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时政

怎样做好重症患者救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专家解答防疫热点问题

2022-12-23 13:22:47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 题:怎样做好重症患者救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专家解答防疫热点问题

  新华社“新华视点”记者董瑞丰、顾天成

  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为加强医疗救治特别是对重症患者的医疗救治工作,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21日专门召开全国电视电话会议进行部署。

  老年人出现哪些症状应及时就诊?怎样做好老年和儿童重症患者的救治?围绕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组织专家作出解答。

  热点一:近期北京感染患者情况如何?

  北京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李燕明表示,冬季天气寒冷,特别在广大北方地区,正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高发时节。多种因素导致近期北京的重症患者在增加。

  李燕明介绍,北京医院也是国家老年医学研究中心,收治的老年患者较多。部分老年人感染奥密克戎后出现重症,但经救治后,总体来看预后状况还可以。

  北京朝阳医院副院长童朝晖介绍,朝阳医院的日均急诊量、发热门诊量在综合医院中比较有代表性。从近期统计来看,该院发热门诊日均350例至400例,急诊日均约500例。

  热点二:老年人出现哪些症状应及时就诊?

  李燕明提醒,老年人在家中一旦出现发热,一定要加强体温、脉搏、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监测。如果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呼吸困难、肢体活动或精神状态异常,要及时去医院就诊,就诊越早,救治成功率越大。

  12月15日,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南湖院区发热门诊,值班医生在为患者治疗。新华社记者 杨青 摄

  李燕明介绍,尤其是照护家中失能、半失能老人时,要重点观察以下几点:

  一是老年人一般情况的变化,比如进食状态是否良好、有无尿失禁等。

  二是老年人的精神及神志状态,假如出现明显失智、认知障碍或者言语失去逻辑,都是危险信号。

  三是新的异常情况,比如突然出现呼吸困难,或者突然出现一侧肢体活动异常,要及时到医院就诊。

  四是老年人可能合并患有一些基础疾病,如慢阻肺病、哮喘、冠心病、糖尿病等,若感染奥密克戎后原有基础疾病加重,也要及时就医。

  热点三:年轻人什么时候应去就医?

  李燕明表示,年轻人感染奥密克戎后发生重症的可能性较小,如果感染后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应及时就医:一是用药后体温持续不降;二是出现了呼吸困难;三是血氧饱和度明显下降。

  李燕明呼吁,疫情高峰期间,患者相对较多,应尽可能将医疗资源特别是120急救资源,让给儿童、有基础病的老年人等脆弱人群。

  童朝晖介绍,从当前病例来看,青壮年感染奥密克戎后出现肺炎的很少,病情相对可控。

  热点四:怎样做好老年和儿童重症患者救治?

  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介绍,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要求,三级医院要充分发挥医疗救治兜底保障作用。当前全国的重症患者逐渐增加,三级医院不仅要对新冠肺炎重症患者加强救治,也要对一些核酸阳性合并更多基础疾病的重症患者加强救治。高龄老人合并基础疾病的、低龄儿童发生病情变化的,要直接转诊到三级医院。

  焦雅辉表示,各省份要发挥指导作用,做好三级医院的“分区包片”。三级医院负责辖区内的所有高风险人员,同时不得以不在“分区包片”范围内为由拒收患者。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组已建立监督制度,将对三级医院收治重症患者的情况进行评估和考核,并建立日报告制度和定期通报制度。

  焦雅辉还表示,根据要求,各地要提前做好预案,120急救车辆要重点保障急危重症患者转运。畅通120急救电话,各地要扩容、增加120接听电话的坐席。同时,为减少部分咨询电话占用120资源,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应开通24小时互联网医疗服务和线上咨询服务。

  热点五:农村出现重症患者如何及时转运?

  元旦和春节“两节”将近,人员流动性增加,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和医疗救治压力也有所增加。

  焦雅辉表示,要加强县级医院的医疗救治作用,充分发挥城乡医院对口支援机制,所有三级医院要与县级医院建立一对一帮扶关系。在“两节”期间,三级医院要加强对县级医院指导,派员在县级医院驻点。

  焦雅辉表示,各地还要利用巡回医疗车,派出巡回医疗队,加大对农村地区巡回巡诊的力度,做到关口前移,及时发现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变化,及时送到医院就诊。县级医院要做好床位、设备、设施、人员等相应准备,建立城市和县之间的支援和转诊机制,保障农村在出现重症患者时能够及时转运。

  热点六:养老院等重点场所如何保障救治?

  据介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正在对各地社区老年人群体进行健康状况的摸底调查。

  焦雅辉表示,要加强对重点环节和重点人群的医疗救治安排,对于养老院和福利院等老年人集中的重点场所要特别重视。各地卫健部门要与民政部门建立联系,医院要对口支援一些养老院和福利院,定期为老年人提供健康指导,一旦发现老年人健康状况发生变化,及时就医和转诊。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贡献中国智慧

      农业文化遗产——   为保护生物多样性贡献中国智慧(坚持“两创” 书写史诗·新征程 新辉煌)   核心阅读   今天,在中国广大的农牧区,在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所在地,在传统农耕生态系统中,在看似平淡无奇的农田和牧场,到处都有守护家园、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动人篇章。   我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到,先民的智慧在保护农业生物多样的...

    时间:12-24
  • 2023年中央广电总台春晚标识和吉祥物发布

      12月22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3年春节联欢晚会》以“欣欣向荣的新时代中国,日新月异的更美好生活”为主题,正式发布官方标识和吉祥物形象“兔圆圆”。   据介绍,“兔圆圆”是春晚40年历史上首个通过互联网大数据分析完成初始配方原创的春晚吉祥物IP。其整体形象在中国白兔的特征基础上,融入了传统中国工笔审美风格,采用3D...

    时间:12-24
  • 平凡的岗位 奋斗的故事

      2022年,是党和国家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一年。国际环境风高浪急,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艰巨繁重,我们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胜利召开党的二十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迈出坚实步伐。   岁末将至,本版推出特别策划,走近5位普通人的生活,致敬平凡中蕴藏的蓬勃力量。他们的故事里,可以看到一个坚韧不拔、欣欣向荣...

    时间:12-24
  • 微视频|深情系农事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   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高桥镇南沟村一眼望不尽的苹...

    时间:12-23
  • 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病、肿瘤患者如何做好健康防护?——权威专家解答防疫热点问题

      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 题: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病、肿瘤患者如何做好健康防护?——权威专家解答防疫热点问题   新华社记者董瑞丰、顾天成   冬季天气寒冷,又面临疫情风险,呼吸系统疾病、心血管病、肿瘤患者如何做好健康防护?出现哪些症状应及时就医?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组织相关领域权威专家作出解答。   呼吸系统疾病...

    时间:12-23
  • 民政部要求做好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医药保障工作

      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记者高蕾)民政部22日召开全国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就全力推动疫情防控中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就医用药优先保障工作进行专项部署。   会议指出,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对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就医用药优先保障有明确部署。各地民政部门要立即开展养老机构、社会福利机构就医...

    时间:12-23
  • 求真务实真抓实干 赓续传统再建新功——访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

      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  题:求真务实真抓实干 赓续传统再建新功——访民盟中央主席丁仲礼   新华社记者王琦、范思翔   “民盟十三届一中全会选举我继续担任民盟中央主席,我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不可辜负。”   中国民主同盟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23日在京闭幕,领导班子的新老交替和政治交接顺利完成。在接受新华社...

    时间:12-23
  • 丁仲礼同志简历

    中国民主同盟中央主席丁仲礼像   新华社北京12月23日电 丁仲礼,男,汉族,1957年1月生,浙江嵊州人,民盟盟员,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古生物学及地层学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理学博士学位,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现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欧美同学会会长。   1978年-1982年 浙江大学地质系地球化学专业学习   1...

    时间:12-23
  • 回首·2022丨上天入海、乘风破浪……纵览2022那些国之重器

    回首即将过去的2022 中国在装备制造、生态环境、乡村振兴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非凡成就 我们制作了精美海报 图说一年来各领域走过的壮阔征程 此为第一期 纵览2022那些国之重器   上天入海、乘风破浪、贯通聚能、极目远眺、御风翱翔!   统筹:焦旭锋 殷哲伦 设计:殷哲伦 编辑:张铎 卓越 终审:于卫亚 陈知春 记者:马知遥...

    时间:12-23
  • 权威快报丨我国8个民主党派分别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

      12月7日至23日,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国民主同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国致公党、九三学社、台湾民主自治同盟在北京分别召开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新一届中央领导机构。   此次各民主党派全国代表大会共选举产生新一届中央委员1531名、中央常委365名,中央委员平均年龄约为54.5岁,...

    时间:12-23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