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安徽合肥逐梦“星辰大海” 开启遥感数据服务主动时代

2023-01-06 14:11:38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合肥1月6日电(储玮玮)“合肥将充分发挥在改革创新、人才资源、科技创新、产业培育、金融资本、场景应用等优势,加快空天信息产业化步伐,培育形成‘卫星星座+产业基金+产业基地’的良好产业生态,全力塑造产业新地标、打造‘中国星城’。”安徽省合肥市市委常委袁飞5日说。

  当天,星图地球今日影像在安徽合肥正式发布,袁飞现场致辞。

  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越来越多的“中国星”闪耀太空。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在轨运行应用卫星数量超过700颗,“高分天眼”形成全天时全天候对地观测能力,遥感数据获取能力大大提升,在生态监测、智慧农林、城市治理、应急管理等领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星图地球建立的初衷就是让遥感卫星的能力真正触达C端。”中科星图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胡煜表示,遥感数据正在成为新时代空天信息基础设施,不仅是卫星遥感数据,也是通过超级计算能力、平台能力,让遥感数据作为知识和结果,去触达和服务大众,拓展遥感卫星的下游应用场景。

  据了解,星图地球今日影像通过汇聚多源遥感数据资源,构建共生、共创、共享的多方共赢的空天信息应用生态圈,形成统一的信息推送和在线交易平台,通过订阅推送、即查即用、场景定制等服务模式,为用户提供即时、丰富、便捷的遥感数据信息服务。“在地球上任意给我一个点,24小时内的影像,24小时内送达。”胡煜说。

  现场,中国遥感应用协会秘书长卫征还带来《遥感应用市场化突破与空间信息产业发展》线上专题报告。报告指出,全球空间信息产业市场前景广阔,要创新发展泛在的规模化卫星遥感产业,基于“数字化/智能化通用终端+通用网络条件”为用户提供“一站式+傻瓜式+高商业价值”的数据增值服务。

  据悉,合肥目前已经汇聚空天信息产业关联企业和单位近60家,其中科研院所及创新平台10家,覆盖产业链上游卫星制造、中游卫星运营和地面设备、下游数据应用方面,形成基于空天数据的应用生态,拥有深空探测实验室、北斗导航技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国家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安徽数据与应用中心等创新平台和巢湖一号、墨子一号等星座基础。(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地球已被太空垃圾包裹 美国“机遇号”成为了火星上最大的废铁

    航天领域的不断发展,人类逐渐拥有了先进的航天技术,能够发射探测器、星球车前往地球之外的星球开展探索与研究。但在探索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不好的影响,例如火星已经成为了“垃圾堆”。目前,人类将航天探索的目光聚焦于火星,希望能够在火星建立基地,或者充分利用和挖掘火星的资源,实现最大...

    时间:01-05
  • 地球已被太空垃圾包裹,航天任务受到影响 漫天垃圾还需分类处理

      虽然人类已经可以对部分太空垃圾进行有效的编目管理,但对于如何批量处理太空垃圾,目前仍然缺乏直接高效的办法。专家认为,要区分太空垃圾所处的轨道高低和体积大小,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手段进行处理。  ◎实习记者 都 芃  不久前,一大块俄罗斯太空垃圾靠近国际空间站,导致国际空间站不得不进行机动规避,这也导致了宇航员原本...

    时间:01-03
  • 长春一大批卫星相关企业迅速崛起 形成航天信息产业集群

      北国春城长春一大批卫星相关企业迅速崛起,形成航天信息产业集群  【“走进‘专精特新’”系列报道③】筑梦浩瀚九天,老工业基地走来“专精特新”新军   阅读提示  近年来,吉林长春一大批与卫星有关的企业迅速崛起。它们立足“专精特新”,上下衔接、资源互补,携手筑梦浩瀚九天,构成航天信息产业集群,为老工业基地转型升级...

    时间:12-29
  • 长春一大批卫星相关企业迅速崛起 形成航天信息产业集群

      北国春城长春一大批卫星相关企业迅速崛起,形成航天信息产业集群  【“走进‘专精特新’”系列报道③】筑梦浩瀚九天,老工业基地走来“专精特新”新军  阅读提示  近年来,吉林长春一大批与卫星有关的企业迅速崛起。它们立足“专精特新”,上下衔接、资源互补,携手筑梦浩瀚九天,构成航天信息产业集...

    时间:12-29
  • 加强国际合作,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国际论坛)

      日前,《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通过“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简称“框架”),为今后直至2030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擘画新蓝图。作为大会主席国,中国为会议取得积极成果充分发挥引领和推动作用,得到国际...

    时间:12-25
  • 明年我国将首次牵头主办遥感数据融合大赛

      中新网北京12月22日电 (记者 郭超凯)记者22日获悉,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牵头,联合中科星图股份有限公司、中科星图数字地球合肥有限公司与德国慕尼黑联邦国防军大学近日共同申请、并成功获得遥感数据融合大赛(Data Fusion Contest, DFC)2023年度赛事的举办权。  本届赛事是DFC大赛自200...

    时间:12-22
  • “人造太阳”照亮地球还要多久?

      【深瞳工作室出品】  采 写:本报记者 操秀英  策 划:陈 瑜  随着核聚变研究的不断深入,我国很多相关技术获得突破。在科技创新越来越需要协同作战的今天,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更有耐力、能长期投入的“国家队”和更灵活、试错成本更低的民营企业发挥各自优势,密切合作,推动形成良好创新生态。  核聚变领域又获重要突破...

    时间:12-22
  • 星空有约丨小熊座流星雨光临地球,2022年流星雨落幕

      新华社天津12月21日电(记者周润健)天文科普专家介绍,2022年最后一场流星雨——小熊座流星雨将于本月23日迎来极大,极大时每小时天顶流量(ZHR)为10,平均每6分钟一滴“雨”。   这个流星雨因为辐射点接近小熊座的β星(我国古代称北极二或帝星)而得名。作为辐射点赤纬最高的流星群,小熊座流星雨是一场每年固定发生的小流星雨,同时...

    时间:12-21
  • 俄“联盟MS-22”号飞船或将无人驾驶模式返回地球

    原标题:俄罗斯“联盟MS-22”号飞船或将以无人驾驶模式返回地球当地时间12月20日,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总经理鲍里索夫表示,如果情况需要,俄罗斯“联盟MS-23”号飞...

    时间:12-21
  • 俄“联盟MS-22”号飞船或将无人驾驶模式返回地球

    原标题:俄罗斯“联盟MS-22”号飞船或将以无人驾驶模式返回地球当地时间12月20日,俄罗斯国家航天集团公司总经理鲍里索夫表示,如果情况需要,俄罗斯“联盟MS-23”号飞...

    时间:12-21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