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2008年后欧洲银行业最重要的一天!百年瑞信被迫“贱卖”,但危机或继续蔓延

2023-03-20 09:53:38

来源:第一财经

  作者:胡弋杰

  拥有167年历史的瑞士信贷作为独立银行将正式退出历史舞台。当地时间19日,在瑞士政府的斡旋下,瑞银集团同意收购瑞信集团。

  瑞士央行在一份声明中表示:“瑞银收购瑞信,意味着我们找到了在这种特殊情况下确保金融稳定和保护瑞士经济的解决方案。”

  这桩历史性的并购交易将以全股票方式进行,总对价30亿瑞郎(约合32.5亿美元),不到瑞信上周五74亿瑞郎市值的一半。此前瑞银曾提出以最高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瑞信,不过遭到了瑞信的拒绝。

  瑞银董事长凯莱赫(Colm Kelleher)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此次收购对瑞银股东具有吸引力,但我们要明确一点,对瑞信而言,这是一次紧急救援。我们已经安排了一笔交易,在保留业务剩余价值的同时,限制我们的下行风险。”瑞信和瑞银的合并将于2023年底完成。

  “今天是2008年以来欧洲银行业最重要的一天”

  据瑞银声明,合并后的银行将拥有5万亿美元的投资资产。

  此外,瑞士央行将向瑞银提供1000亿瑞郎的流动性援助,同时政府为瑞银接管的资产的潜在损失提供90亿瑞郎的担保。瑞士金融监管机构Finma表示,价值约160亿瑞郎的瑞信债券将被完全减记,以确保私人投资者帮助分担损失。

  该交易的最终敲定为这场48小时生死救援画上了句号。 据悉,瑞士当局寻求在周一亚洲市场开市前为瑞信收购案敲定解决方案,以遏制信心危机向全球金融市场蔓延。瑞信是全球银行业监管机构认定的30家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之一,其危机可能波及全球金融体系,被视为“大到不能倒”的金融机构。综合多家外媒报道,这个周末,美国和欧洲多国政府和监管机构就瑞信危机与瑞士方面沟通协作。

  瑞士央行行长Thomas Jordan在当地时间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鉴于瑞信是一家具有系统重要性的银行,我们必须迅速采取行动,尽快找到解决方案”。

  尽管瑞士央行16日同意向瑞士信贷提供500亿瑞士法郎的贷款以增强其流动性,但市场对瑞士信贷的信心仍然不足。晨星公司数据显示,自3月13日以来,瑞信从美国和欧洲管理的基金净流出逾2亿美元。

  受此消息影响,美国三大股指期货集体上扬。截至发稿,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期货上涨200点,涨幅0.62%。标准普尔500指数期货上涨0.65%,纳斯达克100指数期货上涨0.5%。

  高临咨询分析师Max Georgiou称:“今天是2008年以来欧洲银行业最重要的一天,瑞银收购瑞信对整个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些事件不仅可能改变欧洲银行业的发展进程,还可能改变整个财富管理行业。”

  美欧银行业流动性危机可能还会蔓延

  不过,也有分析指出,在美国和欧洲央行持续加息背景下,美欧银行业的流动性危机可能还会蔓延。

  “我们认为,阻止市场和银行恐慌的唯一解决方案是临时将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保险扩大到所有存款。否则,一旦一家银行被拯救,下一家银行就会受到质疑,”Kobeissi Letter始人科比西(Adam Kobeissi)说。

  日前,美国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前主席谢拉·拜尔在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也曾警告称,美国银行系统目前正处于“贝尔斯登时刻”,如果政府不继续出手相助,美国银行恐会出现多米诺骨牌式的崩溃。

  另据报道,最新研究显示,美国目前有多达186家银行有可能存在与硅谷银行类似的风险。

  一项美国多所大学经济学家共同发布的最新研究显示,美联储加息“极大地”增加了美国银行体系的脆弱性。受美联储激进加息影响,许多美国银行持有的债券等金融资产价值大幅缩水,部分银行的资产价值甚至减少了20%以上。而10%的美国银行因持有大量债券等金融资产,较硅谷银行有更多的账面浮亏。研究称,如果市场信心持续不足,部分储户提走存款,多达186家银行可能将资不抵债,面临“爆雷”。而届时即使只发生小规模的挤兑,也将有更多银行面临风险。

  在大西洋彼岸的欧洲,市场对银行业风险蔓延的担忧也在升温 。外媒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近日,欧洲至少有两家主要银行正在研究危机蔓延至该地区银行业的可能性,并寄望美联储和欧洲央行发出更有力的支持信号。

  前述知情人士称,瑞士信贷引发的信任危机和两家美国银行倒闭所带来的影响可能会进一步波及整个金融系统。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瑞银32亿美元收购瑞士信贷,可无限制使用瑞士央行现有工具

      澎湃新闻记者 王蕙蓉  在政府斡旋下瑞士两家最大银行的收购交易最终落下帷幕。瑞银以30亿瑞郎(约合3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瑞士信贷,交易预计2023年底完成。  当地时间3月19日晚间,瑞银(UBS)在官网发布新闻稿称,根据全股票交易条款(the terms of the all-share transaction),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股东所持22.48股瑞信股...

    时间:03-20
  • 英媒称瑞银同意收购瑞信 各方暂未证实

    据英国《金融时报》19日报道,瑞士联合银行集团当天同意以超过2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陷入危机的瑞士信贷银行。瑞士当地媒体报道称,瑞士联邦委员会在当地时间19日18时已向各方内部通报协商的结果,这意味着瑞士政府和央行已就救助瑞信的方案做出了决定。上述消息暂未得到交易参与方或瑞士金融监管机构的证实。瑞信是瑞士...

    时间:03-20
  • 多家大型银行限制与瑞信的交易

      据路透社当地时间17日报道,知情人士透露,包括法国兴业银行、德意志银行和汇丰银行等多家大型银行限制开展与瑞士信贷银行相关的新交易。汇丰银行控股公司已开始审查其与瑞士信贷银行证券相关的贷款。此外,还有银行开始要求瑞信在交易中支付预付款,或减少对瑞信的无担保贷款。  17日,瑞信股价较前一日收盘价格下跌约8%。知情...

    时间:03-18
  • 瑞信暴雷引发金融市场第二波震荡

      许晓芳 王楚涵  美国硅谷等美国银行宣布倒闭之后,又有一家欧洲百年银行上演“危机时刻”。  当地时间3月14日,瑞士信贷集团(Credit Suisse)宣称在2021年和2022财年的报告程序中发现“重大缺陷”。次日,瑞士信贷开盘跌近30%,股价再创历史新低。截至发稿,瑞士信贷报2.16美元/股,跌幅为13.94%,市值85.13亿美元。  而就在此前...

    时间:03-17
  • 美国银行业危机波及欧洲 百年瑞信 拉响“失血”警报

      股价大缩水  - 15日,瑞信最大股东沙特阿拉伯国民银行董事会主席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出于监管规定方面考虑,不会增持在瑞信的股份。当天,瑞信股价收盘下跌24%,报收于约1.7瑞士法郎(约合1.83美元);盘中一度下跌30%至历史低位,最低点价格相比2021年2月缩水85%。  这是全球问题  - 瑞信资产约为5300亿瑞士法郎(5730亿美元),体量...

    时间:03-17
  • 瑞信会不会成为欧洲版“硅谷银行”

      本报记者 安峥  3月15日,受多重因素影响,瑞士信贷银行(下称瑞信)股价盘中一度暴跌30%至历史新低。市场恐慌情绪弥漫,拖累欧洲银行股全线下挫。有人担心,瑞信会不会是欧洲版“硅谷银行”,会不会引发重大金融危机?  最新消息是,瑞士央行出面干预,瑞信表示将向其借款至多500亿瑞郎,以稳定财务状况。  外界担心:瑞信为何突然失控...

    时间:03-17
  • 无惧瑞信危机,欧央行宣布加息50基点,美联储跟不跟?

      作者:胡弋杰 ▪ 葛唯尔  在银行业风暴向欧洲蔓延之际,欧洲央行加息50个基点的计划如期推进。欧央行表示,预计通胀将在很长时间内保持在过高水平,因此作此决定,以确保通胀率及时回归到2%的中长期目标。对于近期的银行业风波,欧洲央行表示正密切监测当前的市场紧张局势,随时准备在必要时作出反应,以确保欧元区的价格稳定和...

    时间:03-17
  • 瑞信风波持续发酵,会否出现“滚动的危机”?

      作者:樊志菁 ▪ 陈玺宇 ▪ 后歆桐 ▪ 周艾琳  瑞士第二大银行瑞士信贷(下称“瑞信”,Credit Suisse)危机持续发酵,但在瑞士监管机构紧急发布联合声明,以及瑞信采取行动增强流动性后,市场情绪稍稳。  当地时间15日晚,瑞士国家银行(SNB)和瑞士金融市场监督管理局(FINMA)发表联合声明称,美国某些银行的问题不会...

    时间:03-17
  • 瑞信的“存亡之秋”

      继硅谷银行倒闭引发恐慌浪潮后,危机传导至欧洲,规模更大、影响力更广的瑞士信贷熔断,银行股再遭血洗。直到周四瑞士央行拟“输血”救助瑞信的消息传出,市场才开始回稳。事实上,比起硅谷银行的闪崩,瑞信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近年来瑞信已深陷一系列丑闻和动荡,包括基金爆仓、业绩暴跌甚至涉及为毒贩洗钱。  危机始末  去年10...

    时间:03-17
  • 瑞信遭遇股价危机,会成为下一个硅谷银行吗?

      (财经天下)瑞信遭遇股价危机,会成为下一个硅谷银行吗?  中新社北京3月16日电 (记者 夏宾)美国硅谷银行等出现危机的情况下,百年投行瑞士信贷集团(下称“瑞信”)也出现了大幅股价波动,恐慌情绪在全球市场蔓延。  先是2022年出现巨大亏损,再有本周的自曝财报“重大缺陷”及大股东拒绝援助,多个负面消息冲击下,瑞信股价当地时...

    时间:03-1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