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罗德与施瓦茨、广科院和高通携手在MWC巴塞罗那展示5G广播电视应用

2023-02-28 19:01: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3年2月28日,巴塞罗那——罗德与施瓦茨、中国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广科院”)和高通技术公司,在2023 MWC巴塞罗那展罗德与施瓦茨的展台联合带来全球首次交互式5G应急多媒体广播演示,着重展现了5G广播电视在应急广播和融合媒体传播等领域创建的关键服务和创新应用。

  作为符合移动通信标准要求的广播传输技术,5G广播电视既可以充分发挥广播网络低迟延、广覆盖和传播高效的优势,通过广播电视发射塔以低成本方式实现广播电视信号对手机的广覆盖,并在自然灾害或突发公共危机情况下实现应急信息的快速有效传递,还能够让用户通过手机随时享受无计费流量的移动多媒体服务。同时,借助移动通信网的灵活特征,通过5G广播频道和通信信道的配合,5G广播电视还可实现智能网络信息交互和视频点播,为移动终端用户提供个性化、交互式的融合媒体体验。

  该技术演示依托由广科院开发、罗德与施瓦茨和高通技术公司共同支持的APP,展现了真实世界中的5G交互式多媒体广播场景。在重大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危机预警阶段,5G广播电视系统可以强制唤醒包括手机在内的各类移动终端,从而实现应急广播消息的快速有效传达;在紧急情况发生时,移动终端在接收应急通知的同时,用户还可通过APP获得针对该用户的更多交互式应急消息提示,例如该用户所处位置的最近救援点等关键信息。除应急广播外,APP还包含广播电视等内容,用户能够使用智能终端直接接收广播电视发射塔发出的5G广播电视无线信号,实现广播电视节目的收听、收看。

  罗德与施瓦茨公司广播与放大器系统副总裁 Manfred Reitmeier表示:“我们很自豪能够与广科院和高通公司合作,向MWC巴塞罗那展会的参与者展示5G广播电视技术的更多可能性,让他们体验真实世界的5G广播场景。网络运营商和媒体内容提供商能够通过5G广播电视向大量消费者传送内容或数据,而不影响常规蜂窝5G移动网络,这将带来全新的商业模式和消费应用。”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广播电视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解伟表示:“部署5G广播电视系统对于重构广播电视产业链和和发展社会公共服务意义重大。部署5G广播电视系统可以盘活广电已有发射资源,扩展广电业务终端和受众。5G广播电视系统与5G通信网协同传输,不仅为用户提供广播电视节目,还可以提供视频点播及体育赛事直播等业务,并通过智能推荐引擎技术,提供共性和个性的精准内容推送服务,推进媒体发展从‘相加’到‘相融’,构建新型广电媒体融合传播网。同时,5G广播电视还可作为应急广播的新型传输技术手段,充分发挥公共服务属性。”

  高通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技术许可业务中国区总经理钱堃表示:“很高兴能够与广播媒体技术提供商罗德与施瓦茨,以及广播电视行业代表中国广电广科院等生态伙伴,展示5G广播电视的技术创新成果。此次联合技术演示是高通技术公司与合作伙伴持续探索5G技术价值潜力,革新用户体验的重要实践,也是我们始终致力于以5G技术创新惠及用户,赋能行业、造福社会的又一例证。在广播技术和通信融合的大趋势下,高通技术公司将继续发挥在5G广播电视核心技术研发和标准贡献方面的引领作用,携手产业伙伴焕发广播电视全新生命力。”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从“小需求”里发掘“大市场”

      电商平台按需生产、改进产品、优化供给  从“小需求”里发掘“大市场”(网上中国)  本报记者 叶 子   短视频或直播内容触达消费者后,消费者若对相关商品感兴趣,只需动动手指,即可直接完成交易。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日前发布《电商新模式创造新品牌、激发新消费的机制和政策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时间:03-01
  • 数字产业成为优势产业 数字中国建设驶入快车道

      数字中国建设驶入快车道(锐财经)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的《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横向打通、纵向贯通、协调有力的一体化推进格局,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到2035年,数字化发展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数字中国建设取得重大成就。分析人士认为,未来数字技术将为经济社会发...

    时间:03-01
  • 高学历人才青睐技能证书为哪般

      企业里名校毕业的博士、硕士员工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浙江正成为一种新趋势——  【创新在一线】高学历人才青睐技能证书为哪般  本报记者 邹倜然 本报通讯员 方成   阅读提示  技能成为就业市场的香饽饽,越来越多的人将职业技能培训纳入个人终身职业发展的计划中。博士、硕士考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在浙江正成为...

    时间:03-01
  • 工业检修领域,智能机器人或将迎来“用工潮”

      2月24日,由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园区智能检测监测科创团队牵头研发的国际上首台原油储罐在油内检测机器人“海豚号”在第二届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仪器装备国际博览会发布。据悉,原油储罐每隔4—6年就要进行人工检测、维修复原等检修工作。此次发布的“海豚号”,可以在原油储罐不卸油的情况下检测,实现精准开罐检修,避免无差别...

    时间:03-01
  • 灵活就业规模达2亿 年轻人在尝试哪些新岗位?

      2023年高校毕业生预计将达到1158万人的历史新高,促进就业任务处于重要位置。随着数字经济发展及消费转型,新经济业态拓宽了当下年轻人的灵活就业渠道。这几年,我国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了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新动能,让每个普通人都有上进的机会,把他们的特长和聪明才智发挥出来。据中国政府网数据显示(2021),我国灵活就...

    时间:03-01
  • 就业回暖信号明显 产业升级创造更多大学生新岗位

      六问专家2023就业新形势  就业回暖信号明显 产业升级创造更多大学生新岗位  经济复苏,劳动力市场需求旺盛。春节刚刚过完,多地政府亲身上阵,上演“抢人”大潮。  就业是2023年经济工作的重点。2022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落实落细就业优先政策,把促进青年特别是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今年以来,...

    时间:03-01
  • 订单在手 制造业老板硬核抢人

      2023年的“招工潮”,来势汹涌。  “现在正在大量招工,就差直接去招聘现场动手拉人了。”张雷在浙江经营着一家服装厂,挂断和中介的电话,仍盘算着如何赶工。他希望对方能为自己带来30个熟练工,以及10来个临时工,“2023年对于制造业以及各家从业者们而言,意义非凡。”  自正月初四开始,张雷便往返于工厂和招聘市场,并频繁地联系...

    时间:03-01
  • 专家:长期看银行理财产品会呈现波动上涨趋势

      银行理财产品净值持续回升  专家:长期看银行理财产品会呈现波动上涨趋势   “我这只产品马上就回本了,希望7月份到期时能有惊喜。”2月28日,读者马女士打开某股份制银行的手机银行发现,去年11月初投入3万元买的一只理财产品离回本就差40多元了,比去年12月下旬涨了400多元。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去年11月股债“双杀”...

    时间:03-01
  • “排队看房”“千人摇号”再现,楼市“小阳春”来了?

      中新网3月1日电 (中新财经记者 左宇坤)“售楼处排队看房”,“千人摇号”再现,房产中介开始“招兵买马”……最近一段时间,以一线城市为代表的楼市回暖消息频频引发热议,“小阳春”来了吗?  中新财经记者通过对房产中介等相关业内人士的采访发现,当前楼市热度确有上升,但数据的起色与春节过后的惯性回暖、积压的刚性需求释放等...

    时间:03-01
  • 新能源汽车“价格战”,将会波及燃油车?

      中新网3月1日电 (中新财经 葛成)面对特斯拉主动挑起的“价格战”,比亚迪也按奈不住了?  据媒体报道,比亚迪于近日启动了年内首次降价。对此中新财经向比亚迪相关负责人核实此事,对方表示,此次并非官方降价,系个别经销商促销行为。另据北京的一家比亚迪经销商透露,目前,店内不同车型的优惠幅度自千元至万元不等,部分车型还有最高...

    时间:03-0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