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两会观察)ChatGPT“热出圈” 未来的人工智能会走多远?

2023-03-06 20:51: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3月6日电 (记者 马帅莎)“踢足球都是盘带、射门,但是要做到梅西那么好也不容易。”中国科技部部长王志刚5日在今年全国两会的首场“部长通道”上以踢足球为喻回应ChatGPT话题。

  这是当下“智能聊天网红”ChatGPT火热程度的一个缩影,与之相关的人工智能也成为今年全国两会期间的热议话题。

  让它备受关注的原因之一在于,ChatGPT的出现让人们看到人工智能在知识问答、文本生成等方面的“卓越能力”,也让不少人陷入“饭碗焦虑”,担心未来大量工作将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谈及人工智能技术已经走到哪一步,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赵晓光在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一种语言大模型,ChatGPT在文献分析、综述、语法纠错等应用中效率大大超过人类,但在语言理解、语境联想等方面的能力远不如人类,更不能指望该模型生成新思想、新方法。

  在赵晓光看来,弱人工智能时代下,包括ChatGPT在内的人工智能仍是在完成人类的指令,借助高速的计算能力、强大的存储空间、精准的操作能力,提升人们的工作效率和决策能力,起到辅助人类工作的作用。

  随着ChatGPT成为国内外市场高度关注的热点,国内不少企业也加入了该赛道。人们更加好奇,日渐强大的人工智能未来可以走多远?是否可以和人一样“聪明”甚至超越人类?

  对此,赵晓光指出,让人工智能更接近人类智能,创造会学习、会思考、有情感的人工智能是科学家一直努力的目标,尽管人们还没有揭开生命起源的奥秘,也未弄清智能是如何产生的,但是人类从智能的表象出发,以自己为模板,一边模仿功能,一边试图通过深入研究解开谜团。

  “在我们没有获得人类大脑产生智能和精密运转的秘密之前,很难达到与人类智能比肩的通用人工智能。即便科学家赋予机器人一些情感功能,也仅限于软件程序的功能,无法让人工智能独立思考,具备自主意识。”赵晓光说。

  需指出的是,人工智能之路要走远,还需确立红线约束。目前,人工智能技术滥用带来的负面影响已引起社会关注。王志刚5日在“部长通道”上特别提到要注意规范科技伦理,趋利避害。

  谈起近期有学生利用ChatGPT做作业、写论文现象,全国人大代表、首都师范大学校长方复全指出,AI作弊给教育界带来重大挑战,学生自身的能力没有得到塑造,明显违背教育规律。

  此外,人工智能应用的常见问题还涉及数据所有权、数据获取合法性、数据泄露、网络安全等。全国政协委员、全国工商联副主席齐向东亦表示,人工智能技术使不懂代码的普通人也能成为黑客,降低了网络攻击门槛,造成网络攻击数量激增。他认为,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核心还是“人”。网络安全的本质是攻防两端人与人之间的较量,人在其中发挥了引领驱动的作用。

  赵晓光指出,作为人类的工具,人工智能带来的这些伦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使用工具层面,可以通过制定法律法规、规则等对人工智能技术的使用者进行约束。

  “人工智能技术是人类创造出来的、用于模仿人类自己的智能,是人类改造世界的有力工具,目的是让生活更美好。”赵晓光说,相信人类有能力掌控人工智能,始终保持人类智能处于地球生物智能的顶端。(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青年科学家竺淑佳:祖国很大,需要我们的建设

      中新网上海3月6日电 题:青年科学家竺淑佳:祖国很大,需要我们的建设  记者 郑莹莹  “我正在年末的北京,热闹、新鲜。祖国很大,需要我们的建设,等你‘赚’够资历,赶紧回来吧!”2013年,在法国留学的竺淑佳收到闺蜜的一张明信片,上面写着这么一段话。这张明信片如今贴在她上海办公室的墙上。  1984年出...

    时间:03-06
  • (两会速递)中国科技部部长以足球为喻谈ChatGPT

      中新社北京3月5日电 (记者 陈溯)“踢足球都是盘带、射门,但是要做到梅西那么好也不容易。”当被问及如何看待ChatGPT时,中国科技部部长王志刚5日在北京用踢足球作比喻指出,“从这一点看,ChatGPT在技术进步上,特别是保证算法的实时性与算法质量的有效性上,非常难。”  当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首...

    时间:03-05
  • 科技部部长用梅西解释ChatGPT

      3月5日上午9时,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开幕会结束后举行“部长通道”采访活动,邀请部分列席会议的国务院有关部委负责人接受采访。  南方都市报N视频记者  ChatGPT是近期国内外市场高度关注的热点,国内企业也宣布有相关业务布局。请问怎么看待这个现象?我...

    时间:03-05
  • “机器科学家”开启纳米晶材料数字智造

      中新网深圳3月3日电 (记者 郑小红)一项首次将数据驱动自动合成、机器人辅助可控合成、机器学习促进逆向设计,用于胶体纳米晶(如:钙钛矿)材料合成的研究成果,北京时间3日发表于《自然—合成》杂志,探索构建“机器科学家”平台,有望将科研人员从传统试错实验、劳动密集型表征中解放,实现纳米晶材料数字智造。  该研究由中国科...

    时间:03-03
  • 中美科学家7年研究勾画非洲人群复杂演化历程

      中新网上海3月3日电 (记者 陈静)现有研究表明,现代人类起源于非洲。然而,在目前的遗传学和基因组学的研究中,只有不到3%的样本来自非洲,存在严重的滞后性。  记者3日获悉,复旦大学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国际科学团队历时7年研究,对极具代表性的非洲12个群体(民族)的180位个人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分析并...

    时间:03-03
  • 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银河系最早的薄盘星年龄约为95亿年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获悉,近期,科研人员利用精确的红巨星星震学年龄研究了银河系薄盘的形成时间问题,发现了目前已知的最早的薄盘星年龄约为95亿年,这为阐释银河系薄盘的早期形成演化历史提供了重要的观测依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皇家天文学会月刊》(MNRAS)上。  天文学家普遍认为,银河...

    时间:03-03
  • 科学家首次观察到量子隧穿效应

      量子物理世界存在“穿墙术”  科学家首次观察到量子隧穿效应   科技日报北京3月1日电 (记者张佳欣)在经典物理世界中,从一座大山的这边穿到那边,只能消耗体力翻山越岭。但在量子物理世界里,有一种“穿墙术”存在,这就是量子隧穿效应。奥地利因斯布鲁克大学物理学家...

    时间:03-02
  • (两会声音)全国政协委员周鸿祎:提案聚焦ChatGPT、城市安全和数字化“共同富裕”

      中新网天津3月1日电 (记者 王君妍)2023年全国两会临近。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今年将携三份提案上会,分别关注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发展、城市数字安全和中小微企业数字化“共同富裕”。周鸿祎表示,三份提案可以用一句话总结:上山下海扶助小微。  “上山”是上科技高山。近期ChatGPT引发全球热议,周鸿祎认为,以Ch...

    时间:03-01
  • (两会声音)中国离自己的ChatGPT还有多远?

      中新社北京2月28日电 (记者 夏宾)由美国人工智能公司OpenAI推出的大语言模型ChatGPT吸引了全球目光,其热度在中国也持续高涨。有人发出疑问,中国离自己的ChatGPT还有多远?  全国政协委员、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对中新社记者表示,如果把ChatGPT看作“能与人类对话”的机器人,那就太“小儿科”了。它的出现,或许是人工智能发展...

    时间:02-28
  • Snap整合ChatGPT技术推出聊天机器人:不要和它说秘密

      澎湃新闻记者 范佳来  Snapchat也推出了属于自己的聊天机器人,杀入一片火热的AI战局。  当地时间2月27日,据科技媒体the Verge报道,美国社交软件公司阅后即焚(Snapchat)推出一款由OpenAI最新版ChatGPT提供支持的聊天机器人。根据Snapchat CEO埃文·斯皮格尔(Evan Spiegel)介绍,这款聊天机器人名为“My AI”,将固定在应用...

    时间:02-2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