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内心的坚定与热爱

2023-06-11 10:35:00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相遇是缘分,相知要用一生的时间。刘登翰记得,我是在北大首先迎接他的人。1956年,一个秋阳灿烂的日子,刘登翰来北大报到。我在中文系新生的名册中寻找那个叫做刘登翰的人。因为我知道,他是一名记者,热爱文学,而且写诗。登翰来自厦门,我们是福建同乡,又有共同的爱好,见面自是欣喜。虽然不是同一年级,因为志趣相近,交往日深,渐成知交。

  在北大期间,我们一起进了北大诗社,在《红楼》杂志又成了文友。后来六人集体写《新诗发展概况》,又在和平里那个《诗刊》为我们借来的中国作协宿舍“并肩战斗”了一个寒假。这些经历,更为我们的相互了解和深知奠定了基础。后来在各自不同的场合,我们又为中国新诗的复兴和进步一起吁呼。我们不仅是学术上的同道,更是心灵上的挚友。

  登翰近期完成了他的家族史的写作。他以单篇散文组合的方式,把一个华侨家庭和家族的历史,做成了一本大书。登翰文笔清丽,记叙简洁,加上他长于记忆,又做了扎实的案头工作,检索相关文史资料,从一个家庭的兴衰聚散,到一支族系的迁徙繁衍,他都有客观而详实的叙说。因为涉及其中成员的涉洋“过番”,亲人们在异国他乡,艰难创业,筚路蓝缕,山海空茫,在他的笔下均有着广阔而充分地展开。这些人们的步履维艰、漂泊行踪、歧路荆棘,每一字都是汗水和泪水浸染而成。我阅读这些文字,从广阔的空间领悟到他们的迷惘和渺茫,又从叙述之细微处得到感同身受的酸楚与疼痛。作为读者,我于是悟到,以散文组合的方式同样可以成史。此种方式阅读起来,可能令读者更易于心灵相通,从而唤起更广阔的共鸣。

  在中国,我们的家乡福建是个独特的省份。濒临东海,面对台湾,自北而南,海岸线延伸全境。境内多山,少平原,加上终年海风的袭击,农作物并非它的长项,它不是农业大省。裸露在风沙中的贫瘠的土地,只能种些番薯和杂粮,有水稻,但产量低,基本上难以养活自己。福建子弟为了谋生,多半远离家乡,“过番”到了遥远的“南洋”。东北人闯关东,福建人下南洋。为了谋生,乡亲们在外边辛苦劳作,也促进了侨居地的开发和发展。他们在国外开垦、种植、营商。无尽的漂泊,艰辛的劳动,把辛苦挣来的钱积攒起来,寄回家乡,用以敬老育幼。有了实力,他们就兴办教育,传授知识,使后代成为有教养的人。侨领陈嘉庚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平生省吃俭用,以血汗换来的金钱在家乡兴办教育。包括集美学村和厦门大学,都是他伟大的创造和贡献。

  漂泊四海的福建人,为了谋生,把妻儿留在家乡,只身在外奋斗吃苦,使很多家庭成为“空巢”。很多的家庭,因为男人常年在外谋生,留下父母妻儿守着空房,造成了无数的家族悲剧。登翰书中展现的,仅是福建万千家庭中的一个“侧影”,但却也是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家庭悲剧的书写。登翰借此倾吐内心的积郁和伤怀。我最早接触到的是他写海轮上送别父亲的《鹭江道,那朵远去的云》。作者向我们诉说了生命中永远的伤痛。在这里,登翰非常节制地使用他的笔墨,他没有渲染悲情,他甚至非常冷静地回述这个令人哀痛的画面——少年不知愁苦,少年不知此别乃是永远的痛!

  在北大,我知道登翰在厦门中山路上有一居所。我们也知道那里生活着一生凄苦养育他们兄弟的母亲。正是这窄窄的空间,登翰在那里开始了他艰难的人生。那年他以出色的才华毕业回到家乡,被分配到福建一个偏远地区的中专任教,一去就是20年。

  登翰是一个内心非常强大的人。他能够独立承受巨大的生存压力。论年龄,我比登翰年长几岁,但我们是同代人。登翰书中写的,我都能感同身受。

  登翰的家族是一个庞大的华侨家族。他们在客居国开发土地,创造财富,传播文明。他们中许多人,包括登翰的父亲,都埋骨于异邦。我看到他去菲律宾扫墓的全家照,家族亲和美满,非常感人。但是这背后却有说不尽的凄苦和别离。作为出身华侨家族的登翰,他心灵所受的创伤是不可言说的。但是他们都是真正的的爱国者。

  登翰书中写的,其实就是一部真诚的爱国青年(直至如今的暮年)战胜磨难的心灵史。登翰写出了一本家史,一本宗族史,就他个人而言,我以为他是写出了一部心灵史。他把内心的复杂和悲凉放置于人们觉察不到的暗处,而把明亮的色彩以及内心的坚定与热爱展开在我们面前。在我们的心目中,登翰就是永远地爱着、恋着、前进着的华侨家族的热血子弟。他无愧于他的家族和他的亲人,当然,他也是无愧于他世代长于斯、耕于斯、最后埋骨于斯的中华祖邦。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青春绽放 梦想飞扬——聚焦2023全国美术院校毕业季

    孟夏之月,万物并秀。随着全国各大美术院校本科生、研究生毕业作品展及相关活动的陆续开启,一年一度的“美院毕业季”正式拉开大幕。在这佳木葱茏、繁花馥郁的季节,同学们终于迎来了属于自己的绽放。毕业作品展对美院学子而言,是一个展示学习成果、表达创作观念与艺术思考的重要窗口;对美术院校而言,是一张展现学校教学...

    时间:06-11
  • “北京印象”掇拾

    北京是历史文化名城。很多人都对北京的景点如数家珍,可是要想真正读懂北京,并不容易。 无论是清幽的青岛、热闹的上海,还是沉着的杭州、辽阔的南京,在郁达夫看来,都比不上“典丽堂皇,幽闲清妙”的北京。老舍还把北京和巴黎比较过:“巴黎,据我看,还太热闹。自然,那里也有空旷静寂的地方,可是又未免太旷;不像北平那样既复杂...

    时间:06-11
  • “何必以蓍龟”——谈谈古人为何用龟甲记录卜辞

    目前我们知晓的中国最早文字是商代的甲骨文,大致有三千多年的历史。甲骨文的得名,源于文字契刻在龟甲和兽骨之上。殷人之所以在甲骨上写字,是因为当时的巫师用甲骨来占卜,并需要在甲骨上用文字记录下占卜的情况。具体的做法是,当要为某事进行占卜时,巫师便将甲骨放在火上烤,甲骨受热后,便会炸裂。龟裂之后,巫师便通过纹...

    时间:06-11
  • 我国科学家克隆并解析广谱高抗根肿病基因

    原标题:我科学家克隆并解析广谱高抗根肿病基因利用抗病基因改造农作物抗病性是防治病害最为绿色经济高效的方式。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陈宇航和周俭民合作团队,对十字花科作物最大的病害——根肿病,进行了深入研究,克隆出广谱抗根肿病基因,阐明了其作用机制,并以我国西汉著名将领卫青(WeiTsing)的名字为该基...

    时间:06-11
  • 北京理工大学:走好新时代“红色育人路”

    连日来,北京理工大学党委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围绕“为什么要建设一流大学”“怎样建设一流大学”的重要命题,推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扎实有序开展,团结带领师生走好新时代“红色育人路”。高站位谋篇布局实施“这是一本指导基层开展主题教育的智慧索...

    时间:06-11
  • “孩子们长得更高更壮了”(帮扶县驻村手记)

    红烧狮子头、西红柿炒鸡蛋、米饭和玉米粥……中午时分,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沙集乡郑海村,郑海小学的孩子们正在食堂里津津有味地吃着刚送来的营养午餐。有的孩子全部吃完之后,又去打了一些自己喜欢的菜。 “你们看,有荤有素。”徐行安在郑海小学已从教30多年,他一边帮孩子们打菜一边高兴地说,“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

    时间:06-11
  • 好吃的端午

      端午节的早晨一睁开眼睛,我的手腕上就有了五彩绳,那是妈妈在我还睡着的时候,悄悄给系上的。据说,在醒来之前系上,会挡住那些不祥的东西。五彩绳,是有讲究的,青、赤、黄、白、黑,是驱瘟辟邪的五色龙。  端午节,在辽南农村庄河直接就叫粽子节,没有龙舟,不喝雄黄酒,直奔吃的而去。粽子节,包粽子一定是个大活儿,妈妈和小姨...

    时间:06-11
  • 留学归国人员购车优惠政策(海关答疑)

    宁波海关: 我女儿最近从国外留学回来,听说国家对留学生购车有免税的优惠政策,我想请问现在留学生免税车的申请资格及流程是怎样的?有哪些注意事项? 宁波读者孙女士 孙女士: 您好,随着出国留学人数的连年增长,我国现如今已经成为世界第一大留学生输出国。 国家为了鼓励留学生回国就业或创业,推出了一系列吸引政策...

    时间:06-11
  • 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启动

    活动现场。马成 摄人民网天津6月10日电 (记者李依环)第九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简称“红旅”活动)9日在天津港启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和单位有关负责同志,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天津市有关部门、天津大学有关负责同志,以及全国各地师生代表参加了启...

    时间:06-10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