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陕西榆林描绘美丽乡村新画卷

2023-03-13 06:44:32

来源:人民日报

  2021年,自工作重心由脱贫攻坚转移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以来,陕西省榆林市紧紧围绕“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补短强弱 全面筑牢返贫防线

  榆林坚持将巩固衔接作为当前“三农”工作的突破口和总抓手,高层次抓好谋篇布局,高站位推动工作落实,提出“一月一推进、两月一审计、一季一点评”的工作机制,累计召开14次现场推进会和6次季度“千人点评大会”,有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常态化开展综合督导和专项督导,促进解决短板问题。

  坚持在重点领域补短强弱。榆林投入各类资金2.94亿元支持易地搬迁安置区加快发展,全市12个800人以上搬迁安置区的“一站式”社区服务不断完善,“一刻钟便民生活服务圈”加快建设。给予3个省级重点帮扶县16个方面倾斜支持政策,同时每县倾斜支持1000万元,以优质项目促进又好又快发展。坚持专班推进挂牌督办工作,制定5方面42条倾斜支持政策清单,支持资金达1.19亿元,确保督办事项逐项落实。

  扎实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帮扶,榆林持续落实防返贫监测帮扶“456”工作法,创新实行“一月一提示、一月一分析、一月一调度、一月一督导”的“四个一”动态监测方式,根据防止因灾返贫致贫的十条政策措施,因人因户精准落实针对性帮扶措施,累计纳入监测对象3291户9121人,全市81个帮扶车间、275个龙头企业全部稳定运行,守住了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多措并举 人居环境不断向好

  榆林坚持常态排查、动态解决教育、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保障问题,持续做好控辍保学动态监测和困难家庭学生资助,义务教育巩固率达100%。全面推行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实现全覆盖。建立脱贫人口住房安全动态监测机制,实施危房改造1935户。建成供水工程1315处,解决和改善48.43万农村群众的饮水安全问题。全市“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兜底保障水平持续提升。

  坚持把建设和美乡村作为主攻方向。扎实推进乡村建设,农村水电路房和物流等基础设施持续完善,厕所、污水、垃圾“三大革命”和村庄绿化美化有序推进。持续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探索形成绥德“说事堂”、榆阳“拴正人家”等一批基层治理模式。成功举办陕西省“四沿三建”陕北片区乡村建设现场推进会,积累了佳县赤牛坬村“三老变三宝”、绥德县郝家桥村“九个一批增收”、米脂县高西沟村“生态振兴+特色产业”、榆阳区赵家峁村“三变”改革等一批典型经验。

  兴业富农 经济活力日益增强

  按照“家家有增收渠道、户户有致富门路”的总要求,榆林全面推进产业就业等增收措施落地落实。全力打造白绒山羊、马铃薯、山地苹果、大漠蔬菜4条百亿级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小杂粮、中药材、肉牛、红枣等5条十亿级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不断健全联农带农机制,把3.6万户农户镶嵌在产业链条之上,让更多产业增值收益留在农村。全面推行“就业平台输出一批,企业园区招聘一批,工厂车间吸纳一批,公益岗位安置一批,自主创业解决一批,技能培训提升一批”的稳岗就业“六个一批”模式,全市脱贫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连续两年稳定在14万人以上,实现就业数量与质量双提升。

  狠抓投入,创新建立衔接项目资金管理新模式。榆林每年投入市级衔接资金9亿元,投入力度全省第一。出台《榆林市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实行市、县和第三方共同参与的项目库三方联审制度,制定项目库建设和衔接资金项目资料《参考样例》,形成“2+13”帮扶项目资产后续管理政策体系,把好项目“入口关”、项目“审核关”、资金“进度关”、干部“培训关”、项目“监管关”和资产“管理关”,全流程规范项目资金管理。

  把提升乡村振兴干部能力作为重要工作,建立干部培训“四库”“两基地”,赵家峁村、郝家桥村、高西沟村入选全省乡村振兴第一批实践交流基地。成功承办全国乡村振兴干部培训业务研讨班。累计培训乡村振兴干部9.52万人次,全面锻造一支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队伍。

  强化驻村帮扶,榆林坚持在乡村振兴一线提拔使用干部,累计提拔使用驻村干部699人,市直部门和各县市区提拔使用人数占各自总数的比例分别达33.52%和22.57%。扬榆协作和中央和省级定点帮扶扩面提质,累计投入引进资金5.8亿元,实施项目310个。创新实施“村企共建”,遴选205个经济效益较好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结对帮扶207个乡村振兴薄弱村。立足南北差异现状,开展市内区域对口帮扶,打造榆林社会帮扶“升级版”,有效凝聚社会帮扶合力构建新的格局。

  通过积极探索和实践,一幅和美乡村新画卷正在陕西榆林徐徐展开,未来,榆林将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步伐,踔厉奋发,迈向全面乡村振兴。

  数据来源:中共榆林市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从这幅画卷,读懂中国司法

      过去的一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过去的五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向前进的五年;过去的十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十年。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回望,新时代人民法院始终与党和人民同心同德、同向同行,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

    时间:03-08
  • 两会报告解读丨巩固脱贫成果·产业振兴·乡村建设——从三个报告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新华社北京3月7日电 题:巩固脱贫成果·产业振兴·乡村建设——从三个报告看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新华社记者侯雪静、段续、谢希瑶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脱贫地区产业振兴”“推进乡村建设行动”……5日提请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和提请审查的计划报告、预算报告均对做好“乡村振兴”进...

    时间:03-08
  • 绘就乡村振兴美丽新画卷

      本期嘉宾: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余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汪玉成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农林大学科技特派员廖红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省级非遗传承人王陆芬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本...

    时间:03-05
  • 上海:医院探索开设专病门诊为特应性皮炎患者开展一站式全病程管理

      中新网上海2月27日电(记者 陈静)特应性皮炎是一种由2型炎症反应引起的系统性免疫疾病,具有慢性、炎症性、复发性三大特点,在对因治疗中,医生不仅要短期控制病情,更要重视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记者27日了解到,在上海,医院创新开设特应性皮炎专病门诊(以下简称“AD专诊”)为患者开展一站式全病程管理,...

    时间:02-27
  • 乡村建设高校联盟乡村人居环境专项委员会成立

      中新网2月25日电 题:乡村建设高校联盟乡村人居环境专项委员会成立  中新财经记者  阮煜琳  国家乡村振兴局25日消息,乡村建设高校联盟乡村人居环境专项委员会当日在天津大学举行成立大会。  中央农办副主任、国家乡村振兴局局长刘焕鑫说,乡村建设高校联盟依托天津大学组建乡村人居环境专项委员会,是是推进乡村建设行...

    时间:02-25
  • 西藏国土绿化成效显著 高原绘就生态画卷

      新华社拉萨2月24日电 题:西藏国土绿化成效显著 高原绘就生态画卷  新华社记者田金文  南山公园位于拉萨河南岸,是俯瞰拉萨城区的绝佳观景点。正值藏历新年期间,拉萨城里涌入了不少“冬游西藏”的游客,他们在感受浓浓节日氛围的同时,也选择登高远望,将美景收入镜头。...

    时间:02-24
  • 隆基绿能一站式户用方案选用HPBC组件

      记者 殷高峰  光伏龙头隆基绿能持续深耕分布式市场。2月21日下午,隆基绿能在西安总部发布了隆基向日葵2.0。隆基向日葵是隆基绿能在去年推出的行业首个一站式户用光伏解决方案。此次发布的2.0产品是对之前产品的全面升级。  “一款产品打天下的时代已经终结,分布式市场需要精细化运营。”隆基绿能分布式中国地区部总裁...

    时间:02-22
  • 2022年诉前调解成功案件895万件 人民法院一站式建设成效明显

      人民法院一站式建设成效明显   一平台调解 全流程在线 菜单式服务  近年来,各地法院聚焦人民群众诉讼过程中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堵点,着力破解老百姓打官司耗时费力问题,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司法需求。2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人民法院一站式建设取得的新成效。  人...

    时间:02-16
  • “一站式”监管助力宁波口岸新能源汽车集装箱出口

      中新网宁波2月7日电 (方堃 曹文青 鲍雨菲)2月7日,宁波梅山口岸,一批新能源汽车在工作人员娴熟的操作下,稳稳地装入集装箱中。“这批新能源汽车出口订单比较急,目前已完成海关‘一站式’监管手续,总计装入238个集装箱,预计本周周末装船发往迪拜!”现场的操作负责人陆卓鋆如是介绍。  据了解,2022年宁波梅山口岸完成汽车海陆中转...

    时间:02-07
  • 浙江绘新时代乡村振兴画卷:农业强 农村美 农民富

      中新网杭州2月3日电 (钱晨菲)粮满仓廪,“饭碗”装得更满、端得更牢;农村大地,田垄阡陌,和美安宁;鼓起农民“钱袋子”,缔造美好幸福生活……近年来,浙江锚定农业“双强”、乡村建设、农民共富三大跑道,正推动乡村振兴的画卷徐徐展开。  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

    时间:02-0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