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探寻中国式现代化之路|以实体经济为着力点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2023-02-19 08:33:40

来源:现代快报全媒体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并就推动实体经济尤其是作为其命脉的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作出战略部署。

  2023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新发展格局以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础,经济循环畅通需要各产业有序链接、高效畅通。要继续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工程机械是装备制造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工业化水平的关键指标。近年来,我国在工程机械领域全球之最越来越多。“大工匠”们你追我赶、精益求精,制造出一台台刷新世界纪录的钢铁战士。随着新型工业化加速推进,智能化生产的引入,又为制造业进一步转型升级插上了翅膀。

  能爬山可涉水的全地形步履式挖掘机“钢铁螳螂”,刷新全球风电安装新高度的全地面起重机“擎风兄弟”……这些“国之重器”都产自徐工集团的“世界首条起重机转台智能化生产线”。这条生产线虽然只有240米,却是行业“天花板”。据了解,这道焊接工序由10台机器人组成,只需要一名工人操作电脑,剩下的可全部交给智能设备完成,还可以通过大屏幕对生产数据都进行监控。

  其实在十多年前,我国大吨位起重机还基本全部依赖进口。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徐工集团组织了近百人的研发团队,从零做起,用了近 4 年,终于制造出被誉为 " 世界第一吊 "的 4000 吨级履带起重机。

  2021年,全球工程机械企业10强中国拥有3席,总数位列第一。全年工程机械行业营业收入突破8000亿元,出口额达340亿美元,创下新纪录。产品出口到210个国家和地区。

  大国重器背后,是制造强国的崛起。特钢是工业化的基础材料,决定一个国家的高端制造发展高度。世界首座跨度超千米的公铁两用斜拉桥——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所使用的缆索钢,就是由兴澄特钢自主研发生产的特种钢材。

  “特殊钢工业为国家高端装备、重大工程、绿色能源和其他战略产业提供关键材料,是中国制造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核心环节。经得住千锤百炼的特钢,才能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工程院院士、冶金自动化及信息工程专家刘玠对现代快报记者表示。

  在科技成果与产业化之间,往往存在一条“死亡之谷”。强化产学研合作,才能跨越“死亡之谷”,不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2013年成立的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在先进制造、新材料等领域建有专业研究所73家,向市场转移转化技术成果8000多项,衍生孵化了1500家科技型企业。一件件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出去,走进我们的生活,走进更广阔的天地。

  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主任刘庆表示,江苏省产研院研发出的外骨骼机器人已应用在消防救援、物流搬运、医疗康复等领域,还在脑机融合智能技术、脑机交互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神经工程、传感器、集成电路等方面取得了近20项专利成果。“可以说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就是科创团队和地方政府(园区)的‘红娘’,让产业落地,打通了科技成果与产业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作为正在进行工业化和迈向信息化的中国,首先要在构建新现代化产业体系为基础过程中强化实体经济的基础和支撑作用。”南京财经大学教授张为付表示。他认为,将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是符合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现实选择,而这一选择又要求在发展实体经济过程中,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这些产业和领域构成了实体经济的重要内涵和强大支撑。确定这样经济发展方向和模式之后,要以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带动引导和支持其他经济领域行业和模式的发展,否则整体综合经济发展没有坚实的产业基础和经济保障。”张为付表示。

  (现代快报 记者 谷伟 刘赟)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王毅会见乌克兰外长库列巴

      当地时间2023年2月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在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应约会见乌克兰外长库列巴。  王毅表示,中国和乌克兰是战略伙伴,两国人民有着长久友好交往。我们再次感谢乌方在紧急状况下协助中方顺利开展撤侨行动。赞赏乌方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希望...

    时间:02-19
  • 探访东江源头三百山:“思源”文化助力赣粤港交流

      中新社江西安远2月19日电 (记者 姜涛)玻璃索桥、林海飞瀑、思源广场、源头文化馆……适逢周末,位于赣粤闽三省交界处的东江源头三百山各标志性景点,不少游客在其间赏景探源。  乘观光车行进在景区彩虹公路上,伴随着阵阵花香,两侧一棵棵开满白花的深山含笑树映入眼帘,三五成群的游客悠闲漫步。  ...

    时间:02-19
  • 比利时首相德克罗会见王毅

      中新社慕尼黑2月19日电 当地时间2月18日,比利时首相德克罗会见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  王毅表示,中比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两国贸易再创新高,互利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这符合两国的共同利益,也是中欧关系发展的积极因素。中国成功控制疫情后,...

    时间:02-19
  • 奋进2023|牢记“六个更好统筹” 找准经济发力点

      【编者按】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开局关乎全局,起步决定后程。2022年底,党的二十大后首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部署2023年经济工作。央视网《联播+》推出系列图解《奋进2023》,邀您一起学习领悟。  联播+ 2023年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挑战很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

    时间:02-19
  • 连江黄岐至马祖白沙客运航线复航 民众盼“路越走越宽”

      中新社福州2月19日电 题:连江黄岐至马祖白沙客运航线复航 民众盼“路越走越宽”  中新社记者 闫旭  搭载59名旅客的“吉顺9号”客轮19日缓缓驶入福州连江黄岐客运码头,标志着连江黄岐至马祖白沙“小三通”客运航线复航。  此前,厦门-金门客运航线、福州马尾-马祖客运航线、泉州-金门客运航...

    时间:02-19
  • (两会声音)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戏曲艺术发展需要“出戏”“出人”

      中新社合肥2月19日电 题:黄梅戏表演艺术家韩再芬:戏曲艺术发展需要“出戏”“出人”  中新社记者 张俊  “戏曲是一种‘活体’艺术,它应该存在于剧场,而不是博物馆。中国戏曲艺术发展需要‘出戏’,也需要‘出人’。”全国人大代表、黄梅戏表演艺术家、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韩再芬日前在接受中新...

    时间:02-19
  • 台湾新闻脸 | 蓝博洲:打捞历史 追逐光明

      在台湾有这样一位“苦行者”。过去三十多年来,他一头扎进台湾近代史中最讳莫如深、最被刻意遗忘的那段——上世纪50年代的台湾历史,寻找和记录台湾“白色恐怖”的受难者。在他的不懈挖掘下,那些为了国家统一、民族前途而英年牺牲的台...

    时间:02-19
  • 元首外交丨“中国的超级大市场就是我们的大海”

      首届“中国+中亚五国”产业与投资合作论坛17日在山东青岛圆满闭幕。在论坛开幕当天,国家主席习近平向论坛致贺信。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指出,中国同中亚五国深化产业与投资合作将有力维护区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提升地区国家产业发展水平和全球经济参与度,促进共同发展繁荣。  中国同中亚五国建交30...

    时间:02-19
  • 聊伙伴、聊全家福、聊种菜 神十四乘组出差归来公开亮相

      北京时间2月17日下午,在神舟十四号航天员乘组返回75天后,中国航天员中心在北京航天城举行乘组与记者见面会。这是神舟十四号乘组返回后,首次与公众正式见面。  2022年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奔赴太空,在轨驻留6个月期间,3名航天员进行了3次出舱活动、1次太空授课,与地面配合完成了中国空间站“T”...

    时间:02-19
  • 总书记的回信,激励他们续写大爱无疆的中国故事

      晨光中,中非共和国首都班吉友谊医院诊室的门打开了。约90名患者有秩序地在走廊里等候中国医生看病。  2月13日,是第19批援助中非共和国的中国医疗队队员接到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后的第一个工作日。大家紧张而有序地做着各项准备工作,一切仿佛和往常一样,但又有些不一样。  就在几天前,习近平总书记...

    时间:02-1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