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第二届淮南转型发展大会集中签约重大合作项目50个

2023-02-19 11:26:33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安徽淮南2月19日电 (记者 吴兰)以“高质量一体化”为主题的第二届淮南转型发展大会18日在安徽省淮南市举行。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虞爱华出席并讲话,淮南市委书记任泽锋出席并致辞,上海市闵行区委副书记、区长陈华文出席并讲话,淮南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志强主持会议。会上,还举行了闵行·淮南科创产业园揭牌、新桥科技创新示范区(合淮合作区)启动仪式。

  现场集中签约重大合作项目共50个,总投资562.83亿元,涉及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高端装备制造、生命健康、绿色食品、文旅和数字创意等多个产业。从投资来源看,长三角区域项目22个,占比44%(其中,江苏省项目14个,占比28%;上海市项目5个,占比10%;浙江省项目3个,占比6%);粤港澳大湾区项目8个,占比16%。

美丽淮南 淮南市委宣传部 供图

  安徽省淮南市是全国14个亿吨级煤炭基地、全国六大煤电基地之一,境内煤炭探明储量153亿吨,占安徽全省储量的71%、华东地区的32%。淮南作为老工矿城市,曾经创造了令人引以为傲的辉煌,也饱尝了转型升级的阵痛,现在进入了触底回升的关键阶段。

  淮南市委书记任泽锋在致辞中说,近年来,淮南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砥砺奋进、勇毅前行,特别是首届淮南转型发展大会以来,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加快推进合淮同城化,发展动能更强了,产业结构更优了,城市品质更高了,转型之路越走越宽,在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新路中激荡着奋进旋律。

  据悉,去年以来,淮南全市新签约项目391个、总投资超1952亿元,特别是航天锂电、国晟异质结双碳产业园等项目签约落地,实现了多年来百亿级工业项目“零突破”。

  任泽锋说,如今的淮南,正处于跨越发展的机遇期和窗口期,拥有战略交汇的“天时”之势、条件优越的“地利”之势、便捷高效的“政通”之势、团结奋进的“人和”之势,在重振老工业城市雄风中蕴藏着无限潜力,正酝酿着从“量的积累”向“质的飞跃”精彩蝶变。期待在奋进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更多人更加关注淮南、参与建设淮南、积极推介淮南,让共同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虞爱华表示,“独行者速,众行者远”。建设合肥都市圈,推动合淮一体化,需要远谋近施,盯紧抓实,办好具体事。一是办好园区共建的事,高标准推进新桥合淮合作区、寿县蜀山现代产业园建设;二是办好项目共招的事,常态化开展干部互派互挂、项目互享互荐,用好“科创+产业+金融”的成熟打法,围绕龙头企业联合招引配套项目,让更多大项目好项目引得来、落得快;三是办好交通共联的事,加快推进市域(郊)铁路、大外环高速路、十龙路等重点交通项目,能早建早建,能快建快建;四是办好人才共享的事,推动重点人才互认互通、待遇共享,携手解决两地“招工难”和“就业难”并存问题。

第二届淮南转型发展大会18日在安徽省淮南市举行。 淮南市委宣传部 供图

  陈华文说,今年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第五年。一直以来,闵行区与淮南市多次互访交流、开展深入合作共建。当前,我们正深入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这为两地深化合作带来了新的空间和机遇。立足中国式现代化新使命,闵行区将与淮南市紧密携手、各展所长、协同发力,在产业融合、园区共建、要素对接、民生共享等多方面开展深入合作,共同在转型中谋发展,在合作中求共赢,携手推动两地发展再上新台阶,更好地服务融入国家战略。

  大会邀请华北电力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杨勇平,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分别作了主旨演讲;中环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余竹云,哪吒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方运舟分别作了大会发言。

  会上,淮南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安徽省分行签署了《政策性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全面合作框架协议》,淮南市人民政府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签署了《建设新能源先进制造基地合作框架协议》,安徽农管家农业科技发展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分行、蚂蚁区块链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国元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分公司、安徽皖垦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共同推进农业生产大托管扩面提质增效战略合作备忘录》。(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探寻中国式现代化之路|以实体经济为着力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并就推动实体经济尤其是作为其命脉的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作出战略部署。  2023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新发展格局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础,经济循环畅通需要各产业有序链接、高效...

    时间:02-19
  • 东西问|唐颖侠: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何强调人权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中新社北京2月18日电 题: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何强调人权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作者 唐颖侠 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副主任、法学院副教授  实现人人享有人权,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中国坚持把人权的普遍性原则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强人权法治保障,在...

    时间:02-18
  • 东西问|唐颖侠: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何强调人权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中新社北京2月18日电 题: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为何强调人权事业全面协调发展?  作者 唐颖侠 南开大学人权研究中心副主任、法学院副教授  实现人人享有人权,是人类社会的共同追求。中国坚持把人权的普遍性原则同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强人权法治保障,在...

    时间:02-18
  • 【每日一习话】中国式现代化扎根中国大地,切合中国实际

      习近平:中国式现代化扎根中国大地,切合中国实际。我们要始终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坚定信心、守正创新,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篇章。  这段话出自2022年10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的讲话。 ...

    时间:02-18
  • 探寻中国式现代化之路|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在追求科技创新的道路上,我们从未止步。“中国天眼”FAST已发现超740颗脉冲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开通拥抱地球,国产大飞机C919订单已超1000架,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连通粤港澳三地,“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首次实现千万核心并行第一性原理计算模拟……这些凭实力出圈的大国重器...

    时间:02-17
  • 发扬伟大历史主动精神 坚持不懈融入中国式现代化进程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作为独立成章的部分,彰显了对科教事业和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高校是科技、教育、人才最集中的交汇点,作为一位在高校学习、工作了45年的高等教育工作者,我对此深有体会,对科教事业发展蓝图充满信心、倍感鼓舞。中山大学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由孙中山先生...

    时间:02-17
  • 驻奥地利使馆提醒在奥中国公民注意冬季户外运动安全(留学服务站)

      本报电目前正值滑雪季,不少户外运动爱好者踊跃参与滑雪、登山等运动。近期阿尔卑斯山区遭遇持续强降雪、大风天气,雪崩风险上升,已有中国公民在户外运动中遭遇雪崩不幸伤亡。  中国驻奥地利使馆提醒旅居奥地利和前来旅游的中国公民:冬季山地户外运动具有一定的危险性,请务必做好充分准备,加强安全措施,遵守安全规...

    时间:02-16
  • 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提供新的合作机遇

      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提供新的合作机遇(国际论坛·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  中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同时,也帮助改善了世界许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  如何看待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影响,是当前世界关注的重要课题。从历史维度看,中国追求现代化的...

    时间:02-15
  • 学习100|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

      【本期课代表】  江苏海事局启东海事处启海港海巡执法大队大队长 陈福广:  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重任,历史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  本期金句,一起来学习。  【本期金句】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

    时间:02-15
  • 学习语|中国式现代化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鲜明特色。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既要遵循现代化一般规律,更要符合本国实际,具有本国特色。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

    时间:02-1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