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绘就乡村振兴美丽新画卷

2023-03-05 05:54:15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本期嘉宾: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湖州市安吉县余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汪玉成

  ·全国人大代表、福建农林大学科技特派员廖红

  ·全国人大代表、云南省省级非遗传承人王陆芬

  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关键之年。本期“两会连线”邀请三位乡村振兴一线的全国人大代表,请他们结合履职经历谈如何为乡村振兴擦亮底色、插上“翅膀”。

  “两山”引来全球客,巧手绣出致富路

  记者:此次赴京参会,最关注的乡村振兴话题是什么?带来了哪些方面的建议或议案?

  汪玉成: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其中,人才振兴是我关注的焦点。余村“两山”景区是全国首个以“两山”实践为主题的生态旅游、乡村度假景区,我们从2022年下半年启动“全球合伙人”计划,如今在这个面积4.86平方公里的小村庄里,近200位年轻人创业就业,余村的“朋友圈”越扩越大。

  今年全国两会我带来10个建议,重点聚焦我们当地竹产业发展。安吉是中国的著名竹乡,依靠丰富的竹资源,余村拓宽了绿色发展之路。而当前竹产业面临竹子价格走低、产业链条不完善、政策要素不协同等问题,如何推动竹产业实现“二次振兴”,让老百姓收益更多,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

  廖红:我最关注农业的绿色发展。乡村振兴要产业兴,更要生态美,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情况下提高农产品产量和品质,实现既吃得饱也吃得好。

  在农作物种植上,大家以往更关注怎么让植物长得好,却忽略了土壤的重要作用,由此产生掠夺性生产。比如盲目开垦导致水土流失,过量施肥造成土壤退化、水体富营养化,还有因化肥农药使用不当而导致的农产品安全问题,这都是我关注的方面。我认为只有把土壤保护好,使土壤和农作物和谐发展,农业才能实现真正的绿色发展

  王陆芬:“州府通高铁”是我带来的议案之一。我来自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2020年全州65.25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但薄弱的交通基础设施仍是制约当地产业发展的瓶颈。

  我从事彝族刺绣产业,以往客商想来选购刺绣产品时,都会问“能坐高铁过来吗?”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我走访了多家企业和群众,了解到大家对便捷的交通也有同样的期盼。因此,希望高铁能早日通到我的家乡,帮助少数民族的特色产品走向更远的地方。

  因地制宜巧用资源,科技赋能产业振兴

  记者: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在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上,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

  汪玉成:乡村旅游是余村重要的特色产业,经过多年发展,我们不再停留于简单的农家乐,而是选择向高端民宿转型。余村从去年开始推出“两入股三收益”,倡导村民以资源、资产入股,具体项目由合作社进行统筹管理和经营,让老百姓可以挣薪金、拿租金、分股金。这样的方式既能够更高效统筹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也能让余村老百姓真正参与到家乡的建设发展中。

  产业转型发展,给老百姓带来的收益也是有目共睹的。2019年我回村工作,当时的村集体经济收入不到600万元,年人均收入在4万元左右。而到2022年,余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305万元,比三年前翻了一倍多,年人均收入也达到了6万多元。

  廖红:茶产业是福建农业的支柱产业,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时,我曾作为科技特派员向总书记汇报“高效生态茶园建设方案”。何谓“生态茶园”?我认为有三个标准:不用除草剂、不用化肥、不用或少用农药。我们团队探索出的方式是在茶园套种大豆、油菜,利用大豆生物固氮效果作为绿肥,油菜开花后就地回田,补给土壤磷和钾,按照这个方式做的生态茶园,产量比一般茶园更稳定。

  从2015年至今,福建全省生态茶园示范面积累积已逾万亩,也给茶农们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更令我欣慰和自豪的是,茶农的施肥理念正在发生转变,以前他们常用高浓度的复合肥,如今开始使用我们团队推荐的配比,不仅能减少施肥至少30%,而且茶树优质率至少提高20%。

  王陆芬:此次赴京参会的彝族服装是我花了几天几夜赶制而成的,对我来说,它是我们白沙坡村彝绣产业的一个“形象代言”。2014年我带领当地绣娘成立了砚山县白沙坡纸艺刺绣农民专业合作社,之后又成立了公司。我们将白沙坡彝族传统的平绣、打籽绣、数山绣等刺绣技法与壮族的盘金绣、苗族的十字绣等相融合,并在刺绣产品中融入现代潮流元素。在“协会+合作社+公司+电商+绣娘”模式下,刺绣产品走出小山村、走进直播间,甚至还走向海外市场。从起初的5名绣娘到如今的2000多名,众多妇女在一针一线间实现增收致富。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

  记者: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建设供给保障强、科技装备强、经营体系强、产业韧性强、竞争能力强的农业强国。对于建设农业强国,请结合履职经历谈谈体会和建议。

  汪玉成: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农业强国的应有之义。在“两山”理念的指引下,余村转型绿色产业、旅游产业,实现美丽环境与“美丽经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未来的发展中,我们将继续建设美丽乡村、探索“美丽经济”,吸引更多游客和投资,给老百姓带来更多收益。在此基础上,“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还有更深层的涵义:村庄内部的产业业态是否丰富?村民素质是否不断提升?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是我们更高的追求。

  廖红:建设农业强国,农业科技至关重要。如今的农业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形式,而是一门富有科技含量的综合学科。想要把农业做好,我们需要了解土壤、肥料、农药,还要对整体的生态种植模式和理念有所了解。农民到底需要什么样的科学技术?我认为,实在、好用是农业科技成果落地生根的关键。此外,科技与农民的“双向奔赴”也离不开科研人员发挥“中间人”的作用。数字技术、智慧农业已成为农业科技创新的一种业态,作为科研人员,我们要始终牢记,农业科技创新的最终落脚点是到田间地头送到老百姓手上,要把农业的增值收益留在农村、留给农民。

  王陆芬: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更加注重扶志扶智,聚焦产业就业,不断缩小收入差距、发展差距。对于扶志扶智我深有体会,就业培训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比如我们刺绣合作社为了帮助彝族妇女更好掌握刺绣技能,购置了大、中、小型绣架200余套,全部用于刺绣技能免费培训。为了不耽误大家务农,培训都在晚上进行,其间材料费、伙食费全免。掌握了一门手艺,姐妹们可以靠自己的辛勤劳动为家庭创收,我明显感觉到她们精气神的积极变化。(中国纪检监察报记者 沈东方)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两会速递)2023年中国将更直接更有效地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5日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查。草案提出,今年中国将更直接更有效地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  草案表示,2023年中国经济有望总体回升,加上2022年集中实施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后基数偏低,为财政收入恢复性增长奠定了基础。但经济恢复基础尚不牢固...

    时间:03-05
  • (两会速递)全国人大代表侯蓉:近30年成都熊猫基地大熊猫数量增长12倍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记者 陈溯)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副主任侯蓉5日在北京透露,近30年来,成都熊猫基地大熊猫数量增长12倍。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场“代表通道”采访活动当天上午举行。作为国宝大熊猫“守护者”,侯蓉带来了大熊猫新生幼崽的仿真模型,讲述与大熊猫结缘...

    时间:03-05
  • 交通、建设、医疗……我国在多领域实现多项新突破

      开好局 起好步丨交通、建设、医疗……我国在多领域实现多项新突破  随着经济加快复苏,在交通、建设、医疗等领域,我国实现多项新突破。  2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环比增长近五成  交通运输部发布消息,今年2月份,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共有54个城市开通运营城市轨道...

    时间:03-05
  • (两会速递)徐工总工程师单增海:奋力攀登工程机械产业全球珠峰之巅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记者 刘亮)“由默默无闻发展到全球前三、起重机械世界第一,徐工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道路。”  5日上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会议开始前举行首场“代表通道”采访活动,全国人大代表、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单增海回答记者关...

    时间:03-05
  • (两会观察)解析2023年中国经济关键数据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题:解析2023年中国经济关键数据  中新社记者 李晓喻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用一系列数字勾勒出今年中国发展主要预期目标。  ——经济增速5%左右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5%左右。  2022年中国经...

    时间:03-05
  • 第一观察|从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看开局之年全国两会

      2023年全国两会拉开大幕。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开好全国两会,对于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奋进新征程、创造新伟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近一段时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一系列重要活动、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对开局之年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我们从总书记的重要日程...

    时间:03-05
  • 黄润秋:我国是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

      3月5日上午9时,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开幕会结束后举行“部长通道”采访活动,邀请部分列席会议的国务院有关部委负责人接受采访。  光明日报记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请问,您如何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时间:03-05
  • 科技部部长用梅西解释ChatGPT

      3月5日上午9时,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开幕会结束后举行“部长通道”采访活动,邀请部分列席会议的国务院有关部委负责人接受采访。  南方都市报N视频记者  ChatGPT是近期国内外市场高度关注的热点,国内企业也宣布有相关业务布局。请问怎么看待这个现象?我...

    时间:03-05
  • 王志刚: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 提升发展质量

      3月5日上午9时,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开幕会结束后举行“部长通道”采访活动,邀请部分列席会议的国务院有关部委负责人接受采访。  科技日报记者  企业是国家创新体系的核心主体,是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参与者。请问,科技部将如何进一步突出企业科...

    时间:03-05
  • 黄润秋:我国是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5日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场“部长通道”上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我国重点城市PM2.5浓度累计下降了57%,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了34.4%,地表水优良水质断面比例增长23.8个百分点。中国是全球空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清洁能源...

    时间:03-0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