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中国人民大学举办首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成果发布会

2023-05-19 19:04:00

来源:人民网-教育频道

人民网北京5月19日电 日前,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召开首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成果发布会。

“搭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学术交流发布平台是我们的使命担当,未来我们将继续打造长期的学术品牌,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持续贡献智慧和力量。”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表示,中国人民大学希望通过构建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成果发布会等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发布平台,呈现中国一流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和成果,为世界奉献社会发展中国智慧、中国理论、中国方案。

林尚立还提出,希望高校、科研机构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团结奋斗,多创造新的成果、新的理论和新的思想,同时做好传播,与广大媒体平台展开深入合作,共同讲好“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成果的故事”,让一系列高品位、有内涵的学术成果产生更广泛的影响。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副院长王勇发布“新结构经济学”成果。王勇介绍,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正依托教育部虚拟教研室,将结构内生差异视角引进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各个子领域,以教材建设推进学科建设。同时,研究院还基于中国发展中国家的经验,开辟了发展融资等主流经济学忽视的研究领域。

“南开大学APEC研究中心不断强化有组织科研和重大科研攻关,努力为我国的区域国别学研究,尤其是亚太区域合作问题研究的自主知识体系发挥建设性作用。”南开大学APEC研究中心主任刘晨阳介绍,“十三五”以来,中心围绕亚太区域合作在我国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开放型世界经济、促进“一带一路”建设、打造高水平自贸区网络等方面发挥的多元作用开展了深入研究。

“‘国家发展动力’是确保国家存续、促进国家发展、增强国家实力的推动力量,分为存续性动力和驱动性动力两大类。”复旦大学发展研究院教授王帆介绍,存续性动力包含持续力和活跃力,驱动性动力包含生产力、发展力和创新力,由此可以将国家划分为“生产驱动型”国家、“发展驱动型”国家以及“创新驱动型”国家三种类型。“五个力动态变化、相互影响,形成‘国家发展动力链’,其和谐程度和运转效率是影响一国发展稳健程度与速度的重要因素。各国均可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模式,并不存在唯一的最优动力链。”

“《国际公法学》(第三版)是构建中国自主国际法知识体系的基础,《国际私法学》是实现国际私法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国际经济法学》(第二版)是融通国际与国内经济法律制度的代表性成果。”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所长肖永平发布“国际法知识体系”成果,肖永平介绍,三本教材阐释了中国国际法的立场与主张,运用系统思维构建国际上独树一帜的国际法知识体系,为建设国际法学一级学科、发展更具国际影响力和科学自洽的国际法学二级学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论稿》一书适应了一级学科建设要求,有助于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科集成角度,推动中共党史党建学高质量发展,是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有益尝试。”中国人民大学中共党史党建学院院长杨凤城表示,学院发挥新型研究平台作用,组织高校、党校、社科院和有关实务部门的专家学者,围绕一级学科建设基本问题,助力学科发展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构。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长李永强发布了《中共党史人物传》成果。他介绍,《中共党史人物传》是中共党史党建学科建设的代表性成果,收载了1000余位党史人物传记,总计2500余万字,共89卷。“该丛书严格按照党的历史决议和历史人物传记体例要求撰写,是中共党史人物传记的里程碑式原创著作和中共党史研究领域的重要成果,填补了我国现代史人物研究方面的空白,丰富了中共党史的内容,既是不可多得的史料丛书,也是一套完整的爱国主义教材。”

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院长郑新业发布“中国发展学”成果。“一是归纳总结‘中国故事’,形成灵活、可持续、可复制的政策工具库,既为脱贫地区迈向乡村振兴之路和可持续发展道路服务,也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减贫提供中国方案;二是从脱贫攻坚的鲜活案例中提炼理论规律,为建设中国发展学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撑。”郑新业表示,中国人民大学依托“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访谈”等实践项目,总结凝练中国的脱贫、发展经验,支撑中国发展学、减贫学、边疆学等若干新学科增长点。(孙竞、实习生余睿婕)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校园招聘促就业

    5月19日,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应届毕业生与招聘人员(右)交流。当日,湖南省长沙市望城区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季启动式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涉外学院专场招聘会举行。涵盖智能终端、新材料先进制造、食品医药、移动互联网等领域的171家企业,为毕业生提供5000多个岗位。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 摄【1】【2】【3】...

    时间:05-19
  • 河北滦南:多彩社团 缤纷校园

    5月19日,河北省滦南县第三实验小学学生在操场上练习武术。近年来,河北省唐山市滦南县教育部门把社团活动作为创新和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和身心健康建设的重要途径,鼓励城乡中小学开办特色社团,将曲艺、武术等民俗文化和民间技艺带入校园,让孩子们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快乐成长。新华社记者 牟宇 摄【1】【2】【3】...

    时间:05-19
  • 京津冀新添高教科创园,听听这里的创业故事

    新华社天津5月19日电(记者白佳丽、王宁、郭方达)18日,天津天开高教科创园正式开园。这座充满科技感、未来感的科创园区将被打造成另一处京津冀“创新高地”,未来将成为天津科技创新策源地、科研成果孵化器和科技服务资源集聚区。在这里,一批拥抱梦想的科研人员,开始绘就属于他们的故事。逐梦“创新高地”“90后”冯少...

    时间:05-19
  • 教育部开展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对黄大年同志先进事迹重要指示精神,推进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高校教师队伍建设,近日,教育部印发《教育部关于开展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启动第三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建活动,拟认...

    时间:05-19
  • 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2023年度工作会议召开

    5月16日,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2023年度工作会议在广西南宁召开。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各省(区、市)语委办负责同志,以及语保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相关代表等100余人参会。会议总结了语保工程二期建设以来取得的成效进展,研究部署了下一阶段工作重点和任务要求。会上,向语保工程二期建设专...

    时间:05-19
  • 北京高校教师教学发展工作推进会召开

    人民网北京5月19日电 日前,北京市教委在北京师范大学组织召开北京高校教师教学发展工作推进会,贯彻落实《北京高等教育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2-2024年)》,推进教师教学发展工作高质量发展。北京市65所本科院校教学副校长、教务部门主要负责人、人事部门负责人、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负责人、各二级学院教学院...

    时间:05-19
  • 携手共育,温暖同行——湖北省秭归县“家长夜校”正式开班

    5月16日,湖北省秭归县“家长夜校”开班暨秭归县2023年家庭教育宣传周启动仪式在秭归县实验小学教联体县城校区举办。活动线上直播和线下活动同步开启,吸引了全县中小学教师和近一万六千名家长参与。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施行,规定每年5月15日所在周为全国家庭教育宣传周。秭归县在全国...

    时间:05-19
  • 人民德育名家讲堂——“什么是教育?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教育?”刘彭芝主题讲座在京举行

    为推动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建设,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促进教育公平,5月14日上午,人民数据·人民德育数据中心邀请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人大附中名誉校长、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委员刘彭芝女士做客人民德育名家大讲堂。“什么是教育?我们应该选择怎样的教育?”刘彭芝主题讲座于人民日报新媒体大厦成功举办。人民网·人民数...

    时间:05-19
  • 香港教育大学:增设文化传承教育与艺术管理专业

    香港教育大学是香港八所公立大学之一,也是教育部列为提前批次录取的本科第一批重点高校。学校致力培育敏于思考、关怀社会及放眼世界的教育工作者及社会领袖,使之能够服务社区,推动发展。近年来,香港教育大学每年面向内地招收约100名学生。有意向报考的考生需要高考成绩达到一本线或有特殊类型招生分数线,由于绝大多...

    时间:05-19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