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绩优基金经理把脉2023 经济迎来转折 市场开启上升之旅

2023-01-03 10:05:37

来源:中国证券报

  王宇露 徐金忠

  站在2023年的新起点,星石投资董事长、投资委员会主席江晖,上海合远私募基金创始合伙人、总经理管华雨,中庚基金副总经理、首席投资官丘栋荣,华宝基金基金经理刘自强,万家基金副总经理、投资总监黄海五位绩优基金经理共同展望新一年的投资机会。

  他们认为,2023年,随着制约市场的因素发生重大变化,国内经济形势企稳回升态势确立。新的一年将迎来转折,迎来回归,迎接上升;新一年的投资,需要敬畏市场,需要具备耐心,需要保持信心。

  经济有望筑底回升

  2022年的投资,一众基金经理都感叹“太不易”。

  “国内疫情反复、地产低迷、海外央行在历史性高通胀之下以最快速度加息,这些是压制A股走势的核心因素。”江晖表示。

  回顾2022年,丘栋荣认为,A股市场和港股市场整体呈现波动加剧、风险释放的基调。“从我们始终坚持的低估值价值投资策略的视角看,市场经历了从系统性投资机会与结构性机遇间的转换。因此有机会构建高性价比的投资组合,用以应对震荡市场下的波动及其他可能的风险。”

  展望2023年,大家看到了宏观经济基本面的转折和回归。

  管华雨表示,2023年疫情影响将消退,春节后生产生活大概率逐渐回归正常。在政策发力显效的推动下,经济有望筑底回升。当前房地产政策已经全面转向,“三支箭”陆续落地,在信贷、债券和股权上满足行业合理融资需求;保交楼、保民生稳步推进;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2023年地产需求侧支持政策值得期待。同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包括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车、养老服务等,消费支持政策呼之欲出。2022年1月至10月,居民储蓄多增超过4万亿元,蓄水池储备充分。消费场景逐步恢复和政策支持有望带来地产、消费企稳回升,有力带动经济复苏。

  从库存周期的角度来看,黄海预测,2023年二季度左右将是库存周期的底部。“从2021年二季度开始去库存,到2023年二季度左右应该会筑底,之后应该是一个向上的过程。”黄海表示,尽管这一过程会比较缓慢,但在稳增长政策发力之下,已经可以看到较为明显的市场信号。

  “展望2023年,中国经济将重振内需,我们判断2023年内外需景气互换,内需板块有望迎来价值回归。”江晖表示。

  市场具有吸引力

  经济转折将带来市场上升机会。

  “展望2023年,我们认为,制约市场的因素将发生重大变化,A股有望冲出阴霾,重启上升之旅。”管华雨说。

  “2023年的投资征程开启,尽管未来充满不确定性,但从低估值价值投资策略的角度,可以更加积极一些。基本面方面,相关政策优化,可以预见对中国经济复苏、国内需求产生积极影响。同时,跟经济复苏相关的行业,包括传统产业、房地产投资相关的产业链等优先级可能更高一些;在资源品上也更看好与中国需求相关的公司,比如基本金属等。相较于国外需求,我们更看好2023年中国需求以及中国经济的复苏。此外,美联储加息、利率水平回升以及全球通胀这些短期的压力可能已经见顶或在顶部附近,海外风险因素逐步缓和。”丘栋荣表示。

  管华雨认为,欧美加息步入尾声,2023年上半年欧美经济大概率步入衰退,加息进程有望结束。届时外部流动性和汇率约束消解,国内宏观政策自主性增强,发力空间进一步扩大。同时,目前市场的估值水平从中期看非常有吸引力。

  “传统行业股票有所反弹,其经营景气度将跟随经济复苏而回升,估值吸引力依然较强。新兴产业股票估值大幅度回落,虽然渗透率提升后未来行业增速将有所放缓,但依然处于高增长区间,技术突破和工艺创新也在不断涌现。科技创新、安全可控、绿色发展等产业一直是结构性政策坚定不移的支持重点,相关龙头公司全球竞争力日益突出,当前股价提供了良好的中期布局机会。”管华雨表示。

  管华雨表示,2023年A股的大背景是经济复苏,同时汇率、运费、大宗商品价格压力也已明显舒缓,驱动企业盈利能力回升,因此2023年的投资机会将显著扩大和丰富。与疫后复苏相关的大消费、房地产产业链,以及中期增长动力强劲的绿色经济、先进制造和安全发展相关产业是关注的重点。从全球视角看,由于经济周期和政策周期的不同步性,2023年中国经济很可能在主要国家中展现明显优势,中国资产有望得到国际资金青睐。

  丘栋荣重点提示了四大方面机会。一是能源、资源类公司及其下游产业;二是大盘价值股中的金融、地产等;三是中小盘成长股和价值股,需坚持三条标准,即需求增长、供给收缩、细分行业龙头,挖掘出真正的低估值小盘成长股和小盘价值股,比如医药制造、有色金属加工、电气设备与新能源、计算机、机械、化工、电子、轻工、汽车等;四是港股中代表中国传统经济基石的龙头企业,代表新兴力量的公司如科技、医药等创新型公司,这类公司在香港市场估值定价便宜、基本面风险低。

  经济企稳恢复的背景下,内需价值回归受到重点关注。展望2023年,江晖表示,在供需双重作用下,预计消费行业盈利弹性将显著加强。“供给端,消费行业供给出清逻辑持续强化,当前消费行业供给面已经好于以往任何时期。需求端,随着国内相关政策优化、稳增长政策发力,过去两年消费需求极度低迷的环境将结束。在供给大幅出清的加持下,一旦需求复苏迈过平衡点,小幅的需求增长都可能带来价格的快速上涨。”江晖表示。

  黄海认为,随着2023年经济基本面筑底回升,布局范围也会更广。“上游的资源品、地产产业链、化工、建材、消费、金融,这些都是较好的布局方向。”黄海表示,主要看好稳增长主线机会,特别是在供给端偏紧的一些行业。“我一直以绝对收益的眼光看待市场,会偏谨慎。一季度相对更关注煤炭、油气等资源股的配置机会。”

  保持耐心和信心

  新的一年,向好趋势明显,但是,基金经理们同样提醒,需要注意可能的风险,需要敬畏市场,保持耐心和信心。

  管华雨表示,最近几年市场遭遇的“黑天鹅”不断,2023年关注的国内主要风险依然是疫情,如果疫情多次反复冲击经济复苏进程,对市场无疑会造成负面影响。“放眼海外,欧美快速加息缩表,对美债稳定性、日元套利交易以及欧洲主权债务都可能带来意外风险,波及全球金融市场和实体经济。纵观历史,A股走势主要受国内经济和政策的牵引,相信A股恢复上升的态势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转折之年要有耐心和信心,不能急于翻身,也不能在低位丢掉仓位。从成长与价值之间的估值扭曲度来看,成长板块的调整尚未完全结束,2023年上半年估计仍是价值方向占优。受益于政策刺激的地产与地产链,受益于政策优化的消费和医药,受益于估值体系修复的大金融等均是较好的布局方向。如果市场能够持续企稳并重树信心,价值与成长之间的扭曲度修复到一个合理水平,市场大概率将会开始向偏成长的风格切换,高端制造或者其他成长赛道也会接力展现机会。”刘自强称。

  “未来是不可预测的,发生任何事情都有可能,我们需要做的是在投资目标范围之内正确地承担风险。”丘栋荣表示,“我们会继续秉持以下三个方面去践行低估值价值投资:从客观事实出发,到背后逻辑验证,再基于不确定性风险定价评估构建投资组合。”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天津海关签发首份出口印度尼西亚RCEP证书

      中新网天津1月3日电 (记者 王君妍)2023年1月2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对印度尼西亚正式生效。当日,天津圣泰纳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为他们出口印度尼西亚的一批收纳篮货物向天津海关所属南开海关申请了一份RCEP原产地证书。有了这份证书,企业货物在印尼通关可以享受“零”关税待遇。记者获悉,这份原产地证书也是天...

    时间:01-03
  • 2022年12月中国仓储指数为48.7% 行业运行态势有所恢复

      中新社北京1月3日电 (记者 阮煜琳)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3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12月份中国仓储指数为48.7%,受疫情影响,指数仍位于荣枯线以下,但较上月回升4.6个百分点,表明随着疫情防控政策调整,仓储行业运行有所恢复。  各分项指数中,新订单指数为50.9%,较上月上升10.1个百分点。分品种来看,煤炭、食品、农副产品、医药等品...

    时间:01-03
  • 南航新开上海至墨西哥货运航线 促进中墨两国贸易往来

      中新网上海1月3日电 (记者 殷立勤)1月2日16点30分,南方航空物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航物流)一架满载着90吨货物的B777货机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起飞,顺利抵达墨西哥国际机场,标志着南航物流正式开通墨西哥货运航线,这也是南航目前运营的唯一一条拉美货机航线。  “新航线的开辟,将进一步提升南航国际航空货运能力,促进中墨...

    时间:01-03
  • 哈尔滨机场2022年完成旅客吞吐量949万人次 跃居东北地区首位

      中新网哈尔滨1月3日电 (仇建)哈尔滨机场1月3日发布消息,截至2022年12月31日,哈尔滨机场共实现运输飞行起降81535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949万人次,完成货邮吞吐量9.65万吨,继2015-2020年之后,旅客吞吐量再次成为东北地区第一。  2022年,哈尔滨出现的多轮疫情致使哈尔滨机场客运业务受到严重冲击,哈尔滨机场客流持续低位运行,4月份,...

    时间:01-03
  • 年终盘点:东方雨虹2022年十大关键词

      中新网1月3日电 2022年被称为不平凡的一年。2022年,东方雨虹苦练“内功”,持续以奋斗为底色,通过智能化、数字化破局,加大跨界合作力度,实现协同发展,聚焦民生、环保,持续深化服务,用真挚、创新、勤奋,担负起企业使命,坚持履行社会责任,实现韧性生长。守护  智能化破局  全球供应链变革加速涌来,2022年东方雨虹不断加快数字化转...

    时间:01-03
  • 河南:取消和调整过热时期妨碍消费需求释放的限制性政策

      中新网1月3日电 据河南省政府网站消息,1月3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重点介绍河南省大力提振市场信心、促进经济稳定向好有关工作,并回答记者提问。  其中提出,稳住房地产投资。核心就是全面落实金融支持房地产16条政策措施,全力保交楼、稳预期、拓供给,着力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大对居民购房和房企合理...

    时间:01-03
  • 欧尚X7 PLUS树10万级家用SUV新标杆

      2022年,首批00后已进入职场,购车群体逐渐年轻化,造就如今沙场老将与强力新人同台竞技。那些凭借单一方面的领先的产品,已经无法在市场中站稳脚跟,用车场景也在悄然改变。年轻购车群体需要更多的产品乐趣,带给他们社交价值,彰显个性,车辆也从工具属性中解脱出来,被赋予标签,和个人品味以及生活捆绑在一起。10万元,正是大多数年轻购车...

    时间:01-03
  • 有上市证券公司公告实施再融资 证监会回应

      中新网1月3日电 据证监会网站1月3日消息,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就上市证券公司再融资行为答记者问。  问:近期,有上市证券公司公告实施再融资,请问证监会如何评价?  答:我们关注到有关上市证券公司再融资行为。我们一直倡导证券公司自身必须聚焦主责主业,树牢合规风控意识,坚持稳健经营,走资本节约型、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发挥好资本...

    时间:01-03
  • 国铁集团:2023年目标完成旅客发送量26.9亿人次

      中新网1月3日电 据“中国铁路”公众号1月3日消息,1月3日,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会议在北京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  会议提出,2023年铁路工作的主要目标是:铁路安全保持持续稳定;国家铁路完成旅客发送量26.9亿人次,同比增长67.6%;货物发送量39.7亿吨、同比增长1.8%;全面完成国家铁路投资任务,高质量推进川藏铁路等国家...

    时间:01-03
  • 爱心人寿引入第一大股东 合力打造“医康养保”连续服务产业链

      中新网1月3日电 2023年1月3日,中国银保监会北京监管局网站披露,同意批准爱心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增加注册资本金。  爱心人寿本次增发3.2亿股,全部由新增股东北京新里程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认购。增资后,爱心人寿注册资本金将由17亿元增加至20.2亿元,北京新里程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持有总股本的15.8416%,成为爱心人寿...

    时间:01-0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