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跨国企业在中国|欧莱雅:科技赋能美妆 期待更多创新火花的碰撞

2023-02-23 09:34:22

来源:央视网

  央视网消息兰蔻、圣罗兰YSL、赫莲娜HR、阿玛尼......这些耳熟能详的品牌皆为欧莱雅集团旗下所有。2月21日上午,“新时代新机遇——跨国企业中国”网上主题宣传活动来到欧莱雅北亚区总部,欧莱雅北亚总裁及中国首席执行官费博瑞接受采访时表示,深耕中国25年,欧莱雅始终贴近消费者,期待与中国消费市场碰撞出更多火花。

  时装与美妆结合 视觉与嗅觉的盛宴

  “时空浮游——阿玛尼高定香氛全球首展”日前正在上海展览中心西一馆展出,在这场时装与美妆结合的限时盛宴中,多套难得一见的阿玛尼高级定制时装得以呈现,与对应气味的香水瓶交相辉映。

  据悉,展览每天接待2000-2500名观众,展览时间将持续至2月26日,随后移步韩国、法国等地,继续“全球之旅”。

  费博瑞表示,过去几年,欧莱雅在中国消费市场复苏与发展的过程中作出了应尽贡献,此次阿玛尼在沪全球首展所折射的不仅是中国经济强大的韧性,更体现了欧莱雅在华发展的信心与决心。

  “我们将继续创造美,让中国消费者为之所动,并启迪世界。”

  科技赋能 抓住个性化美妆新机遇

  距离该展览不到500米处便是欧莱雅集团北亚区总部大楼。自1997年欧莱雅进入中国市场以来,目前在中国共经营31个品牌。

  费博瑞表示,多样化是美妆行业下一个发展趋势,消费者不仅限于只选择单一产品的“千人一面”,未来更多样化的选择与表达形式将实现“一人千面”。如何更精准满足消费者需求,给欧莱雅美妆与科技结合发展带来巨大的商机。

  据了解,欧莱雅已连续5年在进博会首发首展16个国际新品牌、多个个性化美妆科技,其新品影响力还不断向全国拓展。

  投资加码 对上海发展充满信心

  “上海天然拥有美妆消费最前沿的一些特质。”费博瑞表示,上海在创新、消费以及经济增长方面前景向好,自己对于上海的发展信心十足。

  多年来,欧莱雅一直见证上海的不断发展进化,在此过程中,欧莱雅也深刻感受到上海政府和相关机构的大力支持。欧莱雅与政府始终保持紧密合作,也得到政策层面的诸多支持,从而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创新。2019年进博会上,欧莱雅展示了修丽可精华液个性化服务,今年在浦东的试点项目中,修丽可精华液个性化服务将在中国上市;2022年,欧莱雅苏州工厂洁净车间正式启动,同时在苏州启动了全球首家自建智能运营中心的奠基,有望于今年9月正式投入运营;此外,欧莱雅还在中国市场设立了首家投资公司——上海美次方投资有限公司,与中国的行业伙伴加强共创。

  “中国正在发展的领域与欧莱雅可以为之做出贡献的领域完美契合”,费博瑞表示,欧莱雅一直在见证市场的开放与政策的需求,在中国消费市场逐步复苏的过程中,欧莱雅十分期待与上海碰撞出更多的创新火花。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跨国企业在中国】“美丽经济”持续增长,欧莱雅如何在中国“美美与共”?

      中新网上海2月22日电 (记者 左宇坤)凝聚着精湛工艺的的艺术华服,演绎着优雅神韵的高定香氛,在上海展览中心西馆,阿玛尼高定私藏香氛全球首展“时空浮游”正在上演。  阿玛尼是欧莱雅集团旗下的高端美妆品牌,“时空浮游”阿玛尼高定私藏香氛全球首展是欧莱雅集团在中国的第一个品牌大展,也是2023年上海首场高能级的新品首发...

    时间:02-22
  • 欧莱雅黑精华礼盒因过度包装被通报

      本报讯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近日发布了对上海市不合格产品进行商品包装跟踪监督抽查结果。本次抽查了98批次产品,经检验,9批次不合格,其中1批次涉及欧莱雅黑精华礼盒因过度包装被通报。  据介绍,本次监督抽查依据GB23350-2009《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JJF 1244-2010《食品和化妆品包装计量检验规则》、GB23350...

    时间:02-15
  • 美妆巨头失意中国市场

      化妆品巨头在中国市场且战且退。截至2月12日,资生堂、欧莱雅均披露了2022年财报,其中资生堂净利润下降27.1%,中国市场销售额下滑6%。欧莱雅虽实现销售额、净利润的双增长,但北亚区(包括中国、日本、韩国等市场)却成为了增速较慢的板块。或许,于巨头们而言,粗犷布局的时代已经远去,时刻调整迎合日益变化的消费需求成为持续收割市...

    时间:02-13
  • 上海市监局公布9批次过度包装商品 欧莱雅在列

      中新网2月10日电 据“上海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10日消息,近期,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本市部分重点产品进行了商品包装物减量(过度包装)跟踪监督抽查,共抽查98批次产品,经检验,9批次不合格。不合格产品包括苏州尚美国际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欧莱雅黑精华礼盒,山东德兴堂阿胶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阿胶糕等。(中新财经)“上海市场...

    时间:02-10
  • 密集上市并非美妆巨头“救命稻草”

      羊城晚报记者 汪海晏  随着本土美妆品牌的加速崛起,国货美妆正在资本市场上演着一场“速度与激情”。  据羊城晚报记者不完全统计,2022年,至少有18家美妆相关企业已启动上市进程或正在寻求上市机会。其中,有7家企业成功挂牌上市,还有十余家企业在排队中。这些企业涵盖了国货美妆全产业链,既包括柏星龙、中荣股份、亚香香料...

    时间:01-19
  • 美妆业的2022:新锐、小众品牌过冬,从业者期待2023年回暖

      作者:刘晓颖  过去的2022年,对于整个美妆行业的从业者来说日子不好过。  受到疫情、物流停运、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国内化妆品消费持续低迷。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2年5月,国内化妆品类商品零售总额为291亿元,同比减少11%,是过去10年来5月份同品类零售额首次负增长。而2022年前11个月里,国内化妆品类的零售总额...

    时间:01-03
  • 2022美妆行业热搜榜:防晒、平替、玻尿酸等成年度消费热点

    唯品会发布《2022美妆热搜榜》  在即将过去的2022年里,“后疫情时代”下的美妆新消费趋势愈加凸显。  比如,“性价比”“平替”等成为年轻消费者的心头好;成分党大行其道,专注功能性护肤让一些身处小众赛道的国货得到Z世代的偏爱;“氛围感”妆容成为潮流,看似不经意间的美丽,实则细节满分;露营、飞盘等运动的火爆推动美妆品牌“...

    时间:12-2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