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高招直播间里有“高招”(网上中国)

2023-06-26 08:15: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中国科学院大学老师在招生直播间介绍学校相关情况。
受访者供图

考生打开心仪院校招生办的直播间,与招生老师“面对面”即时互动,充分了解学科专业、人才培养、就业升学、招生录取等,不仅可以收获报考“锦囊”,还能对大学生活、职业规划等有更多思考……最近高校招生成为热门话题,牵动着考生和家长的心。不少高校利用视频平台开展线上招生直播,创新宣介方式,优化咨询渠道,全方位展示学校风貌,吸引考生报考。不少学生和家长留言,高招直播间里有“高招”,考生和高校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互动起来。

与招生办零距离交流

“报名‘强基计划’的如何知道自己通过了呢?”“本科提前批什么时候填志愿?是否跟本科普通批一起填?”……打开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在教育部“2023年高考网上咨询周”活动的页面上,全国各地网友们的问题接连不断。“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提供文字问答和视频直播两种方式,众多高校积极开展线上招生宣传,为考生、家长提供志愿填报咨询指导和服务。

“拿高考志愿填报来说,尽管获取信息的媒体途径很多,但不少考生和家长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仍对大多数专业不了解,全家人对着招生目录发愁,不知道上面写着的各个专业到底是干什么的、每个专业将来的发展路线怎样、想要进入某个专业领域需要做怎样的准备。”中国科学院大学抖音号的策划运营者吴宝俊认为,通过招生直播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信息差,让更多考生了解学校的招生政策。

天津大学招生办的直播分为名师讲专业及慢直播等,其中“线上面对面唠嗑”的慢直播不借助PPT,工作人员就坐在屏幕前,等着解答家长和学生的提问。“慢直播期间总有人提问,有的问分数,有的问这个专业就业怎么样,还有的问本硕连读的情况。通过直播,一旦有家长问起来,会启发其他家长也跟着问,减少了考生报考专业的盲目性,于校于生都是好事。”天津大学招生办主任助理孟子健说。

“对于绝大多数考生来说,虽然网络上有很多的参考资料,学校的各种信息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搜索直接获取,但仍然不够直观。”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特邀副研究员刘典接受本报采访时说,互联网招生有助于考生全方位了解报考学校,直播和线上平台为考生提供了便捷的咨询渠道。考生和家长可以通过直播平台、微信公众号等实时提问,获取有关招生政策、专业设置、录取要求等方面的信息,各种互动交流方式能够帮助考生更全面地了解学校,有助于考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校及专业。

多渠道推介效果好

对于高校招生办来说,直播突破了线下招生瓶颈,成本低、覆盖广、参与者多、互动便利,能有效缩小信息差,是一种高效、便捷、精准的招生渠道。

孟子健说,以往工作面对的重大挑战是,怎么在高考出分到填报志愿的时间里,更好地做信息传递、咨询工作。2019年,天津大学一个学生团队首次利用直播宣讲,被看作一种“新东西”。一开始是“摸着石头过河”。但几年下来,效果令人惊喜。天津大学招生办做过统计,去年招进的近4800名学生中,四成以上都看过招生直播。

哈尔滨工业大学招生办已在抖音开播3年,截至目前,累计完成了170多场相关直播。哈尔滨工业大学招生办负责人介绍,传统的招生信息传播渠道有限,线下招生形式最多可承载1000人,线上直播的最大优点是可以同时辐射上万人。据统计,该校招生类直播观看人数最多的一场达十几万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就业处相关负责人说:“现在高校招生都是在全媒体、全平台进行。以前我们的媒体平台主要聚焦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后来陆续开通了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哔哩哔哩等平台的账号,为学生和家长提供更丰富的线上获取信息渠道。”

“直播和线上平台提供了一种全新方式来展示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如教学特色、校园文化等,以吸引更多考生的关注和报考。”刘典认为,通过直播,学校可以实时呈现校园风貌、学科实验、师资力量等内容,让考生更直观地了解学校,并提供更多互动和咨询的机会。与传统的宣讲会相比,高校直播、线上招生可以同时面向大量考生,不仅提高了招生效率,还能够节约宣传费用和差旅费用。同时,高校可以更好地了解考生的需求和兴趣,根据不同考生的特点和志愿提供招生策略和服务,进一步提升招生的精准度和吸引力。

课程资源提前“尝鲜”

为助力高校招生,相关互联网平台大展身手,纷纷拿出实招。有视频平台近期推出高校系列直播,内容覆盖招生信息分享及优质公开课程。据悉,该平台的国家精品课程已达200余场,从天文到地理,从实用学科到人文艺术,人们均可找到对应的内容。借助课程资源,考生可提前“试读”大学,感受心仪高校的教学氛围,深入了解相关专业的内涵。

快手“高考志愿厅”涵盖知名高校信息,帮助考生们填好志愿。考生不仅能够通过“志愿百问百答”“高校种草大赛”主题短视频了解高校信息,还可以在专门的志愿直播间进行线上志愿咨询,得到个性化、针对性的志愿填报指导。快手相关负责人介绍,已有不少高校在快手进行招生直播,快手还邀请医学、警察、体育、消防等5所特色高校“云招生”,满足不同考生的就读需求。

教学楼、实验室、图书馆长什么样,校园里风景如何,食堂里伙食是否合胃口,学生的课余活动都有哪些……不少学校将校园搬上“云端”,利用VR(虚拟现实)等新技术,将学校全景展现在互联网上,还开设全天候直播,请院系老师、学长带着考生逛校园,让人感觉非常亲近。有了“云”游校园的活动,考生和家长不用抵达实地,透过屏幕就有直观感受。福建考生小吴在“云逛”校园后说,去心仪的大学逛了一圈,对未来充满了向往。

值得注意的是,网上渠道多、信息量大,但也鱼龙混杂、需要辨别。考生及家长要警惕涉高考招生诈骗,提防“查分钓鱼网站”“花钱进名校”“内部有指标”等招录陷阱。刘典建议,各类平台发布的高招信息须真实、准确,并及时更新。高校在直播和线上招生中,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内容呈现方式,以满足不同考生的需求和兴趣。此外,高校招生团队应具备良好的互动能力和回应能力,能够及时回答考生提出的问题,给予令人满意的解答和指导。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疏堵结合力促“双减”

    笔者时常听到这样的疑问:相较于外国学生,中国学生的数学成绩通常更好,但为什么中国缺少优秀的数学家呢?其实,不只是数学方面,在物理、化学、信息科学甚至音乐、美术等领域,也存在类似状况。 在笔者看来,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受应试教育等诸多因素影响,中国孩子普遍学习负担过重,有相当比例的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就被...

    时间:06-26
  • 构建有利于基础研究的制度体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世界已经进入大科学时代,基础研究组织化程度越来越高,制度保障和政策引导对基础研究产出的影响越来越大。”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必须深化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改革,从基础研究人才培养、经费投入、...

    时间:06-26
  • 暨南大学:一门有温度的碳会计课

    “人类的文明发展史就是一部能源利用史。每一次科技发展,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近日,在暨南大学的碳会计课上,会计学系教授宋献中从人文角度出发侃侃而谈,来自不同专业的同学听得入神。 这门新兴的交叉融合课程,去年8月在学校选课系统刚一上线,就被同学们抢占一空。 方心怡是财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她...

    时间:06-26
  • 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贡献青春力量

    参加“涟漪行动”的青年返乡开展文化调研。图为他们在调研过程中合影留念。 参加了北京法源寺历史文化街区的调研后,学生们制作了四合院模型,为街区保护更新与利用提供解决方案。 高滢棋摄 在北京,参与以“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与利用...

    时间:06-26
  • 2023年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启动

    本报北京6月25日电(记者李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25日发布通知,部署启动2023年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服务攻坚行动。行动自即日至12月,以2023届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和在各级人社部门登记的失业青年为对象,强化政策落实、服务保障、权益维护、困难帮扶,推动有就业意愿的未就业毕业生和登记失业青年尽早就业。 按照通知...

    时间:06-26
  • 引导青少年健康使用短视频(社会杂谈)

    随着互联网和智能手机在大众中普及,短视频以其网络交互功能强、参与度高、时效快等优势,实现了快速发展。相关统计显示,从2015年至2020年,短视频内容年均增长率达到惊人的400%。尤其在青少年群体中,刷短视频已经成为不少人每天课余生活的新习惯。根据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和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此前发布的一...

    时间:06-26
  • 山东财经大学党委书记王邵军寄语毕业生:奔赴山海 梦想花开

    一晴夏深,青春散场。奔赴山海,师恩难忘。2023届毕业生正收拾行囊,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新的人生篇章。按下快门,如何更好告别学生身份?鹏程万里,如何担当兴国之重任?又到一年毕业季,大学书记、校长的殷殷期盼语重心长。人民网特别推出“2023大学毕业季‘最后一课’”系列报道,愿同学们带着这份叮嘱勇敢地奔赴下一旅程。 人民网...

    时间:06-25
  • 2023年海南高考分数线公布:本科批普通类483分

    制图/霍雨佳人民网北京6月25日电 据海南省考试局消息,2023年海南省本科批、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及艺术类本科批(文化课)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今日公布。其中,本科批普通类分数线483分,国家专项计划普通类分数线483分,部分特殊类型招生投档最低控制分数线569分。(李依环、实习生张婉柔)海南省2023年本科批、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及...

    时间:06-25
  • 北京工商大学校长郭建华:踔厉奋发启新程,勇毅前行向未来

    一晴夏深,青春散场。奔赴山海,师恩难忘。2023届毕业生正收拾行囊,以最好的状态迎接新的人生篇章。按下快门,如何更好告别学生身份?鹏程万里,如何担当兴国之重任?又到一年毕业季,大学书记、校长的殷殷期盼语重心长。人民网特别推出“2023大学毕业季‘最后一课’”系列报道,愿同学们带着这份叮嘱勇敢地奔赴下一旅程。 人民网...

    时间:06-25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