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房地产市场有望稳步复苏

2023-02-18 06:15:46

来源:经济日报

  经历了持续低迷,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在今年年初呈现成交量增、价格企稳的回暖迹象。如何看待一些城市房地产市场的复苏?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还可从哪些方面进一步优化?

  部分城市市场回暖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首席统计师绳国庆介绍,1月份,70个大中城市中,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环比上涨城市分别有36个和13个,比上月分别增加21个和6个。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环比转涨、二三线城市环比降势趋缓;一线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同比上涨、二三线城市同比下降。

  上海房地产科学研究院院长严荣表示,当前房地产市场运行状况有所改善,具体表现为市场信心总体在增强,房地产开发投资额和商品房销售面积的降幅逐步收窄,部分城市住房租赁市场和二手房市场成交量有所增加。

  贝壳研究院首席市场分析师许小乐认为,当前二手房市场处于修复阶段,表现在交易量出现恢复性增长。贝壳研究院数据显示,2月前两周重点监测的50城二手房日均成交量较1月份同期水平提高约90%,节后两周的成交水平超过去年同期约40%。

  国海证券政策和地产首席分析师夏磊认为,二手房市场回暖相对明显,分城市看,一线城市春节后成交量增多,同比看,广深企稳速度较快;北京成交量也较为活跃;部分二线城市市场修复较为明显,如南京二手房市场明显回暖,天津、石家庄等城市也在恢复;三四线城市呈现结构性恢复的特点,企稳回升集中在部分三四线城市。

  专家表示,部分城市房地产市场回暖,表明“保交楼”支持政策、金融支持房地产行业平稳健康发展政策及各地因城施策调整优化调控政策都在显现效果。供给端,“三箭齐发”支持房企融资后,一些企业资金链吃紧状况正慢慢改善;需求端,各地积极支持刚需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通过优化限购、限贷等限制性措施,出台购房补贴、降首付、降购房贷款利率等举措,对促进住房合理消费起到积极作用。

  市场分化将加剧

  当前,房地产市场政策暖风频吹,一二线城市成交量出现回升态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王瑞民认为,就此判断楼市总体明显企稳还言之尚早。严荣也认为,部分城市增加的成交量中有一定比例是前期累积需求的释放,部分有改善需求的购房者还在期待更有力的政策支持。

  对于今年全年房地产市场走势,许小乐认为,当前我国经济和居民收入正在逐步修复。在前期政策支持下,预计市场能够在去年基础上温和复苏,缓解库存压力,价格总体能够保持平稳。

  严荣认为,今年房地产市场总体有望呈现稳步复苏态势,但市场分化将加剧。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和商品房销售面积有望实现正增长,为宏观经济增长提供更加坚实支撑。但是,不同城市表现或将有差异。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成都等热点城市复苏程度将更为明显,大多数中小城市楼市还将面临一定下行压力。

  从成交看,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区域内重点城市修复较好。一方面,防疫政策调整后,人们出行更方便,早期观望情绪减弱;同时,限制性调控政策优化、房贷利率降低,有助于降低购房成本、促进住房需求释放。整体看,这类利好更容易在经济、人口、产业等基本面较好的区域释放出来。

  严荣认为,当前市场风险总体可控,但仍需高度重视个别城市或部分市场主体的风险隐患。尤其需要警惕,个别企业再度出现资金链断裂、延迟交付的状况,从而影响社会对房地产市场复苏的信心。同时,更多城市步入存量房时代,随着全国住房总量不断增长,人均住房建筑面积显著增加,越来越多的城市二手房交易成交占比将稳步上升。

  仍需进一步增信心

  为更好发挥房地产稳定宏观经济的作用,还应持续优化房地产调控举措,积极促进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具体看,还要因城施策,着力改善预期,扩大有效需求,支持落实生育政策和人才政策。特别是加大对改善性住房需求的支持力度,更好发挥金融对房地产支持作用,进一步降低刚需和改善性购房需求的购房成本等。

  严荣建议,促进房地产市场企稳回升,要注重稳预期、增信心。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作用,尽早实现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由负转正,为增强市场预期夯实基础。另一方面,要更加注重精准施策,特别是聚焦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打通影响需求释放的政策堵点,推出效果更好的政策举措。

  夏磊认为,对于一线城市而言,限购和限贷政策是影响购房需求的主要因素。首套房认定标准、普宅非普宅的界定标准是否会调整广受关注。二线城市方面,首付比例、首套房认定标准,根据市场形势变化,应该还有调整空间。三四线城市方面,限购限贷等调控政策已比较宽松,收购商品房作为保障性租赁住房或是新的需求提振点。

  许小乐建议,政策仍然要进一步促进市场信心恢复。一是保持已出台政策的稳定性,确保市场预期平稳修复。二是加大对改善性住房消费的支持力度。当前包括一线城市在内的重点城市限购、首套房认定等方面仍有优化空间。

  亢 舒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市场信心强 企业干劲足

      营造良好环境,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  市场信心强 企业干劲足(经济新方位·大力提振市场信心)  核心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为各类经营主体投资创业营造良好环境,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当前,从机器飞速运转的生产车间,到紧张忙碌的研发中心,再到热火朝天的销售洽谈...

    时间:02-08
  • 中国央行:工业中长期贷款和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提升

      中新社北京2月3日电 (记者 夏宾)中国央行3日公布的2022年四季度金融机构贷款投向统计报告显示,工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显著提升,房地产贷款增速回落,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提升。  数据显示,2022年末,本外币工业中长期贷款余额17.0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6.5%,增速比各项贷款高16.1个百分点,比三季度末高3.2个百分点,比2021年末...

    时间:02-03
  • 提振市场信心 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提振市场信心 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经济形势理性看)  王一鸣  核心阅读  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要把提振市场信心作为经济工作的重要抓手,以稳定预期、提振信心凝聚各方力量,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分析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今年经济工作,强调“...

    时间:01-31
  • 美国2022年12月零售销售额环比下降1.1% 低于市场预期

      中新社华盛顿1月18日电 (记者 沙晗汀)美国商务部当地时间18日公布数据显示,美国2022年12月零售销售额环比下降1.1%,低于市场普遍预期。  数据显示,美国2022年12月零售销售额环比下降1.1%,同比增加6%。环比1.1%的降幅为2022年月度最大降幅。  具体来看,汽车和零部件销售额环比下降1.2%;汽油销售额下降4.6%;电子产品和家用电...

    时间:01-19
  • 市场预期LPR调降、外资继续加仓,“持股过年”值得期待?

      随着地产支持政策接连祭出,年初又处于经济复苏的最初期,市场对于20日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进一步调降的预期加强。  与此同时,经济重启的预期继续吸引外资加仓,1月17日,北向资金流入超92亿元,1月总计流入891亿元,创沪深港通开通以来单月历史新高,也逼近了去年全年的总和。  不少市场人士认为,2023年现金已不再为王,股债组合可...

    时间:01-18
  • 四季度GDP增速超市场预期,中国经济将整体性好转

      备受市场关注的2022年中国经济数据于1月17日正式对外发布。受国内防疫措施调整后感染人数增加、海外需求继续回落等影响,2022年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速回落至2.9%,全年GDP增长3%,低于2022年初制定的“5.5%左右”的增长目标。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下降0.2%,较2021年回落12.7个...

    时间:01-18
  • 更多粮田变良田(经济新方位·大力提振市场信心)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坚决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到2022年底全国已累计建成10亿亩高标准农田,稳定保障1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19.18亿亩耕地超过一半是高标准农田。2023年我国将继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新建4500...

    时间:01-16
  • 金融助力外贸提质增效(经济新方位·大力提振市场信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更大力度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更大力度促进外资稳存量、扩增量,培育国际经贸合作新增长点。  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42.07万亿元,比2021年增长7.7%。外贸稳定增长离不开金融保驾护航。有关部门和金融机构多措并举促进外贸保稳提质,助力外贸实现高质量发展。  政策举措落实落细,...

    时间:01-15
  • 稳物价保民生,多措并举有信心(经济新方位·大力提振市场信心)

      1月12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2022年全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0%,物价运行总体平稳,顺利实现年度调控目标。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如何看待当前物价形势?如何做好2023年稳物价工作?如何保障春节期间重要民生商品价格稳定?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新...

    时间:01-13
  • 消费回暖,市场信心将稳步回升

      2023年扩大国内需求将在哪些方面发力?如何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怎样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日前,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在京举办专家解读会,围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的扩内需、防风险等经济工作进行了解读。  专家表示,中国经济运行展现出强大的韧性、潜力和活力,预计2023年市场信心将稳步修复回升,经济发展内生动...

    时间:01-1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