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花旗银行预料中国内地2023年全年经济增长5.3%

2023-01-03 20:23:55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香港1月3日电 (记者 魏华都)花旗银行3日在香港举行“2023年环球投资前瞻”投资策略简报会,花旗银行高管在会上预测中国内地2023年全年经济增长5.3%,甚至更高。

  花旗银行财富管理业务高级投资策略师陈正荦在简报会上分析称,内地于去年12月撤销多项防疫措施,对其经济有比较大的支持,加上政府推出楼市稳定措施,帮助内地房地产企业扩阔集资渠道,而楼市稳定有助经济增长。

  他称,在内地重新开放的初期,疫情损害会集中于去年第四季及今年首季,但这属于生产淡季,对今年年度经济增长影响较小,预料第二季会迎来复苏。另外,他预料随着疫情过去,内地的零售市道会好转,今年全年零售业或同比增长11%至50万亿元人民币。

  他说,环球市场陷入衰退可能性较高,会导致内地今年出口表现继续收缩。内地最新公布的采购经理指数(PMI)不太理想,但由于企业经济复苏的信心增强,加上基建投资增加、稳定经济的政策推出、内需增加和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等,有望抵消出口疲弱等不利因素。若总体表现理想,不排除内地今年全年经济增长会再上调。(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将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大动力”

      外媒看好2023年中国经济前景  中国将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大动力”(国际论道)  站在2023年的岁首,观察世界经济,各类挑战不断加剧,各种矛盾日益突出。在疫情、地缘政治冲突、供应链挑战、通胀压力等多重冲击下,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仍不乐观。在此背景下,国际社会将更多目光投向东方,期待回稳向上的中国经济给世界经济复苏注入更...

    时间:01-02
  • 十位专家谈2023年中国经济:股市、汇市、楼市怎么走?

      (经济观察)十位专家谈2023年中国经济:股市、汇市、楼市怎么走?  中新社北京12月31日电 (记者 夏宾)2022年,世界经济拉响衰退警报,中国经济也遭受疫情冲击。中央决策部署之下,2023年中国经济将如何回归稳健?股市、汇市、楼市又会怎么走?岁末甫至,中新社采访十位专家学者,展望明年中国经济走势。  北京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时间:12-31
  • 从“四个效应”看激发经济增长潜能

      从“四个效应”看激发经济增长潜能——稳预期强信心·中国经济一线观察(下)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 《经济参考报》12月30日刊发文章《从“四个效应”看激发经济增长潜能——稳预期强信心·中国经济一线观察(下)》。文章称,尽管今年以来各种超预期挑战对中国经济运行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但记者在多地走访调研了解到,从战...

    时间:12-30
  • 今年新房二手房成交双降 明年北京楼市依然稳字当头

      本报记者 鹿杨 陈雪柠  2022年,在坚持“房住不炒”、保持房地产调控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总基调下,本市出台多条楼市新政,对特定区域、特定项目、特定人群精准施策,持续优化住房供需关系、释放合理购房需求。受全国房地产行业调整及疫情冲击影响,北京新房及二手房成交均有所下降,但房价韧性仍然较强。业内人士分析,2023年,“稳”...

    时间:12-30
  • 黄皮书预测未来3到5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维持在3%左右

      中新社北京12月30日电 (刘文文)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30日联合发布的《世界经济黄皮书:2023年世界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未来3到5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维持在3%左右。  黄皮书指出,当前,世界经济运行中的各种短期问题和长期因素交织叠加,带有不确定性的短期因素不断涌现的同时,一些深层...

    时间:12-30
  • 广州楼市两极分化:紧凑型产品“内卷”,高端型物业畅销

      文/羊城晚报记者 徐炜伦  市场需求变化,必将引发产品升级。在房子正在回归居住属性的当下,“产品力”概念贯穿了整个2022年,成为了购房者选房的标准,房企也在不遗余力地打造着自己的“产品力”,究竟什么是“产品力”?户型、配套、价格等构成商品房的一切因素都可归纳其中,无论是紧凑型还是高端型的产品,都在进行着一场“产品力...

    时间:12-30
  • 明年北京楼市依然稳字当头

      记者 鹿杨 陈雪柠  2022年,在坚持“房住不炒”、保持房地产调控政策连续性稳定性的总基调下,本市出台多条楼市新政,对特定区域、特定项目、特定人群精准施策,持续优化住房供需关系、释放合理购房需求。受全国房地产行业调整及疫情冲击影响,北京新房及二手房成交均有所下降,但房价韧性仍然较强。业内人士分析,2023年,“稳”依然...

    时间:12-30
  • 2022年楼市销售额或达14万亿元 房地产行业走过坎坷曙光已现

      记者 王丽新  2022年,房地产行业极为不易。业内预计,全国新建商品房成交规模连续5年达到17亿平方米以上之后,2022年或降至约14亿平方米、销售额预期下滑至约14万亿元。  这一年,郑州打响二线城市救市第一枪、杭州等39城放松限购、济南等111城放松限贷……楼市新政接踵而至;11月份,“金融16条”、再融资重启等政策出台,助力...

    时间:12-30
  • 2022年楼市销售额或达14万亿元 房地产行业走过坎坷曙光已现

      记者 王丽新  2022年,房地产行业极为不易。业内预计,全国新建商品房成交规模连续5年达到17亿平方米以上之后,2022年或降至约14亿平方米、销售额预期下滑至约14万亿元。  这一年,郑州打响二线城市救市第一枪、杭州等39城放松限购、济南等111城放松限贷……楼市新政接踵而至;11月份,“金融16条”、...

    时间:12-30
  • 临深渐变“零深” 莞惠楼市咨询量增加

      证券时报记者 吴家明  “9分钟公交车就能到深圳沙田地铁站,一个半小时内就能到福田上班,房子均价仅仅1万多元。”随着深圳地铁12号线、14号线以及16号线开通,资深房产中介王经理正卖力向客户推销惠州以及东莞临深片区的新房。  过去,深圳楼市的“火热”早已烧至周边的临深地区,更促使部分需求外溢至临深片区,也让更多深圳...

    时间:12-2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