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接盘方“变卦” 宝利国际易主告吹 疑问重重深交所向公司下发关注函

2023-02-15 11:01:36

来源:中国经济网

  本报记者 张 敏

  见习记者 熊 悦

  2月12日晚,宝利国际发布公告称,因股份受让方江苏东祁提出终止原协议,且公司控股股东及实控人周德洪、周秀凤尚未收到股份转让协议约定的任何转让款项,故公司于2月11日与江苏东祁及保证人签署了《解除协议》。这意味着,不到1个月时间,宝利国际易主告吹。

  2月14日晚,就筹划控制权变更终止事宜,深交所向宝利国际下发关注函,要求公司对控制权转让终止的具体原因、交易各方无法达成一致的具体情况,是否存在内幕信息泄露及信息披露不及时等问题做出说明。

  宝利国际后续是否还有转让控制权的计划?为何要将公司控制权转让给成立仅1个月且尚未有经营或投资活动的江苏东祁?为何不到1个月时间,江苏东祁就提出终止收购?目前来看,这笔交易依然存在诸多疑点。

  易主计划落空

  资料显示,宝利国际是一家生产、销售沥青产品的公司。根据2022年年度业绩预告,去年宝利国际的归母净利润进一步扩大。其中,归母净利润亏损1.4亿元至1.7亿元。公司解释称,这主要是下游产品需求受影响、产品价格波动、相关资产计提减值等因素所致。

  彼时,外界曾看好这次控制权交接,因接盘方江苏东祁的间接股东无锡新能智慧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无锡新能”)为光伏产业链制造商。宝利国际的股价也因此一度涨停。

  按照原协议,宝利国际的控股股东周德洪、周秀凤夫妇拟将两者合计持有的12.39%公司股份以协议转让方式转让给江苏东祁,实控人之一周德洪放弃其持有的剩余未转让的22.99%股份所对应的表决权利。而江苏东祁方应支付约3.41亿元的股份转让款。若交易完成,江苏东祁将以12.39%的股份表决权成为公司的控股股东,公司实控人也将易主为邓杰。

  但这笔控制权交易很快引发了深交所的关注,焦点主要集中在周德洪放弃表决权的股份的后续转让,以及江苏东祁的履约能力、收购资金来源、业务开展,公司董事会改组安排等方面。

  企业查询平台显示,江苏东祁于2023年1月11日成立,注册资本5000万元,至今成立时间仅1个多月。其实控人为邓杰,两大股东东台市鑫科新兴产业基金合伙企业(以下简称“鑫科新兴”)、上海红瑞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红瑞”)分别持股60%、40%。

  根据宝利国际对深交所关注函的回复,“江苏东祁为新设主体,截至目前尚未开展其他经营活动或对外投资。”因此,这笔收购款由江苏东祁的两大股东鑫科新兴、上海红瑞来承担。

  宝利国际在回复中进一步透露了上海红瑞的资金来源,在其自筹的收购款中存在一笔贷款。而这笔贷款来自其实控人邓杰向中信银行南京分行申请的2.8亿元一次性授信。

  公开信息显示,鑫科新兴的控股方之一、江苏东祁的间接股东无锡新能此前曾陷入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案。因未能履行法律判定的给付义务,于2022年12月5日被东台市人民法院采取限制消费,而公司实控人、法定代表人邓杰也一并被实施限制高消费。

  据此,有投资者质疑,实控人邓杰在被“限高”的情况下为何能从银行获得授信额度?上海瀛泰(临港新片区)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翁冠星表示,“限高”当事人获得授信额度,原则上不违反法律的规定。然而从日常经验来说,“限高”当事人往往面临资产上的困境或者履约能力不足的可能。如果该“限高”当事人在获取贷款过程中提供了虚假的征信信息或资产材料,要承担民事甚至刑事责任。

  此外,无锡新能全资控股的另一家公司新能东坤集成科技(江苏)也因买卖合同纠纷案而成为被执行人。

  欲入局光伏?

  尽管江苏东祁目前并无实际业务,但其间接股东无锡新能涉足了光伏产业,这让外界对宝利国际易主充满想象。此前宝利国际发布控制权拟变更公告后,股价一度涨停。

  无锡新能官网显示,公司以“高效HJT电池片、新能源光伏发电组件、新能源发电站”为主要业务板块。2022年9月份,无锡新能与铜陵经开区签约了高效太阳能项目,计划投资建设年产10GW高效太阳能电池、5GW高效组件。项目分两期,总投资达75亿元人民币。铜陵经开区相关工作人员告诉《证券日报》记者,无锡新能的太阳能项目“目前处于厂房建设阶段”。

  不过,无锡新能的新能源业务能否间接输入江苏东祁,进而对宝利国际的业务产生影响?对此,翁冠星认为,“不确定性非常大,将业务装入新的主体,其资质和存续时间等可能无法达到招投标的要求。”

  同时,宝利国际此前发布的拟变更实控人公告中还提出了一项董事会改组安排,即7人董事会中,江苏东祁向公司提名4名非独立董事人选,推荐3名独立董事人选。

  根据宝利国际回复深交所的说法,“上述安排系江苏东祁、周德洪、周秀凤之间基于《投资框架协议》所达成的合意及约定,基于合同相对性,仅对江苏东祁、周德洪、周秀凤有效,相关约定对公司或公司其他股东不具有法律约束力。”

  翁冠星表示,上市公司的董事会选举程序和资格条件,由相关法律法规以及根据法律授权的公司章程或股东会决议等文件确定。“这个可能是交易双方由于没有咨询专业律师而制定了一个无法执行的合同条款。”(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光伏产业链春节后集体回暖 全年硅料价格或将前高后低

      证券时报记者 刘灿邦  春节假期后,光伏产业链价格迅速回暖,中国有色金属硅业协会硅业分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本周国内单晶复投料成交均价为21.75万元/吨,环比节前价格涨幅为31.02%;单晶致密料成交均价为21.52万元/吨,环比节前价格涨幅为31.22%。这也印证了此前市场的传闻。  下游环节也基本呈现出反弹趋势,特别是硅片,市场预期...

    时间:02-03
  • 青海1622个脱贫村光伏产业收益年均达30万元

      中新网西宁1月15日电(祁增蓓)在15日举行的青海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青海省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局长谢宝恩说,结合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和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青海省加大特色种养、乡村旅游等产业扶持力度,乡村旅游接待点发展到2325户,1622个脱贫村光伏产业收益年均达30万元,28.3万脱贫人口拿上了“阳光存...

    时间:01-15
  • 光伏电池技术加速向N型发展 老玩家青睐TOPCon新晋者押注HJT

      记者 李 勇  见习记者 刘 钊  新年伊始的4个交易日(截至2023年1月6日收盘),同花顺光伏概念指数累计上涨5.91%,表现抢眼。  在业界看来,光伏概念火热,不仅取决于我国光伏产业占据了全球70%以上的市场份额;也得益于光伏产业技术正加速推陈出新,对资本极具吸引力,同时也令产业前景更显光明。  多种技术路线受追捧  在光...

    时间:01-09
  • 光伏产业链上游价格急跌深跌,需求超预期迎来久违涨停潮

      光伏产业链价格从高位急转直下,跌势难止。市场认为,随着上游价格降温,行业需求将进一步释放,光伏产业链利润也将迎来再分配。加之业内传闻多家组件企业开始上调排产,订单需求好于预期,光伏板块1月6日迎来久违的涨停潮。  本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在时隔四个月后恢复多晶硅采集价格发布。这一报价信息对于打破当前硅...

    时间:01-07
  • 价格博弈日趋激烈 降价或成2023年光伏产业链主旋律

      杨烨 康曦  光伏产业链价格在2022年底骤然降温。自2022年10月硅片价格先于上游硅料环节出现大跌,价格战全面开打,降价潮迅速向下游电池环节蔓延。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一线走访调研多家光伏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后了解到,由于供应端新增产能持续释放及季节性终端需求锐减,上下游的心理拉锯战变得愈加敏感,“买涨不买跌”的观望情...

    时间:01-06
  • 光伏产业链降价潮汹涌:硅片电池持续跳水,硅料成交仍陷僵局

      澎湃新闻记者 杨漾  急火猛攻已久的光伏产业链价格在2022年底骤然降温。硅片价格先于上游硅料环节出现断崖式大跌,价格战全面开打,降价潮迅速向下游电池蔓延。由于供应端瓶颈的新增产能持续释放及季节性终端需求锐减,此刻上下游的心理拉锯战变得愈加敏感,“买涨不买跌”的观望情绪浓重。硝烟之中,产业链价格仍未见底,短期内...

    时间:12-31
  • 1—10月中国光伏产业各环节产量再创新高

      中新社北京12月15日电 (记者 刘育英)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1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10月,中国光伏产业运行良好,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各环节产量再创新高。  根据行业规范...

    时间:12-1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