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浙江绘新时代乡村振兴画卷:农业强 农村美 农民富

2023-02-03 22:30:0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杭州2月3日电 (钱晨菲)粮满仓廪,“饭碗”装得更满、端得更牢;农村大地,田垄阡陌,和美安宁;鼓起农民“钱袋子”,缔造美好幸福生活……近年来,浙江锚定农业“双强”、乡村建设、农民共富三大跑道,正推动乡村振兴的画卷徐徐展开。

  农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始终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去年,浙江聚焦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保供工作,深入实施农业“双强”行动,大力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强省建设,在稳住经济大盘中发挥重要“压舱石”作用。

  “去年,在持续高温干旱、疫情反复等不利因素影响下,我们克服困难,粮食生产迎来丰收。”谈起过去一年的收成,义乌市种粮大户楼国三干劲十足,其介绍,依托良田、良种、良法、良机“齐上阵”,种地变得更加省心省力。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2022年,浙江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持续“加码”粮食扶持政策,粮食生产交出喜人答卷:实现粮食播种面积1530.7万亩、产量124.2亿斤,粮食面积产量创七年来新高。

  不仅如此,在农业科技与机械“双轮”驱动下,浙江农业发展空间变得更宽。走进位于绍兴市上虞区的浙江雾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植物工厂”,大棚内的栽培架上长满了碧绿鲜嫩的蔬菜。该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植物工厂”实现了从育苗到采摘的全程自动化生产,不仅效率高,效益也很显著。

  雾耕农业的生动实践,正是浙江大力推进农业“双强”行动的缩影。2022年,浙江农业科技与机械“双轮”基础支撑更加有力。全年新育成省级审(认)定农业新品种83个,获国家登记品种70个。国家丘陵山区适用小型机械推广应用先导区建设扎实推进,全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领跑南方12个丘陵山区省份。

  此外,浙江还在绿色农业上重点着墨,生态底色越擦越亮。2022年,该省大力推广绿色生态种养模式,持续深化“肥药两制”改革,化肥农药实现连续8年减量,建成首批低碳生态农场250家。实施绿色农田项目24个、面积6.1万亩,建成省级以上水产绿色健康养殖示范场1309家、示范县35个。累计培育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154个,有效期内绿色食品达2757个,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合格率高出全国平均1.7个百分点。

  乡村建设焕发新活力

  和美乡村,率先探索。浙江不断深化“千万工程”,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全力开创“千村向未来、万村奔共富、全域创和美”新格局。

  稻田里开小火车,养鸭池边喝咖啡,废弃农舍变身“多肉王国”……走进杭州市萧山区临浦镇横一村,农文旅产业相伴相融、相得益彰的气息扑面而来。作为浙江省首批未来乡村创建试点,横一村已成为周边知名的美丽乡村打卡点。

  和美乡村,离不开宜居的好环境。2022年,浙江深入推进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无害化卫生厕所实现行政村基本覆盖。建成美丽乡村示范县14个、示范带22条,乡村“颜值”和“气质”更加靓丽。此外,依托数字赋能,该省迭代升级“浙江乡村大脑2.0”,累计建成省级未来乡村275个、“一老一小”服务场景550个,为乡村建设插上了智慧的“翅膀”。

  和美乡村,离不开“硬件”建设。“云龙公路真方便,下了高速去龙门村十几分钟就到了。”春节期间,自驾前往云和县紧水滩镇龙门村的游客不禁感慨,一条宽7米的双车道从主干道一直延伸至乡村沃野,铺展出乡村振兴的好风光。

  上述改变在浙江还有很多,2022年,浙江新改建农村公路1884公里,基本实现山区乡镇和3A景区通三级路,城乡规模化供水覆盖率超90%,农网供电可靠率达99.99%。

  不仅如此,该省在“软件”上也实现了进一步跃升:全省农村幼儿园等级率达98.8%,建成规范化村级医疗机构1249家,建成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456家、社区照料中心2.3万家,实现乡镇(街道)和社区全覆盖。

  农民共富跑出新速度

  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三农”是主战场,农民是主战场中的主力军。去年,浙江坚持“富口袋”与“富脑袋”并重,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不断拓宽,农村文化生活别样精彩。

  在嘉善,大云镇缪家村成功“出圈”。近年来,当地紧抓机遇趁势发力,先后投入1100余万元参与了“飞地抱团”强村项目——中德生态产业园项目,年分红收入达770万元,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可持续增长。

  在浙江,“缪家村”的强村之路不是个例。去年,该省聚焦“强村”“富民”两大目标,全面实施以集体经济为核心的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打好四套“组合拳”,全省村集体“家底子”和农民“钱袋子”更加殷实:全省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行政村比例超过50%,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565元、增长6.6%,城乡居民收入比1.9,同比减小0.04,低收入农户人均收入18899元、增长14.6%。

  抢抓风口,浙江多地亦通过富民产业“强筋壮骨”。例如,去年温州抢抓预制菜产业发展风口,培育了近300家预制菜企业,超200种预制菜产品已进入各类商超,还成功拓展了境外市场

  农民要致富,离不开富民产业的带动。2022年,浙江大力发展乡村富民产业,深入实施农业全产业链“百链千亿”行动,累计建成单条产值超10亿元全产业链82条、年总产值2575亿元。同时,深入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培育网络零售额超千万的电商专业村2444个,“快递进村”服务实现全覆盖。

  农民“钱袋子”越来越鼓的同时,乡村生活同样精彩纷呈。刚刚过去的春节,“礼赞二十大,书写新农村”迎春送福下乡活动在龙游湖镇的各村文化礼堂陆续举办,受到了村民的热烈欢迎,不仅增添了年味,还进一步丰富了当地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奋发2023】西门子肖松:2023年数字化和低碳化将成为中国经济向前的双轮驱动

      中新网1月17日电(中新财经 吴家驹)“随着中国疫情防控进入新的阶段,中国经济发展将迎来复苏并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强劲动力。过去几年间,在政策指引、市场驱动和技术赋能的合力之下,数字化加快布局,低碳化深入实施。”  近日,西门子全球执行副总裁,西门子中国董事长、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肖松在接受中新网“中国新观察”栏目采访...

    时间:01-17
  • 双轮驱动,释放科技和改革红利

      双轮驱动,释放科技和改革红利(人民观点)   ——铆足干劲加快建设农业强国④  农业现代化关键在科技进步和创新。在耕地和水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实现农业稳产增产根本靠科技  改革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迫切需要改革增动力、添活力  把土地交给合作社托管,农户可根据需要选...

    时间:01-16
  • 如何打通农村卫生工作“最后一公里”?代表委员建议加强村医队伍建设

      中新网福州1月13日电 (记者 龙敏)村医是农村基层卫生事业的“守护者”“看门人”,负责农村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疫情防控等工作,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在近日于福州举行的福建省“两会”上,多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建议,提高村医待遇,强化业务能力培训,打通农村卫生工作“最后一公里”。  ...

    时间:01-13
  • 守稳“菜篮子” 鼓起钱袋子

      春节临近,“菜篮子”产品稳产保供关系千家万户。1月8日清晨,记者驱车来到距离重庆市中心城区最近的“菜篮子”生产基地——璧山区璧北蔬菜基地。每天有超500吨的新鲜蔬菜从这里流向重庆市民的餐桌。  在璧山区七塘镇建设村1万多亩的菜地里,菜农们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村民何龙和妻子正拿着铲子采摘上海青。收割、叠整、装...

    时间:01-12
  • “钱袋子”“白手套” 张新起和他的“明天系”

    原标题:“钱袋子”“白手套” 张新起和他的“明天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1月7日晚8点档播出电视专题片《永远吹冲锋号》第一集《第二个答案》。张新起,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曾任潍坊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委书记,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2019年11月退休,2021年2月被立案审查调查。他的违纪违法问题之...

    时间:01-08
  • “钱袋子”“白手套” 张新起和他的“明天系”

    原标题:“钱袋子”“白手套” 张新起和他的“明天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1月7日晚8点档播出电视专题片《永远吹冲锋号》第一集《第二个答案》。张新起,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曾任潍坊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委书记,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2019年11月退休,2021年2月被立案审查调查。他的违纪违法问题之...

    时间:01-08
  • “钱袋子”“白手套” 张新起和他的“明天系”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1月7日晚8点档播出电视专题片《永远吹冲锋号》第一集《第二个答案》。  张新起,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原党组成员、副主任,曾任潍坊市委副书记、市长,市委书记,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2019年11月退休,2021年2月被立案审查调查。他的违纪违法问题之一,是收受不法企业“明天系”的巨...

    时间:01-07
  • 多部委密集发声,2023年这些政策影响你的“钱袋子”

      中新经纬1月5日电 (董湘依)岁末年初,多部委召开工作会议透露2023年施策重点,财政部等负责人发声,涉及民生、住房、财政、教育等领域的一系列政策将影响你的“钱袋子”。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把每一分钱都用到国计民生的关键处”,财政部部长刘昆日前表示,2023年,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但不会在民生支出上退步,将保持适当支...

    时间:01-05
  • 多部委密集发声,2023年这些政策影响你的“钱袋子”

      中新经纬1月5日电 (董湘依)岁末年初,多部委召开工作会议透露2023年施策重点,财政部等负责人发声,涉及民生、住房、财政、教育等领域的一系列政策将影响你的“钱袋子”。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把每一分钱都用到国计民生的关键处”,财政部部长刘昆日前表示,2023年,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但不会在民...

    时间:01-05
  • 山西长子靶向发力 “绿色”变“特色”强村富民

      中新网太原12月30日电 题:山西长子靶向发力“绿色”变“特色”强村富民  作者 杨静 张月  腊八时节,山西省长治市长子县鲍店镇草泊村,丰鑫源种植园区一座新建的大棚里,“吊钢丝”“吊秧绳”……村民们忙碌着,用绳子把植株秧吊起来,助其更好地生长。  “这批尖椒长势喜人,挂果率高,预计春节前可上...

    时间:12-3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