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京津冀新添高教科创园,听听这里的创业故事

2023-05-19 19:41:00

来源:新华社

新华社天津5月19日电(记者白佳丽、王宁、郭方达)18日,天津天开高教科创园正式开园。这座充满科技感、未来感的科创园区将被打造成另一处京津冀“创新高地”,未来将成为天津科技创新策源地、科研成果孵化器和科技服务资源集聚区。

在这里,一批拥抱梦想的科研人员,开始绘就属于他们的故事。

逐梦“创新高地”

“90后”冯少武早早来到了位于天开园核心区的天津科技广场5号楼606办公室,这里将成为他首次创业的基地。

冯少武是天津大学化工过程机械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即将毕业的他通过层层筛选后,与3名同学入驻天开园。

本科开始,冯少武就喜欢钻研机械制造。“发论文不是科研的最终目的,该为社会发展作出贡献。”冯少武说,他瞄准植入式医疗器械检测设备研发,用科技为医疗降低风险。

天开园一景。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天开园的诞生,为冯少武的发明落地搭建了平台。去年年底,天津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建设天开园。今年4月,《天开高教科创园建设规划方案》亮相,推动形成大学与城市相互滋养、相互赋能、相辅相成的良性发展格局。

天津市科技局局长朱玉兵介绍,天津聚集国家级院所和国内高水平研发机构超170家,普通高等院校56所。“总面积69平方公里的天开园将打造‘一核两翼’,构成研发、孵化、转化和产业化空间,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创新创业提供平台。”朱玉兵说。

“护航”转化之路

位于天津市南开区的天开园核心区先导区,毗邻南开大学、天津大学。这让天津大学海洋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胡浩丰能够方便地往返于学校与创业基地之间。

胡浩丰与团队多年深耕海洋探测与监测技术,研制出不少高新技术产品。一年多前,胡浩丰团队开始谋划科研成果转化,但迈出第一步并不容易。“连最基本的如何注册公司都不懂。”胡浩丰说,得知建设天开园的消息,他积极报名并成功入驻。

“这里的专业团队帮我们解决了初创企业的系列问题,‘护航’我们进一步壮大。”胡浩丰说。

天津大学科研院副院长耿德超认为,天开园打通了科研成果转化“不敢转”“不想转”“不会转”的堵点。天津大学遴选出首批28个优质项目入驻天开园,创业行业范围涵盖精密仪器、医药健康、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

天开园综合服务中心。新华社记者 李然 摄

在天开园,南开大学也有首批27项可转化科技成果入驻。“南开大学梳理储备项目,推动优质校友企业来津,积极谋划成立科创园专项基金,把学科、人才、产业紧密结合,赋能打造城市创新策源地。”南开大学副校长李靖说。

天津还发布了34条政策支持天开园发展,涉及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引育等多方面。开园首日,天开园先导区内的综合服务中心已确定300余项“一站式”服务事项清单,1100余项帮办代办,为入园企业提供服务。

为未来种下更多可能

天开园开园首日,作为南开大学首批入驻天开园核心区的项目之一,南开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教授段峰与他的学生一起,在天开园6号楼的办公区向参观者介绍最新研究成果。

5月初,段峰与科研团队牵头完成了全球首例非人灵长类动物介入式脑机接口试验,在猴脑内实现了介入式脑机接口脑控机械臂。业内人士认为,这项试验对推动脑科学领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前沿技术不是空中楼阁,但落地孵化需要较长的时间。”段峰说,如今科研成果落户天开园,打通了产学研的通道,让核心技术产生实用价值有了更多可能。

连日来,来自不少高校众创空间的负责人探营天开园,谋划着如何让天开园成为大学生创业舞台。“未来,天开园将变成一个大学生向往的地方。”天津市教委学生处处长杨明说。

凝聚智慧的同时,天开园也在谋求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天津市西青区,作为西翼拓展区的天开西青园拥有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理工大学等7所高校,未来将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和智能网联、生物医药和生命健康产业。

而作为东翼拓展区,津南区正加快建设总面积24万平方米的天开智慧小镇。“我们将发布天开津南园应用场景清单,以及院校、企业能力和科技创新等专项机会清单,实现产业引育从‘给优惠’向‘给机会’转变。”津南区委副书记、区长杨灏说。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校园招聘促就业

    5月19日,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应届毕业生与招聘人员(右)交流。当日,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季启动式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专场招聘会举行。涵盖智能终端、新材料先进制造、食品医药、移动互联网等领域的171家企业,为毕业生提供5000多个岗位。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 摄【1】【2】【3】...

    时间:05-19
  • 河北滦南:多彩社团 缤纷校园

    5月19日,河北省滦南县第三实验小学学生在操场上练习武术。近年来,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教育部门把社团活动作为创新和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和身心健康建设的重要途径,鼓励城乡中小学开办特色社团,将曲艺、武术等民俗文化和民间技艺带入校园,让孩子们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快乐成长。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1】【2】【3】...

    时间:05-19
  • 教育部开展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重要指示精神,推进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近日,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开展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拟认...

    时间:05-19
  •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2023年度工作会议召开

    5月16日,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2023年度工作会议在广西南宁召开。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各省(区、市)语委办负责同志,以及语保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相关代表等100余人参会。会议总结了语保工程二期建设以来取得的成效进展,研究部署了下一阶段工作重点和任务要求。会上,向语保工程二期建设专...

    时间:05-19
  • 中国人民大学举办首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成果发布会

    人民网北京5月19日电 日前,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召开首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成果发布会。“搭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学术交流发布平台是我们的使命担当,未来我们将继续打造长期的学术品牌,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持续贡献智慧和力量。”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表示,中国人民大学希...

    时间:05-19
  • 北京高校教师教学发展工作推进会召开

    人民网北京5月19日电 日前,北京市教委在北京师范大学组织召开北京高校教师教学发展工作推进会,贯彻落实《北京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4年)》,推进教师教学发展工作高质量发展。北京市65所本科院校教学副校长、教务部门主要负责人、人事部门负责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负责人、各二级学院教学院...

    时间:05-19
  • 携手共育,温暖同行——湖北省秭归县“家长夜校”正式开班

    5月16日,湖北省秭归县“家长夜校”开班暨秭归县2023年家庭教育宣传周启动仪式在秭归县实验小学教联体县城校区举办。活动线上直播和线下活动同步开启,吸引了全县中小学教师和近一万六千名家长参与。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规定每年5月15日所在周为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秭归县在全国...

    时间:05-19
  • 人民德育名家讲堂——“什么是教育?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教育?”刘彭芝主题讲座在京举行

    为推动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教育公平,5月14日上午,人民数据·人民德育数据中心邀请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人大附中名誉校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刘彭芝女士做客人民德育名家大讲堂。“什么是教育?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教育?”刘彭芝主题讲座于人民日报新媒体大厦成功举办。人民网·人民数...

    时间:05-19
  • 香港教育大学:增设文化传承教育与艺术管理专业

    香港教育大学是香港八所公立大学之一,也是教育部列为提前批次录取的本科第一批重点高校。学校致力培育敏于思考、关怀社会及放眼世界的教育工作者及社会领袖,使之能够服务社区,推动发展。近年来,香港教育大学每年面向内地招收约100名学生。有意向报考的考生需要高考成绩达到一本线或有特殊类型招生分数线,由于绝大多...

    时间:05-1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