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6块糖466元”,“1个橙128元”,“价格刺客”又来了?

2023-02-07 09:25:12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2月7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近日,“女子遇糖果刺客6块糖卖466元”“女子发现超市1个橙子卖128元”接连登上微博热搜。

  事件中,牛乳派、橙子动辄百元的价格让人们惊叹之余,也让“价格刺客”再次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

  “糖果刺客”、“水果刺客”接连出现

  “糖果刺客”源于媒体的一则报道:2月2日,蒋女士带儿子去重庆磁器口逛街路过一家糖果店,品尝后选了4块牛乳派让店家称重,店家表示先切再算,并建议蒋女士再选一块,可以送一块。等店家切完后称重,6块糖总价高达466块钱。在蒋女士表示“不要了”后,店家称,这个糖是现切现卖的,12.8元/50克,按克称重计费。

  蒋女士还表示,牛乳派的标价牌只看到12.8元,50克刚好被挡住了。

  为何6块糖会卖到466元?糖果店老板对此回应称,产品所用的原料很好,且景区门店租金高,所以成本较高。售价128元/斤,明码标价,顾客如果对价格有异议,少要一点也没关系。

  但这番说法并不能让网友接受:“卖切糕转行的?”“这妥妥的‘刺客’呀!”“他本来可以抢,但是他给了6块糖。”

网友部分评论截图。截图自微博。

  一些网友还分享了自己因商品“未按斤收费”、“价签遮挡”被坑的例子。

  “糖果刺客”一事还在发酵,“水果刺客”也登上热搜。

  据媒体报道,2月3日,黄女士来到江苏南京德基广场下面的一个超市,挑选水果的时候发现橙子和草莓售价128元一个,菠萝980元一个。

  对此,该超市工作人员称,所售商品上架价格均接受相关部门和超市监管,网传橙子并非进口,实为融安金桔。菠萝肉质为粉红色,属稀有种。

  融安某金桔种植合作社人员表示,融安金桔为当地特有种,种植户售价为30元左右,品种好的网上售价每斤约为60-70元。

  另据中新财经记者了解,2021年融安全县金桔面积20.72万亩,年产量19万吨,产值达25.7亿元。其中,融安金桔新品种脆蜜金桔田头收购价格每公斤达60元。

  近日,南京市玄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也向媒体表示,知悉此事,目前正在调查。

  “价格刺客”屡见不鲜,成舆情热点

  近年来,1049元一斤的挂绿荔枝、1600元一斤的话梅屡屡见诸报端,引发热议。

  对于此类现象,有网友称,“已经明码标价,又不存在强买强卖。”但也有网友表示,“明码标价不代表能随意定价。”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刘俊海告诉中新财经记者,明码定价并不是“挡箭牌”,定价时要考虑商品实际价值,不可随意定价,损害消费者公平交易权。

  刘俊海也表示,前述“6块糖卖466元”一事,若如顾客所讲,那存在人为误导消费者,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和公平交易权,涉嫌价格欺诈,除非商家能自证清白。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消协近日公布的2022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中,“‘价格刺客’有违明码标价诚信原则”话题的社会影响力居首位。

  中消协认为,这反映出消费者对一些价格虚高的“普通商品”的讽刺,也显示出消费者对现实生活中存在未明码标价、计量单位不统一、价签不规范等问题侵犯消费者权益的不满情绪。

视频:一个笔袋109元 一支笔35元 “文具刺客”你遇到过吗?来源:中国新闻网

  该如何杜绝“价格刺客”?

  2022年7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明码标价和禁止价格欺诈规定》开始施行。这项被称为“价格卫士”的规定要求,经营者应当以显著方式进行明码标价,明确标示价格所对应的商品或者服务。

  中消协认为,各地监管部门应当严格执法,把此规定真正落到实处,杜绝各类变相价格欺诈的“套路”,让消费者能够明明白白消费。商家应当恪守道德底线,遵守价格法规,严格规范明码标价行为,避免消费者花“冤枉钱”。

  “‘价格刺客’的治理既需要依靠道德自觉,也要靠法治手段。”刘俊海表示,首先企业要保持自律,胸怀对法律的信仰和对风险的敬畏。消费者也要“睁大眼睛看好钱袋子”,监管部门也需做好监管工作,用好用足法律赋予的监管权利,制裁商家不法的定价行为。(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6块糖466元”,“1个橙128元”,“价格刺客”又来了?

      中新网2月7日电(中新财经记者 谢艺观)近日,“女子遇糖果刺客6块糖卖466元”“女子发现超市1个橙子卖128元”接连登上微博热搜。  事件中,牛乳派、橙子动辄百元的价格让人们惊叹之余,也让“价格刺客”再次成为人们讨论的热点。  ...

    时间:02-07
  • 特稿:无罪之“罪”——西班牙记者起底西方媒体抹黑中国的套路

      新华社北京2月5日电 特稿:无罪之“罪”——西班牙记者起底西方媒体抹黑中国的套路  新华社记者赵晖  “西方主流媒体以及一些政府和政客每天都在恐吓我们:中国崛起对世界构成威胁,对西方尤甚。”西班牙资深记者哈维尔·加西亚在他的新书《中国:威胁还是希望》中写道。  加西亚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这纯属...

    时间:02-05
  • “用电视机看电视怎么这么费劲?”记者调查智能电视使用“套路”

      “用电视机看电视怎么这么费劲?”  记者调查智能电视使用“套路”  ● 智能电视机虽然增加了观看节目的可选择范围,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不少为人诟病的问题。从开关机广告到会员套娃式收费,从使用不方便、对老年人不友好到售后服务无法真正解决问题,智能电视机的一系列“套路”亟待改进  ● 网络电视付费收看的情况十分...

    时间:02-03
  • “用电视机看电视怎么这么费劲?”记者调查智能电视使用“套路”

      “用电视机看电视怎么这么费劲?”  记者调查智能电视使用“套路”  ● 智能电视机虽然增加了观看节目的可选择范围,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不少为人诟病的问题。从开关机广告到会员套娃式收费,从使用不方便、对老年人不友好到售后服务无法真正解决问题,智能电视机的一系列“套路”亟待改进  ● 网...

    时间:02-03
  • 施展“财技”被问询 *ST公司保壳“老套路”恐难奏效

      ST公司保壳的关键节点再次来临,2022年年报业绩预告已大致描绘出ST阵营过去一年的经营画像。部分*ST公司依靠各类“财技”,理论上存在“摘帽”预期。但细究来看,非经常性损益仍是不少*ST公司扭亏的主要原因,通过资产处置、债务重组等“老套路”突击保壳的现象频现。为此,监管机构迅速跟进盘根问底。专家表示,在监管高压态势下,非...

    时间:02-01
  • “价格刺客”有违诚信原则位居消费维权舆情首位

      昨天,中消协联合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共同梳理发布了“2022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  “价格刺客”有违明码标价诚信原则;“科技与狠活”折射消费者对食品非法添加的担忧;医疗美容风险与陷阱阻碍“求美”消费需求释放;预制菜产品品质及应用场景存在侵权隐患;主播售假问题暴露直播带货侵权乱象;“菜刀不能拍蒜”争议警示企业...

    时间:01-31
  • 中消协发布“2022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价格刺客”位居首位

      中新社北京1月30日电 (记者 刘亮)中国消费者协会(简称中消协)30日发布“2022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价格刺客”消费现象位居此次舆情热点榜首。  2023年新春伊始,中国消费者协会联合相关舆情机构,基于大数据与舆情社会影响力测算结果,梳理出“2022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这些舆情热点包括:  “价格刺客”有违...

    时间:01-30
  • 中消协披露2022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 “价格刺客”等上榜

      中新网1月30日电 (中新财经 谢艺观)30日,中消协发布“2022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分别是:“价格刺客”有违明码标价诚信原则;“科技与狠活”折射消费者对食品非法添加的担忧;医疗美容风险与陷阱阻碍“求美”消费需求释放;预制菜产品品质及应用场景存在侵权隐患;主播售假问题暴露直播带货侵权乱象;张...

    时间:01-30
  • 中消协披露2022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 “价格刺客”等上榜

      中新网1月30日电 (中新财经 谢艺观)30日,中消协发布“2022年十大消费维权舆情热点”,分别是:“价格刺客”有违明码标价诚信原则;“科技与狠活”折射消费者对食品非法添加的担忧;医疗美容风险与陷阱阻碍“求美”消费需求释放;预制菜产品品质及应用场景存在侵权隐患;主播售假问题暴露直播带货侵权乱象;张小泉“菜刀不能拍蒜”争议...

    时间:01-30
  • 收费名目五花八门,视频平台付费套路几时休?

      新岁伊始,又到了给视频会员续年费的时候。“买了几个平台的会员,一年得花费近千元。”这不是在夸张,而是当下很多人花费的真实写照。为了追剧、看综艺或动漫,消费者往往需要在多个平台充值会员。考虑到各个视频平台的优势内容不尽相同,人们对不同平台分开收费在情理之中,但如今就算在同一平台内,收费名目也开始变得五花八门。 ...

    时间:01-2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