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十位专家谈2023年中国经济:股市、汇市、楼市怎么走?

2022-12-31 11:47:58

来源:中国新闻网

  (经济观察)十位专家谈2023年中国经济:股市、汇市、楼市怎么走?

  中新社北京12月31日电 (记者 夏宾)2022年,世界经济拉响衰退警报,中国经济也遭受疫情冲击。中央决策部署之下,2023年中国经济将如何回归稳健?股市、汇市、楼市又会怎么走?岁末甫至,中新社采访十位专家学者,展望明年中国经济走势。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苏剑表示,2023年,随着国内疫情防控政策逐步调整,市场预期开始逐渐改善,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增强,但整体增速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仍需相关宏观政策的支持。因此,2023年中国宏观经济调控需以扩张性需求管理和扩张性供给管理为主,并辅之以扩张性市场环境管理政策的政策组合。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认为,进入2023年之后,疫情防控进一步优化,中央将把发展重点放在“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以及“提振市场信心”上,预计经济表现将出现较为明显好转。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原副院长白景明则提到,2023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必须坚持稳中求进原则。“稳”就是要在风险和成本可控的基础上选择发力点并确定相应政策措施,“进”就是要加力提效。加力提效的深层次含义是更加注重精准发力与深化改革有机结合相互推动。

  对于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官方已明确要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市场研究部副主任张继行认为,2023年中国的消费市场,可以说乐观与不利因素并存,但发展潜力值得期待。随着国内防疫政策不断优化、促消费政策不断细化和落地,加上中等收入群体扩大,可以预期,2023年中国的消费将持续恢复,消费复苏的潜力和空间巨大,消费升级趋势不会改变。

  全球经济放缓,中国外贸该如何化解压力?中国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表示,2023年中国稳外贸政策组合拳依然要继续发力,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用好自贸试验区平台,落实好RCEP规则,高质量建设“一带一路”,继续为稳增长、稳就业以及稳物价作出应有贡献。

  面对国际地缘冲突加剧,中国人如何端牢饭碗?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研究员姜文来指出,2023年,中国人的饭碗将端得更牢,根基更稳固,中国人吃饱饭这颗“定心丸”会有根本保证,预计2023年中国粮食产量不低于1.37万亿斤,粮食总产将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

  A股明年能否飘红?国海证券研究所副所长、策略组首席分析师胡国鹏认为,2023年股票市场是偏乐观的局面,随着全球流动性紧缩高点的出现及新一轮深化改革开放的叠加,2021年年初以来A股市场估值的持续收缩过程即将结束,明年股票市场估值将会得到提升。预计2023年的股票市场会是一个结构性的牛市。

  “双边波动”的人民币走势会延续吗?中国外汇投资研究院院长谭雅玲预计,2023年人民币中枢线在7左右,这是2023年基本中性水平的体现。人民币走势仍会是“双边波动”,大概率偏贬值,且贬值的区间振幅会比较大。但中国的政策管理和政策调控越来越成熟,“以我为主”的政策基调较为明确,因此,外资冲击将十分有限。

  英大证券研究所所长郑后成则认为,从中美两国宏观经济基本面、货币政策走势、美元指数的走势及人民币汇率自身周期来看,2023年人民币汇率升值压力大于贬值压力。

  近期迎来多项政策支持的楼市前景如何?中指研究院指数事业部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预计,2023年,在“房住不炒”基调下,供需两端政策均有继续优化空间,政策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强,支持企业合理融资需求,特别是头部优质房企的资金支持力度将继续强化,而“保交楼”仍是侧重点,专项借款及配套资金加快落地,有望取得更多实质性进展,共同促进购房者预期好转。(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广西深化与RCEP成员国经贸合作 对外开放水平迈上新台阶

      中新网南宁12月30日电(林浩 陈沿佑)12月30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商务厅厅长杨春庭介绍,作为中国面向《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开放合作的前沿窗口,广西立足独特区位优势,抢抓机遇,持续深化经贸合作,高水平对外开放迈上新台阶。图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罗雨泽致辞。 林浩 摄  当天,广西高质...

    时间:12-30
  • 今年新房二手房成交双降 明年北京楼市依然稳字当头

      本报记者 鹿杨 陈雪柠  2022年,在坚持“房住不炒”、保持房地产调控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总基调下,本市出台多条楼市新政,对特定区域、特定项目、特定人群精准施策,持续优化住房供需关系、释放合理购房需求。受全国房地产行业调整及疫情冲击影响,北京新房及二手房成交均有所下降,但房价韧性仍然较强。业内人士分析,2023年,“稳”...

    时间:12-30
  • 广州楼市两极分化:紧凑型产品“内卷”,高端型物业畅销

      文/羊城晚报记者 徐炜伦  市场需求变化,必将引发产品升级。在房子正在回归居住属性的当下,“产品力”概念贯穿了整个2022年,成为了购房者选房的标准,房企也在不遗余力地打造着自己的“产品力”,究竟什么是“产品力”?户型、配套、价格等构成商品房的一切因素都可归纳其中,无论是紧凑型还是高端型的产品,都在进行着一场“产品力...

    时间:12-30
  • 明年北京楼市依然稳字当头

      记者 鹿杨 陈雪柠  2022年,在坚持“房住不炒”、保持房地产调控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总基调下,本市出台多条楼市新政,对特定区域、特定项目、特定人群精准施策,持续优化住房供需关系、释放合理购房需求。受全国房地产行业调整及疫情冲击影响,北京新房及二手房成交均有所下降,但房价韧性仍然较强。业内人士分析,2023年,“稳”依然...

    时间:12-30
  • 2022年楼市销售额或达14万亿元 房地产行业走过坎坷曙光已现

      记者 王丽新  2022年,房地产行业极为不易。业内预计,全国新建商品房成交规模连续5年达到17亿平方米以上之后,2022年或降至约14亿平方米、销售额预期下滑至约14万亿元。  这一年,郑州打响二线城市救市第一枪、杭州等39城放松限购、济南等111城放松限贷……楼市新政接踵而至;11月份,“金融16条”、再融资重启等政策出台,助力...

    时间:12-30
  • 2022年楼市销售额或达14万亿元 房地产行业走过坎坷曙光已现

      记者 王丽新  2022年,房地产行业极为不易。业内预计,全国新建商品房成交规模连续5年达到17亿平方米以上之后,2022年或降至约14亿平方米、销售额预期下滑至约14万亿元。  这一年,郑州打响二线城市救市第一枪、杭州等39城放松限购、济南等111城放松限贷……楼市新政接踵而至;11月份,“金融16条”、...

    时间:12-30
  • 问需纾困精准施策 RCEP实施近一年海关助企尽享政策红利

      问需纾困精准施策 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  RCEP实施近一年海关助企尽享政策红利   核心阅读  覆盖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的贸易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已近一年。今年以来,全国海关立足外贸经济发展需求,精准聚焦RCEP原产地规则、关税减让、经核准出口商制度,梳理企业申报难点,优化RCEP智能...

    时间:12-30
  • 问需纾困精准施策 RCEP实施近一年海关助企尽享政策红利

      问需纾困精准施策 推动外贸高质量发展  RCEP实施近一年海关助企尽享政策红利  核心阅读  覆盖全球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的贸易协定——《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生效已近一年。今年以来,全国海关立足外贸经济发展需求,精准聚焦RCEP原产地规则、关税减让、经核准出口商制度,梳理...

    时间:12-30
  • 商务部:1-11月我国与RCEP其他成员进出口总额同比增7.9%

      中新网12月29日电 据商务部官网消息,商务部发言人束珏婷在29日商务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2022年1月1日生效以来,商务部会同有关部门全面推进协定高质量实施工作,指导和支持地方、行业和企业抢抓RCEP机遇,高效利用RCEP市场开放承诺等各项优惠政策,推动协定政策红利逐步释放,我与RCEP其他成...

    时间:12-29
  • 临深渐变“零深” 莞惠楼市咨询量增加

      证券时报记者 吴家明  “9分钟公交车就能到深圳沙田地铁站,一个半小时内就能到福田上班,房子均价仅仅1万多元。”随着深圳地铁12号线、14号线以及16号线开通,资深房产中介王经理正卖力向客户推销惠州以及东莞临深片区的新房。  过去,深圳楼市的“火热”早已烧至周边的临深地区,更促使部分需求外溢至临深片区,也让更多深圳...

    时间:12-2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