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东南大学:2023年新增3个专业 5个双学士学位培养项目

2023-06-19 10:32:00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2023年全国高考落幕,高考志愿如何填报?如何快速了解各高校校园文化,锁定自己心仪专业?学生进入高校后如何转专业?人民网特别推出“2023年高校招生”系列报道,解读各大高校的高考招生政策、人才培养理念、办学特色以及校园文化生活,供考生及家长参考。

东南大学自1902年建校以来,已有121年的历史。如今,东南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并与江苏省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985工程”、“211工程”和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人民网:请您简要介绍学校的基本情况以及优势和特色专业

东南大学:作为一所以工科为主要特色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学校按照“强势工科、优势理科、精品文科、特色医科、提升新兴、强化交叉”的学科布局发展,学科专业呈现2大特点:

一是学科生态完备,拥有2大顶尖学科群。一个是电子信息计算机等电类学科群,包括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6个双一流建设学科;另一个是建筑土木交通材料学科群,包括建筑学、土木工程等5个双一流建设学科。

二是以工为基,强化交叉。近年来,新增四新专业15个,包括机器人工程专业,未来机器人专业,以及未来技术学院、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等。

人民网:2023年贵校招生政策有哪些新的变化、新的亮点?

东南大学:学校继续实行跨学院大类招生。考生可先选择大类进行学习,经1个学期的基础培养,再结合兴趣特长细分专业。

除大类招生以外,学校还将继续实行“三制五化”人才培养模式,即导师制、书院制、完全学分制,以及小班化、个性化、国际化、卓越化、本研一体化。

2023年的招生变化主要有两个。一是新专业,学校新增设智能车辆工程、电动载运工程和未来机器人3个新专业。其中智能车辆工程、电动载运工程纳入碳中和与智能制造实验班进行招生。未来机器人专业将依托未来技术学院进行建设,该专业不直接进行招生,新生入校后可申请选拔进入未来技术学院未来技术班学习未来机器人专业。

二是新项目,东南大学今年新增加了网络空间安全+法学、生物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5个双学士学位培养项目,相关双学士学位专业将在在江苏省等省市面向理工类考生进行招生。除计算机科学、物理学和哲学3个基础学科拔尖基地创新班以外,2023年学校的数学、化学和力学3个基础学科拔尖基地创新班也将面向新生入校后进行二次选拔。

人民网:学校的录取原则有何特别之处?哪些专业有特殊要求?考生报考时需要注意什么?

东南大学:学校继续实行“分数优先”,高考加分一认到底(投档和分配专业均认可)的原则。同一专业录取时,若考生投档成绩相同,文史类或历史类考生依次比较语文、外语、数学成绩,理工类或物理类和综合改革类考生依次比较数学、语文、外语成绩。普通类本一批次考生服从专业调剂,政审体检合格,保证进档不退。

部分专业对于学生的辨色力有一定要求,例如建筑类、艺术类、医学类等专业不录取色弱的学生。

学校吴健雄学院的吴健雄班,直接面向高考考生招生,学生入校时不分专业,一学期后可以任意选择全校所有四年制的理工科专业。此外,学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本硕连读班、临床医学专业的5+3一体化培养创新人才试点班也均直接面向高考考生招生。

人民网:对于科学填报志愿,有哪些建议给到学生和家长们?

东南大学:首先,在专业设置上,学校在各省理工类投放的主要大类专业涵盖了学校全部11个工科一流学科和强势学科。

其次,在志愿保障上, 2023年学校将继续实行“100%不调剂”政策,对于报考学校普通类本科批次的考生,填满专业志愿且不重复,政审体检合格,提档后均不退档、不调剂,满足所报专业志愿之一。

此外,新生入学后还可申请参加未来技术班、基础学科拔尖计划创新班。一年级下学期,大类分流前,学生基本“0门槛”申请跨大类的转专业,二年级下学期,未成功转过专业且满足接收学院部分课程学习要求的学生还可申请跨院系转专业。入校一学期结束后参加专业分流,选择大类中自己喜欢的专业,此外全校还开放21个辅修专业并将陆续开放所有专业辅修。

人民网:请您介绍一下学校奖助学政策及就业情况

东南大学:学校有全方位、多层次的本科生资助政策,涵盖了入学前后,甚至毕业路费等相关费用。学校每年组织“爱从家开始”新生家访活动,对于国家专项等新生中家庭经济困难的,入学前即可申请2000元或5000元新生春雨助学金。

目前,学校本科生深造率超过60%,毕业生主要赴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深造;其中,国内升学的学生,97%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出国(境)留学的学生,70%进入世界排名前100位大学。毕业生去向落实率超97%,就业人岗比高达1:35。毕业生主要赴重点地区、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国际组织等领域就业创业。

期盼新时代的有志青年,选择古都南京,相聚六朝松下,与我们逐梦一流、共创未来!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中国教师培训发展报告(2022)》发布

    人民网北京6月19日电 (记者孙竞)17日,第二届数字时代教师专业发展学术圆桌暨《中国教师培训发展报告 (2022):精准培训视角》(以下简称报告)发布会召开。报告中的调查显示,2022年教师培训效果总体较为理想,线上培训成主流,教师培训方式向多样化、能力导向转变。据介绍,2022年度报告聚焦教师精准培训改革,综合运用多种研究方法,...

    时间:06-19
  • 本科刚毕业,她给母校捐了10万元......

    王若妍向母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学基金”捐赠现场。崔桢桢 摄人民网北京6月19日电 18日,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023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上,“00后”大四学子王若妍向母校“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学基金”捐出10万元,用于资助学校研究生支教团服务地和学校定点帮扶地区的乡村孩子到武汉研学。6门课程满分、75门课程...

    时间:06-19
  • 2023工程科学战略研讨会在京举办

    人民网北京6月19日电 17日,2023中国工程科学战略研讨会在京举办。来自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哲学等各界专家围绕国家重大工程对工程科学和基础研究创新的迫切需求,深入研讨了目标导向基础研究的科技发展态势,经典学科的新发展,以及新兴交叉学科的涌现。中国科学院大学常务副校长、党委副书记王艳芬在致辞中表示,国科大...

    时间:06-19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23年获批5个双学士学位项目,新增2个招生专业

    2023年全国高考落幕,高考志愿如何填报?如何快速了解各高校校园文化,锁定自己心仪专业?学生进入高校后如何转专业?人民网特别推出“2023年高校招生”系列报道,解读各大高校的高考招生政策、人才培养理念、办学特色以及校园文化生活,供考生及家长参考。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首批“211工程”和首批...

    时间:06-19
  • 北京师范大学举行2023年基层就业出征仪式

    人民网北京6月19日电 (记者孙竞)日前,北京师范大学举行2023年基层就业出征仪式,百余名北师大“四有”好老师启航计划入选毕业生将赴西部基础教育领域就业。北京师范大学2023年“四有”好老师启航计划入选毕业生代表、化学学院2023届公费师范生钟海英表示,将坚持教书育人、言传身教相统一,不忘初心,为我国的基础教育事业...

    时间:06-19
  • 清华大学课题组报告:探索中小学“五育并举”数字化模式

    原标题:清华大学课题组报告:探索中小学“五育并举”数字化模式  致力于探索如何借助数字化技术推动我国中小学学生“五育并举”, 6月17日上午,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县域治理研究中心联合山东省未来智能产业研究院成功举办《数字化助力中小学五育并举模式的探索研究》报告发布会暨“五育并举的数字化模式”专题研讨...

    时间:06-19
  • 香港大学生走进上海松江 “浦江之首”感受别样风采

    原标题:香港大学生走进上海松江 “浦江之首”感受别样风采  香港大学生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参观毕业作品展。 黄金 摄  参加“2023香港大学生上海实习计划”的20多名来自香港大学、香港都会大学的学生17日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学生陪伴下,来到地处上海“母亲河”黄浦江零公里处参观。  活动现场,上海市松江区...

    时间:06-19
  • 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②)

      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研究员蔡韬在进行人工合成淀粉项目实验操作。   冯毅飞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关键是要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如何培养、选拔...

    时间:06-19
  • “点对点”培养高技能人才

      近年来,山东省安丘市出台多项政策,鼓励企业加大创新力度,电子、网络、计算机、高端制造等各类人才供不应求。为尽快满足企业的人才需求,该市职业教育院校主动与企业合作,调整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法,探索精准育才模式,为企业“点对点”培养高技能人才。  图为日前,在安丘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智能制造实训基地,学生...

    时间:06-1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