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党建育人融合 创新成果频出

2023-05-17 08:55:00

来源:科技日报

原标题:党建育人融合 创新成果频出

近年来,山东科技大学陆续成立了68个研究生党支部,将党建与研究生人才培养深度融合,构建了“党建+创新”“党建+社会服务”“党建+人才培养”特色育人模式,实现党建与研究生创新创业、成长与成才齐头并进。

日前,山东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山科大)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2020级研究生董浩天天泡在实验室,对自主研发的绿色防灭火技术和高效阻化泡沫凝胶技术进行检验。不久前,该项技术转让给了山西一家煤业公司,将产生5000多万元的经济效益。

促成这项成果转化的,是山科大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近年来,山科大陆续成立了68个研究生党支部,将党建与研究生人才培养深度融合,构建了“党建+创新”“党建+社会服务”“党建+人才培养”特色育人模式,实现党建与研究生创新创业、成长与成才齐头并进。

鼓励学生创新

“学校在校研究生近一万人,党员占比超过三分之一,虽然出现了一些‘创新达人’等,但仍存在科研成果质量不高、科研项目层次偏低等问题。”山科大研究生工作部部长韩作振告诉科技日报记者,近年来,山科大研究生工作部将党建和创新紧密结合起来,将党支部设在研究生创新团队中,建立了科技创新结对帮扶的创先争优长效机制。

本科期间一次煤矿下井经历,让山科大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研究生郭立典产生了治理矿山粉尘的想法。当真正接触除尘研究时,他发现自己的能力如此“单薄”。一筹莫展之际,山科大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牵头组建“尘埃落定”科技创新团队,将郭立典和10名志同道合的学生聚在一起,聘请行业专家担任导师,组织有项目经验的党员结对帮扶。

不久,郭立典团队完成了“新型智能除尘系统”项目,摘得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研究成果在20余个煤矿投入试用,为企业创造利润800余万元。

“研究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习惯‘单兵作战’,容易遇到瓶颈,很难产出有价值的成果。为此,学院研究生党支部组建了10余个科技创新团队,通过党支部引领,党员标兵示范,把同学们聚集起来,合力破解创新难题。”该校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张恩生介绍。

促进成果转化

如何推动大学生的创新成果从校园走向市场?近年来,山科大研究生工作部不断加强服务型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搭建创新平台、完善服务机制、培育实践成果等举措,促使创新成果“落地生根”。

山科大自动化学院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杨子江,获得了7项国家发明专利,发表10余篇高水平学术论文。由于不知道如何进行转化,他的这些创新成果一直被“束之高阁”。

“不能让创新性成果止步于证书与奖金。”该校自动化学院党委书记庄立臣认为,他们应发挥党支部的引领、帮扶、推动作用,催生更多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成果。

山科大自动化学院研究生第四党支部了解到杨子江的需求后,将他的成果推荐给了合作企业。目前,他的创新成果之一——“面向大电网运行的火电机组性能评价与控制优化关键技术及应用”已在10余家公司应用,并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如今,山科大研究生党支部已然成为学生和企业之间的“红娘”,先后与300余家企业、科研机构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分别组建大学生实验基地、科创基地、转化基地,建立了教授、工程师与科技创新团队“一带一”机制,进行一对多、多对一的技术应用推广,打造党建引领的产学研合作新模式。

以行践学育人

日前,科技日报记者走进山东省菏泽市鄄城县箕山河流域,只见水清、岸绿,风景宜人。昔日的污水河变身景观河,这与山科大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研究生第一党支部成员刘存庆团队的努力分不开。

2021年暑期,刘存庆带领团队到箕山河流域调研时,发现当地存在废水乱排且难以溯源等问题。通过“共建帮扶”的形式,团队与鄄城县生态环境局达成河流监测治理合作。刘存庆运用自主开发的光谱污染源溯源技术,构建了网格化监测溯源系统,为河流的保护增加了科技之“眼”。

“实践出真知,实践长真才。我们要发挥党支部的作用以及学科专业的优势,打造‘社会实践+志愿服务+能力提升’多元实践成长平台,鼓励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把专业知识送到‘田间地头’。”韩作振说。

近两年,山科大研究生党支部共组建120余支社会实践团队,鼓励学生融入关系国家战略、民生福祉的实践项目,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我们要把课堂‘搬’到工厂车间、田间地头,让学生们做‘真题’,把学习成果转化为生动实践和实际成效。”山科大党委书记罗公利说。

( 通讯员 韩洪烁 刘松 张娜 记者 宋迎迎)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聚焦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人民网“教育思享汇”沙龙活动举办

    人民网北京5月17日电 在第十二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来临之际,人民网教育频道日前举办了以“以评促建,加快建设高质量学前教育体系”为主题的2023年首期“教育思享汇”沙龙活动。来自学前教育领域的多位专家学者与一线园长们围绕幼儿园保育教育实践中的热点问题分享经验、展开研讨,共话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思...

    时间:05-17
  • 比赛现场成了“微课堂”

    原标题:比赛现场成了“微课堂”   一年一度的业内常规比赛,今年却吸引了市内外300多人预约现场观摩,还有8000多人同时在线观看网络视频直播。日前举行的重庆市第十一届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给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带来了一些新的启示。  真情实景,临场发挥   今年的重庆市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分为“...

    时间:05-17
  • 办好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关键在教师

    原标题:【光明论坛】办好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队伍是建设思政课的主力军。思政课教师作为教学的供给方,其专业能力直接决定着思政课的质量。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强起来的关键。加强政治引导,让课程“有棱有角”。当前...

    时间:05-17
  • 新型学徒制赋能高技能人才培养

    原标题:【光明时评】新型学徒制赋能高技能人才培养据媒体近日报道,“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上海近年来支持企业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课程,目前已培养3万余名企业新型学徒。从制造业、服务业到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新型学徒制已经在上海遍地开花。2021年,人社部、财政部等联合印发文件,部署全面推行中...

    时间:05-17
  • 多措并举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光明时评】多措并举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指出,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必须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这一论断进一步凸显了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

    时间:05-17
  • 全国就指委持续助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为积极推进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就指委)抢抓毕业生求职关键期,广泛汇聚社会资源,多聚道拓展就业空间,努力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支持。一是聚焦行业市场需求,开展就业形势调研。19个分行业就指委聚焦本行业经济发展基本数据、人力资源市场需求、毕业生求职意...

    时间:05-17
  • 以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为抓手培育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

    原标题:以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为抓手培育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5月15日,科技日报记者从中北大学获悉,日前,《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十年发展报告》发布,公布研究生培养单位贡献力TOP100排行榜,其中,中北大学位列全国第47名,成绩位居山西省第一。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是目前唯一专门面向在读研究生的全国性赛...

    时间:05-17
  • 高校实验班:象牙塔里的“试验田”

    原标题:高校实验班:象牙塔里的“试验田”实验班并没有过多的政策倾斜,与普通班相比,实验班规模更小,课程设置更有特色,更能满足一部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彭磊——中国人民大学古典学实验班负责人日前,上海交通大学ACM班迎来成立20周年纪念活动,高校实验班、重点班成为民众热议的话题。近年来,各地高等教育改革如火如荼,深...

    时间:05-17
  • 抢抓关键期力促高校毕业生就业

    原标题:抢抓关键期力促高校毕业生就业全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5月11日在京举行。当前我国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但今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再创历史新高,达1158万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压力依然较大。随着毕业季临近、毕业生求职进入窗口期,压实各方责任、强化政策保障、全力攻坚促进青年就业十分...

    时间:05-1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