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美妆巨头失意中国市场

2023-02-13 09:21:22

来源:北京商报

  化妆品巨头在中国市场且战且退。截至2月12日,资生堂、欧莱雅均披露了2022年财报,其中资生堂净利润下降27.1%,中国市场销售额下滑6%。欧莱雅虽实现销售额、净利润的双增长,但北亚区(包括中国、日本、韩国等市场)却成为了增速较慢的板块。或许,于巨头们而言,粗犷布局的时代已经远去,时刻调整迎合日益变化的消费需求成为持续收割市场的关键。

  市场回归理智

  根据财报数据,2022年资生堂全球销售额为10673.55亿日元,同比增长5.7%。如果按照当地货币计算,同比减少3.9%;净利润为342.02亿日元,同比下滑27.1%。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年,中国市场超越日本市场成为资生堂的第一大市场,财报数据显示,中国市场销售占比为24.2%,日本则为22.3%。但从增长情况来看,中国市场的情况难言乐观。2022年,中国市场净销售额为2582亿日元,同比下降6%,剔除外汇和业务转移影响,同比下跌9.8%。受销售额下滑影响,导致利润率下降,核心运营亏损39亿日元。

  相较而言,欧莱雅的情况好一点。2022年,欧莱雅销售额为382.6亿欧元,同比增长18.5%;净利润为57.1亿欧元,同比增长24.1%。虽实现双增长,但欧莱雅最为关注的北亚区(包括中国、日本、韩国等市场)成为了增速较慢的区域:2022年欧莱雅北亚区销售额同比增长6.6%,成为欧莱雅五大板块中增速最慢的板块。

  不仅是资生堂和欧莱雅在中国市场发展放缓,另一巨头雅诗兰黛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同样不尽如人意。根据雅诗兰黛发布的2023年二季度(2022年10-12月)财报,其总营业收入为46.2亿美元,同比下降17%;净利润3.94亿美元,同比下降64%。以中国市场为主的亚太市场销售额下跌17.46%。

  显然,巨头们在中国市场发展正在放缓,从扮演增长最快到下滑、放缓的角色的转变,外资巨头们在中国市场受欢迎的热潮正在回归理智。

  “当前,国内消费趋势发生改变,随着疫情影响,年轻群体收入水平降低,针对高奢品牌似乎更倾向于性价比高的品牌。此外,就当前国内化妆品市场而言,巨头们的品牌竞争力大不如前。尤其是随着国潮崛起及以小红书为代表的一系列社区种草模式的兴起,大部分年轻消费者偏爱国潮元素,越来越多的国潮品牌受到欢迎。”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分析称。

  本土品牌崛起

  巨头们在中国市场失意的这段时间,正是本土品牌崛起的阶段。

  近两年,本土市场快速崛起了起家于互联网的品牌,譬如花西子、完美日记等。单从业绩来看,这些品牌收割市场的速度之快成为行业的奇谈。其中花西子在没有一家线下门店的情况下,2021年全年销售额达到54亿元。

  在功效护肤领域闯出来的薇诺娜,同样凭借着不俗的业绩成为本土化妆品市场发展中较为突出的一员。根据财报数据,2021年薇诺娜母公司贝泰妮营收规模超40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超五成。多家券商机构预测,其2022年营收有望达到54亿元上下,这也意味着营收占比达98%的薇诺娜或将成为50亿级品牌。

  在新兴品牌崛起瓜分市场的同时,老牌化妆品企业也在开启转型之路,不断收割年轻消费群体。

  譬如,珀莱雅获益于大单品战略及向线上渠道的转型,2022年“双11”期间,天猫卖出了14亿元,同比增长66%,成为天猫美妆“双11”同比增速最快的国产美妆品牌之一。在抖音,珀莱雅销售额占据国货第一的位置,增长率高达120%。

  而这些在本土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的品牌身上有一个共同点,那便是线上渠道营收占比基本都超60%。

  反观外资巨头,其转型电商渠道的步伐相对慢了很多。虽然欧莱雅2022年线上实现两位数增长,但从欧莱雅线上渠道的占比来看,仍然较低。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欧莱雅电商渠道销售额占比为28%。

  对于化妆品巨头而言,粗旷布局的时代已经远去。存量竞争下,如何转型尤为关键。

  在资生堂中国市场首次超越日本本土市场成为全球第一大市场之际,即使中国市场的业绩不尽如人意,但中国市场依然是其布局的重头戏。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中国本土化妆品牌的崛起以及各巨头们争先布局,整个化妆品市场的竞争在不断加剧,各巨头需要不断调整,迎合消费者需求,才能持久地收割市场

  北京商报记者 郭秀娟 张君花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供给增速放缓 需求迎全面复苏 稀土价格上行通道或开启

      钟志敏 张军  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已有12家稀土上市公司披露2022年业绩预告或快报,除包钢股份外,全部预喜。业内人士表示,稀土价格的政策底已明确,2023年国内稀土指标增速或放缓。在供应格局持续优化和需求有望迎来全面复苏的背景下,稀土价格上行通道或已开启。  多家公司业绩大幅预增  按净利润预增幅度上限统计,...

    时间:02-13
  • 上海市监局公布9批次过度包装商品 欧莱雅在列

      中新网2月10日电 据“上海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10日消息,近期,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本市部分重点产品进行了商品包装物减量(过度包装)跟踪监督抽查,共抽查98批次产品,经检验,9批次不合格。不合格产品包括苏州尚美国际化妆品有限公司生产的欧莱雅黑精华礼盒,山东德兴堂阿胶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阿胶糕等。(中新财经)“上海市场...

    时间:02-10
  • 亚洲贸易恢复至疫情前水平 但增速有所放慢

      2月7日,亚洲开发银行(ADB)发布的2023年亚洲经济一体化报告指出,亚洲贸易增长在趋缓的同时,亚洲贸易与吸引到的外国直接投资(FDI)已经恢复到疫情前水平,亚洲在推动经济增长过程中需要更加注重绿色发展。  ADB报告显示,亚洲贸易在2021年实现强劲回弹,贸易量比疫情前高出11.3%,2022年起增长速度趋缓。集装箱船运费和包装指数、全...

    时间:02-09
  • 蔚来秦力洪:2023新能源市场增速将继续提高

      由于2023年有部分地区的补贴取消导致消费前置,加之春节较去年提前的扰动,今年1月车市销量整体不佳,大多数品牌交付下滑。此外,根据中汽协数据,2022年中国汽车总销量为2686.4万辆,同比增长2.1%。与2021年相比,销量增速下降1.7个百分点,车市新增市场红利日趋饱和。  不过,2023年新能源车市仍将继续爆发,根据中汽中心预测:2023年新能...

    时间:02-07
  • 印尼2022年GDP增长5.31% 创9年来最高增速

      中新社雅加达2月6日电 (记者 林永传)据印尼国家统计局6日公布的数据,该国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31%,创下2013年以来的最高增速。2013年印尼GDP同比增长5.56%。  据印尼国家统计局局长尤沃诺介绍,2022年第四季度该国GDP同比增长5.01%,虽较第二、第三季度增速放缓,但仍保持在5%以上,支撑了全年经济增速。2022年前...

    时间:02-07
  • 印尼2022年GDP增长5.31% 创9年来最高增速

      中新社雅加达2月6日电 (记者 林永传)据印尼国家统计局6日公布的数据,该国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5.31%,创下2013年以来的最高增速。2013年印尼GDP同比增长5.56%。  据印尼国家统计局局长尤沃诺介绍,2022年第四季度该国GDP同比增长5.01%,虽较第二、第三季度增速放缓,但仍保持在5%以上,支撑...

    时间:02-07
  • 外卖平台数据:广州市广东猪脚面外卖增速7倍

      中新网2月6日电 近日,电视剧《狂飙》带火了广东猪脚面。记者6日从某外卖平台获得的数据显示,最近一周,广东猪脚面外卖订单同比去年同期增长1.2倍,其中茂名、广州、江门销量增幅靠前,在广州,广东猪脚面外卖增速超7倍。(中新财经)...

    时间:02-06
  • 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施力伟:相信2023年中国经济增速将加快

      时隔三年,世界经济论坛年会(达沃斯论坛)自新冠疫情暴发后首次回归传统,在1月以线下形式在瑞士达沃斯举办。  三年间,世界已经发生巨变。新冠疫情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习惯,俄乌冲突持续,能源危机和粮食危机叠加,生活成本危机加深,气候变化问题更加严峻……全球焦点问题层出不穷。  今年的世界经济论坛年会以“在分裂的世...

    时间:02-06
  • 中国央行:工业中长期贷款和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提升

      中新社北京2月3日电 (记者 夏宾)中国央行3日公布的2022年四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工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显著提升,房地产贷款增速回落,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提升。  数据显示,2022年末,本外币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7.0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6.5%,增速比各项贷款高16.1个百分点,比三季度末高3.2个百分点,比2021年末...

    时间:02-03
  • 多地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目标超10% 重点项目“靶向精准”

      本报记者 刘 琪  地方两会往往被看作新一年各地经济工作的重要风向标。近期地方两会相继落幕,《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梳理发现,有24份地方政府工作报告公布了今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目标,最低为3%,最高达13%。从中不难看出,固定资产投资仍是今年各地主抓工作之一。  “加强固定资产投资有利于促进重点产业发展,引导社会资金...

    时间:02-0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