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暨南大学:一门有温度的碳会计课

2023-06-26 08:21:00

来源:光明日报

“人类的文明发展史就是一部能源利用史。每一次科技发展,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近日,在暨南大学的碳会计课上,会计学系教授宋献中从人文角度出发侃侃而谈,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听得入神。

这门新兴的交叉融合课程,去年8月在学校选课系统刚一上线,就被同学们抢占一空。

方心怡是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她幸运地抢到了碳会计课的入场券。“近几年,涉‘碳’研究炙手可热,比如碳排放权交易、碳达峰、碳中和、节能减排等。这门课开得正当其时,会计、生态、环境、资源等多领域的知识让大家打开了视野,也更加了解行业的未来。”方心怡说,来上课的不只有会计系的学生,不少工商管理、市场营销等专业的同学也来了。

“碳会计课程涉及会计学、计量学等多个学科知识,要讲好这门课,就需要具有广阔的全球视野和创新跨学科思维的复合型教师,这样课程才能满足来自不同专业学科背景的学生的需求。”宋献中表示,暨南大学采用了“高校课程组为主+业界专家为辅”的授课模式,将课程设为四大模块:碳政策篇、碳财务会计篇、碳管理会计篇和碳审计与碳金融篇,由深耕相关领域几十年的教授团队主导,再邀请相关专家加盟授课。

作为国内第一个开设碳会计课程的高校,暨南大学深入贯彻落实教育部印发的培养“双碳人才”文件精神,精心打造的碳会计专业选修课及“双碳”系列讲座通识选修课,为培养环境管理复合型人才、提升相关学科影响力“插上翅膀”。

历经数月孵化,暨大一位本科生申报的课题《“双碳”目标下,环境规制对企业绿色转型升级的影响》获得国家级大创立项。

“‘双碳’战略体现了我国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的大国担当,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宋献中表示,暨南大学始终把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摆在首位,围绕绿色能源开发、低碳利用、减污降碳等碳减排领域,新型太阳能、海洋能等碳零排领域,碳监测、碳市场、碳核算、碳金融等碳管理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前瞻性研究与深度探索。

2019年,在世界银行资助下,财政部公开竞标,研究碳排放权交易会计准则制定。在一众以财经为特色、实力强悍的对手面前,暨南大学凭借综合性大学跨专业优势拔得头筹。该研究项目拿到联合国“可持续报告提名奖”。

与此同时,暨南大学先后获批粤港澳环境质量协同创新联合实验室、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环境污染与健康重点实验室、绿色发展研究中心等平台,迅速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低碳与绿色发展领域重要的研究力量之一。

“会计学不是一堆冰冷的数字,碳是有温度的。而在中国学这门课更是优势明显,不仅有国家政策力挺、有企业调研支撑,还能与学者们保持深度交流。”会计学系教授沈洪涛表示。暨南大学将科学研究、智库建设、社会服务与人才培养有机结合,致力于为实现“双碳”目标、争取中国国际气候治理上的话语权作出贡献。(本报记者 吴春燕 唐一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最全汇总!31省份公布2023年高考分数线

    人民网北京6月26日电 记者从各地教育考试院获悉,截至26日,全国31省(区、市)2023年高考录取分数线全部公布。人民网对相关信息进行了汇总,一起来了解。(文/李依环、实习生张婉柔;图/汪晓波、万能、霍雨佳)...

    时间:06-26
  • 海军工程大学:为人民海军培养工程技术和工程指挥人才

    2023年全国高考落幕,高考志愿如何填报?如何快速了解各高校校园文化,锁定自己心仪专业?学生进入高校后如何转专业?人民网特别推出“2023年高校招生”系列报道,解读各大高校的高考招生政策、人才培养理念、办学特色以及校园文化生活,供考生及家长参考。 海军工程大学坐落于湖北武汉,前身是于1949年11月建立的大连海军学校机...

    时间:06-26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院长范先群寄语毕业生:担当时代责任,攀登医学高峰

    一晴夏深,青春散场。奔赴山海,师恩难忘。2023届毕业生正收拾行囊,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新的人生篇章。按下快门,如何更好告别学生身份?鹏程万里,如何担当兴国之重任?又到一年毕业季,人民网特别推出“2023大学毕业季‘最后一课’”系列报道,愿同学们带着这份叮嘱勇敢地奔赴下一旅程。 人民网北京6月26日电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日...

    时间:06-26
  • 疏堵结合力促“双减”

    笔者时常听到这样的疑问:相较于外国学生,中国学生的数学成绩通常更好,但为什么中国缺少优秀的数学家呢?其实,不只是数学方面,在物理、化学、信息科学甚至音乐、美术等领域,也存在类似状况。 在笔者看来,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受应试教育等诸多因素影响,中国孩子普遍学习负担过重,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就被...

    时间:06-26
  • 构建有利于基础研究的制度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世界已经进入大科学时代,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制度保障和政策引导对基础研究产出的影响越来越大。”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必须深化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改革,从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经费投入、...

    时间:06-26
  • 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贡献青春力量

    参加“涟漪行动”的青年返乡开展文化调研。图为他们在调研过程中合影留念。 参加了北京法源寺历史文化街区的调研后,学生们制作了四合院模型,为街区保护更新与利用提供解决方案。 高滢棋摄 在北京,参与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与利用...

    时间:06-26
  • 高招直播间里有“高招”(网上中国)

    中国科学院大学老师在招生直播间介绍学校相关情况。 受访者供图 考生打开心仪院校招生办的直播间,与招生老师“面对面”即时互动,充分了解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就业升学、招生录取等,不仅可以收获报考“锦囊”,还能对大学生活、职业规划等有更多思考……最近高校招生成为热门话题,牵动着...

    时间:06-26
  • 2023年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启动

    本报北京6月25日电(记者李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5日发布通知,部署启动2023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行动自即日至12月,以2023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在各级人社部门登记的失业青年为对象,强化政策落实、服务保障、权益维护、困难帮扶,推动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毕业生和登记失业青年尽早就业。 按照通知...

    时间:06-26
  • 引导青少年健康使用短视频(社会杂谈)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在大众中普及,短视频以其网络交互功能强、参与度高、时效快等优势,实现了快速发展。相关统计显示,从2015年至2020年,短视频内容年均增长率达到惊人的400%。尤其在青少年群体中,刷短视频已经成为不少人每天课余生活的新习惯。根据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此前发布的一...

    时间:06-26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