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地球已被太空垃圾包裹,航天任务受到影响 漫天垃圾还需分类处理

2023-01-03 15:53:24

来源:科技日报

  虽然人类已经可以对部分太空垃圾进行有效的编目管理,但对于如何批量处理太空垃圾,目前仍然缺乏直接高效的办法。专家认为,要区分太空垃圾所处的轨道高低和体积大小,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手段进行处理。

  ◎实习记者 都 芃

  不久前,一大块俄罗斯太空垃圾靠近国际空间站,导致国际空间站不得不进行机动规避,这也导致了宇航员原本预定的太空行走计划被迫中断。而这种事件并非个例。2022年12月15日,俄罗斯“联盟MS-22”号飞船发生泄漏事件,经检测发现该飞船存在一个0.8毫米的洞,可能是由微陨石或小块太空垃圾造成的。

  近地轨道空间虽然广阔,但除了卫星以及飞行器外,其实早已遍布大大小小的太空垃圾,拥挤不堪。随着人类航天发射活动密集进行,有可能会对航天任务造成损害的太空垃圾治理问题再次引发广泛关注。

  微小的太空垃圾碎片数量可能上亿

  如果能够给地球拍个全景图片,并将地球空间轨道上目前能够被监测到的空间碎片以及失效卫星等太空垃圾全部标记出来,我们将会看到一幅非常震撼的画面:地球已经被密密麻麻的太空垃圾包裹。

  在这些太空垃圾中,既有小到需要以毫米计算的碎片,如航天器外部因强烈的紫外线照射而脱落的油漆碎片等;也有长数米、重数吨的大型物体,如失效卫星、太阳能电池板等。

  在太空垃圾的数量分布上,存在着体积越小、数量越多的规律。由于不同机构的统计方法并不一致,国际航天界对于空间轨道中存在的太空垃圾总量尚无准确定论。但大致可以确定,目前空间轨道中直径在10厘米以上的太空垃圾不少于2万个,直径在1厘米以上、10厘米以下的太空垃圾则有数十万个,直径小于1厘米的则可能达到上亿个。

  数量如此庞大的太空垃圾是有人故意乱扔的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虽然国际空间站曾多次丢弃过氨罐、相机脚架等,甚至还于2021年扔出过一块重约2.5吨的旧太阳能电池板,但这些物体在短暂绕地球旋转后便会落入地球大气,并在大气中燃烧殆尽,因此并不会成为长期在轨的太空垃圾。

  国际宇航联空间运输委员会副主席杨宇光告诉科技日报记者,事实上,除了少数因达到使用寿命或因为故障而失效的卫星等航天器外,大多数太空垃圾,尤其是数量巨大但体积微小的碎片垃圾,主要是由失效航天器解体或太空垃圾之间碰撞造成的。“失效航天器、大碎片解体或碰撞后会形成大量小碎片,小碎片之间还可能会继续发生碰撞,产生数量更多、体积更小的碎片。”杨宇光说,于是在一次次解体或碰撞中,大量太空垃圾被制造出来。

  除了体积和数量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太空垃圾在轨道分布上也有一定规律。杨宇光表示,轨道高度在500—1000公里的区域是太空垃圾的“重灾区”,“首先这个范围内过去存在着大量卫星,互相之间发生碰撞的可能性较大。其次是这一范围内大气十分稀薄,物体绕地球旋转的速度下降缓慢,因此在短时间内很难脱离原轨道,坠入大气。”而在轨道高度300—400公里区域,虽然也曾发射有大量卫星,但该区域内大气密度较高,太空垃圾会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受大气阻力影响降低高度,最后落入大气中烧毁。

  将太空垃圾登记在册进行追踪管理

  虽然太空垃圾已经将地球团团围住,但杨宇光告诉记者,目前国际上已经能够对大多数具有较大威胁的太空垃圾进行追踪编目,监测其运行轨迹,从而在航天活动中对其进行合理规避。

  杨宇光介绍道,目前追踪监测太空垃圾的手段主要有两种,分别为雷达观测和光电观测。雷达观测的原理是地面向天上发射无线电波,空间轨道中无论是正常工作的卫星还是太空垃圾,都会将无线电波反射回地面。地面雷达站接收到空间物体反射回的无线电波后,对其进行分析处理,便可实现对太空垃圾的发现、编目,以及对其位置、速度等运行信息的监测。

  区别于传统的有源雷达,不久前,澳大利亚媒体报道了一种监测太空垃圾的新方法,利用的却是无源雷达。无源雷达自身不需要发射机来发射电磁波,主要依靠接收他源反射的微波能量来对目标进行探测,通常拥有更高的灵敏度。由于地球上每时每刻都在向太空中发射大量无线电波,其中一部分便会被太空垃圾反射回地面,进而被无源雷达接收到,实现对太空垃圾的监测。杨宇光表示,该方法理论上或许可行,但实际应用效果如何仍需进一步了解观察。

  除了雷达观测,常见的监测太空垃圾的方法还有光电观测。该手段主要利用光电望远镜观测空间轨道中的物体,主要设备有大视场空间碎片光电望远镜等,但通常其只能在物体反射太阳光的情况下才可实现观测。杨宇光表示,不管是哪种观测方法,目前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尤其是对于微小太空垃圾的监测仍有较大瓶颈。他进一步介绍道:“目前人类已经能够实现对位于较低轨道的、直径在1厘米以上,位于较高轨道的、直径在10厘米以上的空间物体进行追踪。但目前都是物体越大越容易监测,而太空垃圾则是体积越小的反而数量越多。”

  成本问题制约太空垃圾治理

  看得见,但不一定“摸”得着。虽然人类已经可以对部分太空垃圾进行有效的编目管理,但对于如何批量处理这些太空垃圾,目前仍然缺乏直接高效的办法。杨宇光表示,直接捕获太空垃圾进行收集处理,当然是人们能够想到的最简单且直接的办法,但却也是成本最高的办法之一。“太空垃圾都处在不同轨道上,如果要靠近它们就需要不断变轨,变轨就需要消耗推进剂,成本太高。因此这种办法无法用于批量处理太空垃圾。”

  杨宇光给出了他认为未来处理太空垃圾可能行之有效的办法,首先要区分太空垃圾所处的轨道高低和体积大小,有针对性地采取不同手段。由于空间物体绕地球运行的轨道高度与其环绕速度有关,当其速度降低后,其所能维持的轨道高度便会降低,因此轨道高度特别低的太空垃圾无须进行过多干预,其受到外层大气阻力后会逐渐降低速度,最后自主坠入大气,燃烧殆尽。

  而对处于低轨道上部且体积较小的太空垃圾来说,杨宇光认为可以将携带半导体激光器的卫星发射到太空中,对体积较小的太空垃圾进行照射,高能量激光会将垃圾部分气化,蒸气的反作用力会减小其运行速度,从而缩短坠落时间。“假如这颗卫星可以绕地球旋转相当长的时间,那么只要它与太空垃圾擦肩而过,就可以对其进行照射。虽然一次照射的作用可能微乎其微,但若能反复多次照射,将会产生显著作用。”杨宇光补充道,并且半导体激光不依赖化学燃料,只需要靠卫星的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电力便可长久发挥作用。而对于体积较大的太空垃圾,由于其本身数量较少,因此派出航天器对其进行捕捉清除或许是可行的方案之一。

  但捕获之后如何处理?杨宇光认为,将其直接“扔”回大气层内并不可取,“那同样需要消耗大量能量,也是不划算的。”他指出,可以在捕获后给其加装离轨帆,帮助其快速脱离轨道,坠入大气层。离轨帆是一种配置在卫星等航天器上,可在太空中实现自主展开的薄膜结构。其质量非常轻,但薄膜帆面展开后像一个“大风筝”,可以大大增加航天器的气动阻力,从而使其慢慢减速,逐渐脱离原轨道。杨宇光表示,虽然目前有多种清理太空垃圾的手段方法被提出,但都面临成本较高的问题,这一方面需要世界各国继续在技术上进行探索,另一方面各国也应携手建立更加合理有效的外层空间管理机制,合力应对太空垃圾问题。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海南离岛免税消费持续回暖 元旦假期日均销售额1.4亿元

      中新社海口1月3日电 (王子谦 杨刚 陈大敏)中国疫情防控政策优化与海南旅游旺季相叠加,带动海南离岛免税市场持续回暖。海口海关3日晚发布数据称,2023年元旦假期,海南离岛免税日均销售金额达1.4亿元(人民币,下同)。  海关介绍,自2022年12月31日至2023年1月2日,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购物金额4.22亿元、购物旅客4.3万人次、件数47...

    时间:01-03
  • 中国银行:2022年第三季度跨境人民币指数保持上升势头

      中新社北京1月3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国银行3日发布2022年第三季度跨境人民币指数(CRI)。结果显示,当季跨境人民币指数为339,较上季度上升5点,超出预测值4点,继续保持上升势头。  指数显示,人民币在跨境货物贸易中的使用水平继续提升。2022年第三季度,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振幅超过9%,单季汇率波幅为近年来较高水平。受汇率波动风...

    时间:01-03
  • 上合跨境人民币服务中心在山东青岛揭牌成立

      中新网青岛1月3日电 (胡耀杰 蔡亚群)上合跨境人民币服务中心(简称“服务中心”)3日在位于山东青岛胶州市的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综合服务平台(简称“上合经贸综服平台”)企业服务中心揭牌成立,并完成首笔人民币跨境结算。这标志着由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简称“上合示范区”)建设的面向上合组...

    时间:01-03
  • RCEP生效一周年:广西全方位开放合作 贸易红利持续释放

      中新社南宁1月3日电 (林浩 王艳辉 郭欣蓉)“《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实施后,我们公司的工程机械产品性价比提升很大,日益受到海外市场欢迎。2022年1月—11月,销售量达近20000台,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近50%。”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柳工”)国际业务中心战略经理杜鹏卿1月3日接受采访时说。  自20...

    时间:01-03
  • 元旦奶粉市场探访:婴幼儿奶粉表现平平 成人奶粉抢镜

      中国商报(记者 周子荑 文/图)1月2日,中国商报记者在北京市几家大型超市和母婴店走访时发现,2023年元旦假期,婴幼儿奶粉促销力度不大,销售表现平平。而成人奶粉抢镜,多个新品上市销售引发关注,业内人士预计成人奶粉或在春节期间有更好的销售表现。  婴幼儿奶粉促销力度不大  飞鹤星飞帆2、3段买两罐八折,飞鹤臻稚有机2、3、4...

    时间:01-03
  •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相信我们随着一段飞机般的滑跑,终会起飞!

      新一年我们将如何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2023新年伊始,总台央视记者专访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是飞行动力学专业出身,他曾参与C919从立项到首飞的全过程,并担任过项目总指挥。C919目前正在进行着总计100小时的验证飞行,而金壮龙正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新的工作岗位上,全力以赴投身中国工业经济发...

    时间:01-03
  • A股股权激励2022年总量下降,2023年将迎来哪些变化?

      受宏观环境及A股市场行情等多方面因素影响,2022年A股股权激励公告总数同比减少,但多期股权激励计划公告数同比微增,年度占比在近6年来首度超过50%。那么2023年又有望迎来哪些变化?  1月3日下午,荣正集团发布的《2022年度A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践统计与分析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22年度,A股743家上市公司共计公告762个股...

    时间:01-03
  • 中国五矿2022年营收和利润双创新高

      中新网1月3日电 题:中国五矿2022年营收和利润双创新高  中新财经记者 庞无忌  记者3日从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2022年营收、利润双创新高。  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近日召开2023年度工作会议。会议指出,2022年全年该公司营业收入预计近90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2%,利润总额、净利润预计同比分别增长18.4%、28...

    时间:01-03
  • 机构:2022年中国300城土地出让金逾4.13万亿元 同比降近三成

      中新社北京1月3日电 (记者 庞无忌)2022年中国房地产市场大幅降温,土地成交面积和金额同比均有所下滑。  中指研究院高级分析师张晓飞3日在一场分析会上透露,2022年,中国300个城市成交各类用地规划建筑面积18.88亿平方米,同比下降9.27%;各类用地出让金达41333.36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下降27.73%,其中,住宅用地出让金达33730亿...

    时间:01-03
  • 理财业务迎自律规范,哪些关键领域约束加码

      理财业务在2022年末迎来重要自律规范。12月30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中国银行业理财业务自律规范》(下称《自律规范》)和《理财产品业绩比较基准展示行为准则》(下称《行为准则》),要求理财行业加强自律管理,规范理财产品的业绩基准展示,并设置了6个月过渡期。  随着资管新规实质落地,理财净值化转型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但部...

    时间:01-0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