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多部委密集发声,2023年这些政策影响你的“钱袋子”

2023-01-05 07:58:35

来源:中新经纬

  中新经纬1月5日电 (董湘依)岁末年初,多部委召开工作会议透露2023年施策重点,财政部等负责人发声,涉及民生、住房、财政、教育等领域的一系列政策将影响你的“钱袋子”。

  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把每一分钱都用到国计民生的关键处”,财政部部长刘昆日前表示,2023年,财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但不会在民生支出上退步,将保持适当支出强度,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具体来看,今年的民生支出重点覆盖教育、医疗、社保、生态、“三保”等,与你我生活息息相关。

  教育方面,继续增加对地方教育转移支付规模,研究完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医疗方面,保障好疫情防控所需资金,适当提高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社保方面,积极推进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随着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和经济回暖,财政增收有基础,加之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依法上缴近年结存的利润,支出规模将继续扩大,且支出中用于疫情防控的支出将会降低,用于“三保”和基建的支出将会增加。

  根治欠薪,加强农民工兜底保障

  1月3日,人社部召开深入推进根治欠薪工作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多措并举推动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协调妥善解决困难行业企业的欠薪问题;加强对生活困难农民工的兜底保障,用好相关储备资金和政策;用好失信联合惩戒手段,严厉惩治恶意欠薪违法行为。

  今年以来受多种因素影响,欠薪问题出现较大反弹,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面临更加复杂局面。

  中国劳动学会特约研究员苏海南对中新经纬表示,整治欠薪,首先是稳民心,稳农民工队伍。其次,在经济困难的特定形势下,通过追讨欠薪,让各类存在欠薪问题或者现象的企业,能够更好地履行社会责任,依法依规管理企业。最后,做好欠薪工作对于2023年促进经济的复苏也起到助力作用。

  在苏海南看来,有些体制内的大型企业,特别有些建筑企业,对于劳动者的劳动报酬该付的一定要付。中小微企业可能要结合实际情况精准妥善处理企劳关系,正确认定欠薪,并且追缴。

  保障刚性住房需求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探索长租房市场建设。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22年第四季度例会提出,因城施策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做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金融服务,维护住房消费者合法权益,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

  “国家把新市民、年轻人作为未来支持住房平稳发展的生力军,意味着过去的购房需求很难维持下去,必须要寻找楼市新生的、可持续的力量。”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在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提到,珠三角新市民、年轻人的住房自有率只有50%左右。新市民为主,意味着租购并举,大力发展保租房,而不是原来的商品房,特别是高价商品房。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百城新房价格累计下跌0.02%,为8年来房价累计首次出现下跌。住房信贷支持和楼市政策松绑,对于今年房价形势影响多大?

  易居研究院智库中心总监严跃进对中新经纬表示,在需求端保障新市民住房需求的政策基调,对于2023年的房地产市场有积极作用。信贷成本降低、额度增加,首先是影响市场交易量,有助于进一步促进房地产市场。房价总体还是能够保持稳定,主要是在于需求端的保障

  完善税费优惠政策

  近年来实施了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有效改善了市场主体预期。特别是2022年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全年新增减税降费和退税缓税缓费超过4万亿元,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全国财政工作视频会议明确,2023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更直接更有效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完善税费支持政策,根据实际情况,该延续的延续,该优化的优化,着力纾解企业困难。

  对此,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接受中新经纬采访时表示,2023年仍会继续减税降费,但规模可能会低于2022年的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等3.7万,主要缘于2022年留抵退税力度超预期、达2.3万亿元。

  赵伟认为,2023年的减税降费方向重点可能有两个方面,一是保护市场主体、促进就业,针对中小微企业、创业就业等减税缓税,二是促进投资、产业升级转型的,对制造业企业、科技型企业的投资和研发税收的优惠政策。

  温彬预计,2023年将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约3万亿元,高于上年预算设定值5000亿元,但比上年实际执行值少了1万亿元,这主要是因为于大规模存量增值税留抵退税实施后,2023年的增量退税空间十分有限,企业端减税降费力度将会降低,居民端支持力度将会更大。(中新经纬APP)

  中新经纬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以其它方式使用。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一位地产中介的元旦假期:一直在谈单 房价未上涨

      中新网1月4日电 (中新财经记者 左宇坤)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北京市房产中介小景经历了忙碌的三天。  “假期头尾两天签约数量最多,从我们后台看大概能达到每天300多套,比起十天前翻了一倍多。但早在假期之前热度已经起来了,大概是从12月25日上个周末开始,我们就明显感到忙碌起来。”小景表示。  ...

    时间:01-04
  • 一位地产中介的元旦假期:一直在谈单 房价未上涨

      中新网1月4日电 (中新财经记者 左宇坤)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北京市房产中介小景经历了忙碌的三天。  “假期头尾两天签约数量最多,从我们后台看大概能达到每天300多套,比起十天前翻了一倍多。但早在假期之前热度已经起来了,大概是从12月25日上个周末开始,我们就明显感到忙碌起来。”小景表示。  中指监测数据同样显示,2023...

    时间:01-04
  • 2022年中国百城新房价格现近8年来首次年度下跌

      中新社北京1月3日电 (记者 庞无忌)中指研究院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百城新房价格累计下跌0.02%,为2014年以后年度房价累计首次出现下跌。  中指研究院指数事业部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当日在一场房地产形势分析会上指出,2022年,中国百城住宅均价持续下跌。其中,百城新房价格当年累计下跌0.02%,为2014年以后首次出现年度...

    时间:01-03
  • RCEP“落地”一周年 原产地证书助赣企减税约6亿元

      中新网南昌1月3日电 (吴鹏泉 魏文静 卢泉)《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已满一周年。南昌海关3日发布消息称,2022年南昌海关签发RCEP原产地证书近3200份,签证金额约17亿美元,帮助赣企享受进口国关税减让约6亿元(人民币,下同)。  2022年1月1日,南昌海关为江西一科技公司出具了江西省首份RCEP原产地证书。该科技公...

    时间:01-03
  • 广东法院多措并举追回工人欠薪17亿元

      中新网广州1月2日电 (方伟彬 吁青 林雪玲)“这是给我们最好的新年礼物!”近日,广州南沙法院通过追加股东为第三方被执行人的方式帮助苏志刚、谢海平两名务工人员成功追回欠薪14万余元。这是广东法院多措并举推进根治欠薪工作的一个缩影。  1月2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发布消息,去年,该省法院共执结...

    时间:01-02
  • 宁夏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231亿元

      中新网银川12月30日电(记者 于晶)12月30日,记者从国家税务总局宁夏回族自治区税务局获悉,截至12月20日宁夏税务累计办理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231亿元。  据国家税务总局宁夏回族自治区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宁夏税务系统强力推进各项税费支持政策精准直达纳税人缴费人,为减轻市场主体负担、稳住宏观经济大...

    时间:12-30
  • 从减税降费到加速扩产——北京多措并举助企纾困

      新华社北京12月29日电 题:从减税降费到加速扩产——北京多措并举助企纾困  新华社记者郭宇靖、吉宁  近2000亿元——这是北京今年累计为企业减税降费的“真金白银”。送政策、送信息、送服务……北京市正多措并举助企惠企,助力经济企稳回升,不断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好环境。  减税降费提供精准服务  “提醒享受...

    时间:12-29
  • 减税降费为市场主体增动力

      2022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和接续措施,减税降费、退税缓税缓费并举,加大减负纾困力度,增强市场主体活力。统计显示,截至11月10日,全国税务系统合计办理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3.7万亿元,全年规模预计超过4万亿元。通过实施一系列税费支持政策,明显降低市场主体负担,缓解企业现...

    时间:12-29
  • 楼继伟展望中国财政政策:减税降费仍应作为主要措施

      中新社北京12月25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明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中国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25日表示,减税降费仍应作为主要措施。  “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2022年会”当天继续举行,楼继伟以线上形式参会时指出,减税降费有利于保住市场主体,“保住了他们就保住了就业”。他建议,可以延续增值税留抵...

    时间:12-25
  • 影响你的钱袋子!除了年终奖,年底这几笔钱别忘领

      中新经纬12月25日电 (熊思怡)2022年余额不足,今年你存了多少钱?除了年终奖,年底这几笔钱你可千万别忘领,错过就亏大了!  未休年假3倍工资报酬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规定,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

    时间:12-2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