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国内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023-01-02 10:28:33

来源:求是网

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求是》杂志评论员

  党的二十大鲜明提出新时代新征程党的使命任务,发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动员令。习近平总书记郑重宣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在新征程上,必须全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锚定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使命任务,按照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坚定信心、锐意进取,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大道

  筑铁路、铺公路、建大港,连通大江南北、内陆边疆……100多年前,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设想着中国现代化景象。如今,高铁飞驰,公路密布,“神舟”问天,“嫦娥”落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日……中国的现代化程度远不是孙中山先生当年能够设想的。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是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开创和形成的。近代以来,历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苦苦探索民族复兴的现代化之路,但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前,都没有取得成功。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孜孜以求,带领人民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提出努力把我国逐步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目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论断,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站在新的更高的历史起点上,对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排,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境界。

  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我国仅用几十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

  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

  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我们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

  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式现代化扎根中国大地,切合中国实际,这条道路不仅走得对、走得通,而且走得稳、走得好。在新征程上,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定能够不断创造新的发展奇迹,为发展自身和造福世界作出新的更大贡献。202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法国总统马克龙时,马克龙表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模式令人钦佩。

  深刻领会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和本质要求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作出的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属性,为我们走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之路提供了科学指导。

  一切成功发展振兴的民族,都是找到了适合自己实际的道路的民族。现代化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期待和目标,但每个国家都应结合自身实际作出路径选择。党的二十大报告概括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即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对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的超越,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丰富和发展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要遵循现代化的一般规律,更要切实把握好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我国14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这将是人类发展史上前所未有的大事,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要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要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促进物的全面丰富和人的全面发展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无止境地向自然索取甚至破坏自然必然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自然和生态环境,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我们要深刻认识到,我国不走一些国家通过战争、殖民、掠夺等方式实现现代化的老路,那种损人利己、充满血腥罪恶的老路给广大发展中国家人民带来深重苦难。要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归根结底,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为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现代化;而不是资本主义现代化、为少数人谋利益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怎么走?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这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些要求,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涵盖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奋斗目标,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和世界贡献。这些要求,是党深刻总结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对我国这样一个东方大国如何加快实现现代化在认识上不断深入、战略上不断完善、实践上不断丰富而形成的思想理论结晶。这些要求,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遵循,我们必须深刻领会、系统把握,并贯彻落实到各项工作中。

  必须牢牢把握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原则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长期实践探索的成果,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惟其艰巨,所以伟大;惟其艰巨,更显荣光。”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的一席话催人奋进。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5条重大原则,即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发扬斗争精神。

  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方向。

  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大踏步赶上时代、引领时代发展的康庄大道。要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要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要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

  我们必须牢牢把握,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党和人民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要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志气、骨气、底气,不信邪、不怕鬼、不怕压,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前进道路上必须牢牢把握的5条重大原则,是在全面总结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实践经验、深刻把握我国发展新的历史特点、统筹考虑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发展目标的基础上提出来的,内涵丰富、意义重大,我们要深入学习、全面领悟、整体把握,不折不扣贯彻落实。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基础上,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进行宏观展望,进一步明确了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强调“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报告强调未来5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并提出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安全、国防、外交等方面的主要目标任务。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就要深刻理解党的二十大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作出的战略部署,紧密联系我国发展面临的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深刻认识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各项目标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增强贯彻落实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今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我国经济恢复的基础尚不牢固,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仍然较大,外部环境动荡不安,给我国经济带来的影响加深。但要看到,我国经济韧性强、潜力大、活力足,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各项政策效果持续显现,今年经济运行有望总体回升,要坚定做好经济工作的信心。

  “什么时候没有困难?一个一个过,年年过、年年好,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都是这样。爬坡过坎,关键是提振信心。”在2022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意味深长地说,“我们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优势,有超大规模市场的需求优势,有产业体系配套完善的供给优势,有勤劳智慧的广大劳动者和企业家等人力优势,只要把各方面的优势和活力真正激发出来,就能够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激烈的国际市场竞争和大国战略博弈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了做好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和政策举措,为我们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

  “党的二十大制定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描绘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让我们踏上新征程,向着新的奋斗目标,出发!”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世界客都”梅州文博会上推广客家文化

      中新社深圳1月2日电 (记者 王坚)第十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下称“文博会”)于2日下午落幕。文博会期间,广东梅州以“梅州——致力打造全球客家文化传播推广中心”为主题,打造了展示世界客都文创活力的梅州展馆,并带来多项作品在文博会“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大赛”评选中获2金1银4...

    时间:01-02
  • 新华时评: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新华社北京1月2日电 题: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新华社记者谢彬彬  在新年钟声敲响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2023年新年贺词,回顾中国过去一年取得的成就,发出“让明天的中国更美好”的强音。从贺词中,世界听到中国吹响奋进新征程的激昂号角,感受到中国拥抱世界的真挚情怀和...

    时间:01-02
  • 应急管理部:元旦假期全国安全形势总体平稳

      新华社北京1月2日电 记者2日从应急管理部获悉,截至当日20时,元旦假期全国安全形势总体平稳,未发生重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和自然灾害。  假期期间,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在重点区域、重点林区、重要场所设置执勤点2600余个,共接警出动1.1万余次,出动消防救援人员14.5万余人次,营救疏散群众1600余人;国...

    时间:01-02
  • 漳州台联会长:活化涉台文物 唤醒迁台共同记忆

      中新社漳州1月2日电 (记者 张金川)“在当前两岸关系背景下,我们不能让涉台历史静默、黯然,应该讲好漳台故事。”福建漳州市台湾同胞联谊会会长方丽云2日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应让涉台资源充分活化,唤醒台湾同胞特别是台湾青少年的根脉意识、祖地意识。  当天上午,漳州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开...

    时间:01-02
  • 开局迈出新步伐——2023年开年推动高质量发展一线观察

      新华社北京1月2日电 题:开局迈出新步伐——2023年开年推动高质量发展一线观察  新华社记者  告别2022,迎来2023。  过去一年,经历重重考验,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势头不减。展望未来,中国经济“稳”的基调更明确,“进”的要求更积极,高质量发展的步伐更加笃定。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

    时间:01-02
  • 南京大屠杀在册在世幸存者仅剩49人

      中新社南京1月2日电 (记者 杨颜慈)中新社记者2日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获悉,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马庭禄于当日凌晨离世,终年89岁。截至目前,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登记在册在世的幸存者仅剩49人。  马庭禄生于1934年3月,祖籍南京。1937年日军侵占南京时,他家住在七家湾大辉复巷。由...

    时间:01-02
  • 在书香中穿越寒冬,拥抱新年的曙光

      不知有多少青年朋友和我一样,每年都会守候在书桌前,倒数着新年的秒数,整理着过往一年的记忆,等待着时针指向零点的那一刻。  这是专属于新年的仪式感。在流淌的时光中,就连等待也变得温柔。在跨年夜,你都在等待什么呢?或许和我一样,等待着与家人团聚,与所爱之人深情相拥;等待着友人来自远方的问候,期待着...

    时间:01-02
  • 荔枝网评:起步即冲刺,让明天的中国更美好

      【地评线】荔枝网评:起步即冲刺,让明天的中国更美好  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了二〇二三年新年贺词。“大家再加把劲,坚持就是胜利,团结就是胜利。”“我们要一往无前、顽强拼搏,让明天的中国更美好。”情真意切、温暖人心,铿锵有力、催人奋进的话语,激励着我们团结...

    时间:01-02
  • 秦平:在顽强拼搏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更大奇迹

      【地评线】秦平:在顽强拼搏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更大奇迹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只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气、滴水穿石的毅力,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积跬步以至千里,就一定能够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我们要一往无前、顽强拼搏,让明天的中国更美好。”习近平主席近日发表的新年贺词饱含深情、...

    时间:01-0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