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监管拟出台新规 养老险公司回归“养老”定位

2023-01-06 11:15:59

来源: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刘敬元

  曾经被称为保险业“超级牌照”的养老保险公司,即将迎来属于自己的首个专门监管办法,发展方向也得以明晰。

  证券时报记者昨日核实获悉,《养老保险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下称“《暂行办法》”)正在业内征求意见。《暂行办法》意见稿进一步明确,养老险公司要聚焦养老主业。

  重塑养老险公司定位

  国内现有10家养老险公司,虽然家数不多,但却很有“故事”,也很有自己的独特性。

  从成立时间来说,养老险公司群体形成的时间跨度较大。最早成立的平安养老、太平养老,均成立于2004年,而最新成立的国民养老“开门”还不到一年。因此,虽然都名为养老险公司,但各养老险公司成立的时代背景不同,业务机遇不同,也形成了不同的业务模式。

  特别是前几年,随着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政策推进,养老保险公司陆续迎来一些政策红利和业务机遇。一些养老保险公司既能做保险业务,也能做年金管理类业务,还能做保险资管业务,更有近于短期理财特性的养老保障管理产品业务,堪称具有了“超级牌照”。不过,这也给养老保险公司这类机构的定位带来了一定的模糊性,难免有跑偏质疑。

  自2021年开始,银保监会开始“重塑”养老险公司业务,发布的《关于规范和促进养老保险机构发展的通知》要求养老保险机构应定位为专业化养老金融机构,进一步突出养老特点,清理压降养老特点不明显的业务,终止或剥离与养老无关的保险资管业务。

  银保监会最新出台的《养老保险公司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再度明确,养老保险公司应当走专业化发展道路,积极参与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聚焦养老主业,创新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需求。

  《暂行办法》规定,养老保险公司应当主要经营与养老相关的业务,包括养老年金保险、商业养老金、养老基金管理等,原则上不得经营保险资产管理业务。

  考核养老业务权重

  具体来说,《暂行办法》意见稿规定,养老保险公司可以申请经营以下部分或全部类型业务:(一)年金保险、人寿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伤害保险;(二)商业养老金;(三)养老基金管理;(四)保险资金运用;(五)银保监会批准的与养老保险相关的其他业务。

  同时,业务有资本分级要求。即养老险公司经营前三项业务中两项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10亿元;同时经营前三项业务的,注册资本不得低于30亿元。

  据证券时报记者梳理,目前10家养老险公司中,除恒安标准养老注册资本为2亿元,其他9家的注册资本都达到了30亿元以上。

  另外,养老保险公司经营保险业务、商业养老金业务等,应当符合相关监管规定,计提相应的责任准备金,并进行偿付能力评估。

  养老险公司可以经营的上述业务中,年金业务、人寿保险等业务与寿险公司的业务有一定重合,如何突出养老险公司的特性?《暂行办法》意见稿从业务结构和考核机制上做了考虑。比如,养老保险公司应当建立健全以服务养老主业为导向的长期绩效考核机制。养老年金保险、商业养老金、养老基金管理等业务在绩效考核中的权重合计占比不得低于70%,上述业务的投资管理考核期限不得短于3年。

  与此同时,养老保险公司经营的意外伤害保险、医疗保险、疾病保险等不具有明显养老属性的保险业务,其合计保费规模不得超过开展保险业务总保费规模的40%。

  国寿养老某资深人士向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养老保险公司牌照中带有“养老”,理应服务于社会养老需求。监管部门引导养老险公司开展养老特性业务,强调不同于寿险公司风险保障的差异化定位,实现由专业养老机构做养老这一市场,思路很清晰,很有现实必要性。

  养老基金管理风险隔离

  此次意见稿规定的养老保险公司可以开展的业务中,有一类是国寿养老、长江养老、平安养老、人保养老、新华养老、泰康养老等多家养老险公司已不同程度开展的业务,即养老基金管理业务。

  所谓养老基金,是指养老保险公司接受委托管理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企业(职业)年金基金等养老资金。据某养老险公司人士表示,目前的养老基金管理,即第一支柱基本养老、第二支柱企业和职业年金基金管理业务,需要人社部批复资质。

  《暂行办法》意见稿规定,养老保险公司申请养老基金管理业务相关资格,应事先取得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书面同意,并满足一定条件,包括注册资本、业务结构等符合要求;经营稳健,内部控制和风险隔离制度健全;近3年内没有受到金融监管部门重大行政处罚;没有因存在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处于整改期间,或者因存在涉嫌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正在接受金融监管部门调查。

  同时,《暂行办法》意见稿还对风险隔离作出规定。养老保险公司负责养老基金管理业务的销售、投资、风险管理、法律合规等人员原则上不得与其他类型业务的相关人员相互兼任。养老保险公司可以通过设立事业部等方式,将养老基金管理业务的机构、人员、经营管理等与其他类型业务有效隔离。除总经理外,负责养老基金管理业务投资管理的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同时负责保险资金投资管理。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北京打击“刷单炒信”、大数据“杀熟”等不正当竞争违法行为

      中新网北京1月6日电 (记者 杜燕)大数据“杀熟”、“刷单炒信”、“口碑营销”……2022年,北京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办反不正当竞争案件241件,罚没款2942.58万元,向市场监管总局报送反不正当竞争领域典型案件7件。  今天,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表示,为持续优化北京营商环境、维护公平有序市场秩序、保护创新促进发展,北京市市场监督管...

    时间:01-06
  • 民航局:2023年力争总体恢复至疫情前75%左右水平

      中新网1月6日电(中新财经 葛成)中新财经1月6日从中国民航局获悉,2023年,民航将按照安全第一、市场主导、保障先行的原则,在做好运行保障能力评估的基础上,把握好行业恢复发展的节奏。力争完成运输总周转量976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4.6亿人次,货邮运输量617万吨,总体恢复至疫情前75%左右水平,力争实现盈亏平衡。(完)搜索复制...

    时间:01-06
  • 2022年深圳二手房成交创12年新低,全市推广“带押过户”

      作者:张慧敏  为了提高深圳市二手房交易效率和便利度,降低二手房交易成本,1月5日下午,深圳市住建局联合多部门发布了《深圳市推广二手房“带押过户”模式的工作方案》(下称“《方案》”)。探索推广二手房“带押过户”模式。这是继2022年9月深圳市坪山区完成深圳市首例“公证提存+带押过户”的之后,深圳官方再次发声。  该...

    时间:01-06
  • 逾110家公司披露年报业绩预告,电子及设备行业表现较好

      作者:魏中原   A股2022年年报披露拉开大幕,“绩优好学生”习惯于早早发布全年业绩预告。目前沪深两市已有百余家企业发布了2022年年度业绩预告。  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6日午盘,已有111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了2022年年度业绩预告。合计预喜公司数量为78家,业绩预喜率为70%。  当前,春季躁动行情逐渐开启,外资大幅买入显示出...

    时间:01-06
  • 春运广东旅客发送量预计约1.06亿人次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李妍 通讯员粤交综)2023年春运从1月7日开始,至2月15日结束,共40天。明天,春运即将开启,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从2023年广东春运电视电话会议获悉,今年春运期间,广东将加大运力投入,优化运输衔接,打造平安、健康、便捷、舒畅春运,预计全省旅客发送量约1.06亿人次,同比增长7.42%。  今年春运广东高速公路  日...

    时间:01-06
  • 今年广州拟安排重大项目1722个 预计总投资超6.5万亿元

      高质量发展  广州挑大梁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广州马不停蹄谋发展。1月5日,广州市召开“抢机遇 拼经济 抓发展”主题发布之广州市一季度重大项目新闻发布会,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广州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广州市商务局及广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广州市一季度重大项目的相关工作情况。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

    时间:01-06
  • 烟火气回来了,共享充电宝被渠道“绑架”后能否改变高收费?

      随着消费复苏,共享充电宝也将逐渐“回血”。北京朝阳区一餐饮商家告诉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之前疫情影响堂食,外卖比例比较高,共享充电宝使用比较少,如今堂食客流变多了,使用共享充电宝服务的人也变多了。”  不过“高价充电宝”是2022年不少人热议的话题,共享充电宝在方便人们的同时,收费高也让其备受争议。不过,产品收费虽高...

    时间:01-06
  • 安徽合肥逐梦“星辰大海” 开启遥感数据服务主动时代

      中新网合肥1月6日电(储玮玮)“合肥将充分发挥在改革创新、人才资源、科技创新、产业培育、金融资本、场景应用等优势,加快空天信息产业化步伐,培育形成‘卫星星座+产业基金+产业基地’的良好产业生态,全力塑造产业新地标、打造‘中国星城’。”安徽省合肥市市委常委袁飞5日说。  当天,星图地球今日影像在安徽合肥正式发布,...

    时间:01-06
  • BCI Group获得山西100MW光伏发电指标 超级能源综合体核心业务持续落地

      中新网1月6日电 日前,山西省2022年竞争性配置风电、光伏发电项目评审结果公示完毕,本次评审共确定风电、光伏项目132个,规模合计1418万千瓦。BCI Group天镇秦云100MW光伏发电项目成功入选。BCI Group获得山西100MW光伏发电指标  天镇秦云100MW光伏发电项目建成投产后,可为属地数字经济转型发展和源网荷储一体化建设提供每...

    时间:01-06
  • 2022年全球制造业PMI均值为51.8% 呈现波动下行趋势

      中新网1月6日电 题:2022年全球制造业PMI均值为51.8% 呈现波动下行趋势  中新财经记者 阮煜琳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制造业PMI均值为51.8%,较2021年均值下降4.3个百分点。从全年看,在疫情、通胀以及地缘政治冲突的影响下,全球制造业需求收缩压力持续加大,全球制造业呈现波动下行趋势。  从...

    时间:01-0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