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别让“毕业大片”涂黑了年少记忆

2023-05-24 09:04:00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别让“毕业大片”涂黑了年少记忆

  翻开老旧相册,看到泛黄毕业照里的一张张笑脸,总能让人或多或少回想起自己学生时代的美好故事。近年来,随着仪式感满满与创意十足的毕业照屡屡火爆网络,不少“毕业大片”的拍摄价格也一路攀升,引发网友争议和讨论。

  这段时间,全国多地家长接连投诉学校高价毕业照问题。据红星新闻报道,四川成都部分家长反映称,自家孩子班上的毕业照,每人收费600元,全班30多个孩子加起来约2万元。随着相关事件引发关注,学校表示已退费并叫停该活动。

  部分机构和学校考虑在创意毕业照上“做文章”,这种想法本来无可厚非。然而,如今动辄几百上千元的拍摄费也值得我们思考:毕业照的本质和初衷究竟是什么?对于很多人而言,一张毕业照是青春回忆的定格,既是给一段学生时光留下念想,也是为了将来可以温馨回忆。

  从这个角度出发,现在一些拍摄方式似乎背离了毕业照的初衷:有些摄影机构以“创意”之名,推出各种高价“兄弟照”“闺蜜照”;有的直接动用无人机、航拍器进行集体拍摄,却让人看不清毕业生的脸;还有的要求镜头前的学生“花式”排队形、摆网红姿势、做特定表情……比起离别怀念之情,恐怕不自然与尴尬感反而会更多些。相较之下,“排排坐”的毕业照虽然“传统”,但最亲近的老师就坐在前面、最亲密的朋友能站在身边,脸上笑容比精修过的照片更明亮,主打的就是一个“真实”,回忆的味道岂不更足些?

  客观来讲,高价“毕业大片”的情况之所以增多、引发诸多不满,部分原因还在于一些校方与拍摄机构的“绑架式”说辞让人难以接受。从类似事件来看,就算学校曾将费用要求明确告知家长和学生,事先声称“家委会组织”或“自愿参加”,但这种单方面通知的语气给家长和学生留下的商议空间其实并不多。

  毕业情正浓时,即便觉得花高价拍毕业照没必要、不情愿,可能更多人还是会无奈选择参加,为记录下青春回忆“埋单”。应当关注到,如此“仪式”变“形式”的毕业照,一方面会耽搁毕业生之间真情交流、构建回忆的宝贵时间,另一方面也容易让人产生不满和厌倦情绪,这对校方、摄影机构乃至拍摄活动本身都可能产生消极影响。

  当“美颜”“精修”代替了真诚面容,当“网红模板”取代了自发创意,如此一味追求“创意”“出圈”却无视学生意愿的“毕业大片”,才可能真会伤了“毕业情”。学生时代朴实的一颦一笑本就极具纪念意义,对此,不如少一些高价浮夸的堆砌操作,将发挥创意和情致的空间更多留给毕业生们。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把思政教育有机融入专业教育(专题深思)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针对青少年成长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课程思政建设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坚持知识传授与...

    时间:05-24
  • 用快乐温暖星星的孩子

      赵紫悦在上课。  受访者供图  在广东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95后海归赵紫悦是特殊教育与融合教育岗位上唯一一名留学回国的任课老师,从事孤独症、视力障碍学生教育。  本科阶段曾在北京盲人学校担任助教的经历,让赵紫悦萌生了从事特殊教育的想法。毕业后,她前往英国留学,回国后正式成为一名特教老师。  ...

    时间:05-24
  • 海归民宿引客来

      依山傍海的流下村。  阳文志摄  坐落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海城区冠头岭山脚的流下村,是一个有着300多年历史的老渔村,行至其中,道路宽敞,绿树成荫,低矮的古民居群落诉说着岭南海域的风情,“我在流下村很想你”的路牌挂在农家庭院老树下,一家家设计别致、简约现代的民宿、汽水店、咖啡店与古朴的乡野相映成趣...

    时间:05-24
  • 智慧课堂让学习更有趣(网上中国)

      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宁县宽口井中石油希望学校位于中宁县宽口井生态移民村。自2015年开始,该学校与银川市二十一小学结成帮扶对子,共同搭建了在线课堂。通过建立“智慧课堂”,让移民学生和教师可以随时观摩到自治区多所重点中小学的课程。图为移民村的孩子在中宁县宽口井中石油希望学校“在线课堂”上课。...

    时间:05-24
  • 北京开启“京”彩文化与高校师生的双向赋能

    原标题:北京开启“京”彩文化与高校师生的双向赋能地处北京的近百所高校碰上“全国文化中心”,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北京市今天启动的“‘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试图给出“首都高校人才培养和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双向互动、相互赋能”的答案,目标就是要引领首都青少年坚定“四个自信”。据北京市委宣传部相关负...

    时间:05-24
  • 不得用考试选拔学生 义务教育拒绝“挑三拣四”

    原标题:不得用考试选拔学生 义务教育拒绝“挑三拣四”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23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强调各地要巩固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成果,科学合理划定学校招生片区,规范报名信息采集,健全有序录取机制;不得通过考试或变相考试选拔学生,不得以各类竞赛、考试证书、荣...

    时间:05-24
  • 受访职场新人认为高校要加强职业规划和社交技能培训

    原标题:受访职场新人认为高校要加强职业规划和社交技能培训  毕业季,许多初入社会的毕业生,会面对诸多“第一次”,租房、上班、与同事交往……很多人会感到一些“不适应”。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334名职场新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初入社会,57.9%的受访职场新人感觉在学校所学与实际工作需...

    时间:05-24
  • 超八成受访职场新人坦言经历过入职尴尬期

    原标题:超八成受访职场新人坦言经历过入职尴尬期  毕业求职季,职场新人们陆续走上工作岗位。但是面对新的环境,很多人都感到有些“尴尬”,一些性格腼腆的小伙伴甚至表示:非常煎熬。如何顺利度过刚入职的这段尴尬期?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1334名职场新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7.6%的受访职场新...

    时间:05-24
  • 人社部预警毕业生八大求职“陷阱” 发布避“坑”提示

    原标题:人社部预警毕业生八大求职“陷阱” 发布避“坑”提示  正值求职季,高校毕业生即将走向职场,开启人生新篇章。但一些不法分子专挑涉世未深的毕业生求职者进行欺诈,让人不得不防。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5月12日公开发出预警,提醒毕业生在收获Offer(入职通知——编者注)的同时,也要小心“求职陷阱”,避开套路和骗...

    时间:05-24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