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一位地产中介的元旦假期:一直在谈单 房价未上涨

2023-01-04 00:12: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月4日电 (中新财经记者 左宇坤)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北京市房产中介小景经历了忙碌的三天。

  “假期头尾两天签约数量最多,从我们后台看大概能达到每天300多套,比起十天前翻了一倍多。但早在假期之前热度已经起来了,大概是从12月25日上个周末开始,我们就明显感到忙碌起来。”小景表示。

  中指监测数据同样显示,2023年元旦假期期间(12月31日-1月2日),重点监测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较去年元旦假期(2022年1月1日-3日)增长超两成。

资料图:北京某住宅楼。 中新财经 左宇坤 摄

  热度回升,中介再度忙起来

  “三天假期都没有休息,一直在谈单。最大的感受就是大家买房的积极性提高了,之前我们每天都要找房源发给客户看,现在处理主动来咨询的客户的需求都忙不过来了。”小景说。

  中指监测数据显示,在多重利好带动下,部分城市售楼处到访量增加,但不同城市分化行情仍在加剧,核心城市如北京、上海、杭州、武汉、温州成交面积较去年元旦假期增长,市场活跃度回升。

  “主要原因还是最近大家身体都恢复了不少,心态也放轻松了,都愿意出来看房了。现在来咨询的大多是想在年前把房子定下来的,所以都比较着急,11、12月积压的需求都释放出来了。”小景表示,另外从房源的角度看,最近二手房库存处于高位,也有了不少低价房源,十分吸引买房者。

  但小景也表示,目前市场的热度主要还是体现在看房以及部分成交上面,还没有带动价格的明显上涨。成交的主要以刚需盘为主,在北京就是总价在450万-650万左右的房子。

  “不过也有个别楼盘卖得特别好,近一周几乎每天都能卖一套,也就带来了价格的浮动,前后大概能差50万元左右。”小景表示,刚需的回暖也是每一轮周期的开始,预计年后价格会有比较明显的抬高,自己和同事都很看好年后3-4月“小阳春”的到来。

广州一在建楼盘。 范少鹏 摄

  政策仍有持续优化空间

  1月1日,随着存量房贷利率启动重新定价,不少贷款买房人已经收到了利率下降的短信。

  “我查看自己公积金中心的还款计划,1月份还是正常还款,2月份的时候就能少还几十块钱了。”有市民对记者表示,自己拨打了住房公积金热线咨询,工作人员表示房贷利率确已调整,不需要个人进行操作。

  在过去一年,首套房贷利率下限放宽等政策的持续落地,为购房者降低了购房门槛和压力。看房购房热度回升背后,各地也在纷纷出招,为市场的健康发展营造积极良好的环境。

  例如,据河南省政府新闻办3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消息,今年,河南将进一步激活房地产市场,取消和调整过热时期妨碍消费需求释放的限制性政策,完善二套房认定标准,支持集中团购商品住房,鼓励各地结合保障性租赁住房、人才住房房源征集加快存量商品房去化等。

  河南投下的这颗“定心丸”,被认为充分体现了各地政府为新一年房地产健康发展开辟新道路、提供新机制、创造新环境的决心。2022年12月以来,已有包括郑州、重庆、成都、东莞等在内的十余个热点城市推出了楼市新政,并与此前的政策合力形成“组合拳”。

  春节即将来临,伴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调整,发力返乡置业、提振消费需求再度成为了房地产行业,尤其是三四线城市下一阶段的工作重点。

  中指监测数据显示,元旦假期楼市的分化行情加剧,核心一二线城市的火热,大多数三四线城市购房情绪仍在低位。

  “最近我一直在关注各地的房地产政策,发现很多地方都推出了各类补贴、首付比例降低等利好,买房也越来越省时省钱。所以我目前还是在看房但不着急出手,想等等看自己所在的城市会不会也有更强力的政策出来。”某四线城市有购房意愿的消费者对记者表示,限购、利率、学区等政策的调整是自己目前最期待的。

  “2023年各地因城施策的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特别是核心一二线城市或继续降低购房成本、降低购房门槛,其中二线城市政策有望全面放开,一线城市政策空间亦较大。”中指研究院指数事业部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表示,随着核心一二线城市政策持续优化,叠加疫情形势进一步好转,核心城市市场有望逐渐企稳恢复。

  “从全国来看,随着居民收入预期、房价下跌预期出现明显改善,全国市场企稳时间最早或在2023年二季度。”陈文静说。(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一位地产中介的元旦假期:一直在谈单 房价未上涨

      中新网1月4日电 (中新财经记者 左宇坤)刚刚过去的元旦假期,北京市房产中介小景经历了忙碌的三天。  “假期头尾两天签约数量最多,从我们后台看大概能达到每天300多套,比起十天前翻了一倍多。但早在假期之前热度已经起来了,大概是从12月25日上个周末开始,我们就明显感到忙碌起来。”小景表示。  ...

    时间:01-04
  • 海南离岛免税消费持续回暖 元旦假期日均销售额1.4亿元

      中新社海口1月3日电 (王子谦 杨刚 陈大敏)中国疫情防控政策优化与海南旅游旺季相叠加,带动海南离岛免税市场持续回暖。海口海关3日晚发布数据称,2023年元旦假期,海南离岛免税日均销售金额达1.4亿元(人民币,下同)。  海关介绍,自2022年12月31日至2023年1月2日,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购物金额4.22亿元、购物旅客4.3万人次、件数47...

    时间:01-03
  • 元旦假期浙江水上客运平稳 发送乘客24.1万人次

      中新网杭州1月3日电(钱晨菲)3日,记者从浙江海事局获悉,2023年元旦假期期间,浙江辖区水上客运运力充足,客流平稳有序,共发送乘客超24万人次。  据统计,元旦三天假期浙江共发送乘客24.1万人次、车辆10600辆次,其中元旦首日发送乘客5.61万人次、车辆2715辆次,未发生旅客滞留和安全生产事故。海事执法人员...

    时间:01-03
  • 元旦假期海南岛内港口、机场客流量回升 旅游市场快速回暖

      中新网海口1月3日电 (记者 符宇群)作为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海南元旦假期港口、机场客流量同比大幅回升,岛内旅游市场实现快速回暖。  据海口海事局3日发布消息介绍,2023年元旦假期,琼州海峡迎来了久违的车客过海高峰。小长假期间,客滚船进出港共计675艘次,安全运送过海车辆4.9万辆、过海旅客16.3万人次,三项数据同比分别增...

    时间:01-03
  • 元旦假期北京登上三亚进港客源地榜首

    图为元旦假日期间,在天涯海角旅游区观光的游客。 王晓斌 摄  中新网三亚1月3日电 (记者 王晓斌)2023新年伊始,作为元旦最热门的旅游目的地之一,三亚旅游市场迎来“开门红”。三亚市旅游推广局通过三亚旅游大数据及统计数据等综合分析,发现今年元旦三亚旅游市场以过夜游客长线游为主,北京游客出行三亚意愿强,亲子客群成为中坚力...

    时间:01-03
  • 上海元旦假期主要商业综合体客流量环比大增逾八成

      中新社上海1月3日电 (记者 姜煜)消费市场大数据实验室(上海)3日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今年元旦假日期间(2022年12月31日至2023年1月1日)上海共发生线下消费金额120.1亿元(人民币,下同),比2022年12月29至30日增长5.6%;线上消费金额109.8亿元,同比增长43.7%。  同期,上海主要商业综合体客流量环比大幅增长82%。  新年来临之际,...

    时间:01-03
  • 天津滨海机场元旦假期运输旅客7.3万人次

      中新网天津1月3日电 (王君妍 刘承承)记者3日从天津滨海机场获悉,今年元旦小长假期间,天津滨海机场累计运输旅客7.3万人次,完成客运运输架次605架次。目前,天津滨海机场客运运输生产已出现回升的趋势,元旦期间日均旅客吞吐量、客运航班运输架次相较12月中下旬分别增长47%、22%,为后续客运运输生产的恢复打下良好基础。  随着...

    时间:01-03
  • 元旦假期中国邮政快递业揽投快递包裹超过21.3亿件

      中新社北京1月3日电 (记者 刘育英)中国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元旦假期(2022年12月31日至2023年1月2日),中国邮政快递业在安全平稳运行的同时实现恢复性增长。  数据显示,元旦假期,全国邮政快递业揽收和投递快递包裹超过21.3亿件。其中,揽收快递包裹10.6亿件,比去年元旦假期增长15.2%;投递快递包裹10.7亿件,比去年元旦假期增...

    时间:01-03
  • 草原铁路元旦假期共发送旅客12.2万人次

      中新网呼和浩特1月3日电 (记者 李爱平)记者1月3日从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获悉,草原铁路元旦假期共发送旅客12.2万人次。  官方消息指,铁路元旦小长假运输自12月30日持续至1月2日,为期4天,其间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共发送旅客12.2万人次,较平日增长近四成,其中客流最高峰出现在1月2日。  ...

    时间:01-03
  • 报告:元旦假期出行需求旺盛,新年祈福成上海市民出行热点

      中新网上海1月3日电 (浦帆)3日,上汽集团移动出行战略品牌享道出行旗下数据研究院发布《2023年享道出行元旦假期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出行人次同比去年同期相比显著增长,观光景点、休闲娱乐、餐饮购物等类型的出行需求环比增长最为明显。  2023年元旦小长假期间...

    时间:01-0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