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投资者认购热情持续提升 开年来50只主动权益基金“限购”

2023-02-07 09:47:01

来源:中国经济网

  本报记者 王思文

  在A股市场交投明显活跃的同时,公募权益基金市场开始转暖,资金认购热情持续升温。继黄海、朱红裕、郑澄然等知名基金经理旗下产品宣布限购后,2月6日,公募“四冠王”赵诣掌舵的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也宣布开放日常申购及暂停大额申购。

  据《证券日报》梳理,今年以来至少有50只主动权益基金发布关于暂停大额申购业务的公告。业内人士表示,近几年基金限购现象持续常态化,限购举措是基金经理对投资者负责任的表现,建议个人投资者无需过度担忧基金产品限购,应根据自身投资规划理性选择合适的投资产品。

  多位知名基金经理

  管理产品限购

  2月6日,《证券日报》记者从泉果基金获悉,自2月8日起,泉果基金首只公募基金产品泉果旭源三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开放日常申购同时暂停大额申购,单日单账户限额50万元。

  由昔日公募“四冠王”赵诣管理的该产品自去年下半年发售起便备受市场关注,彼时公募基金发行市场持续遇冷,但该产品发行半天即募集超50亿元。记者获悉,赵诣自去年年底起已稳步建仓,截至2022年年末,泉果旭源的基金份额为99.07亿份,权益仓位达67.24%,投资方向主要集中在高端制造行业、消费医药行业及港股等。

  对于此次开放日常申购又暂停大额申购的原因,业内人士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分析称:“赵诣掌舵的泉果旭源是一只开放式基金,开放日常申购是正常现象,暂停大额申购或是在当前资金相对回暖、基金已稳步建仓的背景下,为了保护现有基金份额持有人的利益,稳定基金规模,保持平稳运作所做的选择。”

  事实上,随着A股市场震荡上扬,权益基金业绩持续“回血”,投资者的布局热情逐渐升温。今年以来,已有多只公募基金发布暂停或调整大额申购的公告。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2月6日,至少有50只主动权益基金产品(A/C份额分开计算)宣布暂停大额申购。

  这其中包括多位知名基金经理管理的主动权益产品。例如,去年“冠军王”黄海管理的万家精选混合,其A/C两类份额投资限额均定为不超过100万元;朱红裕管理的招商核心竞争力混合、田文舟和郑澄然管理的广发成长新动能混合的限制定期定额投资金额均为1万元;万民远管理的融通健康产业的限制申购金额则不超过1000万元。

  上述公募基金发布的暂停或限制大额申购的相关公告普遍提到,基金公司发布“限购令”的主要原因是为了维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保障基金平稳运作,保证基金业绩和规模良性成长。

  基金限购趋于常态化

  投资者应做好投资规划

  对于上述多位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产品限购,不少投资者认为基金限购与市场行情存在直接关系。

  对此,一位公募业内人士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基金暂停大额申购的缘由不能一概而论,市场行情是一方面,但也有越来越多的基金经理根据基金持仓情况主动对基金规模进行限制。”

  “限购及恢复申购应是基金经理对自身投资能力圈把控的产物,这既是对基民负责任的表现,也有利于基金长期稳定运行。”上述人士表示。

  事实上,近年来,基金公司宣布旗下基金产品暂停或调整大额申购业务的现象有所增加,基金限购正趋于常态化。

  北京地区一位公募FOF基金经理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随着基金规模和数量的稳步增长,暂停大额申购的现象并不少见,采取限购举措的基金产品聚集在百亿元规模基金和‘小而美’基金产品上:受资金热捧的百亿元量级绩优基金会出于保护基金份额持有人利益或基金经理投资策略容量的原因发布限购令;‘小而美’基金则会在基金规模快速扩张后进行阶段性的规模限制。”

  “目前基金对普通投资者进行限购的情况相对较少,限制机构大额申购的情况较多,建议个人投资者结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理性做好投资规划,选择适合的投资产品。”一位大型券商产品经理对记者表示。(证券日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年内49只主动权益基金发布“限购令”,基金经理为啥“有钱不赚”?

      自2月2日起,去年股基冠军黄海管理的万家精选(519185)暂停大额申购,单日限购金额为100万元。Wind数据显示,其下属分级基金万家精选A曾在2022年以35.51%的年内表现拿下主动权益类基金第四名,同时是偏股混合基金细分类型的冠军。  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已有49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产品(不同份额分开计算)主动“限流”,宣布暂停大额申...

    时间:02-03
  • 基金经理新年“小作文”划重点 锚定2023投资方向

      随着公募基金2022年四季度报告全部披露完毕,在岁末年初的节点上,基金经理在四季报中的“报告期内基金的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颇具前瞻意义。  部分基金经理回顾和反思了此前的投资动作;另有部分基金经理深入浅出,向投资者分享自己的投资思考。基金经理的行业展望也为新一年的基金投资锚定布局方向。  几家欢喜几家愁  ...

    时间:02-01
  • 基金经理新年“小作文”划重点 锚定2023投资方向

      随着公募基金2022年四季度报告全部披露完毕,在岁末年初的节点上,基金经理在四季报中的“报告期内基金的投资策略和运作分析”颇具前瞻意义。  部分基金经理回顾和反思了此前的投资动作;另有部分基金经理深入浅出,向投资者分享自己的投资思考。基金经理的行业展望也为新一年的基金投资锚定布局方向。  几家欢喜几家愁  ...

    时间:02-01
  • 基金经理:白酒板块基本面有望加速改善

      全市场最大白酒基金——招商中证白酒指数基金日前披露2022年四季度报告。与2022年三季度获得净申购不同,四季报显示,该基金总份额从三季度末的615.91亿份下降至四季度末的593.66亿份,四季度基金净赎回超过22亿份。  招商基金表示,2022年10月份,由于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市场部分资金选择卖出大消费板块尤其是白酒板块。对于白...

    时间:01-19
  • 百亿基金经理最新持仓来了,调仓换股哪些方向受追捧?

      随着2022年四季报的相继披露,多位知名基金经理的最新调仓情况也随之浮出水面,同时,他们也在季报中分享了各自对后市投资机会的分析。  截至2023年1月16日,市场上已有21只主动权益基金产品(仅计算A类,下同)披露了2022年四季报。记者梳理季报数据发现,整体而言,多数产品提高了权益资产配置,其中有14只基金产品以九成以上的高仓位...

    时间:01-17
  • 基金经理离任数量创新高

      数据显示,2022年公募基金市场共计新增688位基金经理,另有325位基金经理离任,相较于2021年离任的323位基金经理,公募基金经理的离任数量继2021年后再创新高。  近两年“跳槽”的基金经理在新东家表现如何?中国证券报记者观察发现,他们的表现参差不齐,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不过业内人士也提醒,观察这些基金经理的时间宜放长...

    时间:01-09
  • 去年产品数量破万只 基金经理密集调研备战春季行情

      基金经理密集调研备战春季行情   【去年产品数量破万只 今年“基”情依旧】  回顾2022年,A股市场充分演绎结构性震荡行情,三大指数出现不同程度下跌。其中,上证指数累计下跌15.13%,深证成指累计下跌25.85%,创业板指累计下跌29.37%。然而,即使惨淡的行情,也挡不住中国基金行业的蓬勃发展之势。2022...

    时间:01-09
  • 去年产品数量破万只 基金经理密集调研备战春季行情

      基金经理密集调研备战春季行情   【去年产品数量破万只 今年“基”情依旧】  回顾2022年,A股市场充分演绎结构性震荡行情,三大指数出现不同程度下跌。其中,上证指数累计下跌15.13%,深证成指累计下跌25.85%,创业板指累计下跌29.37%。然而,即使惨淡的行情,也挡不住中国基金行业的蓬勃发展之势。2022年,公募基金管理规模一度突...

    时间:01-09
  • 新年行情开启 基金经理全力备战

      张凌之 见习记者 赵若帆  步入2023年,部分知名基金经理调仓换股,积极备战新年行情。谢治宇、杜猛提前参与了苏文电能、天华超净的定增项目,朱少醒则选择减持重庆百货。  此外,知名基金经理也纷纷发表观点,展望2023年市场。在他们看来,2023年A股市场存在较大机遇,建议关注消费、新能源、半导体等板块的投资机会。  调仓换...

    时间:01-04
  • 绩优基金经理把脉2023 经济迎来转折 市场开启上升之旅

      王宇露 徐金忠  站在2023年的新起点,星石投资董事长、投资委员会主席江晖,上海合远私募基金创始合伙人、总经理管华雨,中庚基金副总经理、首席投资官丘栋荣,华宝基金基金经理刘自强,万家基金副总经理、投资总监黄海五位绩优基金经理共同展望新一年的投资机会。  他们认为,2023年,随着制约市场的因素发生重大变化,国内经济形...

    时间:01-0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