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北京中医药大学:聚焦人才培养全程 持续引领中医药人才培养改革

2023-06-27 19:14:00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2023年全国高考落幕,高考志愿如何填报?如何快速了解各高校校园文化,锁定自己心仪专业?学生进入高校后如何转专业?人民网特别推出“2023年高校招生”系列报道,解读各大高校的高考招生政策、人才培养理念、办学特色以及校园文化生活,供考生及家长参考。

北京中医药大学是一所以中医药学为主干学科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唯一一所教育部直属的高等中医药院校;是国家唯一一所进入国家“211工程”建设的高等中医药院校;是国家唯一的“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等中医药院校;“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中医学、中西医结合、中药学3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已经成为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集教育、科研、医疗、中医药文化传播于一体的著名中医药高等学府。

学校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医大师8人,并拥有一支以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和优秀中青年教师组成的老中青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有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6个,全国名中医传承工作室3个,全国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2个和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43个,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二室一站44个。

人民网:请您简要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以及优势和特色专业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校重视临床基地建设,现有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等四家在京直属附属医院和国医堂中医门诊部。另有中日友好医院、广安门医院、西苑医院、望京医院、北京中医医院等22个临床教学基地,承担全校学生的临床教学、见习、实习工作。学校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44个。

学校聚焦人才培养全程,持续引领中医药人才培养改革。创建以“岐黄国医”为代表的长学制教育体系,探索“中医+”“+中医”“中西医结合”多学科交叉复合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模式。目前,学校包含5大招生门类的16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占招生专业总数的93.75%,涵盖了9年制中医学、中西医结合本博连读,4+4弹性学制中药学本博连读,5+3一体化本硕连读中医学专业,以及5年制医学、4年制药学、管理学、文学、工学等相关专业。2023年,学校招生规模保持稳定,招生计划1900人,大部分专业招生计划与2022年持平。9年制中医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专业2023年招生40人,比2022年有所增加。

长学制专业:

中医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和中西医临床医学(华佗班)学制为9年,是5+4的本博连读专业,以解决临床问题为指引,创建“一体化贯通式、阶段性、模块化、通关式、全程评价”的培养模式,培养能够从事中医/中西医临床或科学研究工作的新时代复合型中医临床/中西医临床领军人才。这两个专业均将中医师承融入校园教育,为学生配备临床导师和科研导师,通过导师的引领作用,加强对学生的学业培养、学术引领、人生指导,培养学生中医思维和临床能力,激发学生学术兴趣和创新潜力。

中药学(时珍国药班)为4+4的本博连读专业,实施本博贯通7-9年弹性学制培养,落实三制(导师制、学分制、书院制)三化(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育人模式,配备一流教学资源,聘任一流师资队伍,营造一流学术环境,强化创新教育,深化国际合作,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热爱中医药事业,全面发展国际化、高素质、创新型领军人才,为其未来成为引领中医药行业发展的科学家奠定基础。

中医学卓越5+3一体化专业:采取“5+3”培养方式,实行学生分段考核、动态管理。宽口径入学,高水平培养。

人民网:学校的录取原则有何特别之处?哪些专业有特殊要求? 考生报考时需要注意什么?

北京中医药大学:考生报考时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务必关注官方资讯。关注官网,关注招生公众号,获取北京中医药大学各项招生权威资讯。

二是不设专业志愿分数级差。学校对已投档考生,采用“投档分优先,遵从考生志愿”的原则安排专业(即“分数清”),不设置专业志愿分数级差(包含内蒙古自治区)。专业录取出现实考分数相同的情况时,优先录取选考相关科目及分数高者(具体比较顺序详见学校本科招生章程)。

三是符合条件承诺不退档。学校对于已调档的考生,体检符合要求,服从志愿调剂,学校承诺不退档。

四是务必关注体检要求。学校体检标准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教学〔2003〕3号)及有关补充规定执行。根据专业培养和就业特点,从对考生负责、维护考生利益的原则出发,色盲、色弱及其他各类不能准确识别颜色考生不予录取至医药学类专业;不能准确识别红、黄、绿、蓝、紫各种颜色中任何一种颜色的导线、按键、信号灯、几何图形者不能录取至公共管理类专业。不鼓励躯干或肢体残疾考生报考医药学类专业,否则将难以完成学业。

人民网:对于科学填报志愿,有哪些建议给到学生和家长们?

北京中医药大学:对于致力于成为医生的考生,可结合实际情况,考虑报考中医学(领军人才培养计划)、中西医临床医学(华佗班)、中医学(卓越中医5+3一体化)、中医学(卓越中医儿科班5+3一体化)、中医学、中医学(实验班)、中医骨伤科学、针灸推拿学等专业。以上专业本科毕业后,在执业医师指导下,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试用期满一年后可以报考执业医师资格考试,考取资格证书。中药学、药学相关专业可报考获取执业药师资格证书,法学、英语亦可按照相关要求参加相应等级考试或职业考试。考生在填报院校志愿和专业志愿时,均应该结合自身兴趣爱好、高考成绩及自身实际综合分析,科学填报,并慎重填写不服从专业志愿调剂。

2023年,学校入学后转专业比例继续稳定在10%,为优秀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机会,部分专业(9年制领军人才培养计划、华佗班、中医学5+3一体化专业、中医学(实验班))不允许转入,护理学二本及单列专业组的不允许转出,具体还以当年的转专业通知为准。

结合未来发展,建议考生报考时要明晰自身专业兴趣,做好生涯规划;要了解专业特色,做好报考规划;要遵循体检要求,切勿盲目报考。

人民网:请您介绍一下学校奖助学政策及就业情况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校成立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构建了“奖、贷、助、勤、补、偿”多元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建设融“经济资助、心理辅导、就业帮扶、学业指导、生活关怀、能力提升”六维一体的立体发展型资助育人模式,全力助力学生成长发展。目前,学校共有各类奖学金项目20余项,奖励金额从500元到8000元不等。除考察学术、综合成绩外,还设有发展素质单项类奖学金,覆盖德育、学术、科技创新、文体、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自立自强等多项内容,评选方式多元化,助力学生全方面发展。随着办学规模的扩大,学校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支持力度逐年增加,最大程度满足学生在校期间的基本生活需求,为学生勤奋向学、发奋图强提供了经济保障

近三年,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在教育部直属高校、首都地区高校、中医药行业类院校中均处于领先梯队。毕业生就业率近年来均达到97%以上,深造率在4成左右,本科生升学率在6成左右。毕业生满意度达到96%以上。就业去向和单位以事业单位为主,2022年共有 46.78%的毕业生在事业单位就业,32.47%的毕业生在企业就业。就业方向分为几大方面,一是临床,包含了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中医医院、西医医院、社区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等;二是从事中医药相关的科学研究和教学工作,包含高校任教、研究院、出版社等;三是在医药卫生相关的事业单位和企业工作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徐坤寄语毕业生:永葆一份邮苑印记 化作锦囊步履四方

    一晴夏深,青春散场。奔赴山海,师恩难忘。2023届毕业生正收拾行囊,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新的人生篇章。按下快门,如何更好告别学生身份?鹏程万里,如何担当兴国之重任?又到一年毕业季,大学书记、校长的殷殷期盼语重心长。人民网特别推出“2023大学毕业季‘最后一课’”系列报道,愿同学们带着这份叮嘱勇敢地奔赴下一旅程。 人民网...

    时间:06-28
  • 复旦大学:金融学(金融科技方向)2023年首次招生

    2023年全国高考落幕,高考志愿如何填报?如何快速了解各高校校园文化,锁定自己心仪专业?学生进入高校后如何转专业?人民网特别推出“2023年高校招生”系列报道,解读各大高校的高考招生政策、人才培养理念、办学特色以及校园文化生活,供考生及家长参考。 复旦大学校名取自《尚书大传》之“日月光华,旦复旦兮”,始创于1905年,原...

    时间:06-28
  • 南开大学:持续开展交叉学科专业、双学位特色项目及微专业建设

    2023年全国高考落幕,高考志愿如何填报?如何快速了解各高校校园文化,锁定自己心仪专业?学生进入高校后如何转专业?人民网特别推出“2023年高校招生”系列报道,解读各大高校的高考招生政策、人才培养理念、办学特色以及校园文化生活,供考生及家长参考。 南开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学校肇始于1904年,成立于1919年,由...

    时间:06-28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新增三个招生专业(类)

    2023年全国高考落幕,高考志愿如何填报?如何快速了解各高校校园文化,锁定自己心仪专业?学生进入高校后如何转专业?人民网特别推出“2023年高校招生”系列报道,解读各大高校的高考招生政策、人才培养理念、办学特色以及校园文化生活,供考生及家长参考。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由原北京经济学院和原北京财贸学院于...

    时间:06-28
  • 上海外国语大学:10个“一带一路”战略语种专业今年招生

    2023年全国高考落幕,高考志愿如何填报?如何快速了解各高校校园文化,锁定自己心仪专业?学生进入高校后如何转专业?人民网特别推出“2023年高校招生”系列报道,解读各大高校的高考招生政策、人才培养理念、办学特色以及校园文化生活,供考生及家长参考。 上海外国语大学创建于1949年12月,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进入国...

    时间:06-28
  • 第二届21世纪马克思主义高峰论坛在南开大学举行

    人民网北京6月28日电 第二届21世纪马克思主义高峰论坛日前在南开大学举行,专家学者围绕“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主题开展深入研讨。教育部社会科学司司长徐青森表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重大理论创新,希望大家深入研究中国式现代化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深化对教育现代化和教...

    时间:06-28
  • 以团体辅导促支部共建,探索校地党建新形式

    人民网北京6月28日电 26日,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心理系学生党支部、北京市朝阳区望京街道花家地西里三区社区党委,联合开展了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主题的庆祝建党102周年活动。本次活动由“分享入党初衷——你做我猜——知识问答——我们的歌——真情告白——重温誓词”六个环节组成,让每位参与者分享入党初...

    时间:06-28
  •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校长吴波寄语毕业生:九万里风鹏正举,举目起壮志

    一晴夏深,青春散场。奔赴山海,师恩难忘。2023届毕业生正收拾行囊,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新的人生篇章。按下快门,如何更好告别学生身份?鹏程万里,如何担当兴国之重任?又到一年毕业季,人民网特别推出“2023大学毕业季‘最后一课’”系列报道,愿同学们带着这份叮嘱勇敢地奔赴下一旅程。 人民网北京6月28日电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2023...

    时间:06-28
  • 第二届全国关工委“青少年党史学习月”活动在延安启动

    人民网北京6月28日电 (记者郝孟佳)今天,第二届全国关工委“青少年党史学习月”活动启动仪式在陕西省延安市举行。本次活动以“老少同声颂党恩,携手奋进新征程”为主题。活动期间,各级关工委将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关工委和教育基地联动、“五老”与青少年联动等方式,广泛开展主题参观、文艺展演、读书演讲等活动,教育引导...

    时间:06-28
  •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丹学院2023年毕业典礼举办

    人民网北京6月28日电 (记者郝孟佳)中丹学院2023年毕业典礼25日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以下简称国科大)雁栖湖校区中国-丹麦科教中心大楼举行。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国科大校长周琪院士强调,中丹中心是中国与丹麦教育合作的有益尝试和典范,中丹学院的毕业生是宝贵的资源、珍贵的成果,代表着未来,承载了希望。他希望,所有毕业生能...

    时间:06-28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