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香港教育新机遇 交流合作促共赢

2023-11-14 08:28:00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香港教育新机遇 交流合作促共赢

  学生在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图书馆里学习交流。资料图片

   【大湾观察】

   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并强调“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当前,香港发挥自身优势、把握时代机遇,积极推动国民教育,增强与内地教育交流合作,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助力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方面努力作为,取得了积极成效。

  助力教育强国建设,香港具有独特优势

   建设教育强国,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建设教育强国,意味着更强的教育综合实力、更高的教育质量、更大的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等。香港教育事业具有独特竞争优势,可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有益助力。

   香港教育质量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普遍认可。香港特区政府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持续扩大免费教育范围,确保每个孩子都能平等接受教育。香港的高等教育在全球享有盛誉,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和教育专家

   香港教育样态多元、充满活力。在基础教育层面,香港的中小学校可以大致分为官立学校、津贴学校(也称“资助学校”)、直资学校、私立学校、国际学校五类,不同的管理方式激发了学校的办学活力,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且优质均衡的就学选择。在管理模式方面,香港特区政府负责宏观调控和间接管理,各大学和众多法定的教育机构均有各自的条例,可以自主任命或晋升教师、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行管理使用政府拨款,充分赋能学校在学术和非学术事务上的高度自主权。在升学方式方面,香港专上教育政策支持公帑资助和自资专上并行发展,体现了香港高等教育体系的多元化。

   香港教育国际化水平位居世界前列。“一国两制”保障了香港健全的法治及其与国际接轨的机制,为香港的自由创新提供了土壤。香港教育界通过与国际知名大学建立合作项目、举办国际学术研讨会和交流活动等方式,持续丰富自身的学科体系和教育理念,促进中西文化的交融与互补,培养了一批批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和创新能力的人才。

  增进与内地教育交流合作,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回归祖国以来,香港的教育虽历经波折,但在推动与内地教育交流合作方面,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合作办学与交流体系。尤其是随着香港国安法的实施,香港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抓手,致力于建立健全与“一国两制”相适应的教育体系,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与内地实现了合作办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协同合作,推动教育资源共享,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在国家和香港特区政府的支持下,香港与内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不断开创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的新局面。截至2022年9月,教育部已先后批准内地与港澳高校共同设立本科层次及以上合作办学项目19个;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合作办学机构有3个,包括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以及香港科技大学(广州)。香港城市大学、香港都会大学、香港理工大学及香港大学也正积极推动合作办学项目的开展。香港高校在大湾区开展合作办学、协同创新,为大湾区加速建设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方面,香港与内地的交流合作也不断深入。近年来,教育部不断加强“内地与港澳中小学姊妹学校平台”建设工作,支持内地与港澳姊妹学校开展师生互访、轮岗教学、合编教辅教材等形式多样的交流学习活动。同时,支持香港办学团体在大湾区开办香港课程学校,为港人子弟提供一条龙中小学教育服务。香港特区政府也大力支持内地办学团体在香港开办内地课程学校。香港职业训练局积极与内地的职业学院及机构开展交流合作,提升两地职业教育和人才培训的水平。2023年3月,由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现为“深圳职业技术大学”)和香港职业训练局合作共建的粤港澳大湾区特色职业教育园区开园,标志着湾区职教协同发展按下“加速键”。

   与此同时,香港与内地青少年交往交流日益深化。两地教育部门通过研修实习、暑期学校、短期考察等方式,促进两地学生深度交流。香港推出“学生内地交流计划”,每年提供10万个交流名额,让中小学生到内地不同省区市交流,多角度体验国家在文化、经济、教育、科学和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深化课堂所学,增进文化认同和家国情怀。

  持续巩固竞争优势,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努力作为

   加快建设教育强国,需要香港发挥优势,更有作为。如何在教育强国建设中作出更大贡献,可从以下几方面着力。

   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持续保障教育生态良序运行。当前,香港教育部门致力于引导各学校全面开展有关宪法、香港基本法、香港国安法和《国歌条例》的教育,以培养学生对国家发展和社会责任的认知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理解。近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爱国主义教育法,香港特区政府新一份施政报告随即提出成立“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小组”。这是香港致力于建立健全与“一国两制”相适应的教育体系的有益尝试。培养青少年爱国情怀,确保“一国两制”事业后继有人、行稳致远,是香港在教育强国建设中发挥有益作用的重要基础。

   深度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为教育改革发展贡献香港力量。一方面,香港可深度对接内地资历框架,打造衔接、沟通各级各类教育的“立交桥”,比如在粤港澳大湾区发挥香港在学分互认、职业资格证书和教师资格互认等资历框架内的协同作用,助力形成教育改革发展的区域整体性力量。另一方面,发挥香港教育国际化优势,充分汇聚全球创新资源,服务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有力支持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国际教育示范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加强与内地交流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助力打造高水平教育体系,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

   发挥“超级联系人”作用,助力中国教育国际化。“一国两制”下的香港,一直是连接内地与世界的“超级联系人”。建设教育强国,也需要香港继续发挥好“超级联系人”的作用。香港可以充当内地与国际之间的桥梁纽带,对外讲好中国教育的故事,助力内地教育与国际接轨,助力内地学校开展国际对话,增强其国际竞争力与影响力。在为国家教育事业作出更大贡献的同时,香港教育事业也必将更加枝繁叶茂。

   (作者:卓泽林、舒刚波、李盛兵,分别系华南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教育部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副主任,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港澳研究中心执行主任)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爱心托举美好未来(追梦路上)

      何其委带着孩子们一起做运动。   范建华摄(人民视觉)  蓝天白云,阳光和煦,江苏省如皋市如师附小新城幼儿园的操场上,欢声笑语不断。幼教老师何其委正在和孩子们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大家追逐奔跑,笑容绽放在每个人脸上。  作为一名幼教老师,何其委很受孩子们欢迎。集体活动时,孩子们喜欢围坐在他身边;做游戏时,孩...

    时间:11-14
  • 2023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举行

    本报杭州11月13日电(记者刘军国)以“汇聚天下英才共创美好未来”为主题的2023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11日至12日在浙江温州举行。峰会聚焦“青年创新聚力可持续发展未来”年度议题,设置峰会主论坛、海外专场、日常分论坛等41场活动。由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执委会发起的“可持续发展青年科学家奖”11日首次揭晓,全球3位科...

    时间:11-14
  • 践行大学文化使命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原标题:践行大学文化使命 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沿着党的二十大指引的方向·教育笔谈】近期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切实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勇担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文化传承创新是现代大学的关键职能,也是引领和支撑...

    时间:11-14
  • “语言学传承与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本报北京11月13日电(记者陈圆圆)日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主办的“语言学传承与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中国、英国、法国、德国、挪威、韩国等国家3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的近百名专家学者以及出版机构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 本次研讨会以“语言学传承与创新”为主题,在为期两天的会议中,专家学者...

    时间:11-14
  • 创新宣讲形式 传承红色基因

    “在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展厅里,有这样一些老物件,煤油灯、理发推、医疗箱等,这都是乌兰牧骑除演出之外的另一些‘角色’;除了演出,他们还是农牧民的宣传工作队、文艺辅导队与生活服务队……”近日,一场理论宣讲大赛在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举行,宣讲员黄小云正声情并茂地讲述着新时代基层文艺工作者的故事。 黄小...

    时间:11-14
  • 以教育强国建设为中国式现代化强基赋能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纵观人类历史,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世界强国无一不是教育强国,教育始终是强国兴起的关键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是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

    时间:11-14
  • 让高等教育区域师资配置更平衡更充分

    原标题:让高等教育区域师资配置更平衡更充分10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要大力发展基础教育,加大对东北高校办学支持力度,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东北全面振兴。高等教育为区域发展增强内生力量。无论是东北振兴、中部崛起还是西部大开发,师资力量的增强对区域高等教育的发展尤为重要。教育部...

    时间:11-14
  • 中小学教师非教学任务如何减少?

    原标题:中小学教师非教学任务如何减少?编者按:减少非教育教学类工作任务,是中小学教师群体一直以来的心声与诉求。对此,党和国家高度关注并持续发力。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为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提供了重要遵循。2022年,国务院教育督...

    时间:11-14
  • 加快打造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

    原标题:加快打造大湾区高水平人才高地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可以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促进人才区域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着力形成...

    时间:11-1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