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科技护航高考 助力考生圆梦

2023-06-07 08:40:00

来源:科技日报

原标题:科技护航高考 助力考生圆梦

一年一度的高考正式开启。据教育部披露,今年全国有1291万名学子步入考场,迎接他们人生中重要的一场“竞赛”。为营造良好考试环境、维护教育考试公平,各地组织多部门综合施策,纷纷亮出科技“神器”,在考试安全、考试组织、考生服务等方面采取切实有效的保障措施。

多地首次配备智能安检门

今年,教育部要求把防范手机作弊作为高考安全的重中之重。为更精准有效检测随身携带的手机等电子设备,北京、海南、西藏、河南等多地发布消息,在高考考点外配备智能安检门,确保电子设备“带不进”“藏不住”“用不了”“传不出”。

6月6日,科技日报记者提前实地探访北京市育英中学高考考点,该考点校设置三道“智能关卡”,其中安检门为新增,将对考生是否随身携带手机等移动设备、金属物品进行精准定位式检测。考点校主考、北京市育英中学校长徐素霞表示,考生在进入考场前要通过考点人脸识别、智能安检门、考场人脸识别三道关卡,其中智能安检门是今年最大变化。在考务教师的演示下,记者注意到,当人员携带手机等电子设备经过时,安检门就会发出“哔哔”的报警声。同时,在安检门上方的显示屏上,清晰标注了该名考务教师携带手机的具体位置。除手机等电子设备外,若考生佩戴金属制品也将被检测出来。待考生将违禁品拿出后,再次穿过安检门,还将有专人为其提供人工探测。

“携带手机等电子设备的考生通过安检门会即刻触发警报,监控功能将拍摄下人员样貌,并初步判断其携带设备的大致位置,为现场考务人员提供参考。”海南省考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海南省加强考生入场安检,首次使用智能安检门,在考点设置手机集中管理区域,所有手机禁止带入考点。

记者从西藏自治区教育考试院了解到,今年西藏10个考区均配备使用智能安检门,所有考场均为国家教育考试标准化考场。考生进入考点和考场前均须接受身份核验及违规物品检查,身份验证使用人脸识别系统,违规物品检查采用智能安检与人工安检“双模式”进行。

在高考大省河南,当地已多年实行“无声入场”全覆盖。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河南省“无声入场”进一步提高技防措施,采取两次人工安检加一次智能安检的“2+1”安检体系。考生在考点入口处先接受金属探测器初检,再接受智能安检门检查,无报警声响方可进入考点,在考场入口处再次接受金属探测器检查,无报警声响且无其他考试违禁物品方可进入考场。

技防加持 确保考试公平

为全力营造风清气正考试环境,今年多地提前开展高考护航专项行动。海南省考试局局长杜明娥介绍,多项技术手段在海南“首次”应用,包括首次要求在考点设置手机集中管理区域;首次由公安、通信部门对考点封闭区域检查清场等。

湖北省于5月下旬,全面优化了网上巡查系统、考生身份认证系统、无线电作弊防控系统、应急指挥系统“四大”标准化考点系统,为严肃考风考纪,维护考试公平筑牢立体防线。

记者从山西省大同市招考中心获悉,今年大同市为各考点配备智能安检设备和无线电压制器,考场配备“三合一”身份验证设备、金属探测器、5G信号屏蔽设备和视频监控设备。所有考点、考场(含考务场所)、保密室的电子监控系统都与国家教育部门联网,彻底阻断利用现代化通信工具舞弊的渠道。

安徽则正式启用全新考试保障系统,在重要考场学校架设了共计30余套监测终端,可自动发现无线电信号、解析解码、报警提醒等,有效缓解人员设备不足的困难,最大程度提高无线电保障的范围和效率。

高考期间,郑州无线电中心将根据考点分布情况合理调配监测人员、设备、车辆等资源,积极开展高考无线安全保障准备工作。该中心一级科员董雪江说:“为了给高考营造良好的电磁环境,我们会在考前加强排查和摸底,利用监测设施和设备对考场周边进行全方位的无线电监测,建立无线电信号白名单。考试过程中一旦有白名单以外的信号出现,我们就能第一时间发现和甄别,并迅速展开行动。”

优化流程保障服务

开通绿色通道、噪声治理、规划交通运力……除了维护考场秩序,各地还统筹协调各种资源,确保服务保障措施到位,为广大考生营造温馨、舒适考试环境。

6月7日至9日高考期间,厦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在全市24个考点实行“一点一策”,着力保障全市道路交通安全、畅通、有序。此前一周,当地城管部门已“提前上路”,对校园周边环境开展综合整治行动。集美区城市管理局利用建筑工地施工噪声自动监测系统对辖区内施工噪声排放值超标的施工项目,第一时间预警提醒,督促整改,落实高考期间噪声管控。

甘肃省考前组织全省180个考点、15万人次开展入场模拟演练,测算入场时间,优化入场流程;郑州公交充分利用智能调度系统,对途经各考点的公交线路的车辆进行实时重点监控,加强对途经各考点的公交线路、社区接驳巴士线路及快速公交主线的运力投放。

(记者符晓波 王祝华 杨宇航 孙越 吴纯新 韩荣 吴长锋 颉满斌 华凌)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作文试题评析发布

    人民网北京6月7日电 (记者李依环)今天,2023年全国高考正式拉开大幕,1291万考生迈入考场。语文科目考试结束后,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发布了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卷作文试题评析。据介绍,2023年高考全国统一考试,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制语文作文试题共4道。试题文字简洁,不在审题立意上设置门槛;贴近考生生活实际,鼓励考生个性化表达...

    时间:06-07
  • 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评析发布

    人民网北京6月7日电 (记者郝孟佳)今天,2023年全国高考正式拉开大幕,1291万考生迈入考场。语文科目的考试正式结束后,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发布了2023年高考语文全国卷试题评析。2023年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共命制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课标Ⅰ卷、新课标Ⅱ卷4套高考语文试卷。试题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

    时间:06-07
  • 组图:今日开考

      6月7日,2023年全国高考正式拉开大幕,全国将有1291万考生奔赴考场。  6月7日,2023年全国高考正式拉开大幕,全国将有1291万考生奔赴考场。  6月7日,2023年全国高考正式拉开大幕,全国将有1291万考生奔赴考场。  6月7日,2023年全国高考正式拉开大幕,全国将有1291万考生奔赴考场。  6月7日,2023年全国高考正式拉开...

    时间:06-07
  • 汇总!2023年全国高考语文作文试题来了

    人民网北京6月7日电 (记者李依环)今天上午,2023年全国高考语文科目考试正式结束,人民网记者汇总了2023年普通高考语文作文试题,以供参考。今年语文考试共有7套试卷,其中,北京、上海、天津三地语文试卷自主命题,作文题目单独命制;其他省份高考语文试卷由教育部教育考试院统一命制,包括全国甲卷、全国乙卷、新课标I卷、新课...

    时间:06-07
  • 2023年高考语文(天津卷)作文试题出炉

    人民网北京6月7日电 (记者李依环)刚刚,2023年全国高考语文科目考试结束,天津卷作文试题最新出炉。据天津教育考试院介绍,今年高考语文天津卷作文题要求考生围绕青年周恩来在津求学时撰写的自勉联展开写作,启发考生思考读书求知、交友处事的方法和原则,激发考生领悟使命与挑战、责任和担当的时代意义,对青年学子具有启思...

    时间:06-07
  • 最新!2023年普通高考语文(上海卷)作文题出炉

    人民网北京6月7日电 (记者李依环)刚刚,2023年全国高考语文科目考试结束,上海卷作文试题最新出炉。写作(70分)一个人乐意去探索陌生世界,仅仅是因为好奇心吗?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 不少于800字。...

    时间:06-07
  • “续航”和“亮相”!2023年北京高考大作文仍为“二选一”

    人民网北京6月7日电 (记者李依环)今天上午,2023年全国高考拉开大幕。刚刚,语文科目的考试正式结束,人民网记者盘点了2023年普通高考语文(北京卷)试题微写作、作文部分。微写作(10分)从下面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超过150字。不透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1)近年来,微信公众号成为信息传播的一种重要媒介。班级...

    时间:06-07
  • 最新!2023年高考语文作文全国卷试题出炉

    人民网北京6月7日电 (记者李依环)今天上午,2023年全国高考正式拉开大幕,1291万考生迈入考场。刚刚,语文科目的考试正式结束,人民网记者盘点了2023年普通高考语文作文试题。据悉,2023年高考全国统一考试,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命制语文作文试题共4道。试题文字简洁,不在审题立意上设置门槛;贴近考生生活实际,鼓励考生个性化表达;坚...

    时间:06-07
  • 中山大学:粤港澳大湾区的创新引擎与人才培养高地

    2023年全国高考已经开考,高考志愿如何填报?如何快速了解各高校校园文化,锁定自己心仪专业?学生进入高校后如何转专业?人民网特别推出“2023年高校招生”系列报道,解读各大高校的高考招生政策、人才培养理念、办学特色以及校园文化生活,供考生及家长参考。 中山大学建校百年来,秉承“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校训...

    时间:06-07
  • 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徐坤:北邮将是同学们实现梦想的新舞台

    2023年全国高考于6月7日拉开大幕,1291万考生走进考场,用实力书写青春的华章。人民网推出“奋力一搏,圆满今夏!大学书记校长为高考生加油”系列报道,邀请多所“双一流”高校书记、校长和教授组成加油团,寄语广大高考生并提前发出诚挚邀请。纵横考场凌云笔,起承转合皆文章。久经历练、惊才风逸的考生注定不凡;满怀豪情、执笔激扬的少年...

    时间:06-0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