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去年产品数量破万只 基金经理密集调研备战春季行情

2023-01-09 00:34:02

来源:北京青年报

  基金经理密集调研备战春季行情

  【去年产品数量破万只 今年“基”情依旧】

  回顾2022年,A股市场充分演绎结构性震荡行情,三大指数出现不同程度下跌。其中,上证指数累计下跌15.13%,深证成指累计下跌25.85%,创业板指累计下跌29.37%。然而,即使惨淡的行情,也挡不住中国基金行业的蓬勃发展之势。2022年,公募基金管理规模一度突破27万亿元,再创新纪录;产品数量突破一万只,成基金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个人养老金业务落地、基础设施REITs加速扩容、ETF和ESG等创新产品业态涌现,基金业正呈现一个“百花齐放”的发展新格局。

  2022年,一方面是基金行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是基民不断亏钱的痛苦。“连保本型基金也亏钱”,许多基民据称已经不敢打开账户。然而,躺平也不是投资的正道,如何面对2023年的市场?我们应该选定何种投资策略?这也成为了摆在基民面前的一个现实问题。北京青年报记者注意到,在2022年普遍亏钱之后,一些基金经理并没有消沉,新年伊始,便开启了对上市公司的密集调研,并展开了对“春季躁动”行情的布局。

  规模

  截至2022年11月

  公募基金数破万只

  据中国基金业协会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1月,154家公募基金管理人累计管理产品数量10405只。从产品结构看,万余只公募基金中,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有6300多只,管理规模占近三成;债券类基金有3100多只,管理规模占比逾三成;货基、公募FOF有370多只,QDII基金有220多只。货基规模占比约四成,仍为规模最大的公募产品类型。

  去年9月,科创板芯片ETF、科创板新材料ETF、机床ETF等多只“硬科技ETF”密集发行,“硬科技”投资再添“利器”。11月,首批北交所指数基金面市,吸引更多增量资金流入,进一步助力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亮点

  公募REITs成为市场黑马

  养老Y类基金开启新时代

  过去一年,基金行业最靓丽的风景线不是数量突破10000只,而是基金更广泛地介入了市场、产业和国民生活。比如,中证环交所碳中和ETF、中证1000指数ETF、各类硬科技ETF等一系列创新型增量产品在2022年密集面市,ETF基金产品数量超750只,管理规模已突破1.4万亿元。

  备受市场关注的公募REITs在过去一年快速扩容,成为基金市场的一匹黑马。其中多只公募REITs网下认购倍数屡屡刷新纪录,公众配售比例迭创新低,投资者对这种“新型基民”报以十分的热情。目前,上市REITs产品达到24只;REITs发行总规模达783.6亿元;24只REITs估值为777.92亿元;截至2022年12月30日收盘,市值为862.043亿元,较发行时增长10.01%;基金净值总计781.1458亿元。其中,战略配售资金达到562.05亿元。截至2022年12月30日,已分红REITs共计12只,分红金额约为27亿元。

  最值得书写的是,2022年末个人养老金业务“开闸”也为公募基金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去年11月4日,证监会发布《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募基金业务正式落地施行。基金公司摩拳擦掌,从系统、人员、产品、投教等方面开足马力,加速布局养老业务,抢占“万亿级”蓝海。11月18日,证监会公布最新个人养老金基金名录,共40家基金公司旗下129只养老目标基金产品纳入配置,均为个人养老金投资增设的专属Y类基金份额。11月28日,个人养老金基金正式开售,公募基金行业迎来“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投资Y时代。这项业务让基金从狭义的基民走向了千家万户。

  在剔除2022年新成立基金后,2022年全年权益类基金平均收益率为-16.9%,其中有363只基金在此期间斩获正收益。剔除QDII、商品类基金后,共有45只基金(A/C分开计算)2022年收益超过10%,其中有10只基金的年内收益超过20%。

  动向

  新年伊始基金经理

  调研布局“春季躁动”

  新年伊始,一年一度的“春季躁动”行情吸引了基金经理的广泛关注。他们刚刚从过去一年的亏钱效应中缓了过来,便开启了调仓换股,布局“春季躁动”。据不完全统计,近一个月以来,机构调研上市公司600余次,其中不乏明星基金经理。例如,1月2日,国泰基金徐治彪、华夏基金周克平调研遥望科技;1月3日,广发基金吴远怡调研蒙泰高新;1月4日,红土创新基金陈若劲、诺德基金朱明睿、南方基金钟贇调研京新药业;1月5日,兴业基金李鑫、中欧基金王颖俐、华夏基金隋华震调研河钢资源。从基金经理的调研信息来看,通用设备、金属非金属新材料、机器人、化学制药、食品等行业调研热度位居前五。调研对象主要是百亿市值以下的小盘股,且大多数调研对象在近年来股价跌幅较大。

  北京一名基金经理对北青报记者表示,现在基本确定春季躁动已经开展中,元旦以来,从整体数据上看虽然指数普涨,内外资主力合力助涨确实振奋人心,但是两市成交并未明显放大,资金还是偏向权重、成分股,赚钱效应并未明显扩大,这都将影响春季躁动的高度。“一年之计在于春”,基金经理的密集调研也是为春季行情的展开做好侦察。

  展望

  疫情因素影响减少后

  经济复苏肯定是必然

  2022年的业绩冠军基金经理黄海表示,去年二季度,他们就用部分仓位对新能源行业进行了布局,主要是海上风电板块。去年四季度初,对白酒和银行两个板块进行了布局。展望2023年,黄海表示,随着经济基本面的筑底回升,布局范围也会更广。上游的资源品、地产产业链、化工、建材、消费、金融都是较好的布局方向。

  展望A股市场,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认为,上市公司业绩增速有望在2023年二、三季度触底回升,而目前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正处于快速下行阶段,2023年二季度有望企稳,在疫情管控放开及政策发力带动下,预计2023年市场风险偏好较去年将有很大改善。整体而言,其重点看好三大投资主线,包括受益于疫情防控政策优化的消费复苏、估值已回归合理水平的高景气成长板块以及地产相关产业链的修复机会。

  上海科创基金总裁杨斌表示,对2023年市场持有非常乐观的态度,但过程可能呈现螺旋式上升的趋势,2023年依然看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和数字化四大赛道。杨斌认为,疫情因素影响减少后,经济复苏肯定是个必然。再加上党的二十大为中国经济长远发展描绘了一个更加清晰的蓝图和方向,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非常明确地确定了2023年主基调,我们认为经济复苏在2023年也是非常清晰的,相信也必然会带来二级市场的反应。随着市场复苏,很多领域也会得到更多投资人的关注。

  本组文/本报记者 朱开云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去年产品数量破万只 基金经理密集调研备战春季行情

      基金经理密集调研备战春季行情   【去年产品数量破万只 今年“基”情依旧】  回顾2022年,A股市场充分演绎结构性震荡行情,三大指数出现不同程度下跌。其中,上证指数累计下跌15.13%,深证成指累计下跌25.85%,创业板指累计下跌29.37%。然而,即使惨淡的行情,也挡不住中国基金行业的蓬勃发展之势。2022...

    时间:01-09
  • 新年行情开启 基金经理全力备战

      张凌之 见习记者 赵若帆  步入2023年,部分知名基金经理调仓换股,积极备战新年行情。谢治宇、杜猛提前参与了苏文电能、天华超净的定增项目,朱少醒则选择减持重庆百货。  此外,知名基金经理也纷纷发表观点,展望2023年市场。在他们看来,2023年A股市场存在较大机遇,建议关注消费、新能源、半导体等板块的投资机会。  调仓换...

    时间:01-04
  • 绩优基金经理把脉2023 经济迎来转折 市场开启上升之旅

      王宇露 徐金忠  站在2023年的新起点,星石投资董事长、投资委员会主席江晖,上海合远私募基金创始合伙人、总经理管华雨,中庚基金副总经理、首席投资官丘栋荣,华宝基金基金经理刘自强,万家基金副总经理、投资总监黄海五位绩优基金经理共同展望新一年的投资机会。  他们认为,2023年,随着制约市场的因素发生重大变化,国内经济形...

    时间:01-03
  • 又一轮明星基金经理离职潮涌

      前两年基金行业大发展,明星基金经理受到投资者追捧。他们凭借出色业绩在市场上积累了超高号召力。今年市场波动加剧,一批顶流基金经理离职,出现一波“奔私潮”,也有不少加盟行业内其他基金公司。  “奔私潮”涌动,比如拥有15年投资经验、管理规模超600亿的董承非离开兴证全球,管理规模超700亿的林森离开易方达,周应波也离开中...

    时间:12-26
  • “全能选手”业绩全军覆没 基金经理“破圈”需谨慎

    管理基金产品同时横跨四五个行业赛道的“全能选手”,能否做好基金业绩?  在讲究个人能力圈的公募基金行业,基金经理所管产品通常与其研究员时代覆盖的一两个行业挂钩,以避免突破能力圈带来的业绩不适应。不过,证券时报记者注意到,国内部分基金公司出现罕见的现象:一位基金经理同时管理五种互不相关的行业主题基金,最终导致所管五大...

    时间:12-26
  • 年末频频调节“流量阀” 基金经理攻守兼备

      徐金忠 见习记者 王鹤静   部分主动权益类基金于近期频频实施限购,同时也有部分主动权益类基金开门迎客,恢复正常申购业务。业内人士表示,限购表现分化可能和基金经理对...

    时间:12-20
  • 588只基金净值逆市创新高 基金经理凭什么突出重围?

      证券时报记者 吴琦  2022年接近收官,哪些基金净值逆市攀升创下历史新高?  Wind数据显示,在1万只非货基金中,有588只基金的净值在本月创下历史新高,其中债券型基金339只、...

    时间:12-1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