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地方稳投资量质兼备 多渠道确保资金来源

2023-01-16 10:36:55

来源: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秦燕玲

  在扩大国内需求同时,各地积极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从近期各地出炉的投资目标来看,无论投资增速还是年内计划投资额度都有详细部署。投向上,基建领域仍是重点,同时,工业技改、产业项目成为多地部署稳投资的亮点。专家认为,在政策加力、产业转型升级紧迫性提升等多重因素作用下,新一轮产业投资周期有望开启。

  10省份锚定固投双位数增长

  各地“两会时间”已近尾声,据证券时报记者统计,截至发稿,31省份更新了今年的各项目标数据,22省份明确提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目标,其中,10省份锚定双位数增长,云南、重庆、宁夏、甘肃、新疆、海南6省份目标较去年有所调高。

  从各地已公布的年度计划投资额来看,至少5省份计划在年内完成万亿级投资。具体而言,河南表示要确保固定资产投资超过3万亿元;江西重大项目年度投资将在1.56万亿元左右;云南计划产业投资完成1万亿元;广东全年安排省重点建设项目1530个,年度计划投资1万亿元;浙江安排1000个左右重点大项目,完成年度投资1万亿元以上,带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6%以上。

  光大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此前指出,在今年的投资工作中,重大项目依然是核心抓手。除上述计划实现万亿级投资额省份,不少地区也明确表示要抓好重大项目。例如,贵州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新基建,滚动储备年度计划实施项目1.1万个,营造大抓项目、抓大项目的浓厚氛围;黑龙江将实施1000个省级重点项目;广西全年推进2500个左右重大项目。

  投资方向上,基础设施建设仍占有重要席位。重庆力争全年基建投资增速达到11%以上;新疆则明确将创新建立多元化基础设施投融资体系,推进交通、能源、水利、城建、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同时推进多个铁路、公路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开工建设。

  除此之外,工业技改投资以及产业项目投资成为多地今年突出强调的亮点。上海明确将推动一批引领性强、带动性大、示范性好的高能级产业项目落地;江西提出制造业基础再造行动计划,实施3000个左右工业企业技改项目;广东将支持9000家工业企业开展设备更新和技改,新推动7000家以上企业“小升规”,加快推进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安徽则将实施1200项亿元以上技改项目。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赵伟指出,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引下,产业政策和财政金融政策协同发力,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产业转型升级、补链强链等紧迫性提升。2023年,产业支持力度升级,稳增长续力下,政策“累积效应”或加速体现;同时留抵退税等政策对企业报表起到良好保护作用,在多重因素驱动下,或推动新一轮产业投资周期开启。

  钱从何处来?

  国家统计局原总经济师姚景源近日指出,关注制造业投资,在工业投资中重点进行技术改造、更新设备,要做好两件事:一是给企业加速折旧减免税费,鼓励更新设备、运用新技术;二是技术改造贴息,让有财政条件的地方利用补贴,鼓励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同时纳入金融机构,贷款银行出,利息政府贴,让银行敢放款,刺激企业更新设备的积极性。

  事实上,去年以来,高技术投资等增速加快,离不开各项金融政策的支持。截至去年11月底,前后两批共7399亿元金融工具支持的2700多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去年9月中旬,央行设立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专项支持金融机构以不高于3.2%的利率向制造业等设备更新改造提供贷款。

  近期多个部委召开2023年工作会议,高瑞东认为,从各部委对2023年的工作部署来看,一个共性趋势在于稳投资力度不减,包括政策性金融工具支持,进一步提高专项债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杠杆效用。

  例如,人民银行指出要多措并举降低市场主体融资成本,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重点基础设施和重大项目建设;银保监会明确要引导金融资源更多向中高端制造业聚集,围绕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重点领域,持续增加中长期贷款投放和保险资金投资。

  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等部门也表示,2023年将适量扩大专项债券资金投向领域和用作资本金范围,持续形成实物工作量和投资拉动力,推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项目加快建设,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

  目前新增专项债的发行已有所动作,据证券时报记者此前不完全统计,截至1月11日,就有13省份公布了今年一季度的发债计划,其中,拟发行的新增专项债规模为9775.431亿元。财信研究院副院长伍超明认为,今年财政前置发力已现端倪,包括2023年新增专项债在内的各项政策将保障一季度基建投资资金充足。

  从各地的最新部署来看,专项债券与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额度均是争取的重点。浙江表示要积极争取、用好国家政策,争取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占全国份额6%以上、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占全国份额8%以上;四川也表示要争取加大新增政府债券额度,用好专项债券作项目资本金政策。

  除此之外,持续激活民间投资,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也是各地在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部署稳投资的重要举措。湖北提出,要以公平竞争为导向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鼓励民营企业在湖北放心投资、放手发展;山东表示要采取快捷通道、“一对一”专班服务等方式,为外商来鲁投资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海南将实施国际大招商行动,引进落地一批外资标志性项目,推动今年实际使用外资增长10%。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广东树立“制造业当家”导向 探路中国式现代化

      中新网广州1月13日电 题:广东树立“制造业当家”导向 探路中国式现代化  中新网记者 程景伟  2022年广东经济总量预计达12.8万亿元,五年年均增长5%,连续34年居全国首位。面对超预期因素冲击,广东经济实力依然实现大步跨越,在这背后,制造业的支撑作用至关重要。  “工业经济顶住了冲击,展现出强大的产业韧性和发展实力。”...

    时间:01-13
  • 二十大报告学习笔记|中国式现代化篇

      编者按: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述了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等重大问题,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和实践路径。如何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的思想精髓与核心要义?央视网《天天学习》推出“二十大报告学习笔记”系列互动海报,为您“...

    时间:01-13
  •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

      【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纵观世界近现代发展史,现代化总是与民主相生相伴。现代化为民主提供物质、精神等基础保障,而民主则是现代化的目标和本质之一,民主政治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现代化的前进方向和实现状况。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这就...

    时间:01-13
  • 权威访谈·“强信心·抓落实”丨勇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访上海市市长龚正

      新华社上海1月12日电 题:勇当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访上海市市长龚正  新华社记者姜微、何欣荣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

    时间:01-12
  • 绿色金融工具助力新能源产业发展 专家建议创新产品种类满足融资需求

      记者 邢 萌  见习记者 田 鹏  据1月8日发布的《中国能源经济指数变化趋势》显示,2022年中国能源经济稳步回升;2023年宏观经济和能源经济走势向好,新能源与能源集成行业将迎来新的发展。  在此背景下,新能源产业发展对金融支持的需求愈加强烈。多位受访的专家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绿色金融工具可实现直接融资与间接融...

    时间:01-10
  • 2023年第二十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与文化新辉煌”

      中新网北京1月9日电 (记者 应妮)第二十届中国文化产业新年论坛7日开幕,本届新年论坛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与文化新辉煌”核心主旨。  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孙庆伟表示,以中国式现代化铸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在于每一位中国人的文化自觉,更在于每一位文化从业者的行动与担当。中国文化...

    时间:01-09
  • 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云南篇章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使党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最关键的是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我们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

    时间:01-09
  • 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本质要求的深刻内涵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一重要论述内涵丰富、意义深远,是指引全国各族人民迈向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

    时间:01-06
  • 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稳投资 2700多个项目全部开工建设

      央视网消息: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要通过政府投资和政策激励有效带动全社会投资。  记者从国家发展改革委了解到,如今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支持的2700多个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一个个热火朝天的工程成为我国稳增长的重要抓手。  在贵州,总投资近170亿元的东数西算贵安新区算力产业集群配套项目开...

    时间:01-06
  •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求是》杂志评论员  党的二十大鲜明提出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发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员令。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宣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

    时间:01-0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