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经济·科技

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二期工程打造妇儿中心、急重症救治中心

2022-12-23 15:31:4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北京12月23日电 (记者 杜燕)今天,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二期工程主体结构封顶,项目建设全面转入二次结构、室内外装修等施工阶段。在疫情防控的严峻形势下,医院二期专班与施工团队共同努力,严格落实施工现场疫情防控,克服天气、人力减员等困难,如期实现2022年度工程建设目标。据规划,该项目将于2024年底完工并投入使用。

  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一期于2014年11月28日正式运营,八年的时间里医疗、教学、科研快速协同发展,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体系和治理体系发挥效能,初步建成综合实力雄厚、专科阵容强大、名医名家汇聚、医院治理良善、医疗品质一流,在业界和社会享有美誉的综合性精品医院,已为713万余人次患者提供了优质、高效、经济、可及的门急住诊服务,开展国内外领先的医疗技术百余项,创下多项世界记录,以先进技术和优质服务成功救治了大批来自海内外的复杂危重病患,连续四年位列国家卫健委三级综合公立医院考核A+。三年来,医院还坚持疫情防控与医院发展两手抓的原则,派出万余人次支援武汉、河北以及北京地坛佑安小汤山等市属医院,支援流调、深入社区开展核酸采样与疫苗接种。

  医院二期工程项目作为北京市“回天计划”的重点工程项目之一,由北京市政府出资建设,建筑设计由全球医院设计水平排名第一的美国HDR领衔,建筑施工由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总承包,总建筑面积15.6万平米,建成后将新增床位500张,日均接诊能力可增加6000人次。

  医院二期工程将重点建设“妇儿中心”,增加京北地区妇产科和儿科的优质医疗服务资源。同时,打造京北地区急重症救治中心,重点涵盖创伤、心脑卒中、危重孕产妇和婴幼儿救治工作

  借助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和清华大学双一流大学建设,清华长庚医院将以二期工程建设为支撑,全面提升医院整体医疗服务效能,重点打造具有医疗技术优势和创新引领能力的肝胆胰中心、器官移植中心、消化中心、神经中心、心脏中心、肿瘤中心等优势学科,成为辐射京津冀乃至全国患者的国家医学中心。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院长董家鸿表示,面向天通苑百万居民的健康需求,医院将在昌平区政府的支持下整合社区医疗资源,构建集预防、诊疗、康复、慢病管理和高龄照护为一体的综合健康医疗服务体系,为社区提供覆盖全人群、全生涯和全维度的系统连续健康医疗服务,打造新时代城市健康医疗联合体的典范,形成以人民健康为中心、“顶天、立地、惠民”的清华新医科大格局。(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病、肿瘤患者如何做好健康防护?——权威专家解答防疫热点问题

      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 题: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病、肿瘤患者如何做好健康防护?——权威专家解答防疫热点问题   新华社记者董瑞丰、顾天成   冬季天气寒冷,又面临疫情风险,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病、肿瘤患者如何做好健康防护?出现哪些症状应及时就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组织相关领域权威专家作出解答。   呼吸系统疾病...

    时间:12-23
  • 关注!心肌炎后心肌病,这类患者请勿强行复工

    核酸转阴时间长,需要更长时间康复。尤其是还存在低热、心肌炎表现的个体,一定要好好休息,不能忍着不适,强行复工,容易有风险。...

    时间:12-23
  • 新华全媒+丨新冠患者怎么合理就医?听听急诊科医生的建议

      新华社长沙12月23日电(记者帅才)近日,一些医院急诊科和发热门诊收治的发热病人增多。新冠患者什么情况需要到医院看病,怎么合理就医?记者采访了急诊科相关专家。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急诊科张宏亮教授说,轻症和无症状患者不建议挤到急诊科就医,可以居家观察。现在是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流感患者也随之增多。目前,由于发热病人...

    时间:12-23
  • 疫情防控热点问答|这些问题的权威回应来了!

    文案:卢俊宇 设计:杨宽...

    时间:12-23
  • 怎样做好重症患者救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专家解答防疫热点问题

      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 题:怎样做好重症患者救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专家解答防疫热点问题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董瑞丰、顾天成   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为加强医疗救治特别是对重症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21日专门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进行部署。   老年人出现哪些症状应及时就诊?怎...

    时间:12-23
  • 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学习领会“六个更好统筹”之一

      新华社北京12月22日电 题: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学习领会“六个更好统筹”之一  新华社记者严赋憬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对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明确提出“六个更好统筹”。其中,“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这一要求放诸首位,这不仅是在...

    时间:12-23
  • 存在心肌炎表现的患者切忌强行复工

      本报讯(实习记者 何蕊)阳性后多长时间会产生抗体?什么情况下会出现二次感染?新冠感染者症状缓解到什么程度可以复工?昨天,北京地坛医院急诊科主任兼感染性疾病临床中心副主任王凌航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阳康”复工应依据个人恢复情况而定,存在低热等心肌炎表现的患者切忌强行复工。  最近,有传言说新冠病毒阳性15天后...

    时间:12-23
  • 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新华社再发三连评!

      (新华时评)全社会都要统筹起来   近来,全国不少地方接连开工、竣工一系列重大项目,烟火气、忙碌劲儿逐渐回升,折射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效。   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到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再到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三年来,我们在统筹中有效应对了全球五波疫情冲击,保持了4.5%左...

    时间:12-22
  • 新华时评: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学习领会“六个更好统筹”之一   

      新华社北京12月22日电 题: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学习领会“六个更好统筹”之一   新华社记者严赋憬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系统观念、守正创新,对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明确提出“六个更好统筹”。其中,“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这一要求放诸首位,这不仅是在当前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

    时间:12-22
  • 国家药监局: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药品质量安全监管

      中新网12月22日电 据国家药监局网站22日消息,近期,国家药监局按照联防联控机制“二十条”和“新十条”要求,结合疫情防控的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全系统配合优化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药品质量安全监管,保障药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  一是加强应急审评审批。坚持研审联动,依法依规启动应急审批程序,截至目前,已附...

    时间:12-22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