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教育部发布温馨提示:高校招生录取期间,谨防受骗

2023-06-29 10:23:00

来源:教育部网站

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即将开始。一些不法分子受经济利益驱使,利用考生和家长的急切心理,散布虚假信息、贩卖制造焦虑,针对志愿填报、招生录取等环节实施诈骗,严重扰乱考试招生秩序。为此,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结合近年来个别地方出现的一些虚假诈骗情况,郑重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通过官方渠道查询、咨询有关信息,勿存侥幸心理、勿信不实信息,谨防上当受骗。如果遭遇诈骗事件,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一、认准官方权威渠道,“小道消息”不可信

【现象】近年来,一些社会机构和个人通过网络平台发布有关涉考涉招信息,存在政策解读不准确、信息提供不真实等问题,有的甚至通过假冒、仿冒高校和招生考试机构的官方网站、公众账号编造散布虚假信息,迷惑考生和家长,实施诈骗,严重扰乱考试招生秩序。

【提醒】教育部会同有关部门深入实施2023高考护航行动,开展“点亮权威考试招生机构官网标识”专项行动,已协调有关互联网平台对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高校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进行了权威标识,便于广大考生和家长识别,获取正规的招生政策和服务信息。此外,每年具有招生资格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都会在教育部官方网站发布。考生和家长可通过教育部官方网站“文献”栏目下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查询”进行查询核实。在此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在网上查询高校招生信息时,请认准“官网”标识,谨防山寨账号或网站骗局。

二、警惕“天价志愿辅导”陷阱,理性报考不迷信

【现象】近年来,每当高考成绩发布后,一些社会培训机构和个人“网红”就通过“不浪费1分不浪费未来”“让每1分都发挥价值”等说法吸引流量,夸大志愿填报作用,制造贩卖志愿填报焦虑。然后,包装打造“专家”“名师”、虚假编造“内部信息”“内部数据”、宣称“大数据志愿辅导”“一对一咨询”等,诱导考生及家长购买高价、天价志愿填报咨询服务。

【提醒】有关部门从未发放过“高考志愿规划师”这类职业资格证书,某些社会机构所谓的“志愿规划师”“专家名师”等大多是临时招募的社会人员,按照机构提供的“台词”给考生和家长辅导。每年高考填报志愿前,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都会发布当年高考成绩统计情况、近年来各高校录取情况和志愿填报参考材料,高校也会介绍学校招生章程、招生办法和往年录取参考信息,并不存在所谓的“内部信息”“内部数据”。同时,在志愿填报期间,各地都建立了招生考试机构、高校、中学等多方面志愿填报咨询公共服务体系,多渠道多方式提供志愿填报咨询服务。考生可通过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各高校官方网站、官方微信公众号或编发的志愿填报相关资料等查询所需参考信息,也可通过拨打当地招生考试机构、高校和中学开通的咨询电话或线上咨询等方式了解相关政策和信息。

考生和家长不要迷信所谓高价、天价志愿填报咨询服务,要结合自身情况,综合考虑个人志向、兴趣爱好、特长优势、生涯规划等多种因素,着眼于国家需要和社会需求,科学选择,自主填报。

三、了解高校招生政策,“特殊渠道”不存在

【现象】高校招生录取期间,一些不法分子往往利用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声称“认识某某领导”“认识某某招办”,甚至通过伪造文件、私刻印章、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假冒高校招生工作人员等,谎称可以“走后门”“搞特殊”,通过“内部指标”“机动计划”“计划外补招”“降分补录”等说法实施诈骗。

2021年,山东日照公安部门成功破获一起高考录取诈骗案,抓获犯罪嫌疑人赵某、刘某某。经查,犯罪嫌疑人赵某、刘某某通过微信朋友圈等渠道,对外宣称能够帮助考生以特招的形式办理高校录取入学手续,从中骗取家长和考生的高额手续费。犯罪嫌疑人赵某、刘某某已被依法审查,24万元被诈骗钱款已全部追回。

【提醒】教育部“三十个不得”招生工作禁令中明确要求,“不得擅自扩大高校招生规模或调整高校招生计划”“不得无计划或擅自突破计划规模进行招生或违反计划管理要求调整计划”“省级招办不得违反投档工作程序或在政策之外降低标准向有关高校投放考生档案”“不得违反规定的招生程序降低标准录取考生、拒绝录取符合条件的考生”。在此提醒考生和家长,高校招生是严格按照招生政策规定和学校招生章程等实行计算机远程网上录取,有严格的工作流程和监督机制。高校招生计划由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统一向社会公布,不存在所谓的“内部指标”。高校在招生省份未完成的招生计划,会通过公开征集志愿录取,不存在所谓内部降低分数“补录”“补招”的情况。正规的招生录取不会产生任何附加费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证金、录取费、指标费的,一律不能相信。

四、认清不同教育区别,擦亮眼睛看仔细

【现象】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长急于上大学的心理,故意混淆普通高等学历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之间的区别,以自考助学班、网络教育班、国际合作办学等入学通知书蒙骗考生及家长。部分办学机构打着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幌子,实际招收其他教育形式的学员。

【提醒】普通高等学历教育学生均须通过高考招录。上述所谓的“录取通知书”不是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录取通知书,“入学”后也不能进行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新生学籍电子注册,更拿不到普通高等学校学历证书。考生和家长要擦亮眼睛,认真辨别普通高等学历教育与其他教育形式,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进修方式。

五、做好个人信息防护,谨防志愿遭篡改

【现象】考生高考志愿是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恶意篡改将导致考生无法被心目中理想的高校录取。2021年7月,河北省衡水市高考考生周某(化名)及其家属到派出所报案,称发现自己的高考志愿被人篡改了,改成了比自己高考成绩低很多的院校。经立案侦查,结合在河北省教育考试院调取的登录日志,确定其同学吴某(化名)有重大嫌疑。经讯问,吴某称觉得周某平时影响了自己的学习,这样做是为了惩罚周某。吴某篡改别人高考志愿的行为,受到法律的制裁。

【提醒】律师和专家提醒,篡改高考志愿本质上是对考生受教育权的侵犯。从司法实践来看,篡改高考志愿的行为可能涉及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侵犯公民通信自由罪以及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不要认为“无知者无畏”,不要以为事发了还能以“恶作剧”等理由搪塞,违法者终会受到法律的制裁。教育部也提醒广大考生,要提高防范意识,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号、考生号等个人信息和志愿填报系统密码等登录信息,不要泄露给他人,防止志愿被他人篡改。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北京语言大学校长段鹏寄语毕业生:充满勇气与力量地坚定成长

    一晴夏深,青春散场。奔赴山海,师恩难忘。2023届毕业生正收拾行囊,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新的人生篇章。按下快门,如何更好告别学生身份?鹏程万里,如何担当兴国之重任?又到一年毕业季,大学书记、校长的殷殷期盼语重心长。人民网特别推出“2023大学毕业季‘最后一课’”系列报道,愿同学们带着这份叮嘱勇敢地奔赴下一旅程。 人民网...

    时间:06-29
  • 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启动

      本报北京6月28日电(记者金歆)记者从中央网信办获悉:为进一步强化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健康安全网络环境,中央网信办自即日起,开展“清朗·2023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此次专项行动为期两个月,针对未成年人用户数量较大、对未成年人具有显著影响的网站平台以及儿童智能设备,从深从细全面整治,持...

    时间:06-29
  • 增加照护资源 减轻带娃负担(办实事 解民忧)

      核心阅读  近年来,我国积极开展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加快建设普惠托育服务体系。作为第一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的江苏省南京市,不断扩大普惠托育服务供给总量,对现有普惠托育机构给予托位补助、育婴师培训补助,加快托育服务行业专业人才培养,不断满足广大婴幼儿家庭的需求,探索幼有所育的新路径。   ...

    时间:06-29
  • 紧握人生出彩机会(暖闻热评)

      【关键词】高考  【事件】今年高考期间,河北省定州市的环卫工人任红娟,在工作结束后,顾不上脱掉工服,就赶往考场外等候参加高考的儿子任旭明。一门考试结束后,任旭明走出考场,一眼就看见了人群中等候的母亲。母子相拥的视频在网上广泛传播,温情的一幕令无数网友动容。  【点评】  高考季,老师为考生送上鼓励的...

    时间:06-29
  • 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开展以来,西安交通大学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部署,把理论学习、调查研究、推动发展、检视整改贯通起来,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以实际行动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贡献力量。  多思多想学深悟透  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把握、医工交叉融合建设...

    时间:06-29
  • 职业教育拓展就业新渠道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是著名的“厨师之乡”。全县现有6万余人从事餐饮行业,足迹遍布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培养更多厨师技能人才,蓝田县通过成立陕西省首家公办3年制烹饪专业中等职业教育学校——蓝田厨师学校,培养具有较高文化素养、艺术素养的一专多能的新一代厨师,让具有地方特色的职业教育拓展就业渠道,助...

    时间:06-29
  • 2023年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启动

      本报电(立风)中国科协、教育部、生态环境部、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和共青团中央日前联合组织开展2023年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  此次活动主要面向小学高年级及初中阶段学生,组织学生围绕能源资源、生态环境、安全健康相关的18个活动主题,发现身边的科学问题、动手实践、体验探究。  2023年活动重点围绕...

    时间:06-29
  • 我是这样填报高考志愿的

      驶向心中的那片蔚蓝  ■宋起帆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科学  我来自山东省青岛市农村,2018年参加理科高考,成绩637分。那时的我陷入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困扰,不是觉得分数不够用,就是对学校和专业不满意,还要考虑所在城市离家远近、发展机遇等问题。在和父母翻遍志愿填报指南后,中国海洋大学进入了我的视野。“985工...

    时间:06-29
  • 留学生回国就业意向持续增强

      2022年某矿业集团举办海外招聘校园宣讲会。   赵栩在荷兰留学时照片。   王玥毕业于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  (本文均为受访者供图)  智联招聘不久前发布的《2022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显示,2022年回国求职的留学生数量同比增长8.6%,中国留学生回国就业意向持续增强。  对学子来说,留学期间规划职业...

    时间:06-2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