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工业检修领域,智能机器人或将迎来“用工潮”

2023-03-01 03:38:48

来源:科技日报

  2月24日,由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园区智能检测监测科创团队牵头研发的国际上首台原油储罐在油内检测机器人“海豚号”在第二届特种设备检验检测仪器装备国际博览会发布。据悉,原油储罐每隔4—6年就要进行人工检测、维修复原等检修工作。此次发布的“海豚号”,可以在原油储罐不卸油的情况下检测,实现精准开罐检修,避免无差别开罐检修。

  目前,在工业生产领域,传统的人工检测存在工作效率低、劳动量大、检测工人不足、检测环境恶劣等诸多问题,无论检测安全性还是作业效率都有待提升。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成熟,以及物联网、云计算和5G技术的普及,智能化的检测机器人逐渐成为工业检测的重要手段之一,广泛应用于各类不同领域。

  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检测机器人是应用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产品质量检测环节,以及产品使用过程中的质量检测环节的机器人。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各种设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与传统检测设备相比,检测机器人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人机交互技术等,可自动感知、识别、分析、判断产品生产及使用过程中的各种情况,帮助工作人员进行决策,或者直接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

  今年1月,工信部、教育部等十七部门印发《“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应深化重点领域“机器人+”应用,助力智能建造。研制基础设施建设、巡检、操作、维护、应急处置等机器人产品,推动企业突破复杂环境下的运动、感知、作业等关键技术。

  在重庆、苏州等地,智能巡检机器狗通过自身搭载的红外测温仪、气体监测系统及巡检系统等,对电缆隧道内的电力设备、变电站等进行巡检;为保障高速铁路“零误差、零故障”运行,动车组智能检测机器人利用深度学习和特征识别相融合的图像算法,采用机器视觉等技术对动车组进行全自动检测,由于在车下作业,不受车顶接触网供电等限制,机检作业效率是人检效率的2.5倍以上……随着各行各业智能化转型,在电力、交通、医疗、能源等领域,逐渐开始出现智能检测机器人的身影。

  据悉,在工厂、医院等工作任务较为明确或已流程化的作业环境中,智能检测机器人技术和产品的应用已经相对成熟。但在对智能检测机器人有特定功能设计要求的,或是作业环境较为复杂的领域,检测型智能机器人的理论研究以及实际应用仍处于起步阶段。

  香港中文大学信息工程系教授邢国良说,由于不同行业及不同检测任务的多样性、复杂性,智能检测机器人还没有通用的固定形态,但随着相关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我们很快就会看到高度可定制的、模块化的检测机器人方案”。

  人机协同才能更高效

  对高空的高压电线进行检修等传统的基础设施检测和维护,依赖人工作业,存在作业量大、难度大、风险性高等问题。邢国良认为,以智能检测机器人代替传统人力进行基建检测,正成为基础设施运维的一大发展趋势。

  高速发展的智能检测机器人会不会完全取代人类作业?事实上,人类在面对不同任务时的熟练度、灵活性及多任务组织管理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智能检测机器人则适合在较为危险的环境中,执行较为常规且耗时的工作任务。邢国良说,更高效的检测任务应当由人机协同合作完成。目前,人机协同作业模式正在实际检测工作中被不断实践及应用。

  上海艾瑞市场咨询有限公司发布的《2022年中国智能机器人行业研究报告》指出,协作机器人的出现使得机器人与人可共享工作空间,人机协作方式更进一步。安全性是人机协作的前提,智能控制是安全性的保障。智能技术的加持,不断推进人机协作模式的演进,未来有望在兼顾成本、产品、性能等因素的同时,实现人机的深度共同作业。

  业内人士认为,在传感器和机器学习等创新技术的支持下,更加智能的检测机器人应用将能帮助人们克服基建故障检修等难题。这些技术的创新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智能检测机器人作业时的自主性,以及检测工作的整体安全性。

  尤其在一些较为紧急的检测任务中,智能检测机器人能够帮助人们在更短时间内检测更广泛的区域。比如应用传感器融合技术,智能检测机器人能将不同波长的电磁波信号拼接在一起,提供由不同信号检测出的、更全面的数据信息;无线电波的反向散射技术,使智能检测机器人在受到物体遮挡的情况下,仍可以完成检测任务。

  邢国良说:“在某些高度专业化、较为依赖设备的行业,比如金属疲劳检测领域,智能检测机器人能够做到更准确、更全面、更高效。”(科技日报记者 李 禾)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焦点访谈:人勤春来早 招工潮再起 实干好开局

      央视网消息(焦点访谈):春天来了,虽然现在还有些春寒料峭,但是从田间地头、文化旅游到工厂车间,却已经是热火朝天。农村抓紧时间春耕春种,企业加快速度复工复产,经济正在逐步复苏回暖。起好步开好局,一年之计在于春。今天开始,《焦点访谈》推出“人勤春来早”系列节目。今年...

    时间:02-24
  • 中国七部门发布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中新社北京2月23日电 (记者 刘育英)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23日对外发布《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产业生态初步形成,基本满足智能制造发展需求。  智能检测装备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装备,是“工业六基”的重要组成和产业基础高级化的重要领域。近年来,随着智能制造深入推进,智能检测...

    时间:02-23
  • 中国七部门发布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行动计划

      中新社北京2月23日电 (记者 刘育英)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七部门23日对外发布《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产业生态初步形成,基本满足智能制造发展需求。  智能检测装备作为智能制造的核心装备,是“工业六基”的重要组成和产业基础高级化的重要领域。近年来,随着...

    时间:02-23
  • 七部门印发《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

      中新网2月23日电 23日,工信部等七部门印发《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其中提出,到2025年,智能检测技术基本满足用户领域制造工艺需求,核心零部件、专用软件和整机装备供给能力显著提升,重点领域智能检测装备示范带动和规模应用成效明显,产业生态初步形成,基本满足智能制造发展需求。  ——技术水平明显...

    时间:02-23
  • 全球连线 | 英国高通胀下罢工潮持续,究其根源还是社会不公

      新华社伦敦2月9日电 近日,在伦敦地标大本钟旁的圣托马斯医院,护士和救护车工作人员举行罢工抗议活动。参与罢工的护士龙克向新华社记者袒露心声:“我们不想要罢工,我们也不享受罢工,我们只希望我们的声音被听到。”  这场英国国民保健制度(NHS)成立75年以来最大规模的罢工只是席卷英国全国罢工潮的一个缩影。去年年底以来,英...

    时间:02-10
  • 英国罢工潮折射社会不公

      新华社伦敦2月6日电(国际观察)英国罢工潮折射社会不公  新华社记者杨海若 赵修知  6日,在伦敦地标大本钟旁的圣托马斯医院,护士和救护车工作人员的罢工抗议活动正在进行。“支付完账单,工资已没有剩余,这让人必须思考怎样才能生存下去。”参与罢工的护士龙克向新华社记者袒露心声:“我们不想要罢工,我们也不享受罢工,我们只...

    时间:02-07
  • 苏纳克执政满百日,大罢工潮不断搅动英国

      中新网2月4日电 综合外媒报道,当地时间2日,英国首相苏纳克迎来上任100日。自他上台以来,英国通胀高企、能源、食物等生活成本问题逐渐加重,导致罢工潮不断。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1日,包括英国教师、护士、公务员等多达50万人,因薪资待遇问题举行大罢工。据悉,这是英国十年来最大规模的联合罢工行动。  但苏纳克政府对工会...

    时间:02-04
  • 苏纳克执政满百日,大罢工潮不断搅动英国

      中新网2月4日电 综合外媒报道,当地时间2日,英国首相苏纳克迎来上任100日。自他上台以来,英国通胀高企、能源、食物等生活成本问题逐渐加重,导致罢工潮不断。  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1日,包括英国教师、护士、公务员等多达50万人,因薪资待遇问题举行大罢工。据悉,这是英国十年来最大规模的联合罢工行动...

    时间:02-04
  • 变“用工荒”为“开工潮” 铁路部门力促节后复工返岗

      中新网广州2月2日电 (郭军 郭静)2月2日16时39分,K534次满载着1038名务工人员从新化站缓缓开出,这是今年节后春运广铁集团开行的第200趟复工返岗专列。  广东是中国第一用工大省,保障千万务工人员顺利返岗,对经济复苏意义重大。据了解,节后,广东铁路部门日均安全运送超过80万务工人员到达广州、东莞、深圳等地。昔日大量务工...

    时间:02-02
  • 生活成本危机加剧 英国多行业掀起罢工潮

      受能源价格上涨、通胀水平高涨的影响,近期英国多个行业陆续举行罢工。2月1日,英国教师、公务员、铁路职工、公交车司机以及安保人员等多个领域的从业人员举行罢工。根据英国工会方面的统计,参与罢工人员总数预计为50万,是十几年来英国规模最大的一次罢工。  2月1日,英国政府公务员、列车司机、大中小学教师等约50万人举行罢...

    时间:02-0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