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

比赛现场成了“微课堂”

2023-05-17 09:07:00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比赛现场成了“微课堂”

   一年一度的业内常规比赛,今年却吸引了市内外300多人预约现场观摩,还有8000多人同时在线观看网络视频直播。日前举行的重庆市第十一届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给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带来了一些新的启示。

  真情实景,临场发挥

   今年的重庆市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分为“基础知识测试”“案例研讨”和“谈心谈话”三个环节。进入现场比赛的100名选手,都是通过了各高校层层选拔的优秀辅导员。即便这样,比赛中仍不时会出一些“状况”。“都是真情实景,免不了有点紧张。”一位辅导员说。

   “谈心谈话”要求根据随机抽到的题目,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在跟学生交流过程中找到问题症结,做好教育引导。从随机抽题到正式上场,只有不到15分钟的准备时间。

   有一道题目,是一位同学喜欢随身携带管制刀具,辅导员找他了解情况,做好沟通。没想到谈着谈着,上台“搭戏”的同学突然脱离“剧本”自己“加戏”:“你知道我的普通话很差,还让我去参加演讲比赛。我出尽了洋相,现在还抬不起头来!”

   这样的“临场发挥”显然有点出乎意料。被当众挑战的辅导员稍微愣了一下,在向同学表达理解和歉意后,很快调整了谈话的内容和思路。

   “平时跟同学谈心谈话时,我们也经常会遇到这种临场‘加戏’的情况。这时既要迅速抓住问题的关键,又要敏锐把握谈话对象心理的变化。”现场观摩的重庆邮电大学辅导员常硕说,跟同学们接触越多,同学们越愿意直言不讳地提出意见和建议,这其实是教学相长的好机会。

  既有竞争,又有合作

   “基础知识测试”是一人一桌一机,现场抽签后自动随机生成座次表;“案例研讨”和“谈心谈话”,高清大屏上同步直播比赛,实时更新各位选手的得分和排名。数字化技术全程嵌入,在增加智慧元素和新鲜活力的同时,也营造了“完全现场”的紧张氛围。

   “案例研讨”是两人一组的“你问我答”。两位辅导员通过现场抽签临时组成一组,围绕现场抽到的案例交替提问和回答。让人意外的是,“同场竞争”的每组选手往往不是相互拆台,而是通过提问和补充相互“补台”。

   在一个关于寝室管理的“案例研讨”中,一位辅导员分析了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询问有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另一位辅导员则根据一些具体表现,提醒要关注学生特殊的家庭成长环境。两人的精彩辨析赢得了观摩师生的热烈掌声。“优秀辅导员同台竞争、相互碰撞,一起对刚刚接手的案例分析原因、研究对策、总结规律,将比赛现场变成了示范教学的‘微课堂’。”带队来重庆观摩大赛并受邀担任评委的四川师范大学学生工作部部长胡尚峰认为,在这种全市性的大赛中,同台竞争的两人仍能以解决问题、服务学生为目的而“相互成就”,这恰恰是优秀辅导员品行和素养的最好体现。

  遇到困难,合理引导

   有同学遇到“校园贷”暴力催债该怎么办?有同学陷入网络赌博该怎么办?有同学“网恋奔现”被骗了该怎么办?同学面对自己一言不发只顾哭泣怎么办?同学正怒气冲冲什么话都听不进去怎么办?

   现场抽到的题目,绝大多数都来自曾经在高校发生过的真实案例。从抽到题目到正式上场,最多只有20分钟,根本来不及准备和“排练”,但参赛辅导员往往能很快抓住问题的要害,触及同学内心最敏感柔软的地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帮助学生合理合法解决面临的问题。

   有几组师生的“谈心谈话”,参赛辅导员和“搭戏”的同学,竟然都不知不觉流下了眼泪。“我走上台时突然想起来,几年前我正好遇到过这样一个同学。”这位辅导员激动地说,“刚才一边跟‘搭戏’的同学交流一边想,如果今天真的再遇上这样的问题,我一定能处理得更好。”

   “不管同学们遇到什么问题,辅导员的第一反应都是‘大包大揽’,恨不得自己马上就帮同学们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好。这种‘条件反射’是重庆高校辅导员队伍工作态度和责任心的整体反映,但是一些问题确实超出了他们的能力范围和职责边界。”西南政法大学辅导员简敏说。

   简敏从事辅导员工作已经25年,辅导、指导过的学生有200多人次获得市级以上奖项,自己也因此获得过“全国最美高校辅导员”“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等荣誉。“高校辅导员是立德树人的‘第一责任人’,要通过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引导帮助更多同学成人、成才、成功。将近9000人在现场或通过网络直播观摩,说明重庆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已经成了‘公开课’和‘教学赛’,这才是我们最期盼的效果。”简敏说。

   (记者 张国圣)

【责任编辑:长风】
  • 相关阅读
  • 聚焦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人民网“教育思享汇”沙龙活动举办

    人民网北京5月17日电 在第十二个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来临之际,人民网教育频道日前举办了以“以评促建,加快建设高质量学前教育体系”为主题的2023年首期“教育思享汇”沙龙活动。来自学前教育领域的多位专家学者与一线园长们围绕幼儿园保育教育实践中的热点问题分享经验、展开研讨,共话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思...

    时间:05-17
  • 办好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关键在教师

    原标题:【光明论坛】办好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思政课教师队伍是建设思政课的主力军。思政课教师作为教学的供给方,其专业能力直接决定着思政课的质量。提升思政课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是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强起来的关键。加强政治引导,让课程“有棱有角”。当前...

    时间:05-17
  • 新型学徒制赋能高技能人才培养

    原标题:【光明时评】新型学徒制赋能高技能人才培养据媒体近日报道,“招工即招生、入企即入校、企校双师联合培养”,上海近年来支持企业开展新型学徒制培训课程,目前已培养3万余名企业新型学徒。从制造业、服务业到高新技术产业,企业新型学徒制已经在上海遍地开花。2021年,人社部、财政部等联合印发文件,部署全面推行中...

    时间:05-17
  • 多措并举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光明时评】多措并举推动人口高质量发展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指出,人口发展是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事,必须着力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这一论断进一步凸显了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

    时间:05-17
  • 全国就指委持续助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为积极推进2023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就指委)抢抓毕业生求职关键期,广泛汇聚社会资源,多聚道拓展就业空间,努力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提供支持。一是聚焦行业市场需求,开展就业形势调研。19个分行业就指委聚焦本行业经济发展基本数据、人力资源市场需求、毕业生求职意...

    时间:05-17
  • 以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为抓手培育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

    原标题:以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为抓手培育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5月15日,科技日报记者从中北大学获悉,日前,《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十年发展报告》发布,公布研究生培养单位贡献力TOP100排行榜,其中,中北大学位列全国第47名,成绩位居山西省第一。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是目前唯一专门面向在读研究生的全国性赛...

    时间:05-17
  • 高校实验班:象牙塔里的“试验田”

    原标题:高校实验班:象牙塔里的“试验田”实验班并没有过多的政策倾斜,与普通班相比,实验班规模更小,课程设置更有特色,更能满足一部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彭磊——中国人民大学古典学实验班负责人日前,上海交通大学ACM班迎来成立20周年纪念活动,高校实验班、重点班成为民众热议的话题。近年来,各地高等教育改革如火如荼,深...

    时间:05-17
  • 党建育人融合 创新成果频出

    原标题:党建育人融合 创新成果频出近年来,山东科技大学陆续成立了68个研究生党支部,将党建与研究生人才培养深度融合,构建了“党建+创新”“党建+社会服务”“党建+人才培养”特色育人模式,实现党建与研究生创新创业、成长与成才齐头并进。日前,山东科技大学(以下简称山科大)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2020级研究生董浩天天泡在...

    时间:05-17
  • 抢抓关键期力促高校毕业生就业

    原标题:抢抓关键期力促高校毕业生就业全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5月11日在京举行。当前我国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但今年高校毕业生数量再创历史新高,达1158万人,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压力依然较大。随着毕业季临近、毕业生求职进入窗口期,压实各方责任、强化政策保障、全力攻坚促进青年就业十分...

    时间:05-17
版权声明:内容资源均来自于网友投稿、互联网整理编辑,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