的市场调研,2022年10月,他在三色路夜市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Ter妖麻辣烫”,“Ter妖”是四川话,指的是当地特产兔腰。

  “我一直喜欢做饭,我对兔腰的味道有信心!”不同于单纯的小摊,“Ter妖”是夜市上一个有座有桌的“大店”,客流络绎不绝,似乎证明着吴爽的味觉和判断。

  投入近两万元,摆摊没有想象中轻松

  “南充特色凉粉锅盔,来看看啊!”

  3月29日,接近晚上9点,身穿蓝色运动服的蒋果,在摊位前卖力吆喝着,24岁的他,一脸青春气息。实际上,他和25岁的哥哥龙春阳一样,已做了多年厨师。

  “开个店房租得几万块,在这里不要摊位费,我们就先摆摊干着!”今年年初,两兄弟从广东回到四川,和吴爽一样,他们也“不想给别人打工了”,来到三色路夜市考察后,决定在这里摆摊。

  龙春阳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为给传统小吃增添时尚感,他们准备了一套可折叠的炉子、桌椅和装饰品,“置办一套‘露营风’装备,就花了5000多元”。他坦言,摆摊还不到一个月,生意差的时候营业额有三四百元,好的时候有五六百元,“一切都在探索中。”

  “其实摆摊真不是想象中那么轻松,我们每天花在上面的时间超过了14个小时。”2022年10月,创业开公司失败的刘原,和女友在三色路夜市支起了“小熊汉堡”摊位,从头开始。

  梳理摆摊以来每天的作息时间,他觉得比在公司更累。他们通常晚上12点收摊,之后要清洗餐具、收拾炉子,回到家时已经深夜1点了,睡到早上九十点钟,又要开始新一天的准备工作

  摆摊要会吆喝,这对有着“社恐”症的刘原和女友来说,是一道要克服的坎儿,“最开始的一个月,我们都不敢去和客人打招呼,都是客人主动过来问我们”。

  经过6个月的摸爬滚打,“小熊汉堡”已在夜市如鱼得水。刘原改装了一辆房车、升级了摊位质感,同时还和供应商谈下了长期的原料合作,能以更低的价格拿到优质食材,价格更加公道。虽然身心累一些,但是“很快乐,比上班更快乐”。

  刘原本来就爱吃汉堡,摆摊后更是边吃边“研发”,目前已推出10款不同风味的汉堡,定价从20-40元不等,每天平均能卖出80-100个左右,凭借这样的营业额,他和女朋友能养活自己。让他们开心的是,有很多客人因为吃了美味的汉堡,成为了朋友,“有些小朋友,吃了我们的汉堡会兴奋得手舞足蹈”,这让他们收获了更多满足感。

  小小摊位让刘原有了新生的力量,他想把这个摊位当作事业来经营,到了周末,“小熊汉堡”会同时出两个摊,“还要不断优化,才能一直火下去”。

  晚上9点,正是人流密集的时候,20多岁的老胖儿炸着锅里的十几块臭豆腐,为了做出不一样的臭豆腐摊,她前后投入了1.7万余元。

  起初,老胖儿开着简陋的暗红色小三轮卖臭豆腐,她觉得这跟夜市的调性完全不搭,又耗费重金重新做了一个复古风格的小摊,“我朋友是做设计的,这个‘老胖儿凑欧豆腐’名字是他取的,店招也是他帮我们设计的”。

  老胖儿此前经营投进去的钱还没有回本,但她依然乐观,“现在每天卖臭豆腐流水有几百块钱,我想先把这个做好了,以后再扩充品类。”

  在排起长队的人群中,“老胖儿凑欧豆腐”的霓虹店招牌透过缝隙,闪着亮光。

  哪怕一个“富贵葱油饼”也要当成品牌来做

  晚上10点,三色路夜市仍有吆喝声响起。

  大鱼在摊前招揽线下顾客,小鱼则在“欢迎新进直播间的宝宝们”,她们经营的“道木鱼手作木工坊”网店开张半个月,已经卖出了60多单。

  直播带货是大鱼擅长的领域。她们花了很长时间做市场调研,开始在直播间卖手工艺品,这样,两人摆摊的地点就不再局限于三色路夜市。

  “直播间今天发优惠券了吗?”大鱼娴熟地打开电脑,从数个电商平台的链接中,一眼找到了正在直播的电商后台,打开,发券,一气呵成,“我们现在做全域电商,全平台整合卖货。”虽然只是一个小摊,大鱼、小鱼已经将O2O(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理念融合到生意里。

  一口硕大的煎锅被刷上一层食用油,余良扔下几个面团,飞溅的油烫到手指,他习以为常。等待几分钟后,面团呈金黄色,成为泛出诱人香气的“富贵葱油饼”。

  “决定摆摊时,我就决定要把‘富贵葱油饼’当成一个品牌去做。”彭玥与余良在今年2月辞职,筹备摆摊前,他们已经做了3个多月的市场调研。

  彭玥负责市场策划、品牌营销,“富贵葱油饼”账号会定时直播,吸引线上顾客来线下体验。余良负责核心产品的研发,他们想起以前小时候放学经常能吃到的葱油饼,于是花了半个月的时间,复刻了当年的味道,“食材、原料用的都是高品质的,虽然成本较高,但味道更好。”

  在不计算人工成本的情况下,摆摊不到1个月的时间,“富贵葱油饼”已经回本。

  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哪怕一个小摊。切入兔腰麻辣烫这一“细分赛道”的吴爽,调研更加细致、艰辛。

  2022年7月,吴爽从一个卖蛋糕的流动小车做起,他看遍成都所有夜市的市场情况,也考察了几乎所有卖兔腰的店,3个月以后,他得出结论——自己的兔腰,能够赚钱。

  从打字写文件的公司高管,到手穿兔腰串串的小摊老板,吴爽并没有觉得有什么落差,也并不在意家人、朋友对他辞职去卖麻辣烫的看法,“工作是自己的,干着开心才行。”

  现在,吴爽一晚营业额在2000元左右,好一点的话可以到4000多元,收入远超过以前在公司上班时。对于未来,他跃跃欲试,“我们是在做品牌,今后准备在成都落地实体店。”

  时钟指向3月30日0点,写字楼上,格子间仍有灯光亮着,人影闪动;写字楼下,三色路夜市,依旧灯火通明、川流不息。

  这些光,共同照亮着奔流不息的锦江。

  (应受访者要求,大鱼、小鱼、刘原、老胖儿为昵称)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刘胤衡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3年04月14日 05 版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探访和田夜市:让人流连忘返的新疆味道

      中新网乌鲁木齐3月20日电(潘琦)“什么亚克西,什么亚克西呀,和田夜市亚克西呀……”  欢快的歌曲与和田夜市熙熙攘攘的人流一起弥漫在苍茫夜色中,近日,记者来到新疆和田带你一探这里的“深夜食堂”。  走进夜市,人们不自觉地放慢脚步,每个人都“左顾右盼”,寻找好吃的东西。红柳烤肉、酸奶粽子、玫...

    时间:03-20
  • “蜕变”后珠海夏湾夜市:”让“生活气息”更有秩序感

      中新网珠海3月19日电 题:“蜕变”后珠海夏湾夜市:”让“生活气息”更有秩序感  中新网记者 邓媛雯  最近因为一段“安保人员带队领跑商贩出摊”的视频,让珠海夏湾夜市一夜走红,网友从中不仅感受到了珠海富有秩序感的“生活气息”和人性化的管理外,而且也从中认识了领跑的安保人员戴建明。  每...

    时间:03-19
  • 广西柳州夜市经济升温 东北“候鸟”从途经到“扎根”

      中新网柳州3月14日电 题:广西柳州夜市经济升温 东北“候鸟”从途经到“扎根”  作者 李娇阳 刘俊聪  周末,夜幕降临,广西柳州市一处商圈里的夜市街道上人头攒动。螺蛳粉、烧烤、豆浆油条……近百个夜市小摊升腾起的热气为这座工业城市平添一份“烟火气”。  50岁的王手明在此经营烤冷面生意,当他穿着短袖忙碌地为食客...

    时间:03-14
  • 【寻味中华】新疆椒麻鸡:“麻辣生风”的夜市“压轴菜”

      中新社乌鲁木齐3月9日电 题:新疆椒麻鸡:“麻辣生风”的夜市“压轴菜”  作者 陶拴科  天气渐暖,来新疆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在乌鲁木齐二道桥大巴扎,山西游客甄女士告诉记者,乌鲁木齐是此行第一站,“这几天品尝到了新疆美食,感觉真的不错,烤肉很正宗,大盘系列的肉食很丰富,椒麻鸡的味道纯正”。椒麻鸡是...

    时间:03-09
  • 【寻味中华】新疆椒麻鸡:“麻辣生风”的夜市“压轴菜”

      中新社乌鲁木齐3月9日电 题:新疆椒麻鸡:“麻辣生风”的夜市“压轴菜”  作者 陶拴科  天气渐暖,来新疆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在乌鲁木齐二道桥大巴扎,山西游客甄女士告诉记者,乌鲁木齐是此行第一站,“这几天品尝到了新疆美食,感觉真的不错,烤肉很正宗,大盘系列的肉食很丰富,椒麻鸡的味道纯正”。椒麻鸡是...

    时间:03-09
  • 昆明:适度允许商业外摆,打造规模化特色夜市街区

      中新网2月28日电 据昆明市城市管理局网站28日消息,近日,昆明市城市管理局、昆明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昆明市商务局、昆明市网格化综合监督指挥中心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优化商业活动场所服务管理弹性措施的通知》(下称《通知》)。《通知》包含规范临时性商业活动、适度允许商业外摆、打造规模化特色夜市街区等商业活动场所...

    时间:02-28
  • 氛围感拉满,年轻人花式摆摊带来新机遇

      看起来和高大上不搭边的摆摊,正成为一些年轻人的“新宠”。白天,他们西装革履,出入各大写字楼,在咖啡厅里谈论着大订单;到了傍晚,有人踩着小高跟,融入人挤人的夜市中,他们的吆喝声混入这条小街,此起彼伏。从小处来看,这种低成本低门槛的创业方式,连带着生存,也连带着一种更自由的生活状态。从大的方面看,其对...

    时间:02-28
  • 氛围感拉满,年轻人花式摆摊带来新机遇

      看起来和高大上不搭边的摆摊,正成为一些年轻人的“新宠”。白天,他们西装革履,出入各大写字楼,在咖啡厅里谈论着大订单;到了傍晚,有人踩着小高跟,融入人挤人的夜市中,他们的吆喝声混入这条小街,此起彼伏。从小处来看,这种低成本低门槛的创业方式,连带着生存,也连带着一种更自由的生活状态。从大的方面看,其对就业与消费的拉动,都凸显着...

    时间:02-28
  • 夜市提质升级 长沙充分释放消费潜力

      夜市提质升级 文化服务惠民   长沙充分释放消费潜力(坚定信心 开局起步)  2月11日晚,湖南长沙市芙蓉区扬帆夜市一摊位前,店主汪思琪一边向顾客演示飞饼制作过程,一边通过手机直播。零点,她关掉直播画面,盘点一天的营业收入,又有几千元进账。“过去只会埋头卖货,现在还要会讲故事、引流量。”汪思琪是扬帆夜市最早开启直播的...

    时间:02-16
  • 从新疆乡村到台湾夜市:“朋友圈”里话新春

      原标题:“朋友圈”里话新春2023年2月7日《中国新闻》报版面  【《中国新闻》报记者 程小路 张乐 报道】今年春节,你是怎么过的?新一年有什么新计划?近日,记者采访多位曾登上本报的作家及文史研究者,请这些《中国新闻》报的老朋友分享过年期间的“回乡见闻”,以及他们在这个初春定下的“一年之计”。...

    时间:02-0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