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深圳二手房成交量大降 今年能否有所起色?

2023-01-04 15:18:29

来源: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吴家明

  “诺德假日一度被奉为前海神盘,两年前66平方米的户型最高叫价超过1000万元,现在叫价760万元价格还可以谈。”在深圳前海经营房产中介的黄经理从业3年,刚好见证了深圳楼市这几年的起起伏伏。

  2022年刚刚过去,深圳二手房市场交出了自己的成绩单:二手住宅共成交约21701套,较2021年成交量下滑46.68%,接近腰斩,月均成交仅约为1808套。

  “2022年,我身边近一半的同事都转行,能熬过来实属不易。”黄经理很是感慨,“月均不到2000套的成交量,还不到深圳二手房成交荣枯线(5000套)的一半,难以支撑整个中介市场。”

  除了成交量下降,深圳二手房价格也出现明显松动,特别是越来越多二手房源按照甚至低于参考价出售。“2021年,大家都说深圳二手房参考价定得太低。现在,许多购房者反而觉得这个参考价并不低。”黄经理打趣道。“现在,一些小区的二手房真实价格已经可以呈现在房产交易平台,并不是因为深圳的二手房参考价政策放松,而是因为业主的报价直接低于参考价。”

  乐有家研究中心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11月深圳超40%房源低于参考价成交,接近参考价(成交价与参考价差值10%以下)房源成交占比高达85%,可见目前深圳二手房低于或接近参考价成交已成为常态。

  “2022年,热点城市二手房交易套数都在下跌,比如北京下跌27%,杭州下跌39.4%,深圳二手房成交量大幅下跌也并不算出奇。问题是,如果看2021年,北京二手房交易套数上涨了15%,杭州下跌了22.2%,深圳已经下跌超过50%。也就是说,深圳连续两年二手房交易量接近腰斩。”广东省城规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2018~2020年,深圳二手房成交量连续3年正增长,透支了一些需求。2021年,深圳开启二手房参考时代价,对二手房定向去杠杆,打破了二手房过去坐地起价、杠杆式拉升的投机炒作链条,再加上2020年的“7·15”调控以后,对购买力进行了强力限制。购买力和杠杆双重发力,导致之前靠杠杆支撑、拉升起来的房价,无法获得支撑开始降价出售,反过来恶化了市场预期,形成了二手房挂牌量迅速攀升的局面。”

  最近一段时间,松绑成为多地楼市调控的关键词。作为一线城市的楼市风向标之一,市场上有关深圳楼市的政策调整“传言”不断。不过,截至目前深圳楼市调控政策并没有发生变化,购房者勿轻信谣言。那么,楼市调控变还是不变?这是2023年摆在深圳楼市面前的选择题。

  美联物业全国研究中心总监何倩茹表示,深圳楼市的调整已经接近两年时间,多数片区房价也已回调至2019年的水平,为响应国家对于刚需、刚改客户的购房支持,我们认为很多过于严厉的调控措施都应该适当放松,其中就包括二手房的参考价政策。

  李宇嘉预计,2023年深圳楼市能否有所起色,取决于三方面因素:一是前期泡沫是否褪去;二是疫情后对需求端的修复;三是深圳楼市调控政策能否松动。但目前来看这些政策松动的可能性比较小,综合来看,至少在2023年上半年,深圳二手房市场还将在低位徘徊,一直到绝大多数二手房按照参考价成交,房价降到可承受的水平上。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天府可乐回应破产传言:不会影响正常发展

      中新网1月4日电 天府可乐官方微博4日针对近期网上流传的“天府可乐破产”的言论回应称,在有关报道中,申请破产清算的公司主体为中国天府可乐集团公司(重庆),其作为天府最初注册的公司,在历史发展中已完成了它的使命,并早在2018年,将天府可乐品牌、商标、配方、生产等逐步移交传承至天府可乐(重庆)饮品有限公司。因此本次破产清...

    时间:01-04
  • 天府可乐回应破产传言:不会影响正常发展

      中新网1月4日电 天府可乐官方微博4日针对近期网上流传的“天府可乐破产”的言论回应称,在有关报道中,申请破产清算的公司主体为中国天府可乐集团公司(重庆),其作为天府最初注册的公司,在历史发展中已完成了它的使命,并早在2018年,将天府可乐品牌、商标、配方、生产等逐步移交传承至天府可乐(重庆)饮品...

    时间:01-04
  • 十位专家谈2023年中国经济:股市、汇市、楼市怎么走?

      (经济观察)十位专家谈2023年中国经济:股市、汇市、楼市怎么走?  中新社北京12月31日电 (记者 夏宾)2022年,世界经济拉响衰退警报,中国经济也遭受疫情冲击。中央决策部署之下,2023年中国经济将如何回归稳健?股市、汇市、楼市又会怎么走?岁末甫至,中新社采访十位专家学者,展望明年中国经济走势。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时间:12-31
  • 今年新房二手房成交双降 明年北京楼市依然稳字当头

      本报记者 鹿杨 陈雪柠  2022年,在坚持“房住不炒”、保持房地产调控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总基调下,本市出台多条楼市新政,对特定区域、特定项目、特定人群精准施策,持续优化住房供需关系、释放合理购房需求。受全国房地产行业调整及疫情冲击影响,北京新房及二手房成交均有所下降,但房价韧性仍然较强。业内人士分析,2023年,“稳”...

    时间:12-30
  • 广州楼市两极分化:紧凑型产品“内卷”,高端型物业畅销

      文/羊城晚报记者 徐炜伦  市场需求变化,必将引发产品升级。在房子正在回归居住属性的当下,“产品力”概念贯穿了整个2022年,成为了购房者选房的标准,房企也在不遗余力地打造着自己的“产品力”,究竟什么是“产品力”?户型、配套、价格等构成商品房的一切因素都可归纳其中,无论是紧凑型还是高端型的产品,都在进行着一场“产品力...

    时间:12-30
  • 明年北京楼市依然稳字当头

      记者 鹿杨 陈雪柠  2022年,在坚持“房住不炒”、保持房地产调控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总基调下,本市出台多条楼市新政,对特定区域、特定项目、特定人群精准施策,持续优化住房供需关系、释放合理购房需求。受全国房地产行业调整及疫情冲击影响,北京新房及二手房成交均有所下降,但房价韧性仍然较强。业内人士分析,2023年,“稳”依然...

    时间:12-30
  • 2022年楼市销售额或达14万亿元 房地产行业走过坎坷曙光已现

      记者 王丽新  2022年,房地产行业极为不易。业内预计,全国新建商品房成交规模连续5年达到17亿平方米以上之后,2022年或降至约14亿平方米、销售额预期下滑至约14万亿元。  这一年,郑州打响二线城市救市第一枪、杭州等39城放松限购、济南等111城放松限贷……楼市新政接踵而至;11月份,“金融16条”、再融资重启等政策出台,助力...

    时间:12-30
  • 2022年楼市销售额或达14万亿元 房地产行业走过坎坷曙光已现

      记者 王丽新  2022年,房地产行业极为不易。业内预计,全国新建商品房成交规模连续5年达到17亿平方米以上之后,2022年或降至约14亿平方米、销售额预期下滑至约14万亿元。  这一年,郑州打响二线城市救市第一枪、杭州等39城放松限购、济南等111城放松限贷……楼市新政接踵而至;11月份,“金融16条”、...

    时间:12-30
  • 临深渐变“零深” 莞惠楼市咨询量增加

      证券时报记者 吴家明  “9分钟公交车就能到深圳沙田地铁站,一个半小时内就能到福田上班,房子均价仅仅1万多元。”随着深圳地铁12号线、14号线以及16号线开通,资深房产中介王经理正卖力向客户推销惠州以及东莞临深片区的新房。  过去,深圳楼市的“火热”早已烧至周边的临深地区,更促使部分需求外溢至临深片区,也让更多深圳...

    时间:12-29
  • 股债齐发力 资本市场多措并举支持楼市发展

      记者 吴晓璐  超过30家涉房上市公司推出再融资或重组计划;“央地合作”增信支持下,3家优质民营房企发行公司债融资34.3亿元……近一个月来,涉房企业股债融资动作频频。  接受采访的专家表示,资本市场恢复上市房企股权融资,支持优质民营房企债券融资,有助于降低房企融资成本,缓解流动性压力。未来,随着增量资金进入后,伴随销售...

    时间:12-2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